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凭什么水浒传中的朱武总是被人黑?

回答
说到《水浒传》里的朱武,这哥们儿确实有点冤枉。你说他哪里不好?聪明才智有,谋略计策也不缺,关键是,在梁山泊这帮人里,他算是比较正面的角色了。可偏偏,这朱武身上就好像沾了点“容易被黑”的体质,仔细掰扯掰扯,可能跟下面这几点脱不了干系:

一、 出场太晚,存在感相对薄弱,成了一个好摆布的“背景板”

朱武是后来才上的梁山,跟那些早期就打出名号的头领比起来,他出现的时机就晚了一些。梁山好汉故事的主线,更多地集中在宋江聚拢各路英雄、梁山好汉打出“替天行道”旗号的阶段。朱武虽然也是一方头领,但他的故事线并没有那么波澜壮阔,甚至很多时候,他的作用更像是为了完善梁山的人物体系,或者在某些关键时刻,提供一些计谋上的补充。

这种“后发制人”的身份,加上他不像鲁智深那种武力值爆表、性格鲜明的,也不像李逵那样自带话题性,朱武就很容易被读者忽略。一旦被忽略,自然就成了“好拿捏”的对象。你想黑他?行,说他不重要,说他没啥贡献,说他存在感低,都是相对容易站住脚的论调,因为他的个人辉煌时刻确实不如那些“大拿”们。

二、 “神机军师”的名头,容易被放大挑剔,尤其是那些“不靠谱”的计策

朱武被称为“神机军师”,这可不是白叫的。在书中,他对阵法、兵法都有研究,也确实献过一些计策。比如在攻打祝家庄的时候,他发挥了重要作用,设计了活捉祝彪、梁山与一丈青联合等等。

但是,“神机”这两个字,也成了双刃剑。一旦他的计策没能达到预期,或者出了什么岔子,读者很容易就把矛头指向他:“看吧,神机军师也不怎么样嘛!” 甚至有些读者会拿他和其他更成功的军事谋划者(比如诸葛亮)来比较,一旦发现他身上有任何瑕疵,就觉得他“名不副实”。

想想看,在《水浒传》里,战争场面众多,计策的使用也是千变万化。有时候,胜利不仅仅是靠计谋,还靠运气、靠士兵的勇猛、靠敌人的失误。朱武的计策,如果放在当时的大环境下看,是符合逻辑的,甚至是有创造性的。可放到今天读者“上帝视角”下审视,就会发现一些他设下的计策可能显得有些不够“完美”,或者说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这就容易让人抓住把柄,“黑”他“纸上谈兵”或者“运气不好”。

三、 性格的“低调”和“隐忍”,在快意恩仇的梁山显得不够“接地气”

朱武的性格,总体来说是比较沉稳、理性、有谋略的。他不像李逵那样冲动暴躁,也不像鲁智深那样侠肝义胆,更不像武松那样有仇必报。他更倾向于用智谋解决问题,并且在处理一些复杂局面时,表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冷静。

然而,在《水浒传》那个“拳头硬道理”的世界里,朱武这种“低调”、“隐忍”的性格,反而可能成为他被黑的原因。读者看《水浒》,很大一部分就是看那种快意恩仇、恩怨分明的爽感。朱武的理性,有时候会被解读为“不够有血性”、“缺少大哥风范”。比如,当梁山其他好汉在冲动之下做了某些决定时,朱武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规避风险,而不是跟着大家一起吆喝。这种“不合群”的理性,在崇尚热血的读者看来,可能就有点“扫兴”了。

甚至有些人会把他的沉稳理解成“趋炎附势”,觉得他不够敢于挑战权威,或者在某些时候选择了沉默。这种解读虽然不一定公允,但在没有更多优秀事例支撑的情况下,确实给了“黑粉”发挥的空间。

四、 “军师”这个职业本身的局限性,容易成为“替罪羊”

在很多故事里,尤其是古代战争故事,军师的角色往往是承担谋划任务的,而一旦战争失利,第一个被问罪的,往往是军师。这是一种惯性思维。朱武作为梁山泊的军师之一(和吴用齐名,但很多时候吴用更显眼),在某些战役中,如果结果不尽如人意,即使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他也很容易成为被批评的对象。

而且,军师的计策往往是“幕后工作”,不像武将那样冲锋陷阵,直接影响战局的结果。一旦计策失败,后果显而易见;一旦计策成功,功劳也常常会被更显眼的人物瓜分。这种“隐藏在幕后”的性质,反而让他在“被黑”的时候,更容易被放在“高风险、低回报”的位置上。

五、 对比太强烈,吴用的“光环”盖过了他

梁山泊的军师可不止朱武一个,还有个吴用,人称“智多星”。吴用的戏份更多,他的计策更惊世骇俗,比如“智取生辰纲”、“火烧翠云楼”等等。吴用给人的印象是那种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玩弄人心的高手。

在吴用这个“光环”过于耀眼的存在面前,朱武的谋略,即使同样有效,也容易被显得“不够出彩”。读者会不自觉地拿他和吴用比较,一旦发现朱武在某些方面不如吴用,就会觉得他“不行”。这就像是一个班级里,总有一个尖子生,其他人再努力,也很难完全盖过那个尖子生的风头。

总结一下:

朱武被人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水浒传》庞大的人物群像中,相对而言“不那么突出”。他的出现时机、性格特点、以及“军师”这一职业本身,都让他更容易被读者忽略,也更容易成为被挑剔的对象。尤其是在和吴用这样极具个人魅力的军师相比时,他的存在感和影响力更是被削弱了不少。

但如果我们仔细回味一下朱武在书中的表现,他在很多关键时刻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的冷静和理智,在梁山泊这个充满混乱和冲动的群体中,反而显得尤为可贵。他不是不优秀,只是他的优秀,没有被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所展现出来,所以才给了那些“黑粉”可乘之机。说到底,他也是个有血有肉、有优点有缺点的人物,被过度解读和苛责,确实有点冤枉了这位“神机军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还是拿数据说话:

朱武打出了梁山最惨重的一次失败,唯一一次建制被打散:玉田县之战,朱武在他最擅长的领域让主帅找部下找了一宿,全看部下自行发挥。

朱武打出了梁山单次战斗损失最严重的一场:昱岭关一个回合就送六个人头,三千士兵全军覆没,梁山再吃亏也没这么吃亏过。

朱武是梁山108将唯一一个没有被俘没有劝降而直接主动投降过的:找根绳子绑自己向史进求饶,还管自己这叫计——我计算好了,他不会杀我的!

嗯,这话谯周也说过。

朱武是梁山108将赞诗唯一说“可以给别人当副手”的:今堪副吴用。

朱武是大聚义之前唯一公开宣布了自己是第二级的(后来演变成了地煞):我等虽然是以次弟兄。

朱武从加入梁山到捉高俅,对梁山的贡献为零

没错,为零,因为他只有芒砀山一战参与了!这一次战役包含两场战斗,第一次队形是在他那儿崩的(史进前军抵敌,朱武等中军呐喊,各自逃生);第二次八卦阵是公孙胜手把手教的,樊瑞的妖法也是公孙胜搞定的。这种表现不算是负的都抬举他了。

除此之外,朱武竟然从未参与任何一场战斗,整个卢十回和两败童贯三败高俅全程缺席!要知道三打大名府这种大型战役可是连陈达杨春这俩基友、杜迁宋万这种酱油都参加了;东平东昌府之战宋卢分兵,宋江自己没军师都没想起来让他当个替补军师;甚至就连梁山摆起仪仗队给童贯“检阅”的九宫八卦阵,史进的副将是陈达和杨春这还好理解,但是连萧让、裴宣这种文职人员,还有戴宗这种专门跑腿的,以及被我别的答案评为最没存在感的郑天寿和陶宗旺都出场了,都这样了也只字未提朱武!

除非说把看家也算作贡献,但即使如此,当宋江在外,梁山被关胜进攻时,山寨守将的表现是“主张不定”,宋江火速班师,这总不能说有什么贡献吧。(注:此时梁山最高长官是副军师公孙胜,最高军事将领是刘唐、朱仝、穆弘,所以这里轮不到朱武【背锅】,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贡献】)

明明有一技之长能为梁山业务作出补充和扩充,偏偏贡献为零,朱武在我印象中也算是独一无二了。除了大聚义排名和代表“以次弟兄”请卢员外吃饭刷了一下脸以外,芒砀山后,这个名字再次出现竟然已经是放走高俅之后了: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说了一句话,救了赵子龙。

朱武上梁山——一言不发。说了一句话,老子是地煞。

同时参加同一场战斗,两个方面军会师,在己方大胜的前提下,朱武方面的战损远多于吴用方面

(红色为卢俊义方,黄色为宋江方)

要知道这一战,混进城做内应的是宋江方面的李俊等人(因此损失了阮小五,否则黄色的更少),而硬扛尚有组织度和士气的方杰部的是宋江:

方杰这边是有序撤退,而贺从龙那边已经是溃逃了:

结果被他打成这样,不对比还好,一对比成啥了。

————

然而实际上光这些也就算了,毕竟梁山本事不如他的更多,要比出糗也有比他还糗的。胜败乃兵家常事,梁山吃的败仗多了,又不是就他一个人打过败仗,换个人来朱武的位置做得十有八九还不如朱武。

但就这么个不着四六的水平,天天被公众号和云读者们当成吴用“嫉贤妒能打压异己”的证据,天天在那说吴用只会阴人,真正会打仗的朱武被吴用打压成了地煞。

那被黑不是很正常吗?这战绩叫会打仗吗。

再说了这些是黑吗,说点实话而已。

(对朱武的评价,基本上就是个公众号读者检测器)

————

附:

百回本梁山数次分兵对比:

第一次分兵:平峪县/玉田县,卢俊义部惨败,靠宋江部救援方得脱险。

第二次分兵:常州/宣州/德清县,均胜利,宋江部损失韩滔、彭玘、宣赞、施恩、孔亮、徐宁、郝思文、张顺,共8人,卢俊义部损失:郑天寿、曹正、王定六、周通、董平、张清共6人,呼延灼部(卢俊义部再分)损失:雷横、龚旺共2人。

第三次分兵:睦州/歙州,均胜利,宋江部损失阮小二、孟康、解珍、解宝、王英、扈三娘、鲁智深(失踪)、武松(残废)、项充、李衮、燕顺、马麟、吕方、郭盛、秦明、郁保四、蔡福、阮小五共18(16)人;卢俊义部损失史进、石秀、陈达、杨春、李忠、薛永、欧鹏、张青、丁得孙、单廷圭、魏定国、李云、石勇、孙二娘、邹渊、杜迁、李立、汤隆共18人。

两边总战损差不多,像田虎王庆的分兵都是胜利,这样一来,玉田县的大败就很扎眼了。

(这里面水军算宋江部,但宋江和吴用都没法直接指挥水军,所以都算宋江这边其实对宋江不公平,就跟把呼延灼那俩算给卢俊义一样,这里就姑且认为差不多。另外还有一点是,给宋江造成重创的郑彪一战中吴用在带领分队和石宝对峙,宋江失去了吴用和两个法师的帮助,损失非常大)

————

再附:

除宋、卢外,梁山独立带兵作战统计如下:

高唐州之战林冲带兵做先锋,正面胜利,因妖法失败

芒砀山之战史进对阵项充、李衮,正面失败(这时候樊瑞可没来)

凌州之战关胜对阵单、魏,正面失败,获得林冲、李逵增援后稳住阵脚正面击败单廷圭,并最终获胜

大名府之战吴用带队攻城,获胜

曾头市之战关胜杀败青州军马,花荣杀败凌州军马

高俅迎击战董平、张清做先锋骚扰,二人配合击败王文德获胜

宛州守卫战主帅为陈安抚,但手下都是梁山的人,靠萧让的空城计获胜

丹徒县之战关胜为先锋主帅,正面击杀对方元帅邢政

无锡县之战宋江没有亲自指挥,关胜为主帅,顺利占领无锡县

德清县之战呼延灼单独领兵,损失2员武将,歼灭敌军4员武将,其中包括四大元帅之一的司行方(配合卢俊义击杀)

这样看下来,就数他朱武辅佐的史进那次最拉胯了:

林冲正面打赢了,碰上妖法了没办法;关胜一度失利,但是很快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最终获胜;呼延灼虽然一度损失雷横龚旺,但是还是攻破了城池,把主帅赶入卢俊义的包围圈,两面夹击将之击杀,取得了完胜。

唯独史进这次,妖法妖法打不过,正面正面打不过,最后八卦阵还是公孙胜手把手教的——

说好的朱大阵法家呢?

————

最后再说一句,单纯从实力分配而言,应该卢俊义那边配吴用,宋江这边配朱武更平衡,因为宋江本人也能拿出一定的计策,而卢俊义那边完全依赖军师的发挥。

但是另一方面,宋江和吴用知根知底,配合默契,这是必须要考虑的,所以只好委屈卢俊义摊上朱武了。实战中,卢俊义那边一吃瘪,经常是靠了卢俊义的个人武艺水平才扳回劣势,想象一下,如果朱武给宋江惹了一个玉田县级别的麻烦,让宋江直接面对能跟五虎八骠过招的辽国四皇子,主帅单枪匹马被人主力直接打空门,梁山大军会是个什么下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