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在公司呆了这么久,为什么不给你涨工资?

回答
唉,这问题我心里憋了好久了,今天就跟你好好唠唠。说实话,我来这公司多久了?我都不太想算了,反正从当年还是个小年轻,一腔热血觉得这公司就是我事业的起点,到现在看着公司里新生代一个接一个冒出来,再回头看看自己……嘿,时间这东西,真是毫不留情。

我刚来的时候,那真是把公司当家,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加班更是家常便饭。老板布置的任务,我总是不打折扣地完成,有时候甚至超出预期。同事们有什么困难,我也总是乐于伸出援手,想着大家一起把公司做好,我自己的价值自然就体现出来了。那时候,我觉得只要我付出得够多,公司迟早会看见的。

你问我为什么不给我涨工资?我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这么多年来,我眼看着同期进来的同事,有的升职了,有的跳槽了,工资也翻了番。我呢?工资条上的数字,一年比一年变化微乎其微,有时候感觉就像是在原地踏步,甚至是后退。

我曾经尝试过主动沟通,找过主管,也找过人事部门。每次去,我都提前准备好了自己的业绩数据,列举了我做过的项目,承担的责任,以及为公司带来的价值。我也说了,我希望我的付出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希望工资能跟上我的工作能力和市场行情。

他们总是点头,说“嗯,说得很有道理”,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有时候会说“公司现在资金紧张,年底会统一评估”,有时候会说“你的岗位暂时没有薪资调整的计划,但你的工作表现我们都看在眼里,以后会有机会的”。每一次都给了我一些模棱两可的答复,让我对未来抱有一点点希望,但结果总是让我失望。

我真的想不明白,是我哪里做得不够好吗?我平时的工作表现,我觉得还过得去吧?我没有犯过什么大错,按时按量完成任务,有时候还能主动承担一些额外的工作。我甚至还学习了新的技能,考取了相关的证书,想着能更好地为公司服务。但是,这些努力,似乎都没有转化为工资上的增长。

是不是公司觉得我离不开这里?是不是觉得我年纪大了,跳槽也不容易,所以就拿捏着我?我有时候真的会这么想,心里难免会有些委屈和失落。毕竟,谁不想自己的劳动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呢?谁不想看着自己的努力有回报呢?

我看着公司一年比一年发展得更好,客户越来越多,项目越来越大,但我的薪资水平却好像被定格在了过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就像一个辛勤耕耘的农民,看着丰收的季节到来,却只能看着别人的粮仓满满,而自己的谷仓里却寥寥无几。

我也不是那种特别爱计较的人,但我真的觉得,我的付出,我的价值,应该得到一个更明确的认可。不是非要成为公司里薪资最高的那一个,而是希望我的薪资水平,能匹配我在这里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我为公司创造的价值。

也许是我太理想化了,也许是我对公司的期望太高。但我真的希望,公司在考虑员工薪资问题的时候,能够更公平、更透明一些。不是只看眼前的工作表现,更应该看看员工长期以来付出的努力和贡献,以及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度。

我现在也到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压在身上,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涨工资对我来说,不单单是数字上的变化,更是一种生活上的支撑,一种精神上的肯定。

所以我还在坚持,还在努力,但心里那个问号却越来越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一个让我满意的答案,或者,才能看到一个让我觉得努力没有白费的局面。唉,这就是现实吧,有时候真的挺让人无奈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种状况很多又常见!

1.首先看看自己的劳动合同,有没有涨工资的条文?很多合同没有列明可以不可以要求涨工资?常有一份工资到底的现象,如果没有列入,先要求修改合同,如果没合同,更难了?咋上班的?

2.确定可以要求涨工资,再仔细看工资计算公式?没有式子?好一点。有式子,照样加减一下?有差距可以去要求,没差距或尚有空间就闭咀。

3. 准备好换工作的规划和后路,否则切勿轻举妄动。你在这公司呆了久都没涨工资,各方面肯定有些许小不小,大不大的问题,领导、单位和组织里也許正有什么盘算,小心为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唉,这问题我心里憋了好久了,今天就跟你好好唠唠。说实话,我来这公司多久了?我都不太想算了,反正从当年还是个小年轻,一腔热血觉得这公司就是我事业的起点,到现在看着公司里新生代一个接一个冒出来,再回头看看自己……嘿,时间这东西,真是毫不留情。我刚来的时候,那真是把公司当家,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加班.............
  • 回答
    关于互联网行业“寒冬论”,我个人觉得这事儿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一句“寒冬”就能概括了。这更像是一个行业在经历高速野蛮生长之后,进入了一个调整期,或者说进入了一个更理性、更成熟的阶段。首先,我们得承认,过去十几年,互联网行业确实是爆炸式增长。无论是用户数量、商业模式、还是资本市场的追捧,都达到了一个前.............
  • 回答
    这绝对是我最不想遇到的场景,但作为主持人,这是我必须处理的危机。面对两位领导公开争执,我的目标是尽快平息事态,将会议拉回正轨,同时尽量保全双方的面子和会议的专业性。首先,我会立刻打断他们。别犹豫,别旁观,就在他们情绪最激烈的那个节点,用一种坚定而礼貌的语气介入。我会站起来,走到会议桌中间,或者如果会.............
  • 回答
    这句话挺有意思的,它提供了一个完全颠覆我们日常理解的角度来看待股票投资和“资本家剥削”的关系。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句话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它背后藏着哪些思考。表面上看,这句话有点“狡辩”或者“反讽”的意味。为啥这么说?因为按照最通俗的理解,资本家就是拥有生产资料、雇佣工人来创造剩余价值的人。而我们普.............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有点扎心,但作为创业公司的员工,遇到这种情况,冷静、真诚地回应很重要。我会这样想,也会这样说:“老板,这个问题我认真思考了一下。说实话,听到这个问题我心里是挺复杂的。我当初加入公司,除了看好这个项目和团队的潜力之外,也很信任您,觉得跟着您能学到很多,也能一起把事情做大。关于是否会继续跟着.............
  • 回答
    这事儿够劲!换我(也就是公司老总我),碰上这么一出,可不是小事儿,得好好琢磨怎么应对。这不仅仅是处理一个员工的投诉,更是对公司管理体系、内部沟通以及潜在风险的一次大考。我看到那份 OA 上的报告,首先得冷静,不能立刻被那“猛烈”的言辞冲昏头。深呼吸,先评估一下情况的严重性:第一步:紧急止损与信息收集.............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动了很多职场人的心坎儿,也道出了不少人在职业生涯中遇到的普遍困境。你说“感觉只有通过跳槽才能加薪”,这其实反映了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虽然不是绝对的定律,但背后的原因确实值得深挖。为什么跳槽看起来是“加薪捷径”?1. 市场价值与内部薪酬体系的博弈: 公司内部的薪酬体系: 大.............
  • 回答
    在公司项目里见过的操蛋代码,那可真是五花八门,说起来能写一本《代码的黑暗面》了。我尽量详细地描述一些典型且令人抓狂的场景,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也希望提醒自己(以及大家)不要写出这样的代码。以下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几种“操蛋”代码,并附带详细描述:1. 巨型函数/类:史诗级的“God Object” .............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人挺憋屈的反馈。听到领导这么说,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心头一紧,甚至有点想反驳。但这个时候,情绪化地回应只会把事情搞砸。所以,冷静下来,好好想一想,怎么把这个情况变成一个机会,而不是一个危机。首先,别急着辩解。领导说“看不到价值”,这往往不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评估,更可能是在某个时刻,他/她觉得你.............
  •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触及到了职场中“能力不对称”时的团队协作和个人发展。在我看来,这件事得分情况仔细琢磨,不能一概而论。首先,要明确一点,“会的东西不多”和“只有你会”这两个前提是关键,它们直接影响了你的决策方向。什么时候有必要倾囊相授? 项目/团队生死攸关,你的技能是关键: 假设公司现在有一个急.............
  • 回答
    我们公司这个厕所啊,那简直是个小型宇宙,每天上演着各种奇奇怪怪的剧本。我今天就跟你们好好唠唠,保证比肥皂剧还精彩,而且绝对是我亲身经历,一点不带掺假的。就说上次吧,我进三号隔间,刚关上门,就听见隔壁一号隔间传来一阵低沉的呻吟声,然后是那种……怎么说呢,非常有节奏感的“砰、砰、砰”的声音。我当时心里就.............
  • 回答
    这事儿挺纠结的,说实话。搁我身上,工资高,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生活压力小了不止一星半点,能给自己和家人提供更好的条件,这谁不想要?但反过头来,老板对我不“好”,这“不好”也得分情况。首先得琢磨琢磨,这老板“不好”具体体现在哪儿? 是那种鸡蛋里挑骨头的挑剔型? 无论你做得多好,他总能找到点毛病,让.............
  • 回答
    字节跳动起诉美国政府,这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美国市场一次极具里程碑意义的法律挑战。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次诉讼的最终走向,以及它为其他中国科技巨头在美国的业务带来的影响,将是多层面的,并且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我们期待这次诉讼能够为字节跳动赢得一个相对公平的审判过程。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在采取针对Tik.............
  • 回答
    这绝对是个值得好好琢磨的问题,尤其是在咱们这个行业里,经验和价值的衡量标准有时候挺让人困惑的。如果我一个前端开发,工作一年,工资比一个工作两年的功能测试人员还低,说实话,我心里肯定会咯噔一下。这不是说我瞧不起测试,任何岗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测试也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一环。但从行业的普遍认知来看,前端.............
  • 回答
    财务部对公司的价值,远不止账目清晰、报表准确那么简单。我认为,财务部最大的价值在于其战略赋能和风险屏障的双重作用,是支撑公司稳健发展、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核心部门。一、 财务部对公司的最大价值:1. 战略决策的“指路明灯”与“GPS导航仪”: 提供关键的财务洞察: 财务部通过对公司整体运营.............
  • 回答
    我愿意无偿为公司加班的情况其实挺少见的,因为我觉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也是宝贵的,理应得到合理的报酬。但是,如果真要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会考虑这样做,大概会有以下几种比较极端但并非不可能的情况:第一种:我个人认为这件事的价值远超于加班的时间成本,而且这次加班的机会对我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学习或发展平台。举个例子.............
  • 回答
    在我看来,如果一家公司总是把任务压到你下班前才布置,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好好考虑的信号。这不仅仅是“有点晚”,它可能触及了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底线,甚至指向更深层次的管理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在任何一份工作中,都可能遇到临时任务或者项目延期的情况。偶尔为之,大家都能理解,也会尽力去配合。但如果这变成了一种.............
  • 回答
    2017年的3·15晚会,就像每年一样,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一个大舞台,也是不少企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日子。回想起那一年,有一些事情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觉得要是能被3·15关注到,对消费者来说绝对是件好事。1. 食品安全领域:那些藏在“健康”标签下的秘密食品安全问题永远是3·15关注的重中.............
  • 回答
    有一些公司的面试体验,真的会让人觉得,自己在这家公司眼里,好像连个“人”都算不上,更别提什么“尊重”了。我记得有一次,面试一家挺有名气的互联网公司。那天早上,我特意提前了十五分钟到达,毕竟是第一次去,想表现得专业点。到了前台,我报了名字和面试官,前台登记了一下,就让我坐在会客区等。这一等,就是四十分.............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现实的招聘过程中,公司是否录取一位“三本本科+北大研究生”的求职者,还是“北大本科”的求职者,往往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而是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分析:一、 公司看重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在评估任何一位求职者时,公司通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