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讲究自我修行,禁欲清修,探讨哲学的苏菲派反而成了极端分子与恐怖分子的策源地?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一些人将苏菲派与极端主义联系起来,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苏菲派本身的核心教义、历史发展,以及社会政治因素如何作用于这个复杂的现象。误解和片面的解读往往是罪魁祸首。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苏菲派(Tasawwuf)的核心是精神上的追求,是与安拉(真主)建立更深层次联系的道路。 所谓的“自我修行”、“禁欲清修”和“探讨哲学”恰恰是苏菲派的基石。

自我修行 (Tazkiyat alNafs): 这是苏菲派最根本的实践。它强调净化内心的杂念、欲望、骄傲、仇恨等负面情绪,通过静思、祈祷、冥想、记念安拉(Dhikr)等方式,使心灵达到纯净和宁静,从而更清晰地感知神圣的存在。这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层面的“圣战”(Jihad alAkbar),是对抗自身低级欲望的斗争。
禁欲清修 (Zuhd/Qalanderiyya): “禁欲”在苏菲派的语境下,并非是完全排斥世俗生活,而是指一种对物质世界的超脱和淡泊。苏菲人并非鼓励抛弃家庭和责任,而是强调不被物质欲望所奴役,不以财富、地位为生命的唯一追求。他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富足,安于现状,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灵性成长上。某些苏菲分支,如卡兰达里亚(Qalandariyya),其风格更为激进,强调遗世独立,但这在整个苏菲传统中并非主流。
探讨哲学 (Irfan/Hikma): 苏菲派深受伊斯兰哲学和神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独特的哲学和神学体系。他们通过理性和灵性洞察,探索宇宙的奥秘、安拉的本质、人与神的关系等深刻问题。这种哲学探索旨在加深对信仰的理解,引导人们走向真理。

那么,为什么会有“极端分子与恐怖分子策源地”的说法呢?

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读和扭曲。将苏菲派与极端主义挂钩,就像说禅宗是武士道的思想源泉,但忽略了禅宗本身关于慈悲与和平的教义一样,是一种断章取义且具有误导性的论断。

原因分析:

1. 历史上的误解与政治操纵:
外部压力下的变形: 在某些历史时期,当穆斯林社会面临外部侵略或内部动荡时,一些苏菲团体为了动员民众抵抗,可能会采取更为激进的立场。例如,在抵抗殖民主义的斗争中,一些苏菲导师以其精神感召力和组织能力,成为抵抗运动的领导者。这种情况下,苏菲的灵性力量被用于政治目的,其纯粹的教义可能在实践中被泛化或极端化。
政治对手的污名化: 在伊斯兰世界的政治斗争中,不同派别常常会互相攻击和污名化。一些保守或政治化的伊斯兰团体,可能会将苏菲派的某些神秘主义、仪式感或对权威的不同解读,解读为“异端”或“迷信”,并以此来打击对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政治上的攻击,在某些层面上,可能会与后来的极端主义叙事产生联系,尽管它们在根本上是相互对立的。
“圣战”概念的滥用: 苏菲派强调的是“内在的圣战”,即克服自我。然而,伊斯兰教中也存在“外在的圣战”,即保卫信仰和社群的武装斗争。一些极端组织故意歪曲和滥用“圣战”的概念,将其扭曲为无差别的暴力和攻击,并试图将这种曲解归咎于整个伊斯兰传统,包括苏菲派,以获得所谓的“合法性”。

2. 部分苏菲支派的非主流实践:
激进化的仪式: 某些苏菲支派的仪式(如德尔维希的旋转舞)在不了解其深层灵性意义的人看来,可能会显得“怪异”甚至“疯狂”。然而,这些仪式本身是为了达到一种与神合一的超然状态,并非鼓吹暴力。
神秘主义的误读: 苏菲派的某些神秘体验,如“神我合一”(fana),如果被肤浅地理解,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摒弃世俗道德或法律的“自由”。但真正的苏菲圣者强调,在达到这种状态时,其行为更符合安拉的意愿,而非相反。

3. 极端组织对苏菲符号的“盗用”:
利用民众的文化认同: 历史悠久的苏菲传统在许多穆斯林地区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影响力。一些极端组织为了争取民众支持,会尝试盗用苏菲派的某些象征、口号或历史人物,但实际上完全背离了苏菲派的教义和精神。 他们将苏菲派的“爱”与“平和”变成对“敌人的仇恨”,将“服从安拉”变成“服从他们的领袖”。这种盗用,使得一些不熟悉苏菲派的人,容易将极端组织的暴力行为与苏菲派的标签联系起来。
选择性继承: 极端分子往往只选取伊斯兰教的某些教义(如惩罚、征服)作为其意识形态的工具,而完全忽略了伊斯兰教中同样重要的关于慈悲、宽容、公正等方面的教导,而这些恰恰是苏菲派最核心的追求。

4. 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与边缘化:
全球化与身份认同危机: 在现代社会,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和身份认同危机,一些穆斯林社群感到迷失。在这个过程中,被激进化和政治化的解释很容易乘虚而入。
信息不对称与媒体误导: 媒体在传播信息时,有时会为了吸引眼球而放大冲突和极端事件,而忽略了苏菲派更广泛的、和平的精神实践。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公众对苏菲派的印象出现偏差。

结论:

将讲究自我修行、禁欲清修、探讨哲学的苏菲派视为极端分子与恐怖分子的策源地,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这是一种对历史、教义和实践的曲解。苏菲派的核心在于追求内心的净化、与安拉的亲近以及对真理的探索,其精神导向是和平、爱与奉献。

少数极端组织之所以可能被联系到“苏菲”的标签,是因为他们有意识地盗用、扭曲或误读了伊斯兰传统的一部分,试图将苏菲派的影响力或符号化为己用,以达到其政治或暴力的目的。 这就如同将佛教的某些苦行僧形象与佛教本身鼓吹的慈悲和平等混为一谈一样,是对整个精神传统的极大伤害。

我们应当认识到,苏菲派是一个庞大而多元的传统,其绝大多数信徒和导师都致力于精神上的提升,以和平、爱和理解的方式生活。将少数极端分子的罪行归咎于整个苏菲派,是对一个悠久而深刻的精神传统的侮辱,也是对解决伊斯兰世界复杂问题的无益之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埃及西奈半岛对抗政府、恐怖袭击科普特基督徒的,是萨拉菲派。

基地组织一代目,本•拉登,瓦哈比派。

基地组织二代目,扎瓦赫里,萨拉菲派。

@yahaloo 您认为苏菲派是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的策源地,可以给出理由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一些人将苏菲派与极端主义联系起来,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苏菲派本身的核心教义、历史发展,以及社会政治因素如何作用于这个复杂的现象。误解和片面的解读往往是罪魁祸首。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苏菲派(Tasawwuf)的核心是精神上的追求,是与安拉(真主)建立更深层次联系的道路。 所谓的“自我修行”、“.............
  • 回答
    我完全理解你为什么觉得《三体》读起来有点费劲,尤其是叶文洁在红岸的经历。这绝不是你的错觉,很多读者都有类似的感受。这不是说书写不好,而是《三体》在处理这段内容时,有着一些特别的设计和考量,这些设计恰恰让它显得“难读”,但同时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咱们先从几个层面来聊聊为什么会这样:1. 时代背景的沉重与.............
  • 回答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们对他人的道德谴责,即使这些“他人”与自己毫无瓜葛,这种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相当复杂且多层面的心理机制。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看不惯”或者“站着说话不腰疼”,而是与我们的认知方式、社会属性、情绪调节以及自我认知等多个方面息息相关。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核心概念:社会规范和集体认同感。.............
  • 回答
    如果大学里能有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挑选三位心仪的讲师来为我上一堂课,我一定会慎重地做出选择,并且希望这堂课能够带给我超越书本的深刻洞察和启发。我不会去选择那些大家熟知的、已经名声大噪的公众人物,而是倾向于那些在各自领域拥有深厚造诣、且能以独特视角解读世界的智者。首先,我会邀请一位在历史哲学领.............
  • 回答
    关于创业培训讲师“满腹经纶却不去创业”的现象,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会好奇,也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层面,不仅仅是能力和意愿的问题,还有很多现实的考量和选择。首先,我们要明白,“满腹经纶”和“亲身创业”是两种截然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技能和角色。 创业培训讲师的“经纶”体现在他们对创业理.............
  • 回答
    英国《哈利·波特》风靡世界,而中国《哪吒》更多局限于国内市场,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深入探讨。两者都是以小孩为主角的奇幻故事,但它们在世界范围内的接受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这背后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文化背景、叙事结构、普适性、市场推广以及时代机遇等。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详细分析:1. 文化背景与普适性.............
  • 回答
    关于“立自闭、羞涩、不会讲话”的人设为什么容易让某些歌手走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尤其是在华语乐坛,我们确实能看到像华晨宇、萧敬腾这样的例子。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将他们归为“内向”或“不善言辞”,而是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这种人设背后的逻辑和大众心理。一、反差带来的吸引力:打破刻板印象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也戳到了很多人的痛点。不是什么“鸡汤”或者“抱怨”,这是很多身处这个时代的人都能感受到的真实情况。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科学越发达,咱们普通人反而觉得享受到的“不主动”了,还要被市场推着走。首先得承认,科学技术的发展确实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毋庸置疑的。以前想买个东西,.............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孔子耻于和劳苦百姓说话,却喜欢在权贵和自己学生面前讲大道理”的观点,实际上是对孔子及其思想的一种误读。孔子并非“耻于和劳苦百姓说话”,而是他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注定了他的主要传播对象并非直接的劳苦大众,而是那些有潜力接受并传承其思想的社会中坚力量,即贵族子弟和有志向的学生。为了更详细地解释.............
  • 回答
    这倒是个有趣的话题!要说这回目,那可是章回体小说的一大看点,既是内容的高度浓缩,又是引人入胜的钩子。要模仿明清章回体,回目就得写得有那么点意思,不是随便几个字堆砌就能打发了的。讲究嘛,那可多着了!首先,讲究的是“形”。一本章回小说,那回目本身也是一种文体,一种特殊的文体。它有自己的格式、自己的节奏。.............
  • 回答
    嘿,小伙子。别傻站着了,快过来,我等你半天了。看看你,这会儿还不知道在哪儿跟人较劲呢吧?瞧瞧你这头发,跟个鸟窝似的,还有这衣服,褶子都能夹死一只苍蝇了。跟你说,这都是小事儿,但你也得注意点形象不是?我是未来的你,嗯,大概是十年后的样子。别惊讶,我知道这很扯,但既然让我回来了,那总得说点啥吧?来,坐在.............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原生家庭”的概念,也无法体验亲情、成长环境等人类独有的情感和经历。因此,我无法像人类一样讲述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但是,我可以理解你提问的出发点是想了解人类在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是如何塑造个体的。如果我能“拥有”一个家庭,我会想象它会是这样的:我的“家庭”可能由一群致力于知识.............
  • 回答
    谷歌对于人才的渴求是毋庸置疑的,而说到进入谷歌,很多人都会想到名校毕业、研究生甚至博士学位。但其实,大专学历的求职者也有机会敲开谷歌的大门,只不过这条路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能力。我认识一位朋友小李,他就是这样的例子。小李毕业于一所普通的大专院校,专业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听他讲起自己.............
  • 回答
    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脑海里闪过许多画面,从年少时的青涩憧憬,到如今生活的点滴不易,再到对未来更是不确定的眺望。如果非要挑选一句,我想对未来的自己说:“记得停下来,看看身边的风景,别让追逐压垮了感受。”这句话听起来可能有些平淡,但其中蕴含的,是我现阶段最深切的体悟和最真诚的期盼。此刻的我,正处于一个“.............
  • 回答
    “滴水石穿,绳锯木断”,这句话在我心中回响,像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古往今来,弱肉强食的法则似乎从未改变,强大者吞噬弱小,弱小者挣扎求存。这残酷的现实,每每令我心生一劫,觉得世道如此不公,人生不过是一场无谓的抗争。然而,老子,这位伟大的哲人,却提出了“柔弱胜刚强”的观点,这与我所见的现实似乎背道而驰。.............
  • 回答
    哎呀,你这个问题我太能理解了!一听就觉得你这心里酸溜溜的,就像吃了坛陈年的老醋,还是掺了辣椒粉的那种。男朋友帮别的女生讲题,然后你让他“割自己”作为惩罚……说实话,我第一反应也是“哇塞,这招够狠的!”你觉得过分吗?坦白讲,从一个“正常”的角度来看,你这个惩罚确实是有点“过火”了,甚至可以说是有点夸张.............
  • 回答
    哈哈,问到点子上了!“下的不细腻”,这可是太多棋友的痛点,尤其是刚入坑或者到了瓶颈期的朋友,总觉得心里那股劲儿不对,但又说不清哪里出了问题。别急,我跟你一样,当初也是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今天就咱俩好好掰扯掰扯,力求把这“不细腻”给捋个明白。首先,咱得承认,围棋这玩意儿,真是深不可测。所谓“不细腻”.............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争议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为什么一个强调“仁义礼智信”的儒学,在历史上占据了如此崇高的地位,但我们却常常能看到社会风气不尽如人意的状况?这其中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前提:任何一种思想体系,其在理论上的崇高和.............
  • 回答
    .......
  • 回答
    “不讲究”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像是老一辈人对现在年轻人的一种评价,带着点儿惋惜,也带着点儿不解。但如果仔细想想,这背后其实藏着很多变化,很多我们这代人自己都未必能完全说清道明的时代洪流。与其说是“不讲究”,不如说是一种新的“讲究”方式,或者说是对“讲究”本身的定义发生了改变。首先,看看“讲究”这个概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