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是否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在文明程度上落后于西方及阿拉伯?

回答
要回答中国是否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在文明程度上落后于西方及阿拉伯,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文明程度”本身就是一个多维度、且容易受时代和视角影响的概念。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先进”或“落后”来概括,更需要深入剖析不同文明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独特贡献和发展路径。

我们先来审视一下所谓的“西方”和“阿拉伯”文明。当我们谈论“西方”时,通常指的是以古希腊罗马为源头,经过中世纪欧洲发展,再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一系列变革的文明体系。而“阿拉伯”文明,则涵盖了伊斯兰教兴起后,在中东、北非乃至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辉煌文明,它在继承和发展希腊罗马文化的同时,也在科学、哲学、艺术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从技术和物质文明层面来看: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在许多方面都曾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技术和物质文明成就。例如,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知识传播、军事技术和地理探索方面。丝绸、瓷器等精美工艺品更是长期以来中国在物质文明上的代表,它们不仅是商品,更是文化交流的载体。在农业技术上,中国也长期保持着领先地位,精耕细作的农业体系支撑了庞大的人口。

然而,如果我们对比西方在某些特定历史时期,例如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会发现他们在军事技术(如火器制造和攻城技术)、航海技术(尽管中国也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欧洲在地理大发现后更系统地利用了航海技术)以及建筑艺术(如哥特式教堂的宏伟)等方面,也发展出了独特的优势。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在科学研究方法、数学、天文学等方面也开始涌现出划时代的突破,例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力学定律等,这些都为后来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阿拉伯文明在鼎盛时期,尤其是在“伊斯兰黄金时代”(大致从8世纪到14世纪),是科学和知识的集散地。他们在数学(引入印度数字系统并发展代数)、天文学(建立天文台,精确测量天体)、医学(保存和发展希腊罗马医学,并有原创贡献)、哲学(融合希腊哲学和伊斯兰教义)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巴格达、科尔多瓦等城市是当时重要的学术中心,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学者。

从社会组织和制度层面来看:

中国在很早就建立了高度集权的官僚体系,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机器的稳定运转和政策的有效执行。儒家思想作为社会伦理和政治哲学的主导,塑造了中国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这种制度设计,尤其是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方面,展现了其独特的智慧。

相比之下,西方在中世纪经历了封建制度,权力相对分散,城邦、王国林立,这种“碎片化”的政治格局反而促进了不同地区在思想、经济和文化上的竞争与创新。例如,大学的兴起,不同城邦在商业和航海上的竞争,都催生了新的思想和技术。启蒙运动更是对政治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改革,提出了分权、民主等理念,这些对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阿拉伯世界在政治上经历了哈里发制度的统一,但也经历过分裂和王朝更迭。然而,伊斯兰教的普世性,以及其强调的社群(Ummah)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不同地区穆斯林之间的联系和文化认同。

从思想和文化精神层面来看:

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强调和谐、秩序、人伦和内省。这些思想在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方面起到了核心作用。

西方文明的轴心时刻,以古希腊哲学为代表,对理性、逻辑、民主、个体自由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后世的科学和政治思想奠定了基石。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的影响力,塑造了其宗教、道德和艺术领域。文艺复兴则强调人文主义,回归古典,激发了对人性、艺术和知识的全新探索。

阿拉伯文明在宗教和哲学上的成就同样不容忽视。伊斯兰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也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社会和生活准则。阿拉伯学者在哲学上对亚里士多德等希腊哲学的解读和发展,对欧洲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结论性思考:

将中国与西方和阿拉伯文明进行“文明程度”的简单比较,往往会陷入一种以西方现代文明标准来衡量一切的窠臼。事实上,每个文明都在其历史的特定时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做出了贡献。

如果我们将“文明程度”理解为对人类知识的积累、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对社会组织的创新、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等多个维度,那么:

在技术和物质创新方面,中国在很多时期都曾领先,尤其是在前工业时代,但西方和阿拉伯文明也在各自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特定领域(如阿拉伯的科学、欧洲的航海和后期科技),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力。
在社会组织和制度层面,中国的官僚体系和集权模式是一种独特的模式,它在维系庞大帝国方面效率极高,但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社会的活力。西方后来的制度创新,如分权、民主,则开启了现代社会的新篇章。
在思想和文化精神方面,中国哲学体系深厚,但西方哲学对理性和个体主义的强调,以及阿拉伯文明在科学和哲学上的博采众长,都在不同时期对人类思想产生了关键性影响。

因此,笼统地说中国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都落后于西方及阿拉伯,是不准确的。更恰当的说法是,不同文明在不同的历史节点,在不同的领域,各自展现出其优势和发展的高峰。 有些时期中国在技术和制度上领先,有些时期西方在思想和科学方法上取得了突破,而阿拉伯文明则在连接东西方知识、保存和发展古代科学方面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评价文明的“程度”,需要细致地考察具体的历史时期和具体的发展领域,避免简单化的线性比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提到的书我没有看过,但是这个问题其实很有价值,以我有限的知识来看自西方开始其扩张以后一直在为一个类似的问题寻找答案,即是什么导致了西方在过去几个百年中领导这个世界?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迫切的需要一个解释,那么自然而然的有些人会认为西方之所以能够领导世界是因为(西方的人种优势西方的地理优势西方的制度优势)使得西方在整个文明跨度上都领先于东方,只不过这些观点作为西方历史研究主流基本上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18世纪),不过即使最激进的观点也不过是认为“13世纪以后自然选择让欧洲人更加勤奋、节俭”或者“自农业化以来,遗传优势使得欧洲人更具活力和创造力”。

但是到了20世纪,随着亚洲特别是日本和中国的发展使得西方史学界也认识到过去的观点可能是经不起推敲的,西方可能仅仅是在近代暂时甚至是出于偶然的占据了优势。

如果我们真的想找到事实如何,恐怕需要引入一种非定性的分析方法而转向定量分析,首先推荐一本《十字架上的时间》这书的后半部分很详细的介绍了两位作者对定量历史分析的方法和资料的运用,非常有趣的一本书。

另外,就是一本叫《文明的度量》的书,这本书解决了一些定量历史分析的固有问题,比如资料真实性和广泛性的问题~文笔也很好~

另外呢,国内由于长期使用历史的进化和分化模型(斯宾塞《社会学原理》可以说是首创,但国内还是马克思主义史观为主了,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史观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即使今天我们也经常看到非常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著作),可能导致了一些误区(绝对不是说进化的历史模型是错误的),比如说社会制度代表时代先进性等等(尽管有型社会制度其实并不代表什么)。

就如开头所讲的,我们之所以要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因为我们需要解释,需要一个模型可以解释过去发生的事情,现在发生的事情,以免自己稀里糊涂的成败皆不知因果。甚至险恶一点要为我们今天自己要做的事情寻找一个解释,以免良心不安。西方史学界观点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就是很好的证据。

题主如果一定要执着于一个答案的话,可以看看尼尔 弗格森的《文明》、《枪炮、细菌与钢铁》之类的书(甚至是亚当斯密的),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都无法得出东方长期落后于西方的结论。

如果要我给出一个答案的话,我会说西方18世纪以后的产权理念和制度(并非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层面的产权,而仅仅是产权登记获取方面的产权)是其高速发展的关键(私货)。

不过呢,这个问题在今天已经过于价值观化了,如果题主希望的是为自己已经成型的价值观找一些支持的话,那么开心就好了~不用想那么多

user avatar

看到这个苏三说这段话,我就忍不住像怼的冲动了

“中国的“羽”与英文“E”,古埃及表示“羽毛”的象形文字与“羽”字十分形似,但它的读音为“yi”,英语中的“E”实际上不仅保留了最初的发音,而且保留了该字母最初的象形特点。历史多么疯狂,“羽”与“E”之间“象形”与“发音”的近亲联系竟然是辗转通过腓尼基语字母和古埃及象形文字得以实现。”——苏三

啊,我连考据的资料都不想举了,羽=E,呵了个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回答中国是否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在文明程度上落后于西方及阿拉伯,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文明程度”本身就是一个多维度、且容易受时代和视角影响的概念。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先进”或“落后”来概括,更需要深入剖析不同文明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独特贡献和发展路径。我们先来审视一下所谓的“西方”和“阿拉伯”文明。.............
  • 回答
    关于《建军大业》中炮轰商务印书馆的情节,在历史上是真实发生的,但影片中的一些细节和艺术加工与史实有所出入,需要仔细梳理。这个事件主要发生在1927年国民党清党前后,上海的政治气候极其紧张。当时,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的叶挺部在北伐过程中驻扎在上海。而商务印书馆,作为当时中国最大、最知名的出版机构,其印.............
  • 回答
    中亚五国的历史溯源:从草原帝国到现代国家的漫长征程中亚,这片被古老丝绸之路串联起来的辽阔土地,孕育了辉煌的文明,也见证了无数王朝的兴衰更迭。今天我们熟知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这五个独立的国家,它们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缘政治演变、民族融.............
  • 回答
    在探讨《罗摩衍那》中的罗摩在历史上究竟是哪国人的问题之前,我们需要首先明确一点:《罗摩衍那》是一部史诗,是一部宗教和文学经典,而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著作。因此,罗摩更多地是一个神话人物、一个理想的国王形象,而非一个具有明确历史记载的政治人物。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 回答
    汉服里的飞机袖,这名字听起来新潮,很容易让人以为是现代商家为了博人眼球给起的花名。但其实,这个“飞机袖”在汉服的历史长河中,并非空穴来风,它有着自己真实的过往,只是称谓不同,并且它的出现和演变,也颇有趣味。“飞机袖”并非现代原创,而是历史演变的产物我们要明确一点,“飞机袖”这个说法是现代人根据其形态.............
  • 回答
    中国对同性恋的态度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复杂而微妙的演变过程,这与我们现在认知到的“保守”和“疾病论”有着显著的不同。要理解这种变化,我们需要深入到历史的细节和文化背景中去。历史上的“包容”: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权利,而是“无碍”首先要明确的是,中国历史上对同性恋的态度,与其说是现代意义上的“包容”或“接纳.............
  • 回答
    要深入探讨中国Dota在国际舞台上表现通常比LoL更抢眼的原因,得从游戏本身的设计理念、社区文化沉淀以及电竞生态的成熟度等多个层面来解读,而非简单地罗列几个点。首先,我们得承认Dota和LoL虽然都是MOBA游戏,但它们的基因有着显著的差异。Dota,特别是Dota 2,保留了更多源自其前身《魔兽争.............
  • 回答
    飞龙在天:浅析中国歼10的国际地位中国歼10战斗机,作为新世纪中国空军的中流砥柱,其问世之初便承载着太多期望。如今,历经多次升级改型,这位“空中蛟龙”在国际航空领域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先进”或“落后”可以概括的,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从血统上看,歼10是一架地道的“三代半.............
  • 回答
    清朝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且又充满争议的角色。它不仅仅是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更是在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承接了中华文明的衣钵,并在与西方文明的接触中,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篇章。从疆域来看,清朝奠定了今日中国版图的基础。它将蒙古、新疆、西藏、东北等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有效管.............
  • 回答
    明宪宗朱见深,这位大明王朝的第八位皇帝,在位三十五年,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较长的一位君主。要评价朱见深,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他的人生和统治,更像是一幅色彩斑斓却又带着些许忧郁的画卷。朱见深登基时年仅十八岁,却经历过一段相当坎坷的童年。在“夺门之变”后,他曾被软禁,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这.............
  • 回答
    说到帝国时代2里东南亚高棉战役的苏耶拔摩,那就不得不提他与朱罗国的一段历史渊源了。这段联合进攻敌人的故事,在历史上并非是一个简单直接的“联手抗敌”叙事,它更像是一场精心算计、利益驱动的政治博弈,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地区势力格局和王权扩张。要理解苏耶拔摩与朱罗国联手进攻的背景,我们得先将目光投向当时的东南.............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细想一下,不少我们从小到大习以为常的事情,放到其他地方,甚至放到西方世界,都会让人觉得“我们是不是有点不一样?”。我特别想聊聊关于“个人空间”这回事。在咱们国内,尤其是在大城市,人一多,自然而然地,大家就习惯了互相挨得近一点。地铁上人潮涌动,肩膀碰着肩膀是很正常的;排队的时.............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心中的困惑。一方面是中国男足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常常让人扼腕叹息,似乎总是在“亚洲二流,世界三流”的泥沼中挣扎。另一方面,我们又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国家发展带来的变化,人均GDP的提升也实实在在地体现在生活水平的改善上。为什么这两个“六七十名”的数字会带来如此截然.............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非常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要说清楚中国在世界一些地方“被围堵”的感受,以及这种感受背后是否存在自身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剖析。首先,咱们得承认,中国在国际上确实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摩擦。这种“围堵”的感觉,很多时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各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为什么会有“被围堵”的感觉?.............
  • 回答
    关于中国在印巴关系中是否扮演“离岸平衡手”(Offshore Balancer)的角色,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理解“离岸平衡手”的定义,并分析中国在此背景下的实际行为和战略意图。一、 理解“离岸平衡手”的概念“离岸平衡手”是一个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概念,通常用来描述.............
  • 回答
    中国是否面临像美国那样的“金融反噬制造业”的问题,以及其原因,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简单来说,中国确实存在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失衡的迹象,但其表现形式、原因和历史背景与美国存在显著差异。以下将详细阐述:什么是“金融反噬制造业”?首先,理解“金融反噬制造业”的含义很重要。在美国语境下,这通常指以下几.............
  • 回答
    关于中国是否应该推广拱手作揖礼为日常交往礼仪,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推广拱手作揖礼涉及到文化传承、社会认同、实用性、以及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等多个层面。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 拱手作揖礼的文化渊源与内涵首先,理解拱手作揖礼的深厚文化根基至关重要。 起源久远: 拱手礼源于古代,在周.............
  • 回答
    要回答“中国是否拍不出《坂上之云》这样的大河剧”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分析,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能”或“不能”。《坂上之云》的成功是其时代背景、历史事件、叙事方式、制作水准以及日本文化特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将中国与日本进行直接对比,需要理解双方在这些方面的差异。首先,理解《坂上之云.............
  • 回答
    中国是否能够、或者说是否愿意“顺从”由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这个问题并非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它涉及到中国国家利益、发展战略、国际政治格局以及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而如果中国选择“顺从”,其影响也必将是深刻而多维度的。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由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究.............
  • 回答
    关于中国是否已经“冲破”第一岛链,以及如何“突破”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军事、经济和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来深入探讨。需要明确的是,“冲破”或“突破”第一岛链并非一个单一、明确的事件,而是一个持续的、多维度的过程。与其说是一个线性的军事动作,不如看作是中国综合国力在区域影响力扩张的体现。第一岛链的定义与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