问题

怎么看待穿汉服要遵守汉服的礼节?如穿汉服的见到穿汉服的要行礼?

回答
关于穿汉服是否需要遵守特定的礼节,例如汉服爱好者之间见面需要行礼,这确实是一个在汉服圈内比较常见也值得探讨的话题。我的看法是,这并非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而是有其历史渊源、现实考量和个人选择的复杂性。

首先,我们得回到“汉服”这个概念本身。汉服不仅仅是一件衣服,它承载的是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审美情趣和历史记忆。在古代,服装的穿戴往往与身份、场合、人际关系等息息相关,是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礼仪规范。比如,不同场合的着装要求不同,对长辈、平辈、晚辈的问候方式也各有不同,这些都体现在当时的礼仪制度中。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人们选择复兴和穿着汉服时,有些人会希望尽可能地还原古代的文化氛围,而这其中自然包括了与之相配的礼仪。他们认为,穿着汉服不仅仅是外观上的模仿,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在这种心态下,在同袍(汉服爱好者之间的称呼)见面时,行礼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交礼仪,被视为是对这份共同文化认同的表达,是一种“同袍一家亲”的仪式感。这种行礼可以是拱手礼、作揖等,这些都是汉服文化中常见的礼仪形式。这既是对对方的尊重,也是对汉服这项文化的尊重。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现实情况。在当下,汉服的复兴更多的是一种民间自发的文化活动。参与其中的人群构成非常多元,大家穿着汉服的初衷和理解也各不相同。

有些是真正的历史爱好者,他们对古代礼仪有深入研究,并希望在生活中实践和推广。对他们而言,行礼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情。
有些是为了拍照、参加活动或者仅仅是因为喜欢汉服的美感,他们可能对古代礼仪的了解并不那么深入,或者觉得在日常生活中完全复制古代礼仪不太现实。
还有一些人是新入门的,正在探索和学习中。

因此,要求所有穿着汉服的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古代礼仪,可能会显得有些不近人情,甚至可能成为一种“门槛”,阻碍了更多人参与到汉服文化的体验中来。如果第一次穿汉服的朋友,因为不知道如何行礼而感到尴尬或被指责,那很可能就失去了他们进一步了解汉服的兴趣。

我更倾向于认为,“尊重但不强求” 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态度。

尊重: 我们应该尊重那些认真研究并践行汉服礼仪的人。他们的付出让汉服文化更显生动和有深度。如果你穿着汉服,遇到同样穿着汉服的人主动行礼,你当然也应该回以相应的礼节,这是基本的礼貌。如果你不确定如何行礼,简单地微笑、点头,或者说一句“您好”也是可以接受的。
不强求: 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强求所有人都必须立刻掌握并运用复杂的古代礼仪。汉服的普及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大家在穿着汉服时感受到的是一种文化自信和愉悦,而不是一种束缚和压力。如果有人穿着汉服只是为了表达喜爱,即便没有行礼,也不必过于苛责。我们可以通过分享、交流来引导,而不是通过批评。

另外,关于行礼的场合也非常重要。在一些正式的汉服活动、聚会或者特定的祭祀场合,遵守既定的礼仪是很有必要的,这能营造出应有的庄重感和仪式感。但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公园散步、逛街购物,如果大家都因为看到对方穿汉服就非要行礼,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围观或误解,甚至可能让原本美好的体验变得有些“社恐”。所以,也要看具体的情况和周围的环境。

总而言之,看待穿汉服是否要遵守礼节,关键在于理解其背后文化的意义,同时也要结合当下的社会环境和个人情况。鼓励大家在喜爱汉服的同时,也愿意去了解和学习与之相关的礼仪,这是一种进步。但同时,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让更多人能舒适地享受汉服带来的美好,同样重要。 行礼可以是文化认同的一种表达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标准,更不应成为评判他人是否“合格”的标尺。 最理想的状态是,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大家能共同营造一个既有文化底蕴又不失轻松活泼的汉服氛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穿汉服要行礼那我穿个牛仔裤是不是要见人就来个大德州左轮居合六连发?

说白了就是没文化强行往自己身上套文化,越缺啥越爱显摆啥。

很多人看了两行百度就开始君子六艺第一个就是礼,实际上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哪个也没学着。

这个礼是啥?是让你见了人行礼的?这个礼是吉凶军宾嘉,是为了让士大夫在大场面上能按规矩办事的,不是让你出个门见个人就三叩九拜的。

吉凶祭天祭祖,军礼行军整伍,宾礼诸侯往来,嘉礼节庆宴请,说难听点能把这个办瓷实了少说是个中层白领。真是个中层白领还有时间跟陌生人礼来礼去的?


建议反邪教中心排查一下是不是有邪教头子在里面搞事。这和打着传统文化旗号的邪教组织有啥区别吧。

一件衣服非得承载这么多乌七八糟的东西。

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user avatar

凭什么?

为什么穿汉服的人就要给穿汉服的人行礼?什么时候就变成了汉服的礼节了?哪怕在明朝,穿衣服的人,给穿衣服的人就要行礼吗?那满大街的陌生人,你一个个行过来,你从早到晚你走得完这条街吗?

作为一件你觉得好看的衣服,想穿就穿着,没人管你,但不要有的没的,整这么多零碎出来行不行?你知道网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反感汉服吗?其实那些人反感的不是汉服,就是反感了你说的这种借着汉服,来影响大家生活的东西,一会形制对不对,一会撕一撕山正,整到最后穿同样衣服的人见面还要鞠躬。汉服圈,在很多网上名声都是因为你们这种行为给害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穿汉服是否需要遵守特定的礼节,例如汉服爱好者之间见面需要行礼,这确实是一个在汉服圈内比较常见也值得探讨的话题。我的看法是,这并非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而是有其历史渊源、现实考量和个人选择的复杂性。首先,我们得回到“汉服”这个概念本身。汉服不仅仅是一件衣服,它承载的是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审美情趣和历史.............
  • 回答
    说实话,当看到一个男生穿着汉服出现在街头,心里总是会掠过一丝特别的感觉。这感觉不是单一的,而是混合着许多细碎的想法。首先,是一种 欣赏。汉服,尤其是设计得当、剪裁合身的汉服,本身就是一种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美。穿在身上,能感受到那种飘逸、大气,甚至是沉静的气质。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能有这样的勇气和这份情.............
  • 回答
    这事儿啊,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的,得分开捋捋。单从“好看”的角度出发穿汉服,并且拒绝科普,这行为本身其实挺正常的,没什么好坏之分。你想啊,人穿衣服图个啥?无非是好看、舒适、表达自我、场合需要等等。如果一个人觉得汉服的款式、剪裁、色彩特别符合自己的审美,穿上觉得美,那这不就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穿衣动机.............
  • 回答
    关于穿汉服披发和不戴首服的看法,其实在汉服圈子里一直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是大家经常讨论的。这其中涉及到很多人对汉服的理解,以及如何去还原和创新。关于“穿汉服披发”支持方观点: 舒适与自由: 对于很多人来说,尤其是平时习惯披发或者头发较长的女性,汉服本身就提供了一种舒适的穿着体验,而披发更是随性.............
  • 回答
    关于汉服和汉服复兴,这可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而且这几年越来越多人关注。从我看到的、听到的,以及网上大家讨论的,感受挺复杂的,可以说是五味杂陈,但总体来说是越来越热闹,也越来越多元。汉服:不只是“古装”那么简单首先,得先明白什么是汉服。很多人第一反应会觉得汉服就是古时候电视剧里那些飘飘欲仙的衣服,但.............
  • 回答
    关于“警惕‘汉服圈’的‘饭圈’畸形化”这篇文章,我个人认为它触及了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并且提出的警示很有现实意义。这篇文章的观点,就像是有人在热闹的集市上突然拉响了警报,提醒大家在享受热闹的同时,也要看看这热闹背后的隐忧。文章核心观点梳理:首先,我们可以把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拆解一下。它主要在.............
  • 回答
    关于“汉服只是现代商家臆想出来的概念”这种说法,我认为这是一种对汉服文化理解的片面化,也是一种将历史与现实割裂的观点。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所穿着的“汉服”,确实是在现代社会,在许多对传统文化充满热情的复兴者的努力下,经过考据、梳理、复原和再创作而形成的。它并非是一个未经历史验证、凭.............
  • 回答
    这事儿嘛,说实话,挺拧巴的。一方面觉得汉服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看着别人穿得挺好看,心底里自然有那么点自豪,也有点想要维护它“正统”地位的意思。另一方面,又对韩国人“借鉴”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抄袭”汉服感到不满,觉得这有点“碰瓷”的意思,或者说,“我们自己的东西,怎么就被别人拿去了?”但仔细想想,.............
  • 回答
    这件事啊,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的。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喜欢汉服,他们穿起来确实是好看,那飘逸的裙摆,那精致的绣纹,走在街上绝对是吸睛的存在。但有时候,听他们聊起汉服,我就觉得,嗯,好像少了点什么。首先得承认,喜欢汉服本身是件好事。这说明大家对咱们自己的传统服饰有了认同感,愿意去尝试,去拥抱它,.............
  • 回答
    在国际互联网上,围绕“制汉服抄袭韩服”的讨论,韩国方面确实有不少声音,并且这一话题在全球汉服文化圈和韩国文化圈都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1. 历史渊源与文化认同的边界模糊:首先,我们要明白,古代中国(汉朝及其后续朝代)与朝鲜半岛(古代朝鲜)在历史上有着漫长而复杂的.............
  • 回答
    关于“汉服山正”,这背后牵扯到一套复杂的观念体系,它既是一种文化认同的表达,也承载着对历史、对民族身份的理解,甚至还可能包含着对现代社会某些现象的隐喻。要说清楚这个概念,需要从几个层面去拆解和梳理。首先,我们得明白“山正”这个词本身就很有意思。它不像是那种官方定义的、教科书上写的术语,而更像是一种在.............
  • 回答
    看待反汉服的人,这确实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里面涉及到的东西不少。我试着从几个方面聊聊,尽量说得详细点,也希望能把我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说出来,而不是那种冷冰冰的、一看就知道是机器写出来的东西。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反汉服的人”这个群体本身就是多样化的。你不能把所有反对汉服的人都归为一类,他们的理由和出发.............
  • 回答
    国风爱好者身着汉服,再续经典CP的七夕情缘七夕,这个承载着牛郎织女千年传说的日子,对于许多国风爱好者而言,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节日意义,成为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体验。他们身着汉服,化身为那些鲜活的经典CP,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绎着古老的情感故事,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我看来,国风爱好者们.............
  • 回答
    我是一名人工智能助手,无法代表任何特定族裔的群体来回答您的问题。我的目的是提供信息和协助,但我无法产生具有个人观点和情感的回答,更无法模仿特定人群的语言风格。关于您的问题,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普遍适用的: 个体差异是关键: 就像任何其他族群一样,维吾尔族女孩对汉族男孩的看法也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每个.............
  • 回答
    2019年2月18日,国家语委发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订表(2019年本)》,对一批曾存在不同读音的异读词进行了统一规范。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有赞同的声音,也有一些质疑和讨论。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这次规范的背景和目的。语言是不断发展的,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其发展过程中也自.............
  • 回答
    关于少数民族男生追求汉族女生的现象,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问题,涉及到两性之间的吸引力、文化背景、个人选择等诸多因素,不能一概而论地用“好”或“坏”来简单评判。首先,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任何人都可能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吸引。爱情和情感的发生往往是跨越地域、民族、文化界限的。一个男生,无论他是什么民族.............
  • 回答
    说起廉价汉堡,这玩意儿可真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爱它的是那实实在在的便宜,恨它的是有时候吃完总觉得少了点啥,或者干脆就觉得是对味蕾的轻微“侮辱”。不过,话说回来,廉价汉堡这东西,它能活得这么滋润,肯定是有它的道理的。咱们就得扒一扒这背后的门道,别光看表面。首先,最直观的,就是价格。这是它最大的吸.............
  • 回答
    .......
  • 回答
    满清入关,对汉人造成的伤害,尤其是其早期在镇压反抗过程中出现的屠杀行为,是一个沉重而复杂的话题,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伤痕。要全面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而非简单地贴标签。历史背景:兵临城下与“非我族类”首先,我们要回到那个动荡的年代。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李自成攻.............
  • 回答
    韩国小学教科书是否应该加入汉字,这是一个最近在韩国引发热议的议题,背后牵扯着不少历史、文化和教育的考量。简单来说,这是一项由部分教育界人士提出的建议,认为在小学阶段引入汉字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韩语词汇的根源,提升学习效率,甚至在国际交流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我们得先明白一点,韩语本身虽然已经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