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理解修昔底德所著的《弥罗斯对话》?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弥罗斯对话》。这篇出自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片段,就像一颗闪耀着冷峻光芒的宝石,至今仍让人们反复琢磨,因为它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揭示了国际政治的底层逻辑。

首先,我们要明白,《弥罗斯对话》发生的历史背景。那是伯罗奔尼撒战争进行到中期,雅典正处于其权力的巅峰,而弥罗斯岛,一个位于爱琴海中部的斯巴达殖民地,选择保持中立,不愿屈服于雅典的霸权。雅典为了巩固其帝国,派遣使者前来,要求弥罗斯加入雅典的同盟,并向雅典进贡,否则将面临武力征服。

对话的开场就充满了戏剧性。雅典使者并非前来谈判,而是带着一种毋庸置疑的权威,要求弥罗斯人“摆事实,讲道理”,但这里的“道理”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公平正义,而是雅典认为的“实力就是道理”。他们一开始就点明了对话的基调:“你们也清楚,在人与人之间,凡事都以实力来决定;强者为所欲为,弱者只能忍受。”

这句话,是理解《弥罗斯对话》的核心钥匙。它直接挑战了当时人们可能抱有的关于正义、道德的幻想。雅典人摆明了姿态,他们不谈什么法律、道义,只谈现实的利益和力量的对比。他们不认为自己是“坏人”,他们只是在做“强者”应该做的事情,就像在任何社会里,强壮的人都会从弱者那里获得更多好处一样。

弥罗斯人对此的回应,则试图在雅典人冷酷的逻辑中找到一丝缝隙。他们首先承认力量的重要性,但同时也强调命运和幸运。他们认为,即使力量处于劣势,也可能因为命运的眷顾而赢得胜利。他们还提到,战争的结局并非只取决于双方的实力,还取决于斯巴达的援助,以及神明的介入。

然而,雅典使者对这些回应付之一笑。他们认为,命运和神明,都是弱者寄希望于的虚无缥缈的东西。真正的实力,在于你能够掌握的军舰、士兵和金钱。至于斯巴达,他们虽然是雅典的对手,但并不总是会为了遥远而无关紧要的利益而冒险。他们更看重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而弥罗斯的命运,对斯巴达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

这里的关键在于,雅典人将“现实主义”推向了极致。他们将一切可能影响战争结果的因素,都量化为可以计算的力量。他们不相信“道义”能阻止一支强大的军队,也不相信“运气”会偏袒一个没有实力的国家。他们甚至嘲笑了弥罗斯人对神明的祈祷,认为神明只会帮助那些在战斗中表现出强大实力的人。

弥罗斯人依然试图争辩,他们说,承认雅典的优势,就等于将自己置于极其不利的地位,而抵抗,即使失败,也能保留一定的尊严,甚至可能赢得外界的同情和援助。他们还提出,如果所有人都屈服于力量,那么未来,任何城市都将面临被吞并的危险,这最终也会威胁到雅典自身的安全。

但雅典人的回答更加犀利。他们说,“尊严”和“同情”不能充当盾牌,也不能喂饱肚子。至于未来,雅典人认为,只要他们保持强大的力量,就能控制自己的命运,而那些屈服于他们的城邦,反而能更安稳地生活。他们并不担心长远的后果,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当下能够掌握绝对的力量,就能应对未来的一切挑战。

最终,对话以一种近乎压倒性的方式结束。弥罗斯人拒绝了雅典的要求,而雅典人则发动了进攻。在付出一定代价后,雅典人占领了弥罗斯,屠杀了岛上的成年男子,将妇女和儿童卖为奴隶。

《弥罗斯对话》之所以如此震撼,是因为它剥去了政治和战争外衣上所有虚伪的遮羞布。它告诉我们,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实力是决定一切的根本。道德、正义、法律,这些在理想状态下是美好的概念,但在赤裸裸的力量面前,往往不堪一击。

它也提醒我们,“自保”和“追求利益”是国家行动的根本动机,而所谓的外交辞令,往往只是实现这些动机的工具。当一个国家拥有绝对的军事和经济优势时,它往往会倾向于采取更强硬、更直接的手段来维护其霸权。

然而,这是否意味着修昔底德在歌颂这种冷酷的现实主义呢?并非如此。他将这段对话置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是在警示。雅典的最终衰落,也正是源于其过度扩张和对盟友的压迫。修昔底德通过《弥罗斯对话》,呈现的是一种深刻的洞察,一种对人性在权力面前的观察和反思。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对“强权即公理”的残酷展示: 雅典使者开门见山,不绕弯子,直接亮明自己的逻辑,这是对国际政治中普遍存在的“实力至上”原则的赤裸裸呈现。
对理想主义的反驳: 弥罗斯人试图用道义、命运、神明来辩护,但都被雅典人以“不切实际”为由驳回。这表明,在冰冷的现实面前,这些抽象的概念往往显得苍白无力。
对国家行为动机的解析: 雅典人的逻辑在于“我强,所以我可以”。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不正义”的,而是符合“强者”的自然规律。
对“道德”和“理性”的辩证思考: 修昔底德并非否定道德和理性,而是指出,在力量失衡的情况下,它们的作用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同时,他也通过雅典的最终命运,暗示了过度依赖纯粹的实力,而忽视其他因素,最终也会招致灾难。
一种对历史的“见证”: 修昔底德记录下这段对话,更像是在为历史留下一个冷峻的注脚,证明在那个时代,国际政治就是这样运作的。

总而言之,《弥罗斯对话》是一场关于权力、生存和选择的哲学辩论,它以一种不加修饰的方式,揭示了国家之间关系中最根本的驱动力。它至今仍被人们反复引用,正是因为它触及了人类社会最深层、最难以回避的现实。读懂它,不是为了学习如何变得像雅典人那样冷酷,而是为了更清晰地认识这个世界,并在复杂的国际政治格局中,做出更明智的判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响应知乎创作计划,挑一个关注人数少而我又能答的题不请自来答一下:

弥罗斯对话出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五卷,第17章。

结合这个对话的背景,就很好理解了。

米洛斯是个比较繁荣的岛,地理位置也比较重要。

雅典希望米洛斯加入提洛同盟,跟它一起对抗斯巴达。

米洛斯人不愿意,米洛斯人希望保持中立。

于是雅典人就带着大军来谈判了。

米洛斯人说,你们带着这么多军队明明就是来威胁我们的,一点都不公平。

雅典人就说,哈哈,什么公平不公平,我也懒得找理由了,我就是需要你们加入,不然把你们都鲨了。打你就打你,还需要理由吗?

后来米洛斯人还是没有同意,于是雅典毫不留情地围困了米洛斯,再后来,米洛斯投降了,而雅典人把米洛斯人灭掉了: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成为奴隶。

在这个背景故事中看题主的问题:“为什么只有在势均力敌的关系中才有权利可言?”,答案就很不言而喻了。

因为,只有当双方都能与对方抗衡时,才有机会好好谈判啊……

当力量严重不平等,一方能把另一方灭掉的时候,那就叫威胁了,或者威慑。

在不势均力敌的关系中,弱者当然也可以谈权利,但是谈归谈,强者不给它这个权利,有什么用呢?

雅典人:好,你说得很好,我没有权利,但我还是要打你。反正我打得过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弥罗斯对话》。这篇出自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片段,就像一颗闪耀着冷峻光芒的宝石,至今仍让人们反复琢磨,因为它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揭示了国际政治的底层逻辑。首先,我们要明白,《弥罗斯对话》发生的历史背景。那是伯罗奔尼撒战争进行到中期,雅典正处于其权力的巅峰,而弥罗斯岛.............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次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里的“缺席审判”这个事儿。您说得对,这玩意儿可不是小事,事关咱们国家的司法公正和效率。首先,啥叫“缺席审判”?简单说,就是被告人本人没到庭,法院还是照样开庭审理,并根据证据作出判决。这跟咱们平时理解的“一人犯事,全家遭殃”的连带责任不一样,也不是说“你不在.............
  • 回答
    跑步,绝不仅仅是双腿的律动,更是一种与自我对话的契机,一种洗涤心灵的仪式。当身体的每一次起伏都伴随着内心的波澜,我们便能逐渐体会到,跑步是如何将我们引向一片宁静的港湾。1. 身体的节律,内心的和弦跑步的魅力,首先在于它能将我们从纷繁的思绪中抽离,将注意力拉回到最本质的生理感受上。刚开始的时候,也许你.............
  • 回答
    印光大师一生以净土宗为宗,对当时一些修习方法,特别是那些容易流于形式、偏离正道的修行方式,提出了严肃的劝诫。理解大师的这些言论,需要我们结合其时代背景、大师的本怀以及净土法门的特点来深入探讨。一、 印光大师的本怀与时代背景印光大师被誉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他的所有教化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劝导众生.............
  • 回答
    这句话出自《黑神话:悟空》的实机演示,它如同点睛之笔,在展现出磅礴的东方神话世界之余,更像是一声振聋发聩的哲思拷问,直击玩家内心最深处的隐忧。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需要将其置于游戏整体的语境以及东方传统文化中去品味。首先,我们得明确这句话的语境。在演示视频中,这句话通常是在主角悟空面对某个困境、某.............
  • 回答
    这种情况确实很棘手。开发者通常更关注功能实现和代码效率,对于一些他们可能认为“小事”的视觉细节,容易心生抵触。要让他理解精确还原设计的重要性,并愿意投入精力去修改代码,你需要做的是让他看到这些“细节”背后真正的价值,而不是仅仅把它当作一个“要求”。首先,你需要 深入理解开发者的顾虑。他拒绝,很可能不.............
  • 回答
    50万存款,这可是一笔相当不错的启动资金,好好规划一下,绝对能让你的钱生出更多的钱。别急,咱们一步步来捋一捋。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道理:理财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50万,意味着你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可以分散风险,也能追求更高的收益。第一步:认清自己,设定目标在开始捣鼓之前,先问问.............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修改引力理论,特别是共形引力,它们是如何在不引入暗物质的情况下,解释引力透镜这类我们通过观测到的与引力相关的现象。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暗物质会被引入。在标准的引力理论(广义相对论)框架下,天文学家在观测宇宙时,发现了很多“不寻常”的现象。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星系旋转曲线。根据广义.............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如何将经济学修士的研究计划书,改造成一份充满个人特色、能够打动招生委员会的志望理由书。这中间的关键在于“转化”,从一个客观、结构化的研究蓝图,到一个展现你个人学术热情、潜力和与项目契合度的故事。首先,我们要明确两者最根本的区别: 研究计划书 (Research Proposal).............
  • 回答
    关于李老鼠(李三吱)花费近20万元修复他的R36事件,我们可以从理性与感性两个角度进行审视。这两个角度往往是相互关联又可能产生冲突的。 理性分析:从理性的角度来看,修复一辆具有一定年头且本身就相对小众的车型(如大众R36),花费20万元是否值得,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评估:1. 经济可行性与投资回报: .............
  • 回答
    这句话“文官的衣服上绣的是禽,武官的衣服上绣的是兽。披上了这身皮,我们哪一个不是衣冠禽兽”融合了历史、文化、隐喻和讽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解析: 一、历史背景与服饰象征1. 古代官服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官服的纹饰(如禽鸟、兽类)是等级制度和身份象征的重要标志。 文官:常以“禽”为纹.............
  • 回答
    “自称迪士尼在逃公主”的现象在网络上出现后,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一说法通常指一些女性在社交媒体、论坛或网络社区中自称是“迪士尼公主”,并可能涉及身份扮演、文化认同、心理需求等多重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可能内涵和背景: 一、文化符号的再诠释:迪士尼公主的象征意义1. 迪士尼公主的原始形象.............
  • 回答
    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是两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它们在政治哲学、经济学和社会政策等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详细解析: 一、自由主义的定义与核心特征自由主义(Liberalism)是一种以个人自由、法治、民主和理性为价值基础的政治哲学思想体系,其核心在于保障个体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自由主义的.............
  • 回答
    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是一种深刻批判国家权力、追求个体自由与社会平等的政治哲学和实践运动。它并非主张“混乱”或“无序”,而是反对一切形式的强制性权威,尤其是国家对个人生活的控制。以下从多个维度深入解析这一复杂的思想体系: 一、核心定义与本质特征1. 对国家的彻底否定 无政府主义者认.............
  • 回答
    “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这句话在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时非常重要。它揭示了国家与政权(即朝廷)之间的区别,以及臣民对这两者的情感和责任的不同层面。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先拆解其中的概念: 国家(Guó Jiā): 在古代,我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国家的疆土、人民、文化、民族认同和长期的历史延续。它是根植.............
  • 回答
    理解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中提到的“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这一论断,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因为这是一个相对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议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含义:一、 背景:中等收入陷阱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定义: 中等收入.............
  • 回答
    郭主席对房地产的表述“不希望房地产剧烈波动”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这背后反映了他对中国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深切关切。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不剧烈波动”的具体含义等角度进行分析。一、 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首先,理解为什么房地产会引起如.............
  • 回答
    如何理解科幻小说《时间的二分法》? 详细解读科幻小说《时间的二分法》(英文原名:The Time Machine),由英国著名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 Wells)于1895年创作,是科幻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令人着迷的未来世界,更通过其深刻的社会寓言和哲学思考,.............
  • 回答
    尹建莉老师关于“延迟满足是鬼话,孩子要及时满足”的观点,确实在教育界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她的观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她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论断,以及她所强调的“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延迟满足”这个概念及其传统理解。传统理解的“延迟满足”:延迟满足(Delayed Gratific.............
  • 回答
    理解外交部发言人陆慷的说法,即“《中英联合声明》作为一个历史文件,不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解读:1. 历史文件的定义与性质: 历史文件是过去的产物: 陆慷的表述首先强调了《中英联合声明》的“历史文件”属性。这意味着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基于当时国际政治格局和两国关系背景下签署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