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来,有哪些利好政策值得推广?为什么东北地区税负率比其他地区都要高?

回答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地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政策的亮点在于其针对性和系统性,旨在解决东北地区长期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并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值得推广的利好政策: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东北地区拥有大量的国有企业,这是其工业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政策中,大力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包括股权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市场化机制、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都是非常关键的举措。
为何值得推广: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通过引入市场化管理,鼓励创新,优化资源配置,能够让这些“老字号”焕发新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市场需求。例如,一些地方推出的“混改”试点,引入非公资本,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提升了企业的经营业绩。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也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动能: 东北地区传统上以重工业为主,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须加快转型。政策层面,重点支持装备制造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中国制造2025”在东北的落地。
为何值得推广: 产业升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东北地区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人才储备,发展新兴产业具有一定的潜力。政策导向明确,例如对科技创新项目的资金扶持、税收优惠,以及对人才引进的激励措施,能够有效引导资源向更具发展前景的领域倾斜。这种“腾笼换鸟”的思路,有助于摆脱过去单一产业依赖的困境,形成多元化、有韧性的产业格局。
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投资、激发活力的关键。近年来,东北各地都在努力打破“官本位”思想,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打击“雁过拔毛”式的乱收费。同时,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出台了包括落户优惠、住房补贴、子女入学等一系列措施。
为何值得推广: 营商环境的改善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着人才的去留。一个公平、透明、高效的营商环境能够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强企业家的信心。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过去东北人才流失问题突出,如今政策向人才倾斜,显示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这对于扭转人才逆差、重塑东北发展潜力至关重要。
加大区域协调发展力度,促进城乡融合: 东北地区地域广阔,内部发展不平衡。政策层面,鼓励沈阳、大连等中心城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同时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为何值得推广: 区域协调发展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市场腹地,形成更强的整体竞争力。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有助于集聚人才、资本和技术,并将这些要素辐射到更广泛的区域。城乡融合则能够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实现城乡优势互补。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实现绿色发展: 东北地区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的挑战。振兴政策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置于重要位置,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发展清洁能源,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动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改造。
为何值得推广: 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东北地区丰富的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本身就是宝贵的财富。通过绿色转型,不仅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也能催生新的绿色产业,如生态旅游、绿色食品等,为经济增长开辟新空间。

关于东北地区税负率比其他地区都要高的问题:

“东北地区税负率比其他地区都要高”这个说法,在实际情况中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或者需要更细致的分析。税负率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税收征管的效率、地方政府的税收激励政策、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等等。

不过,如果从一些角度来解读“税负率高”的现象,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地方财政的刚性支出压力: 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承担着较多的历史包袱,例如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社会保障支出等。这些刚性支出需要地方财政来保障,为了维持正常的运转和提供公共服务,地方政府可能在一些税收征管上更加严格,或者在税收优惠方面相对保守,从而在客观上造成了较高的实际税负。
2. 传统税源的局限性: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的税收主要来源于传统工业,这些产业的利润率可能不如新兴产业高,或者面临产能过剩、效益下滑的局面。当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依赖于利润率不高的传统产业时,即便税率相同,从经济体的整体来看,税收对利润的“侵蚀感”可能会更强。同时,新兴产业往往是税收优惠的重点,如果东北地区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就可能错失了利用税收优惠来降低整体税负的机会。
3. 税收征管的差异和效率: 不同地区在税收征管的精细化、信息化水平上存在差异。如果某些地区在税收征管方面更加严格,或者征管手段更为严厉,也可能导致企业感受到的税负较高。这并非意味着税率更高,而是征管的“到位率”更高。
4. 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地和执行: 国家出台了很多税收优惠政策,旨在支持特定行业和区域发展。然而,这些政策的落地和执行效果在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如果东北地区在申请和享受税收优惠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或者优惠政策对当地产业结构的适应性不强,那么企业感受到的税负就会相对较高。
5. 历史遗留问题和转型成本: 东北地区在计划经济时期积累了大量的国有企业和社会负担。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这些负担需要逐步消化,这可能需要地方政府投入更多的财政资源。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弥补这些转型成本,地方政府可能会在税收方面采取相对谨慎的态度。
6. “收税”的意愿和能力: 在一些地方,特别是那些财政收入压力较大的地区,地方政府可能更倾向于最大化税收收入,以保障其各项支出的正常进行。这种“应收尽收”的倾向,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被企业解读为“税负高”。

需要强调的是,税负率的真实情况需要通过具体的数据和深入的调研来分析。笼统地说“税负率高”可能忽略了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税负的差异,以及不同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的实际效果。

总而言之,振兴东北的政策是多方面的,其核心在于通过改革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创新培育新增长点,通过优化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至于税负问题,如果存在感知上的较高税负,这可能与地方财政压力、产业结构特点以及税收征管效率等多种因素有关,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和优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反对 @进入知乎 的回答

他的原话

“国家的转移支付,年年东北三省都排在前列。”

“16年了,自己努力了吗?! 还天天要奶吃呢”

首先澄清一下,谈转移支付的都是耍流氓,某些地区财政收入为啥那么高,但凡不是傻子都知道是靠吸引其他地区劳动力,然后因为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这些青壮年贡献完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人老体衰之后大部分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养老支出还是要家乡出。

人口流出地区用自己的年轻人口支援人口流入地区的建设,还要承担养老支出,然后还要因为转移支付的问题担负骂名。

这就是国家现有制度下的不公平之处了,某些地区可谓是好处占尽,而另一些地区却是非常吃亏。

不幸的是,东北正是吃亏的地区,原因正是我这篇文章要阐述的国家政策问题,我慢慢说。


首先看下,2020年国家转移支付


实际上,东三省只有一个黑龙江,只有这几年转移支付才排到了前面,原因其实想想也都能清楚,黑龙江是响应国家号召最积极的地方,计划生育,职工下岗,外加近年的年轻人流失,老龄化比例极高,养老缺口极大,现在黑龙江比贵州都穷,转移支付排在前列是很正常的。再说黑龙江这钱也不是白拿国家的,60-80年代,这些黑龙江老人年轻时还能工作的时候,黑龙江可是国家重要财政收入支柱,怎么现在老了就不该养他们了吗?



而吉林的转移支付一直是全国中游,辽宁更是一直倒数,直到17年才从国家财政来源变为转移支付净支出地。

结果 @进入知乎 却说“年年东北三省都排在前列”

这已经是造谣了吧?


再看扶贫基金,请记住,现在的黑龙江人均gdp已经低于贵州云南,几乎是全国最穷的省,人口比贵州都多,但是扶贫基金有多少呢?


再看2019年各省人均gdp排名

其实转移支付,扶贫基金这都是小钱,最多上千亿,真正的大头是什么?固投

固投可是动不动就几万亿的。

那东三省的固投是多少呢?

2019年各省固投:


再看看这个中国制造业500强:东北企业数量持续减少 税负压力最大



东北想要发展,其实不难,和全国其他地区平等,该扶贫的扶贫,税和其他一样,固投和其他地区持平,东北人要求不多,这点要求就心满意足了。

但是连这些,都做不到。


@进入知乎 竟然说出(东北)“还天天要奶吃呢”这种话,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地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政策的亮点在于其针对性和系统性,旨在解决东北地区长期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并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值得推广的利好政策: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东北地区拥有大量的国有企业,这是其工业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政策.............
  • 回答
    振兴东北,这可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关乎着一方水土的未来,也牵动着无数东北人民的心。要说这“振兴”到底是个啥样,咱得从几个硬核的层面来掰扯清楚。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得看它是不是真真正正地让东北“活”起来,让东北人“乐”起来。衡量东北振兴的几个硬指标,咱得一个一个过:一、 经济的“元气”是不是足了.............
  • 回答
    “为什么振兴东北司的职责好像都在振兴东北以外的地方?” 这个问题反映了一种普遍的观察,即国家层面的东北振兴战略在具体执行层面,其工作内容和成效似乎并未完全体现在人们对“振兴东北”的期待上,甚至有时会觉得与振兴东北的直接关联性不强。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核心误解:振兴东北司的“.............
  • 回答
    振兴东北而非放任其衰落,这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战略和历史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议题。简单来说,核心在于“潜力大于衰落的成本与风险”。东北在中国整体发展格局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其衰落不仅会削弱中国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更会引发一系列深刻的社会问题和战略隐患。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为什么要振兴东北:一.............
  • 回答
    发改委这次抛出的振兴东北1.6万亿计划,确实是下了大功夫,也触及了不少实处。过去我们听到振兴东北的口号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但这次计划的规模和具体的政策导向,让人感觉这次是动了真格的,想要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首先,我们得看到这1.6万亿的“蛋糕”是怎么分的。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撒钱,而是围绕着几个关键点.............
  • 回答
    刘强东振兴东北投资200亿的计划,无疑是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议题。毕竟,京东这样一个体量巨大的企业,加上刘强东个人的影响力,无论投向哪里,都足以引发热议。而东北,这个曾经共和国的工业长子,近年来经济面临不少挑战,亟需新的活力注入。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个计划的背景和意义。东北地区,一度是中国工业化的摇篮,.............
  • 回答
    东北振兴,一个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自提出以来便备受瞩目。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坦途,其背后蕴藏着一系列深层次、系统性的困难。这些困难交织缠绕,相互影响,使得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转型面临严峻挑战。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东北振兴的困难所在:一、 经济结构性问题:沉重的历史包袱与转型阵痛.............
  • 回答
    东北振兴,这个问题大了去了,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也不是有什么“万能钥匙”能一下子打开局面。要我说,与其说找一个“突破口”,不如说得更像是在一个复杂的迷宫里,需要你一点点试探,找到那个最适合当前局势的“节点”,然后集中力量去突破。过去的老路,为什么走不通了?先得明白,为啥东北之前辉煌,现在又面临.............
  • 回答
    人大代表的这一建议,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一、 “东北率先全面放开生育”可能带来的影响:积极影响:1. 缓解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 直接效果: 东北地区是中国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生育率长期低迷。全面放开生育意味着鼓励更多家庭生育,短.............
  • 回答
    国务院原则同意《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无疑是东北地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意义深远且多方面。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战略定位的进一步巩固与升级: 国家战略的明确性与持续性: 国务院的原则同意,标志着中央政府将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将其纳入了“十四.............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忍不住要叹气的问题。一提起东北振兴,感觉就像是老生常谈,但回过头来看看,好像那些老问题还在,新希望也迟迟没有真正落地生根。你说它遥遥无期,也确实有几分道理,但如果就此断定一切都没希望,那也太悲观了些。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把东北振兴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老底子里的困境,不是一天两天的.............
  • 回答
    在国内经济发展格局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步伐似乎不如预期,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却在东南亚和中东地区频频出手,进行大规模投资。这样的现象,对于关注国内区域协调发展的普通民众而言,无疑会产生一种“此消彼长”的失落感,甚至引发一些质疑和不解。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经济的崛起本身就是一个充.............
  •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深刻且具有代表性,涉及到经济发展、区域振兴以及国际比较等多个层面。将寒冷的北欧国家与中国东北进行对比,并探讨东北的振兴之路,这是一个复杂但值得深入分析的话题。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北欧国家成为世界最富裕的客观因素分析: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北欧.............
  • 回答
    徐雷执掌京东,刘强东聚焦乡村振兴:一场战略转身的深层解析京东集团近日宣布,原首席执行官(CEO)刘强东将卸任CEO一职,由原总裁徐雷接任。同时,刘强东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京东公益基金会的乡村振兴事业中。这一人事变动和战略调整,无疑是京东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对京东乃至整个行业都将产生深远的.............
  • 回答
    樊振东打乒乓球运动量那么大,按理说应该“瘦成一道闪电”了,可为啥他看上去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样干瘦呢?这事儿啊,还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职业运动员的“胖”和普通人的“胖”不是一回事。普通人说的减肥,很多时候是指减掉脂肪,让体型更匀称、更轻盈。但对于樊振东这样的顶级乒乓球运动.............
  • 回答
    樊振东这次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公开赛上以4比0的悬殊比分战胜了瑞典新星莫雷加德,为自己赢得了圣·勃莱德杯。这场胜利对于樊振东来说意义非凡,是他在新赛季初展露实力的一个重要信号。而对于莫雷加德,则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这场球,看看双方都展现了些什么。樊振东的统治力与调整:樊振东这场比赛.............
  • 回答
    追到樊振东? 这绝对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但既然你问得如此认真,那我也就必须拿出十二分的真诚来跟你好好说道说道。 这不是写一篇通稿,也不是写一篇AI生成的攻略,这更像是一次掏心掏肺的经验分享,甚至是一次战术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樊振东是谁? 他是世界冠军,是中国乒乓球的骄傲,是无数人心中的偶.............
  • 回答
    2020年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马龙以4:2战胜樊振东,成功卫冕,成就史无前例的奥运男单三连冠。这场巅峰对决,不仅仅是技战术的比拼,更是两位中国乒乓球领军人物之间,一次心志、经验与新锐力量的殊死较量。比赛看点与进程: 首局的信号: 樊振东开局就展现出了他强大的冲击力,上来就以11:8拿下第一.............
  • 回答
    2021年乒乓球世界杯决赛,国乒一哥樊振东与日本新生代领军人物张本智和的对决,无疑是整场赛事中最受瞩目的焦点。最终,樊振东以4:1的比分干净利落地战胜张本智和,成功捧起大力神杯。这场比赛的胜利,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比分领先,更是在技战术、心理层面的一次全面碾压,也再次巩固了中国男乒在全球的统治地位。赛.............
  • 回答
    米振东这个名字,在《巡回检察组》这部剧里,如同一个被层层迷雾笼罩的谜团,又像一颗隐藏在黑暗深处、随时可能爆发的炸弹。他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透的人,他的存在,更多的是一种压迫感,一种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到不安和警惕的压迫感。初见米振东,你可能会觉得他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中年男人。他可能没有特别出众的外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