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看到这样的问题应该会被气乐了吧。。。
还特么“速取”、“缓取”,幽云十六州是你想取就能取的?以两宋的军事实力而言,没资格谈论这个话题。
实际点讲,两宋应该好好讨论“首都保卫战”是求和好呢,还是死战到底比较好。
兵者,凶器也。
要么为万世开太平,要么救亡图存,要么吊民伐罪。
其他皆不可取。
当然是速取好,但是宋朝打不过啊!
北宋初年,人口总数大概是250万户、约1300万口,到了太宗年间,随着征服南方,人口才增长到了600万户;同时期,辽与北汉的联盟则有70万户、约450万口。宋朝在体量上虽远大于辽国,但并不足以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ps:宋代一户约5.2口,辽户略大于宋户,每户约6.5口;
宋朝解决辽国问题,最佳的时机是太宗朝:
从国力上看,宋朝平定南方之后,人口大增;而辽国方面由于北汉灭亡,国内连年叛乱等原因,人口大减,大约只是宋朝的十分之一。
从财政上看,宋朝由于夺取了南唐后蜀等统治者积累的民脂民膏,财政处于史上最充裕的时期,而辽国内乱初定,财力尚未恢复。
实际上,宋朝收回燕云,最好的机会就是高梁河前后。辽景宗虽是明君,但是体弱多病、威望不足,辽国内部部族林立,矛盾丛生。
高梁河之战后不久,辽景宗就病逝了;继掌国事的萧绰威望更差,宗室亲王二百余人各掌军权,皆有异心:
时诸王宗室二百余人拥兵握政,盈布朝廷。后当朝虽久,然少姻媛助,诸皇子幼穉,内外震恐。
当时的辽国,国家治理陷入停滞,常备军被分散到各地,边防极为空虚。雍熙北伐时,宋朝是3月5日出兵的,辽国主力则在一个月半月后的4月20日才抵达幽州。
萧太后是怎么重新巩固权力的呢?
靠的是灾难性雍熙北伐
雍熙北伐初期尚且顺利,由于辽军主力都被分散到各地,用以弹压有异心的宗室。所以宋军在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就攻占了涿州,云州等战略要地。
随后,辽军主力南下,耶律休哥没有选择与占据涿州的曹衫决战,而是分兵骚扰宋军的粮道。不知道宋朝是怎么搞得,从雄州到涿州不到70公里,这么短的补给线宋朝都维持不住。耶律休哥4月7号抵达前线,曹衫10号就跑了。
逃回雄州后,宋军发现耶律休哥部实力其实不强,诸将又有了击败辽军,建功立业的信心。曹衫本不欲北上,但被诸将裹挟只得出兵,于4月20日左右攻占涿州。
第二次占领涿州后,曹衫的粮道再次被耶律休哥切断,于是只得退兵。在退兵途中,宋军被辽主亲率的主力追上,已经被折腾了两个月的宋军毫无战意,5月初,曹衫大军崩溃。
曹彬的东路军是这次北伐的主力,曹衫兵败后,田重进的中路军、潘美的潘美西路军只得撤退;宋军撤退途中毫无章法,被辽军乘胜追击,死伤无数。
这战是宋辽战争的关键转折点,此战宋朝丧师十余万,军力大损;而萧太后则借战胜之威,重新团结了国内各派,辽国从此由战略防守转向了战略进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