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提到的书我没有看过,但是这个问题其实很有价值,以我有限的知识来看自西方开始其扩张以后一直在为一个类似的问题寻找答案,即是什么导致了西方在过去几个百年中领导这个世界?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迫切的需要一个解释,那么自然而然的有些人会认为西方之所以能够领导世界是因为(西方的人种优势西方的地理优势西方的制度优势)使得西方在整个文明跨度上都领先于东方,只不过这些观点作为西方历史研究主流基本上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18世纪),不过即使最激进的观点也不过是认为“13世纪以后自然选择让欧洲人更加勤奋、节俭”或者“自农业化以来,遗传优势使得欧洲人更具活力和创造力”。
但是到了20世纪,随着亚洲特别是日本和中国的发展使得西方史学界也认识到过去的观点可能是经不起推敲的,西方可能仅仅是在近代暂时甚至是出于偶然的占据了优势。
如果我们真的想找到事实如何,恐怕需要引入一种非定性的分析方法而转向定量分析,首先推荐一本《十字架上的时间》这书的后半部分很详细的介绍了两位作者对定量历史分析的方法和资料的运用,非常有趣的一本书。
另外,就是一本叫《文明的度量》的书,这本书解决了一些定量历史分析的固有问题,比如资料真实性和广泛性的问题~文笔也很好~
另外呢,国内由于长期使用历史的进化和分化模型(斯宾塞《社会学原理》可以说是首创,但国内还是马克思主义史观为主了,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史观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即使今天我们也经常看到非常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著作),可能导致了一些误区(绝对不是说进化的历史模型是错误的),比如说社会制度代表时代先进性等等(尽管有型社会制度其实并不代表什么)。
就如开头所讲的,我们之所以要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因为我们需要解释,需要一个模型可以解释过去发生的事情,现在发生的事情,以免自己稀里糊涂的成败皆不知因果。甚至险恶一点要为我们今天自己要做的事情寻找一个解释,以免良心不安。西方史学界观点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就是很好的证据。
题主如果一定要执着于一个答案的话,可以看看尼尔 弗格森的《文明》、《枪炮、细菌与钢铁》之类的书(甚至是亚当斯密的),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都无法得出东方长期落后于西方的结论。
如果要我给出一个答案的话,我会说西方18世纪以后的产权理念和制度(并非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层面的产权,而仅仅是产权登记获取方面的产权)是其高速发展的关键(私货)。
不过呢,这个问题在今天已经过于价值观化了,如果题主希望的是为自己已经成型的价值观找一些支持的话,那么开心就好了~不用想那么多
看到这个苏三说这段话,我就忍不住像怼的冲动了
“中国的“羽”与英文“E”,古埃及表示“羽毛”的象形文字与“羽”字十分形似,但它的读音为“yi”,英语中的“E”实际上不仅保留了最初的发音,而且保留了该字母最初的象形特点。历史多么疯狂,“羽”与“E”之间“象形”与“发音”的近亲联系竟然是辗转通过腓尼基语字母和古埃及象形文字得以实现。”——苏三
啊,我连考据的资料都不想举了,羽=E,呵了个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