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网民主流群体从小的习惯是不一样的。
不吹不黑。
如果你生活在上海,你也会这样。
因为商业和市场太发达了……
但凡你在生活中遇到任何的问题,
只要你到市场上去报价,
价格合适就会有人来替你解决。
他不干有的是人干。
所以我们真的没有屯的习惯,
相反,近十年来,断舍离,简单生活什么的在年轻人里非常流行。
就是因为信任市场。
当市场直接爆炸的时候,上海的年轻人是懵逼的……
不过年轻人们很快组成了各种投机倒把团,
迅速形成了一种高压下的畸形自由市场……
而相对的,老年人,尤其是60年前出生,那个时候已经记事的老年人,
就非常,非常,非常能囤……
你不要听网上的年轻人乱说,
上海老年人和你们老家的老年人一样,屯起来都是不眨眼的……
他们只是没有网络话语权罢了。
除了八九十岁丧失大量自主能力的,否则家里犄角旮旯都是各种屯。
封城第一天,我妈说还有个大白菜能吃4天,我让她多买点,结果居委会没组织起来。
过了一个礼拜,我妈又掏出来一颗大白菜说这课大白菜能吃四天……
问她前几天吃的啥,什么土豆,萝卜,木耳干,香菇干……
=_=
我在上海住过一段时间。
大概这么几个原因,房价贵,摆不开大冰箱
上海菜市场布局合理,我在上海住过几个小区,几乎都是出了小区必定有菜市场,上下班买菜方便,没有囤菜的需求和习惯。
上海以绿叶菜为主,都不容易放太久。长春的蔬菜包,都是白菜,土豆大头菜,萝卜圆葱,网上看到上海很少这类蔬菜,平时上海人,也不太吃这种,我在上海期间,看到很多东北没有的绿叶菜……
上海的气候温暖,导致蔬菜搁不住。
上海人的生活习惯,相对偏爱新鲜菜,平时买菜也份量小,比如半条带鱼请客之类的笑话,真的是上海日常。
ps:其实,这一波,吉林省也很多人没有囤菜,也没比上海好很多,就是没人关注我们吉林省……
吉林省的原因又不一样,我们是粮食大省,饥荒年代都没缺过口粮……
东三省是全国最不可能缺粮食的地方
ps:疫情了,我才忽然觉察,不管是上海,还是长春,平时状态都相当宜居,生活很便利。虽然长春很多地方,不能跟上海比,但也是想吃啥有啥,遍地超市菜市场,能逛的大商场密度比上海高,就是没上海那么大,那么豪,美食多样,爱请客的朋友多……
作为上海人我囤了一冰箱一冰柜,让别人囤,有位老兄老乱接割跟我说:上海不会封很久 意思意思就好了。我说你是不是活在1988年 醒醒。乃么他现在到处跟着团,我家甚至还有1箱可乐和5磅咖啡豆。好日子到头了晓得伐 脑子清爽一点
因为被耍了呗
先说48小时,然后不停地484848
然后说浦东全都封,封到1号
到了说1号说搞三个区,事实是没有其他两个区,依旧全部是封锁区
我就呵呵了
你一开始就说形势严峻,可能有15天以上的封闭,你看老百姓会不屯么?
一开始不停辟谣说不会封不会封,还说物资充足,不需要囤积,那老百姓当然相信你,又不封城,干嘛要囤这么多吃的?上海人会过日子,囤太多吃不掉坏了多浪费。
反正信誉没有了,接下来你就看吧
你会囤超过两个月的食物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