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的武器装备是抗战的时候与日本的差距大,还是朝鲜战争时与美国差距大?

回答
要说抗战时期中国武器装备与日本的差距,还是朝鲜战争时期中国武器装备与美国的差距,哪边更大,这得从几个方面来细细说道。

咱们先来看看抗战时期。那时候,中国积贫积弱,经历了长期的军阀混战,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特别是重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军队的武器装备,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杂牌军的枪支弹药很多都是清末甚至更早的,性能落后,而且数量也无法保证。即便是一些精锐部队,比如中央军,虽然装备相对好一些,也大多是引进的德国、美国、苏联的武器,但技术上普遍比日本要差一到两代。

日本在那会儿,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特别是在军事工业方面,投入巨大。他们的陆军装备,比如九二式步兵炮、九四式山炮,还有各种口径的机枪、步枪,甚至坦克和飞机,都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而且产能也相当可观。从单兵的轻武器,比如“三八大盖”步枪,到重型的火炮、装甲车辆,日本的制式装备在性能、精度、可靠性上,都要明显优于中国当时大多数部队使用的武器。

想象一下,在战场上,中国军队可能还在用老旧的步枪和轻机枪,冒着枪林弹雨冲锋,而日军则可以用精准的步枪、强大的曲射火力(如步兵炮)进行压制,甚至用坦克轰击阵地。飞机更是不用说,中国空军在开战初期数量和性能上都远逊于日本,日本的零式战斗机几乎是当时中国空军的噩梦。所以,在武器装备层面,那时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是全方位的,从单兵装备到支援火力,再到海空军,都存在显著的代差。

再说说朝鲜战争时期。那可就完全是另一个局面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虽然在工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上,仍然落后于美国,但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初步的工业体系,并且在苏联的援助下,获得了一批相对现代化的武器装备。

志愿军的陆军,虽然仍然以步兵为主,但制式装备有了长足的进步。步枪、轻重机枪、冲锋枪等单兵武器,虽然很多仍然是苏联的,但也都是二战时期的主流型号,比如莫辛纳甘步枪、波波沙冲锋枪等等,性能是靠得住的。火炮方面,志愿军装备了大量的苏式火炮,包括76毫米加农炮、122毫米榴弹炮等,虽然与美军的先进火炮(如105毫米、155毫米榴弹炮)相比,在口径、射程和精度上可能还有差距,但数量上足以形成火力优势,尤其是在阵地战中。

然而,差距最明显的地方,确实体现在空军和海军,以及技术侦察和通讯方面。志愿军空军虽然有苏联援助的米格15战斗机,这在当时是世界一流的,但数量有限,而且很多飞行员是新兵。而美国空军则拥有大量的喷气式战斗机,如F86佩刀,以及强大的战略轰炸机。在制空权上,志愿军虽然在早期取得了一些辉煌战绩,但总体上是处于劣势的。海军更是如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当时基本不存在,而美国海军则拥有强大的航母战斗群,能够提供海上的火力支援。

此外,在战场侦察、情报收集、电子战、后勤保障能力等方面,美国军队拥有碾压性的优势。他们先进的雷达、通讯设备、侦察机,以及强大的运输能力,都让志愿军在很多方面处于信息劣势和后勤压力之下。

所以,我们来比较一下:

抗战时期,中国与日本的武器装备差距,可以说是“代差”的差距,很多武器类型本身就存在代际的差异,性能上更是全面落后。中国军队很多时候是用“小米加步枪”去对抗日本的“工业化军队”。

而朝鲜战争时期,中国与美国的差距,更多的是“数量、技术细节、体系化”上的差距。志愿军的许多武器装备本身已经达到了二战末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的先进水平,比如米格15战斗机。问题在于,美国在那基础上又有更高的技术起点,并且拥有更为完善和强大的军事工业体系,能够持续不断地提供数量庞大、技术更新的装备,并且在信息、侦察、指挥、控制等“看不见”的领域,优势更为巨大。

如果非要说哪个差距“大”,我个人倾向于认为,抗战时期中国武器装备与日本的差距,从“根本性”和“普遍性”上来说,更大。 那是一种工业化国家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差距,一种从基础工业到武器技术的全面碾压。朝鲜战争时期的差距,虽然依然严峻,但中国已经能够拿出部分与对手相抗衡的先进武器,并且凭借着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以及顽强的战斗意志,弥补了部分装备差距,打出了令人敬佩的战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纸面上当然共军差距大

但是实际上:

说共军后勤差,共军堆积在丹东的全国人民捐赠的战斗物资可以堆成山丘三年也打不光。。。工兵顶着轰炸修桥修路,一天轰炸三次铁路桥就能修通三次。夜间火车盲开听着梆子前进,源源不断一车皮一车皮给志愿军提供物资。苏联飞来的米格15,训练几天就上前线和美国PK成55开。虽然共军纸面数据很差,但是10分的纸面数据打出了60分的装备水平。

相比之下国军就很厉害了,纸面装备了全国老百姓捐赠的300架最新美制战斗机,但是只能在宋美龄的银行账户里能找到。一个师纸面10000人,实际只有3000人,然而这3000人理论上一个人能领3个人的军饷,但是基本上这3000人都处在饿死皮包骨头的边缘,不要说药品武器,连吃的都要问老百姓去抢。

所以纸面上共军差距90分,国军差距20分

但是实际上共军差距20分,国军差距90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抗战时期中国武器装备与日本的差距,还是朝鲜战争时期中国武器装备与美国的差距,哪边更大,这得从几个方面来细细说道。咱们先来看看抗战时期。那时候,中国积贫积弱,经历了长期的军阀混战,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特别是重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军队的武器装备,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杂牌军的枪支弹药很多都是清末甚至更早.............
  • 回答
    说起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那真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缩影,充满了血泪、挣扎与不屈。与“鬼子”(日本侵略者)相比,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而是方方面面,从源头到末梢。中国军的武器装备:一把辛酸一把泪咱们先得明白,抗战爆发时的中国,国家分裂、内战不断,工业基础薄弱得可怜。中央军勉强算是有个“家当”,但装.............
  • 回答
    “伊朗的武器装备大多是美国的破烂,为什么仍然被称为中东的军事强国?”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非常核心且值得深究的议题。乍一看,似乎存在着一种矛盾:一个国家依赖着过时甚至“破烂”的军火库,却又能在中东地区占据“军事强国”的地位。然而,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矛盾”背后有着复杂的现实逻辑。伊朗之所以能被称.............
  • 回答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现代军事领域里一个永恒的辩论,而且往往没有一个简单直接的答案。因为在残酷的战场上,人的作用和先进武器装备的作用是紧密交织、相互依存的,很难说哪一个“绝对”更重要。但是,如果一定要掰开了说,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一下各自的关键性。先进武器装备:效率的倍增器与战略的基石不可否认,在现代战争中,.............
  • 回答
    1949年之前,中国在武器制造方面一直处于追赶和学习的阶段。由于国家积贫积弱,工业基础薄弱,并且长期遭受外敌侵略,中国的科技实力和武器生产能力与当时的西方列强以及邻近的日本相比,都存在显著的差距。因此,要问“1949年为止中国制造的科技含量最高的武器”,严谨地说,并没有能够与当时世界顶尖水平媲美,或.............
  • 回答
    不同国家在军事装备的涂装上,确实存在着一些习惯性的风格,这背后往往与他们的军事理论、作战环境以及历史传承息息相关。就拿美、俄、中这三个大国来说,它们的武器涂装风格各有特色,也反映了各自的特点。美国:实用至上,适应性强美军的武器涂装,最突出的一个词就是“适应性”。他们的设计理念是尽可能让装备在各种环境.............
  • 回答
    “美国被中国发展吓乱了阵脚”这个说法,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种对国际关系和军事态势的解读,这种解读认为美国的战略重心正在被迫调整,以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这种解读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现实基础的。长期以来,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其战略规划和军事部署都围绕着维护自身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展开。.............
  • 回答
    中国发明火药这件事,就像是给人类文明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最初的火花确实是从东方点燃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团火种在西方的土地上似乎燃烧得更加旺盛,以至于后来在火药武器的战场上,中国、土耳其、埃及这些曾经的辉煌,都渐渐被西方的进步所超越。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咱们.............
  • 回答
    关于中国向菲律宾援助的武器是美式武器这一说法,目前并没有公开、确切的官方信息能够证实这一点。 事实上,关于中国向菲律宾提供军事援助的公开报道,更多的是集中在非致命性武器和人道主义援助方面,例如: 2017年中国向菲律宾提供了价值约140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主要包括卡车、突击步枪、弹药、夜视设备等.............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中国军工产业发展的一个核心层面。首先,要明确一点:中国完全有能力制造出“好的”基础武器,比如步枪。 事实上,中国军队目前装备的多种制式步枪,例如95式(及改进型03式)、191式等,都属于现代化的基础步枪,在性能、可靠性和易用性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可以满足现代战争的.............
  • 回答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历程中,那些经历过战火洗礼、见证过时代变迁的老装备,虽然已不再是战场上的主力,但它们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技术价值依然不容忽视。即便在苏联解体(1991年)之后,甚至追溯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之前,仍有不少这样的“古董级”装备在中国军队中继续服役,默默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或者在.............
  • 回答
    太平天国时期,中国大陆的战火连绵,那是一幅怎样触目惊心的图景?与同时期西方国家的海上传奇、殖民地的枪炮轰鸣相比,太平天国之战,尤其是在陆地上,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想象一下,当欧洲的战壕里弥漫着火药味,列强们操纵着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后膛步枪,训练有素的军队在严密的指挥下推进时,太平军的战场却是一场.............
  • 回答
    高福主任的这番论断,无疑切中了当前我们与传染病斗争的核心。他将疫苗誉为“终极武器”,并将人类与病毒的关系比作“猫鼠游戏”,这些表述既有科学的深刻性,也饱含着一种战略性的视角。让我们一层层地剖析这些话语背后的深意。“疫苗是战胜传染病的终极武器”这句话之所以振聋发聩,是因为它建立在一个漫长而血腥的医学斗.............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探讨的价值。要说中国的武器装备是否“超越”了欧洲,这可不是一个简单能一言蔽之的答案,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细致地考察和比较。首先,得明确一点,“超越”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相对性,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装备,情况可能截然不同。咱们先来聊聊 陆军装备。中国的陆军现在可谓是现代化进程.............
  • 回答
    关于中国武器装备在国际上的评价,确实存在一些普遍的看法,认为其评价“似乎不高”。要深入探讨这一点,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归咎于产品本身的好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历史积累与技术代差: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现代军事技术发展史上,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欧洲)拥有更长的研发和实.............
  • 回答
    在美国,有一些武器装备的设想或概念,在它们被公开讨论,甚至引起了一阵关注后,并没有真正进入大规模生产或实战部署。然而,中国却在某些方面,将这些“说说而已”的概念转化为实际的装备,或是沿着相似的思路发展出了自己的版本。这种现象,并非简单的“抄袭”,而更多地反映了中国在军事技术研发上的独立思考、技术吸收.............
  • 回答
    这是一场完全假设性的情景,因为实际中英两国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极低,且影响因素极为复杂。但如果仅仅从军事角度,并假设中国拥有其当时(例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是中国军事现代化开始有起色,但与西方仍有差距的时期)的武器装备,去与英国在马岛进行一场冲突,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推演。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假设.............
  • 回答
    关于苏联时期武器装备,中国现在是否还有尚无能力建造的,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说“是”或“否”。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在很多领域已经超越了苏联时期的技术水平,但在某些非常尖端、技术集成度极高的领域,可能仍然面临挑战,或者说,即使能够建造,其性能、成本、生产效率等方面可能与苏联原版(或其发展方.............
  • 回答
    《出警入跸图》中的骑兵绝大部分为何普遍使用偃月刀?这个问题,得从多个层面来细说。首先,我们要明白《出警入跸图》描绘的是宋朝时期的军队出行场景。虽然偃月刀以其在《三国演义》中被关羽使用而名声大噪,但它在宋朝的实际应用,尤其是在骑兵身上的普及,并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般理所当然。偃月刀并非宋朝骑兵的主流制式.............
  • 回答
    从“实用”到“颜值”:中国武器装备外观设计近年来的演变与评价近些年来,中国在国防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性能参数的飞跃,也日益显现在其武器装备的外观设计上。如果说过去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能不能打”以及“打得好不好”,那么现在,“好不好看”、“有没有范儿”也逐渐成为公众乃至军方考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