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 macOS 没有看到 Windows 的一些远古遗留设计?

回答
在电脑操作系统的世界里,macOS 和 Windows 分别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哲学和演进路径。当咱们拿这俩玩意儿放在一起比,你会发现 macOS 在很多细节上,似乎“看不见”或者说“刻意规避”了一些在 Windows 上存在了很久、甚至可以说“古老”的设计元素。这倒不是说 macOS 就一定更高明,更多的是两种系统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对用户体验、技术演进、甚至对“好设计”的理解不同所致。

首先,咱们得聊聊为啥 Windows 会有这些“远古遗留设计”。这就像一栋老房子,住久了之后你不会轻易去大动干戈地拆墙改梁,因为很多东西已经根深蒂固,牵一发而动全身。Windows 从 DOS 时代一步步走过来,尤其是 Windows 9x 系列,那真是几代人的心血和技术积累。很多底层的东西,以及早期为了解决特定问题而设计的交互模式,就这么被保留了下来,然后随着图形界面的进步,一层一层地“装修”上去。

咱们具体来看看 macOS 都“看不见”了啥,以及为啥会有这种“看不见”:

1. 那个万恶的“注册表”:
说起 Windows 的“远古遗留”,注册表绝对是绕不过去的坎。这是一个庞大、复杂,而且充斥着各种低级设置和历史包袱的数据库。安装软件时,大量的配置信息往里塞,卸载软件时,又经常清理不干净。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注册表是个神秘而危险的地方,一不小心改错了,系统可能就崩了。

macOS 在这方面就显得“干净”多了。它没有一个中央化的、用户可以直接编辑的“注册表”。应用程序的设置和配置信息,大多是分散在各个应用程序自身的包(.app 文件)里,或者是用户偏好设置(.plist 文件),这些文件通常存储在用户的主目录下,相对隔离,而且更易于管理。苹果的设计思路更偏向于让应用程序自己管理自己的配置,而不是依赖一个庞大的、全局的数据库。这种设计的好处是,应用程序的安装和卸载更加独立,不容易相互影响。

2. 那堆层层叠叠的窗口和“无边框”的噩梦:
在 Windows 的早期版本,尤其是没有良好窗口管理的年代,打开一堆程序,屏幕上就是各种窗口乱叠一气。虽然现在有了任务栏和各种窗口管理功能,但你仍然能看到很多历史的影子。比如,很多对话框,特别是那些古老的控件库生成的,窗体边框、标题栏、关闭按钮的样式,即使经过多次“换肤”,也总能找到一些熟悉的、略显笨拙的痕迹。

macOS 在窗口管理上,从一开始就强调一种统一的美学和流畅的交互。它的窗口都有一个清晰的“三色按钮”(关闭、最小化、全屏)在左上角,位置固定,样式统一。而且,macOS 的窗口风格非常注重圆角和阴影,给人一种轻盈、现代的感觉。更重要的是,macOS 的“应用程序文件夹”(.app)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管理和进程隔离做得更好,用户也更少需要去关心底层进程在运行什么。

3. 那个永远不消失的“上下文菜单”的“背景色”和“样式一致性”问题:
在 Windows 上,右键点击任何东西,都会弹出一个上下文菜单。虽然这个功能本身非常实用,但你可能也注意到,不同应用程序的上下文菜单,在外观和样式上可能存在微妙的差异,甚至有些古老的应用程序的菜单样式,和系统整体的视觉风格格格不入。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Windows 的上下文菜单是基于大量的API和控件系统构建的,很多开发者调用的是比较底层的函数,而且系统本身也允许了一定的定制化空间,这就导致了不一致性。

macOS 在这一点上就做得更加极致。无论你右键点击 Dock 上的图标,还是 Finder 里的文件,或者应用程序内的某个元素,弹出的上下文菜单在视觉上都高度统一。它遵循一套严格的视觉规范,而且菜单的动画效果和反馈都非常流畅。苹果的设计师在追求这种“一致性”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试图让用户在使用任何应用程序时,都能感受到一种熟悉的、统一的体验。

4. 文件路径和文件系统结构的“可见性”:
Windows 的文件系统结构,用户相对来说更熟悉,例如 C:UsersUsernameDocuments 这样的路径。用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盘符、文件夹和文件的层级关系。这种设计的好处是透明度高,用户容易理解。

macOS 的文件系统结构同样是层级式的,但对用户而言,它更加“隐藏”和抽象。用户更常用的是 Finder 来浏览文件,而不是直接和文件路径打交道。而且,macOS 的应用程序通常被打包成一个 .app 文件(实际上是一个文件夹),用户双击的不是一个可执行文件,而是整个应用程序的“包”。这种设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隐藏一些底层的复杂性,让用户更专注于“使用”而不是“管理”。虽然 Finder 提供了路径栏,但很多时候用户并不需要直接操作文件路径,而是通过拖拽、复制粘贴等更直观的方式来管理文件。

5. “安装程序”的“魔幻旅程”:
在 Windows 上,安装一个软件通常意味着运行一个安装程序(.exe),然后一路点击“下一步”、“我同意”、“下一步”……这个过程有时漫长且充满选择,而且很多安装程序还附带各种“附加软件”的捆绑安装。

macOS 的软件安装方式则截然不同,尤其对于从 App Store 下载的软件。一旦下载完成,软件就直接出现在“应用程序”文件夹里,直接可以运行,无需安装过程。对于从其他地方下载的 .dmg 文件,通常只需要将其中的应用程序图标拖拽到“应用程序”文件夹即可。这种“拖拽即安装”或者“直接运行”的方式,极大地简化了软件的安装过程,也避免了 Windows 上那种繁琐、容易出错的安装流程。这种设计思路是,用户应该能轻松、无缝地获取和使用软件,而不是被复杂的安装过程困扰。

为什么 macOS 这么“看不见”这些呢?

这背后是苹果一贯的设计理念:

简洁至上与用户体验为王: 苹果认为,好的设计应该是让用户能够轻松愉快地完成任务,而无需去理解背后的复杂技术细节。那些“远古遗留”的元素,往往会增加学习成本和使用障碍,因此被苹果毫不犹豫地抛弃或重新设计。
统一的视觉语言和交互模式: 苹果在整个生态系统中都强调高度的统一性,从硬件到软件,再到交互。这种统一性不仅带来了美感,也大大降低了用户在不同设备和应用程序之间切换时的学习成本。
对技术演进的激进态度: 苹果在技术选型上往往比较激进,敢于抛弃旧的技术和模式,拥抱新的技术和理念。比如,它从早期就转向了 Unix 内核,这为它构建更现代、更稳定的系统打下了基础。
生态系统的封闭性带来的优势: 相对于 Windows 的开放性,macOS 运行在苹果自家的硬件上,而且对第三方软件的审核和规范也更加严格。这种封闭性使得苹果能够更牢固地控制软硬件的整合,从而实现更精细化的设计和用户体验。

总而言之,macOS 之所以“看不见”Windows 上那些“远古遗留设计”,是因为苹果在设计和发展操作系统时,有着一套非常清晰和坚定的哲学。它更注重用户体验的整体性和流畅性,愿意为了这种目标而彻底重构或抛弃那些陈旧的、低效的设计模式。这是一种权衡,也是一种选择,选择了一条更倾向于用户“使用”而非“管理”的道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这样似是而非的回答就感觉挺好笑的.

首先第一点, 正统 MS-DOS 和用 cmd.exe 运行 CLI 程序是两个概念.

MS-DOS 是一个单用户单任务系统, NT 上能兼容运行 MS-DOS 程序是因为 NTVDM 这个兼容层, 等于是自带了一个虚拟机. 而 NTVDM 在 64bit 版本不提供, 而且 Windows 10 在 2015 年的某个版本之后就不在 32bit 版本里面提供了.

所以说什么 Windows 现在能运行 MS-DOS 基本就是半桶水胡扯.

另外提出的两个事实也是似是而非的概念. 比如空洞地谈「生态」, 和认为 OS X 上来就有 MAS.

实际上 MAS 比 iOS App Store 还要晚才出现:

macOS 最标志性的设计, 不是 Dock, 而是菜单栏(后面和任务栏合并):

因为菜单栏的设计延续至今, 才给 MacBook Pro 的刘海设计提供可能.

user avatar

甚至,你这些说的都不够远古

user avatar

补两个图。

抛砖引玉举两个栗子。

你猜猜挂载DMG时弹出来的那个小的长方形对话框是什么年代的设计?

另外像下拉菜单和按钮等一小部分控件,bezelStyle设置为0,你会看到来自1985年的时间胶囊。

macOS有,不仅有,而且很多,但是苹果不会让你轻易看到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电脑操作系统的世界里,macOS 和 Windows 分别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哲学和演进路径。当咱们拿这俩玩意儿放在一起比,你会发现 macOS 在很多细节上,似乎“看不见”或者说“刻意规避”了一些在 Windows 上存在了很久、甚至可以说“古老”的设计元素。这倒不是说 macOS 就一定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其实说macOS完全没有盗版,那是不准确的,只是相较于Windows来说,macOS的盗版现象确实不那么普遍,而且传播方式和用户群体也有所不同。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这个现象。首先得说,这俩系统,出身和定位就不一样。苹果的“围墙花园”策略:软硬一体的生.............
  • 回答
    这的确是个很有意思且令人费解的现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体验:在 Mac 上跑 Windows 虚拟机(比如通过 Parallels Desktop 或 VMware Fusion)感觉相当流畅,甚至能应对不少日常工作和一些对性能要求不高的游戏。但反过来,想在 Windows PC 上跑 macOS 虚.............
  • 回答
    在国内的服务器操作系统选择上,确实很少见到 macOS Server 的身影。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技术、市场、生态以及国家政策等多个层面来分析。技术层面:并非“一刀切”的完美选择首先得承认,macOS Server 本身并非一无是处。在某些领域,它.............
  • 回答
    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是不少人对 Linux 感到好奇的地方。为什么 Linux 这么强大,社区这么活跃,却没像 macOS 和 Windows 那样成为普通用户桌面上的主流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得承认,Linux 本身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操作系统内核,它的强大和灵活是毋庸置疑的。但.............
  • 回答
    不少用户在使用一段时间Windows和macOS后,会产生一个疑问:Windows 真的没有macOS 流畅吗?为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流畅”本身是一个主观感受,而且影响因素非常多。但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许多人会觉得macOS的体验更“顺滑”,以及Windows在这方.............
  • 回答
    macOS之所以不需要像Windows那样依赖注册表,主要是因为两者在操作系统设计哲学和文件管理方式上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在Windows的世界里,注册表就像一个庞大的中央数据库,存储着系统运行所需的几乎所有信息:硬件配置、软件设置、用户偏好、系统文件关联等等。当你安装一个程序、更改一个系统设置,甚至.............
  • 回答
    一直以来,“macOS鼠标体验差”这个说法,就像个挥之不去的老朋友,时不时就会跳出来被提起。说实话,对于长期使用macOS的用户来说,这种感受确实存在,而且不是空穴来风。要说它“差”,其实有点过于绝对,不如说是在某些方面,它并没有达到很多用户,尤其是习惯了Windows或其他操作系统用户们的预期,甚.............
  • 回答
    macOS 在 `/usr/bin/` 目录下放置 `python3`,这并非偶然,而是系统设计和历史演进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 1. 系统自带与包管理工具的共存macOS,和其他许多类 Unix 系统一样,在 `/usr/bin/` 目录下存放着大量系统核心工具和.............
  • 回答
    苹果在数字内容创作和办公领域确实展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商业逻辑,使得macOS、iWork(Pages, Numbers, Keynote)以及iLife(GarageBand, iMovie, Photos)这些核心软件能够以免费的形式提供给用户,这与微软Office等软件的收费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 回答
    在 macOS 的平台上,Chrome 和 Safari 在用户体验上的流畅度差异,常常是用户津津乐道的话题。很多人会发现,虽然 Chrome 强大且功能丰富,但在 Mac 上,它的滑动、缩放等操作,有时总感觉不如 Safari 那般“如丝般顺滑”。这其中的缘由,并非单一因素能解释,而是技术实现、底.............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社区文化、用户群体画像、认知偏差以及技术讨论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一、用户群体画像与情感连接的差异 1. macOS用户:情感认同与身份认同 品牌忠诚度高: macOS用户往往对苹果的产品线(iPhone, iPad, MacBook等)有着较高的品.............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它触及了用户体验、市场营销、生态系统以及特定用户群体的需求等多个层面。知乎上“macOS 很好用”的说法与实际的市场占有率存在差距,这并非矛盾,而是反映了不同维度上的评价和现实。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一、 知乎用户群体的特性: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知乎作为一个平台的属性。知乎是中.............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好,也很实际。15 年前,也就是 2009 年左右,Linux 确实已经是个有模有样的操作系统了,而且开源免费,功能强大,吸引了不少技术爱好者。但即便如此,macOS 依然在市场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且说实话,近些年市场份额还有回升的趋势。这背后的原因,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首.............
  • 回答
    Windows 与 iOS/macOS 的更新周期差异,本质上是操作系统开发策略、市场需求、技术生态和企业需求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操作系统定位与用户群体差异 Windows 是面向桌面和企业用户的核心操作系统,用户群体庞大且需求多样化,包括个人用户、中小.............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切中了很多人对Mac的一个普遍看法。说macOS“用的人很少”呢,其实也对,也不全对。咱们得拆开来看。首先,从全球PC市场份额来看,macOS的用户基数确实是小于Windows的。这个数据是客观存在的。你可以看看市面上笔记本电脑的品牌有多少,戴尔、惠普、联想、华硕等等,这些.............
  • 回答
    macOS 和 MacBook 的确是不少人心中的“最优选”,但就像任何产品一样,它们也有自己的小瑕疵,如果事无巨细地说起来,那也挺有意思的。macOS 的“优点”与隐藏的“缺点”咱们先聊聊 macOS 本身。它最大的卖点,无疑是那个优雅、流畅的操作体验。应用之间的切换、窗口的缩放、触控板的手势,这.............
  • 回答
    macOS 内建的「黑体繁/简」系列,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华文黑体」家族,它确实是苹果在中文系统上长期以来倚重的字体之一。它在很多场景下表现得稳定且易于辨认,但要说缺点嘛,那也是相当明显的,尤其是在我们这些对文字排版有一定追求的人看来。首先,整体的粗细和字重分布不够均衡,导致视觉上的疲劳感。 华文黑体.............
  • 回答
    在 macOS 上寻找一款能与 SAI(Easy Paint Tool SAI)匹敌的绘画软件,就像在琳琅满目的画笔库里挑选最适合描绘心中色彩的那一支。SAI 以其轻巧的体积、流畅的笔触反馈和优秀的数位板支持,在很多插画师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那么,在 macOS 这个平台,有哪些软件能提供类似的.............
  • 回答
    说实话,我作为一个长期浸淫在 macOS 世界里的人,最近被工作需求逼着又重新拾起了 Windows,感觉就像是突然被扔进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游乐场,那些当年习惯得不能再自然的操作,现在用起来处处是坎儿。我尽量不带点技术术语,就从一个用户的角度,絮絮叨叨地跟你聊聊,那些让我这个 Mac 老司机在 Wi.............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