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如此高呢?

回答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之所以如此高,是多种历史、地理、文化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

1. 地理因素:

岛国地形与多山地貌: 日本是一个多岛国家,超过70%的国土为山地和丘陵。这些崎岖的地形使得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和城市扩张受到限制,自然而然地保留了大量的森林。山区也为森林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温带海洋性气候与充沛降水: 日本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温暖湿润,冬季虽然有降雪,但整体降雨量充沛。充足的阳光和水分是森林生长的关键条件,为各种树木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火山活动与肥沃土壤(在某些地区): 日本火山活动频繁,虽然带来自然灾害的风险,但火山灰也在某些地区形成了肥沃的土壤,有利于森林的生长和再生。

2. 历史因素:

悠久的“山林文化”与资源保护意识: 自古以来,日本就形成了与山林共生的文化。山林不仅是木材的来源,更是重要的水源地、信仰的对象(神道教中的自然崇拜)以及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休憩的场所。这种文化使得日本人对森林有着深厚的情感和保护意识。
江户时代(16031868)的森林管理: 在江户时代,幕府为了应对人口增长、木材需求以及防止水土流失,开始实施了系统化的森林管理政策。这包括:
限制砍伐与鼓励植树: 严格规定了砍伐的区域和数量,并积极推广植树造林。
森林分区管理: 将森林划分为不同类别,例如用于幕府直接控制的官林,用于地方藩国管理的藩林,以及用于农民使用的庶民林等,并根据不同类别进行管理。
防火措施: 江户时代城市火灾频发,幕府采取了措施鼓励人们在房屋周围种植防火树种,或清理树木,但这并未影响整体森林的覆盖率,反而可能促进了某些区域的森林更新。
明治维新(1868年)后的国家现代化与森林资源开发利用: 明治维新后,日本为了迅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对森林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例如用于建造铁路、房屋、造纸等。然而,这次开发也伴随着强化的森林管理和植树造林计划,以保证可持续的木材供应。
战后的重建与森林恢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许多地区遭受了破坏,包括森林。战后重建过程中,国家大力推行森林恢复和植树造林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森林的覆盖率。
外来木材的进口: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木材需求的增加,日本也大量进口木材,这减轻了国内森林的压力,使其能够更专注于国内森林的保护和管理。

3. 文化与社会因素:

“森林是国富民强之本”的观念: 日本政府和民众普遍认为森林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这种共识促使了国家层面的森林保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科学的森林经营管理: 日本拥有先进的森林经营技术和管理体系。这包括:
科学的采伐与更新: 实行轮伐制度,有计划地采伐成熟的森林,并及时进行人工造林,确保森林的持续生长和更新。
病虫害防治: 有效地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减少森林损失。
森林防火: 建立完善的森林防火体系,有效预防和扑灭森林火灾。
人工林建设: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中,人工林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人工林以针叶树为主,如杉木(Sugi)、柏木(Hinoki)等,这些树种生长速度快,木材用途广泛,是日本林业的重要支柱。
地方政府和民众的参与: 许多地方政府和社区积极参与森林的保护和管理,例如组织植树活动,清理林下杂草等。
对环境的重视: 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提高,日本社会对森林的生态功能(如水源涵养、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也越来越重视,这进一步巩固了森林保护的社会基础。
消费习惯的转变: 随着建筑材料的多样化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原生木材的需求可能有所变化,这也有利于森林的保护。

总结来说,日本森林覆盖率高并非偶然,而是地理禀赋优越、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国家政策有力以及社会高度认同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日本人将森林视为宝贵的资源和文化遗产,并通过科学的经营管理和长期的保护措施,成功地维持了高水平的森林覆盖率。这使得日本在拥有大量森林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更好地平衡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森林可持续利用的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比较一下日本和浙江:

日本:人口1.27亿,面积37万平方公里

浙江:5560万,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高于日本


地形:日本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浙江山地和丘陵占70.4%,基本一致

气候:降水量日本平均1700毫米,浙江1000-2000毫米,总体上日本多于浙江


最后看森林覆盖率:日本67%,浙江61%,差不多

另外,木材是日本出口中国

user avatar

我觉得题主这问题提得有偏见。

日本森林覆盖率高不是因为他们保护自己森林霍霍别人家森林。

事实上正相反,日本政府鼓励使用国产木材却没什么人听。

原本日本就是个森林大国,这方面肯定是有地形和气候的因素我就不多说了。

我说一下日本政府鼓励砍自己国家的树是怎么回事。

首先是日本森林的情况。

在日本的全部森林中,高达40%并不是你们想象中的美丽的大自然,而是战后栽种的经济林。

这种林子有两大特点。一个是整片森林基本只有一种树,另一个是比起自然森林里面的树要密得多,因为本来应该不等它们长得很高大就要砍了的。

但是日本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些该砍的树没人砍,更要命的是他们种的还不是那种能做成一次性筷子和纸的轻木,而是几乎全部种成了柳杉和它的亲戚。这些树可以长得很高大,而且是裸子植物。所以没人砍的结果就是这些经济林的树冠长得遮天蔽日,林中几乎没有其他植物的立足之地;开花的时候花粉也遮天蔽日。

不仅对提升物种多样性没有卵用,还导致日本花粉症患者特别多。

我以前觉得哪还没有开花的日子啊,怎么日本人那么矫情年年得花粉症,还一年得两次。然后到日本第一年就败给花粉症大魔王了……

这些杉树林已经成为一种公害了,被称作“绿色沙漠”。为了让大家把这些树砍掉日本也是操碎了心。

然后是为什么这些树砍不掉。

原因有二。

其一,经济问题。

砍树就要雇用工人,把原木做成可以出售的木材也需要工人,而日本的人工费是出了名的贵。结果就是日本国产木材一点都不比进口便宜,可能还更贵。而且木材质量大家都差不多,日本国产木材在市场上没有优势。追求品质的人看不上,追求低价格的人买不起。由于没什么需求,这些本应被砍掉的树就只能留在那给森林覆盖率充数了。

其二,政策问题。

日本土地的政策我也不是很懂,不过好像私人用地70年所有权才归国家。所以这些人工栽种的林子都是有地主的。可是就像上面说的,这些林子不赚钱,所以有些人就撒手不管了,反正这种林子不去维护它也自己长得好好的。现在就有好多林子不是国有的但又找不到主人,一方面没人管,另一方面国家又不能插手,就只能留在那给森林覆盖率充数了。

近年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挺热门的,日本政府就借机鼓励相关企业多用杉树当材料,这才把木材的自给率稍微拉高了一点。五年前还立志要在2022年把木材自给率提升到50%,目前好像已经提升到30%了,感觉与目标还有点距离。

所以你看,不是森林多就是好事,至少咱们没有花粉症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之所以如此高,是多种历史、地理、文化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1. 地理因素: 岛国地形与多山地貌: 日本是一个多岛国家,超过70%的国土为山地和丘陵。这些崎岖的地形使得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和城市扩张受到限制,自然而然地保留了大量的森.............
  • 回答
    日本和韩国,这两个东亚国家,尽管人口密度不低,但其森林覆盖率却一直保持着令人瞩目的高水平,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历史、文化、地理、经济以及政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 悠久的森林文化与自然崇拜日本和韩国都拥有源远流长的森林文化。自古以来,森林在两国人民的意识中就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日本:.............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触及了游戏产业发展历史、文化差异以及市场营销策略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日本游戏制作人的声名远扬,而欧美游戏制作者却相对低调,这背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为什么日本游戏制作人这么出名?日本游戏制作人,尤其是那些创造了许多经典IP的制作人,他们的名字往往与作品紧.............
  • 回答
    关于日本是否“有意消耗中国自然资源”的说法,以及“日本的原木、稀土、煤矿全部从中国进口,丝毫不用本国的这些资源”这一前提,需要进行一番梳理和辨析。首先,我们来审视一下“日本的原木、稀土、煤矿全部从中国进口,丝毫不用本国的这些资源”这个说法。关于原木:日本并非“原木全部从中国进口”。日本国内拥有丰富的.............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涉及到日本社会文化、经济和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为什么日本的水果蔬菜价格不菲,但国民却普遍不在自家院子里大面积种植呢?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关于日本水果蔬菜价格高昂的原因,这可不是一句“贵”就能概括的,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因素: 精细化农业与高品质追求: 日本农业一个最.............
  • 回答
    关于“为什么日本的国际形象似乎比我们好”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层面的话题,涉及到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媒体宣传以及国民心态等诸多因素。由于您没有明确指出“我们”是谁,我将尝试从普遍意义上理解,将“我们”理解为“中国”或其他一些同样在国际舞台上寻求积极形象的国家,并以中国为例进行对比分析,因.............
  • 回答
    日本的少子化问题由来已久,其对策也进行多年,但效果不彰,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经济现象。要详细地解释为什么少子化对策多年来未能产生显著效果,需要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剖析:一、 对策未能触及根本原因,而多是治标不治本: 未能解决高昂的育儿成本: 尽管政府提供了各种补贴和减免,但日本的教育.............
  • 回答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个重要的改革运动,它们在目标上有着相似之处,都旨在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和技术来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机。然而,一个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另一个却以失败告终。要理解其中的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一、改革的背景与外部环境的差异 明治维新(1868年起):.............
  • 回答
    日本水果价格普遍偏高,这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所致。为了详细解答,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一、 气候与地理环境的限制与优势: 国土狭窄,耕地资源稀缺: 日本是一个岛国,陆地面积相对较小,而山地和丘陵占比较高,可耕种的平地非常有限。这导致土地成本高昂,尤其是在适合种植水果的地区。.............
  • 回答
    要聊日本政府部门为什么叫“省”,得先从日本政治体制的历史演变说起。这事儿不简单,跟日本古代的官僚体系、明治维新后的改革,以及它吸收大陆(特别是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都有关系。咱们一点一点来捋。古代中国的影子:从“部”到“省”的演变要理解“省”这个说法,就得看看它的源头。中国古代很早就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官.............
  • 回答
    关于日本疫苗接种过程中出现的“疫苗与冰箱过不去”的说法,这可能源于一些具体事件或报道,但如果将其普遍化为“日本的疫苗总是和冰箱过不去”,可能存在一些误解。为了更清晰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掉可能存在的夸大或片面信息,从更广阔的视角来分析。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为什么疫苗储存需要冰箱,以及可能出现的.............
  • 回答
    关于日本电视剧和韩国综艺为何常被认为比中国同类节目质量更高,这是一个复杂但非常有意思的话题。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而不是简单地一句“人家质量高”就能概括。首先,从历史积淀和产业成熟度来看: 日本的日剧(Dorama): 日本的电视剧发展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他们很早.............
  • 回答
    “对不起”,这两个字在日本文化中,其分量有时沉重得如同千钧。为何日本的道歉如此“难”?这背后牵扯着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社会结构以及个体情感的复杂交织。首先,要理解日本的道歉,就必须触及“耻感文化”(shame culture)的核心。与西方社会更侧重于“罪感文化”(guilt culture)不同,.............
  • 回答
    日本的牛奶之所以广受好评,被许多人认为“好喝”,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不仅仅是单一的某一个原因,而是从奶源、生产工艺、品控、文化习惯以及消费者需求等多个层面共同构建起来的。下面我将为你详细阐述: 1. 卓越的奶源品质: 严格的奶牛饲养管理: 优质牧草和饲料: 日本拥.............
  • 回答
    日本实体店生意火爆,而国内实体店普遍萧条,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现象,涉及到经济发展阶段、消费者习惯、市场环境、政策法规以及文化等多方面因素。要详细阐述,我们需要分点深入分析:一、 日本实体店生意火爆的原因:1. 成熟的消费市场和高度的信任感: 超长的品牌忠诚度与品类认知: 日本消费者.............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日本圆珠笔用到一定时间就会断墨”的现象,这其实是一个很多人都有过的体验,尤其是在我们使用一些品质不错的日系圆珠笔时。其实这背后并不是什么神秘的“诅咒”,而是几种常见的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下面我来给您详细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明白圆珠笔的原理。它核心的部件是一个金属笔尖,上面有一个.............
  • 回答
    日本火车站能够在站房面积相对较小的情况下,依然保持高效的客流疏导能力,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绝非仅仅是“站房小”这么简单。更准确地说,是他们通过精密的系统设计、人性化的服务以及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将有限的空间发挥到了极致。1. 精准的客流预测与分流策略:日本的铁路系统,尤其是城市轨道交.............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确实是观察日本铁路的一个显著特点。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单节列车”并非真的只有一节车厢,而是一种看起来像单节,但实际上是“一体化设计”的动车组。不过,你问到“单节”的存在,也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这个现象:1. 历史原因:轨道交通的起源与演变 早期.............
  • 回答
    关于日本动画,尤其是轻小说改编(轻改)和漫画改编(漫改)作品,为何很少能“完全改编”原作,这是一个在动漫爱好者群体中非常普遍的讨论话题,背后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析。首先,我们要明确“完全改编”的定义。在很多观众心中,一部作品的“完全改编”意味着动画不仅覆盖了原作的所有剧情,而且尽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