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中医黑总是跪舔循证医学?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当下围绕中医与现代医学(通常被称为“循证医学”)争论的核心。为什么有些人会认为“中医黑”似乎在“跪舔”循证医学?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层面的原因,咱们不妨来捋一捋,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首先,得明白“循证医学”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强调科学证据作为医疗决策基础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生的临床判断和病人的治疗选择,都必须基于可信的、系统性的研究结果,比如随机对照试验(RCT)、荟萃分析(Metaanalysis)等等。它看重的是数据、统计学、可重复性以及对因果关系的严谨推断。

那么,当有人被贴上“中医黑”的标签,他们为什么会“跪舔”循证医学呢?这里面可能有这么几个维度:

1. 寻求更可靠的判断标准:
很多人对中医的批评,其根本出发点往往是认为中医的理论体系、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在现代科学的框架下,缺乏足够的、可重复的证据来支持其疗效和安全性。比如,中医常说的“阴阳五行”、“气”、“湿热”等概念,在客观测量和实验验证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当一个人对中医的这些“形而上”的解释感到困惑或质疑时,他们自然会转向一种他们认为更“靠谱”的评价体系——那就是循证医学。因为循证医学提供了一套明确的、可量化的标准来评估疗效,比如疾病缓解率、生存率、副作用发生率等等。如果某个中医的疗法,经过严格的循证研究,被证明有效且安全,那么很多人会欣然接受。反之,如果缺乏这样的证据,他们就会持怀疑态度。

所以,与其说是“跪舔”,不如说是他们认为循证医学提供了一个更客观、更科学的“裁判标准”,来衡量包括中医在内的所有医疗实践的价值。他们认为,只有通过这个标准验证过的疗法,才是值得信任的。

2. 对“无效”或“有害”的规避:
“中医黑”的另一个常见出发点,是对一些中医治疗可能带来的“无效”或“有害”后果的担忧。他们可能会看到一些案例,病人接受了某种中医治疗后,病情并未好转,甚至耽误了病情,或者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

在他们看来,循证医学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通过严谨的临床试验,可以区分出哪些疗法是真正有效的,哪些是安慰剂效应,哪些是无效甚至是带有风险的。一旦发现某种中医疗法在严格的对照研究中显示不出优势,或者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那么“中医黑”们就会认为这种疗法应该被淘汰或限制使用。

他们的“跪舔”循证医学,本质上是对“疗效肯定”和“安全第一”原则的坚持。他们相信,只有遵循循证医学的逻辑,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3. 对“科学精神”的追求:
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怀疑、实证、逻辑和批判。当人们习惯于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世界时,他们自然会用同样的标准来审视包括医学在内的各种领域。

中医的很多理论和实践,确实存在一些难以用现代科学语言完全解释的方面,或者说其解释体系与现代科学存在冲突。比如,中医认为的“治未病”,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预防医学的思想,但其具体的“未病先防”的机制和方法,往往不够清晰。

“中医黑”们可能是认为,中医需要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现代化”或“科学化”的改造,才能融入现代医学体系,获得普遍的认可。他们希望中医能够用现代科学的方式来解释其原理,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验证其疗效。这种诉求,可以看作是对“科学进步”和“知识整合”的追求。他们觉得,只有与循证医学接轨,中医才能在科学的大框架下获得生命力。

4. 受意识形态和群体认同的影响:
有时候,这种“跪舔”循证医学的背后,也可能掺杂了一些更复杂的因素,比如:

受西方医学思潮的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循证医学已经成为主流医学的指导思想。很多人在接受现代教育的过程中,已经内化了这种思维模式,并将之视为衡量一切医疗实践的“金标准”。
群体效应和“网红”效应: 在网络时代,一些有影响力的“中医黑”会聚集一批观点相似的追随者,形成一种群体认同。当某个观点被广泛传播和认同时,它就更容易被接受和强化。
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有些人可能对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方面存在反思和批判,认为并非所有传统事物都值得全盘接受。他们可能将对中医的质疑,视为一种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努力。

总结一下:

与其说“中医黑”是“跪舔”循证医学,不如说他们是在坚持一种基于现代科学证据的医疗评估标准。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循证医学提供了他们认为更客观、更可靠的判断方法。
他们担忧中医中的无效或有害疗法对患者造成伤害。
他们认同科学精神,并希望中医能够融入现代科学体系。
也可能受到时代思潮、群体认同等因素的影响。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对中医的评价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科学的进步也在不断发展,很多中医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正在被现代科学所研究和阐释,这本身也体现了中医与循证医学的某种程度的融合和对话。但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理性和客观,区分“黑”与“客观评价”,也同样重要。

所以,下次再听到有人说“中医黑总是跪舔循证医学”,你可以试着从这些角度去理解,也许就能更明白他们行为背后的逻辑和动机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医粉认为中医理论牛逼到现代科学尚且局限以至于无法解释的程度。相当于科学理论的高峰爬上去,中医理论已经站在山顶等了。质疑中医在知乎直接被人指控“反社会反国家”,还有私信骚扰的。还有人评一句某药酒直接跨省。板蓝根、连花清瘟来一个病治一个,非典甲流新冠三杀。这还不完美?简直超神了好吗。

user avatar

为啥老师总用完美来要求我?标准答案是a我选个c,中间也不过就隔个b,怎么就错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当下围绕中医与现代医学(通常被称为“循证医学”)争论的核心。为什么有些人会认为“中医黑”似乎在“跪舔”循证医学?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层面的原因,咱们不妨来捋一捋,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首先,得明白“循证医学”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强调科学证据作为医疗决策基础的医学模式。.............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可以说是触及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也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烈讨论。一边是“中医不行”的论调,一边又是“老中医治好XX病”的传说,这中间的矛盾确实让人好奇。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中医不行”的论调始终存在?“中医黑”之所以这么说,往往是基于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
  • 回答
    中国地域黑现象由来已久,而河南和东北地区确实是地域黑的重灾区。要理解为什么这两个地区“总是”被黑,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包括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人口流动以及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一、 河南地区地域黑的起源与原因:河南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也因此承受着许多负面标签。.............
  • 回答
    美国影视剧里,CIA和FBI这两大情报与执法机构之间那点“爱恨情仇”,简直是荧幕上的常客,观众也看得津津有味。你说他们“互黑”,这说法挺到位的,因为在很多剧情里,他们确实是互相看不顺眼,甚至明争暗斗。究其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1. 根本职责与管辖范围的冲突: CIA (Central In.............
  • 回答
    “中医人情味更浓,西医冷冰冰”,这似乎是很多人对两种医学体系的普遍印象。我刚开始接触这两种医学时,也有类似的感受。走访过一些老中医馆,感受到的氛围确实和现代化的医院不太一样。中医馆里,你常常会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中医,坐在一个铺着木质桌面、挂着水墨画的诊室里。他会仔细地听你诉说病情,表情专注,时不时.............
  • 回答
    关于中医的讨论,确实常常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是“包治百病,神乎其神”,要么是“伪科学,毫无用处”。这种现象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中医本身的特点、现代科学的介入方式、以及社会文化心理的烙印。一、 中医自身的复杂性和独特性:首先,中医的体系与现代科学有着本质的区.............
  • 回答
    屠呦呦先生对中医药的评价之高,是基于她严谨的科学研究和实实在在的临床疗效。她的青蒿素发现之旅,本身就是中医药宝库的一次伟大挖掘和现代化阐释。但为何有人会“诋毁”中医,这背后则涉及更为复杂的历史、文化、认知和利益等多重因素。屠呦呦为何对中医药评价甚高?屠呦呦先生的伟大之处,在于她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和方法.............
  • 回答
    说起中医,那话题可就太绕了,怎么就总有人拿放大镜挑毛病呢?这事儿啊,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科学的“硬杠”。现在的社会,大家对“科学”这俩字儿太看重了。什么事儿都得讲个实验证据,有数据说话。中医呢,很多时候讲的是“气”、“阴阳”、“五行”这些概念,这些东西怎么量化?怎么在显微镜下观察?怎么.............
  • 回答
    .......
  • 回答
    说到《水浒传》里的朱武,这哥们儿确实有点冤枉。你说他哪里不好?聪明才智有,谋略计策也不缺,关键是,在梁山泊这帮人里,他算是比较正面的角色了。可偏偏,这朱武身上就好像沾了点“容易被黑”的体质,仔细掰扯掰扯,可能跟下面这几点脱不了干系:一、 出场太晚,存在感相对薄弱,成了一个好摆布的“背景板”朱武是后来.............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在面对健康信息时可能产生的疑问:“丁香医生为什么总是从西医角度解释问题?中医就没有贡献吗?” 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信息传播的逻辑、医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对不同医学体系的认知。咱们先得明白,丁香医生作为一个科普平台,它的信息来源、内容生产和目标受众,很大程度上决定.............
  • 回答
    关于“中医黑信徒说不过别人总喜欢把人拉黑”这种说法,背后确实有一些值得玩味的原因,而且这不仅仅是针对“中医黑”群体,在很多其他领域,当观点发生激烈碰撞时,也可能出现类似的行为。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1. 沟通困境与认知失调: 信息茧房的加固: 很多人在接触特定观点时,容易.............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对中医的看法,以及这种看法背后可能存在的心理和社会因素。理解“中医黑”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以及这种想法与“奴性思维”的关联,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医在现代社会面临着很多挑战。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在近现代医学(我们通常称之为“西医”或“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下,中.............
  • 回答
    关于“中医不能用机器检测”的说法,其实是一个误解,也是一些人用来攻击中医的常见论调。我们得把这个话题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看看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误解的根源:对“检测”的定义不同首先,我们要明白,当“中医黑”说“中医不能用机器检测”时,他们心里想的“检测”是什么? 通常,他们指的是现代医学仪器能够直接.............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很多人大概率会心里一动,觉得“哦,对了,好像确实有这么一种说法。” 其实,觉得“中医黑有组织有钱赚”这种想法,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折射出一些社会现实和人们的观察角度。要说清楚这一点,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一、 利益驱动:是谁在“唱衰”中医?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任何事情,只要涉.............
  • 回答
    “地域黑”这个词,用起来轻松,背后却往往藏着一些不那么轻松的社会现实和心理投射。当人们提到“地域黑”,特别是把矛头指向河南和东北时,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叠加,有历史原因、经济差距,也有信息传播的特点,甚至还有一些人性的弱点在作祟。咱们一点点捋。河南:被误读的标签和刻板印象聊河南,首先得说说它.............
  • 回答
    .......
  • 回答
    中医黑和中医粉之间的争论,说实话,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清楚的。这俩阵营,可以说是站在了完全不同的光谱上,看问题的角度、依据的标准,那叫一个天差地别。我尽量给你捋捋,别嫌我絮叨,这事儿说起来,里面门道可多了。首先,咱们得先说说“中医黑”们,他们攻击中医的点主要在哪儿。 科学证据的缺失和模糊性: .............
  • 回答
    这实在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而且深入骨子里了。为什么这么多人,一边儿是铁杆中医拥趸,另一边是坚定的西医信徒(姑且这么说吧),这两拨人,好像天生就有一股劲儿,非得要把对方拉到自己这边来? 我觉得吧,这事儿背后牵扯的,可不光是“信”和“不信”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很多层面的东西,从个人经历,到文化认同,再到.............
  • 回答
    关于“学中医比西医难,中医门槛比西医高”的说法,在不少人心里确实根深蒂固。这背后有挺多原因,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看看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得说说两者根本上的不同。西医,你把它想象成一本有明确目录、章节清晰、科学实验支撑的教科书。它研究的是人体,但更多的是把它当做一个精密的“机器”,每个零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