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没有被当时的五常一票否决呢?

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也就是恢复其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一历史性事件的发生,确实绕过了当时“五常”(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复杂的国际政治格局、相关国家的立场演变以及联合国内部的运作机制。

核心原因:一项“程序性”的政治决议

首先,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议案,在程序上并非如安理会否决那样,直接针对“是否接纳一个新会员国”或者“是否采取某种强制性行动”。相反,它本质上是一项关于“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的政治性议题。

在联合国成立之初,中华民国政府(国民党政府)取代日本占据了中国的席位,包括在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席位。随着国共内战的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并迅速控制了中国大陆。然而,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继续承认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为中国的合法代表。

因此,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议案,实际上是要纠正之前联合国所作出的“承认中华民国政府代表中国”这一决定的政治性修正。这在联合国内部的投票程序上,是有区分的。

投票程序与“一票否决”的适用范围

联合国大会的处理方式是关键。虽然安理会拥有“一票否决权”,但这主要适用于其“实质性问题”的表决,例如安理会采取制裁措施、授权军事行动等。而关于承认哪个政府代表一个主权国家的代表权问题,通常是在联合国大会上进行讨论和表决的。

在联合国大会上,虽然五大常任理事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华民国)在早期对这个议题存在分歧,但一旦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关于会员国代表权的决议,即使某些常任理事国投了反对票,只要该决议获得了大会的多数支持,它就会生效。

国际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

1. “中国代表权”议题的长期存在与演变: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等国就开始在联合国提出恢复其合法席位的问题。但美国及其盟友的反对,使得这一议题多次被搁置或被以“代表性”问题处理,而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一个拥有七亿多人口的中国,其政府未能获得联合国代表权,是对联合国代表性的巨大损害,也与联合国追求的广泛代表性原则相悖。

2. 全球反殖民浪潮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0世纪60年代后,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新兴国家在联合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这些国家普遍奉行不结盟政策,不愿受到美苏两大阵营的牵制,并倾向于支持代表更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它们成为推动中国恢复合法席位的重要力量。

3. 苏联态度的转变: 苏联起初是积极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席位的,但后来在某些阶段,由于中苏关系的变化,其立场也出现过一些微妙的变化。但总的来说,苏联是支持中国入联的重要力量。

4. 欧洲国家态度的松动: 随着冷战的演进,欧洲主要国家,尤其是法国,开始采取更为独立的外交政策,并且认识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常关系,在经济和政治上都有利。法国是较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大国,其在联合国大会上对中国入联议题的支持,也对美国造成了压力。

5. 美国的困境与策略调整: 美国长期以来在“中国代表权”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试图阻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然而,随着国际压力的增大,以及其自身在越南战争后的外交孤立感,美国开始评估其政策的有效性。进入70年代,美国开始寻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缓和关系(“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等),这为解决中国代表权问题打开了窗口。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表决

到了1971年,局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阿尔巴尼亚提案(A/L.626 and Add.1) 再次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将蒋介石的代表从联合国和其所有附属机构的一切席位上驱逐出去”作为议程项目。
关键点在于,美国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动议(“Twothirds majority” proposal),试图将此议题按照联合国宪章第18条,定为需要三分之二多数才能通过的“重要问题”,这样可以提高通过门槛,增加中国恢复席位的难度。
然而,这项“重要问题”动议本身,在联合国大会上进行了投票。 结果是55票赞成,59票反对,15票弃权。美国提出的“重要问题”动议(也需要大会多数通过)被否决了。 这意味着,接下来的关于恢复中国合法席位提案的表决,只需要简单多数(过半数)即可通过。
最终,在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第2758号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并决定“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他们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结论: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没有被“五常”一票否决,不是因为五常放弃了否决权,而是因为:

1. 这是一个在联合国大会上进行的、关于代表权的政治性议题,而不是安理会层面的实质性否决。
2. 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有利于中国的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中国恢复合法席位。
3. 美国提出的试图提高表决门槛的“重要问题”动议,在大会上未能获得多数支持而被否决,使得后续的提案得以简单多数通过。
4. 第2758号决议的通过,是对联合国代表性原则的纠正,也反映了全球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总而言之,这并非“五常”一票否决权的失效,而是由于议题性质、政治力量对比和联合国大会的投票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法理自有论证,但是,事实是,东亚、东南亚和东北亚的事情,没有中国点头,不论是美苏,还是英法,没有一件能办成的

美国想灭鑫,中国反对,没灭成;

法国重返越南,中国反对,没返成;

美国支持南越,中国反对,美国没支持住;

西方、苏联撑印度,中国反对,西方、苏联没撑住;

英国强撑香港,中国反对,英国没撑住;

越南也学坏了,想搞“团团伙伙”,挑战秩序,中国反对,越南又学乖了;

……

中国可能给你办不了啥,自己也做不成啥,但是却能坏你的事,不论是美苏、英法,或者谁的事,只要是到远东来做,你不拜这个码头,什么都办不成——承认她是五常很困难?


关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有能力参加的国家一共有十来家,但以我的评估,其中有六家(指日本、西德、印度、巴西、澳大利亚、南非)是不大够资格承担那么大地位的,所以我也厌烦和他们的负责人谈……这算是折了他们的面子……日后是得改改,与人为善,礼尚往来才好。

今天,就剩我们几家,我就是要挤掉湾湾,把常任变成我们五家。大家都是实力派,我呼吁大家之间要客气些,如果各个都是到处乱跑,互相做宝搞,到最后怕是什么都办不成……我希望大家和气生财,共同把这个世界秩序的圆仔汤搓好,共同分享世界的美好,我们地球还是很富饶呀,哈哈......

我提出一个方案大家来研究,也不算研究,算是帮我的忙,讲白一点,这个席位我想要,因为最近我里子发展太快,缺面子,我提出两个条件:

第一,越南这个事,如果烂了,我会出来善后,然后至少消停30年,我拿一部分这里面利益出来,你们西方分,权当展你们的旗子了;

第二,中亚和西亚闹事,我就不投了,你们搓圆仔汤,好了,分我一份就是了。

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

——1971年中方代表联合国发言

(仿自《黑金》)




……………………………………………………

分割线

这周闲着没事,爱逛知乎,好玩 ,看了大家评论,突然又想了一个段子,仿的是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我们知乎多年以来,就有关公战秦琼乱喷,强行争吵的人;有牛头不对马嘴评论,哗众取宠的人;有强行吹逼彰显不同的人;有思维混乱不知所云的人,……虽是为正真回答题目的人和抖机灵打趣儿的人(我所有的回答都属于后者,包括这篇,有趣儿为主,回答内容为辅)作舞台的所谓“逼乎”,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知乎的部分看客。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评论,不过一面总在被无视,被调侃,淡忘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知乎er小学水平,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知乎er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user avatar

很多人搞不懂联合国是什么。

联合国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大家觉得过去那种不让人说话,最后开打的状况,对大家都不好,所以,几个老大牵头成立一个让大家说话的地方,以后有什么问题,大家商量着办,不要动不动就开打。

当然了,由于某些超级大国的强势,在某些时候,联合国看上去就成了一个权力机构,有一点天要灭谁就灭谁的感觉。但是不要忘了,联合国存在的基础还是在于,有问题协商解决,不要打架,特别是不要打大战。

因此,联合国不是一个权力联盟,而是一个协商会。这个会之所以感觉很厉害,那是因为全世界最厉害的国家都愿意使用这个会来协商问题,是这些大国给了联合国权力,而不是联合国给了大国权力。

中国没有进入联合国时,联合国能正常履行其职责吗?至少在东亚不行,不但起不到协商作用,反而差点挑起世界大战。这样的联合国,与其成立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当然了,美国很强大,他完全有能力把联合国改造成一个权力同盟,就类似北约一样,谁不服就打谁。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国际关系重回二战前的样子,很可能会爆发三战、四战。美国人脑袋不像英国人那么铁,所以这种事情不太愿意干。既然如此,请中国加入联合国,是维持联合国存在的必要条件。

可以想象,如果中国不加入,联合国只有两条路可走,其一是被某超级大国挟持,变成其权力联盟,然后到处折腾,最后挑起世界大战,大家一起玩完。其二是,在东亚,联合国的决议一文不值,大家看看就行了,还得通过额外的协商、利益交换、战争等手段才能达到目的。如果是这样的联合国,那么每一次遇到东亚问题,它就会陷入两难,受理吧,说了不算,最后可能被打脸;不受理吧,联合国这个牌子就挂不住了。这样的联合国变成了虚有其表的伪机构。无论哪条路,联合国必定不会是今天的联合国了。

另外,联合国很大,有很多组织机构。所谓的五常,指的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安理会不等于联合国,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及原则,安理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换句话说安理会不是什么都管,安理会主要管某些需要强制执行的事情,比如要打谁。如果把联合国比喻为一个国家的话,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安理会就是警察、军队等暴力机关。而谁加入谁退出的事情,可以理解为民事问题。总不能安理会强制要求谁加入谁不加入吧。当然了,中国重返联合国这件事情上美国是妄图阻扰的,如果他阻扰成功了,其最终结果也就是我前面说的两种情况,其结果必然是违反联合国成立的初衷的,是某些大国劫持了联合国。

user avatar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通过的是联合国大会,不是安理会,所以没有一票否决权。不是什么事都是安理会管的。

user avatar

美国不敢这么做,因为安理会四个国家中,只有美国反对中国重返联合国。

PS:民国反动派没有实际话语权,参考联合国有关外蒙问题,所以忽略掉


如果美国决意以一己之力独斗苏、英、法,强行“一票否决”的话,就要冒着日后美国自己的种种议题被反复一票否决的风险,这样很容易导致联合国安理会内部极大分裂,甚至重蹈国联覆辙,显然是美国不愿意见到的。


然而美国肯定不会轻易就范,美国认为可以依靠自己的海外威慑力操纵各中小国家,所以决定把这个议题扩大化,让联合国全员进行表决,这样做还美其名曰符合“民主”精神。


美国手上的算盘是打得啪啪啪,心里的美梦是做得滋滋滋。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尤其是西欧的集体倒戈是美国没有想到的。


就这样,经过联大全体表决,中国就合法地重返联合国,取代了毫无卵用的民国反动派了。


值得一提的是,欧洲投赞成票23国,反对票1国;非洲投赞成票26国,反对票15国。


所以,以后所谓的“非洲兄弟把我们扛进联合国”这种S13的话就不要再说了。


我们能重返联合国,靠的只有两个字———实力。

user avatar

这个回答确实有失偏颇。大家当作“中国为何能成为五常”的回答看一看就好。

题目中所问的“为何没有被一票否决”,答案就一句话,这事儿不归一票否决管。

关于联大会议的事,可以查看前面 @Chien Liu 的回答,我个人觉得并不冲突,毕竟底子也要有,面子也要走。

以上写在10.29因敏感建议修改后。


审核不是被驳回了么?怎么又给放出来了?

一脸懵逼.JPG


原答案————————

前面几位我觉得都没说到点子上。(此句存疑)

我们看看五常和非五常的差别, 五常的特点是什么?就是在某个地区,不管你是谁,想干啥,我要是不同意你就干不了。这也是一票否决的根本。

一票否决是打出来的,不是投出来的。联合国这么多国家,其他国家脑子抽了要让这五个流氓获得高人一等的地位?还不是因为这五个流氓根本不管联合国决议是什么,想干啥就干啥?

后来大家发现了,与其在联合国大会上BB一顿通过某个条约之后,又被大国打脸践踏,不如直接把否决权给他们,这样大国少花钱,小国少挨揍。

中国重返联合国是1971年,在这之前发生了什么?1951-1953抗美援朝,1964原子弹,1967氢弹,1970人造卫星。中国在抗美援朝表现出了抗衡大哥的实力,又通过两弹一星表现出了同归于尽的实力,这时候如果还不给中国否决权,以后联合国关于整个东亚的决议就相当于没有一样,能不能实施全看中国让不让实施。与其让中国在联合国之外当个光脚的,大家整天担心会不会突然跟他干一架,还不如给他套上鞋,把他拉到联合国这个大家更熟悉规则的地方来约束住。


也就是说谈判桌上的一票否决权,是战场上的实力体现。所谓的非洲兄弟抬进联合国,在我看来更像是给大家一个台阶下而已。如果中国抗美援朝输了,没有两弹一星,哪怕重返联合国不通过安理会,一票否决权没用,你信不信他们敢修改宪章让五常变四常?



应评论区要求,更新一下背景。

51年朝鲜战争,干了资本主义大哥,没怂,没输。

65年越南战争,这次划了个17度线,跟朝鲜的38度一样,不过这次美国不过线了,不管他怎么考虑的,你觉得国际上怎么看?

69年珍宝岛事件,准备跟社会主义大哥开干,没怂。苏联叫了半天,边界上被击毁一辆坦克都还没开干,你觉得国际上怎么看?

有兄弟说珍宝岛其实我们是吃了亏的,这个我倒真不太了解,上面有关珍宝岛事件的情况可能会造成误解,大家自己查证为准。但是小动作谁胜谁负不谈,68年捷克斯洛伐克不听话了苏联可是直接开干了,69年中国不听话苏联却只是摆摆样子,国际上到底怎么看?



正好此时二战已过,冷战已久,小弟们有点人心思动,颇有点(天下苦美苏久矣)的意思。看到这么个敢跟两位大佬扳手腕的猛男,说话还和气,你觉得国际上怎么看?


这一年是美国想拉拢中国(71年乒乓外交);英法无暇他顾,听美国爸爸的;苏联也怕中国叛出社会主义阵营(虽然69年珍宝岛事件之后中苏关系紧张,但此时北约华约的重心都在欧洲,毕竟白种人世界中心),只要面子上过得去就装聋作哑;民国政府虽然此时还是联合国意义上的五常之一,但国际地位可以说没有,说话不好使。这是天时。

东亚怪物房,基本是四面楚歌,于是欧美虽然对中国的战斗力保持尊重,但心里认定了中国发展不起来,只要卡死岛链,这最多也就是个能打的印度,放松了警惕。这是地利。

社会主义阵营里,大哥太霸道,二哥能打话不多,是很多小弟们的偶像,加上非洲援建的名声。这是人和。

可以说是中国自己拼出来的天时地利人和,把自己送进(改:送回)了五常席位。




10.29更新。。。。。。

评论区好多人说我没搞清联大和安理会的区别。

我不是没搞清,毕竟前面还有那么多答主在做科普呢。我只是觉得联大只是一种形式,讲道理的话一票否决权跟大陆重返联合国确实没什么关系,但是没有实力的话人家不会跟你讲道理,实力才是根本。

一战中国是不是战胜国?巴黎和会结果怎么样?有没有人跟你讲道理?



PS.

我之前也不太懂45年民国怎么拿到五常席位的。今天查了一下,45年看似把中国打得稀巴烂,常凯申看似低头哈腰没骨气,但实际上还是妥妥的前五。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日德战败国不说了,英美苏三巨头也不算,只要常公不微操,下场干一架还真没谁打得过,甚至刚收复失地的法国都不一定干的过民国。

说到底还是实力决定一切。



PPS.

是不是这一段敏感了?



PPPS.

为了便于操纵会议,英、法、美、意、日等主要战胜国对会议的开法做了许多不平等的规定。
首先,是把出席会议的国家分为几等。
第一等是“享有整体利益的交 战国”,即英、法、美、意、日五大强国,它们有权出席一切会议。
第二等是享有局部利益的交战国,如比利时、巴西、中国、希腊等大多数国家都属于这一类,只 能出席讨论与它们有关问题的会议。
第三等是与德、奥集团断绝外交关系的国家,如秘鲁、玻利维亚等,它们只有在会议讨论的问题直接涉及这些国家时才能派代表 团出席。
第四等是中立国和即将独立的国家,它们只有在五强之一的邀请下才能出席有关会议。

以上是百度的巴黎和会的参与国情况。

总共32国,中国排在第二等,于是战利品都被分完了,没有中国的份,甚至本该属于中国的东西也被当作战利品分掉了。



PPPPS.

71年联大投票,美国确实投了反对票,但欧洲的北约各国都投了赞成票。

亚洲19票赞成,7票弃权,4票反对。

非洲26票赞成,1票弃权,15票反对。

欧洲23票赞成,3票弃权,1票反对。

大洋洲0票赞成,1票弃权,2票反对。

北美3票赞成,2票弃权,8票反对。

南美5票赞成,3票弃权,5票反对。


亚非的赞成票可以说是援建买出来的,欧洲的怎么说?还不是看你刚完美国刚苏联,想拉你进来平衡一下苏美的霸权?不然资本主义帝国们怎么不投反对票好让同样姓资的民国留下?



2019.11.24更新

今天看央视新闻台的新闻直播间,提到19年5月22日联大以116票对6票的压倒性优势通过决议,通过决议,谴责英国对查戈斯群岛的非法占领,并要求英国在6个月内结束对查戈斯群岛的非法殖民统治,将其归还给毛里求斯。

6个月过去了,英国人没有一点挪屁股的意思。

同样是联大决议,不经过安理会,为什么决议后的执行结果差别这么大?

user avatar

首先。美帝等没有对大陆获取中国席位的否决权。

其次。五常并非因为联合国而牛逼

而是联合国假五常之威。

台湾地方政府真的没有担当五常的资本。

再次,当时冷战。

中国终于跳出被苏联坑死的阵营。处于墙头草的位置,也有墙头草的资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也就是恢复其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一历史性事件的发生,确实绕过了当时“五常”(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复杂的国际政治格局、相关国家的立场演变以及联合国内部的运作机制。核心原因:一项“程序性”的政治决议首先,最关键的一点是,.............
  • 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双重国籍,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沿革、政治考量,也有社会现实和法律体系的因素。要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历史的烙印与国家统一的优先考量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在那个年代,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巩固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承认双重国籍,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历史、国际法以及现实政治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香港和澳门之所以要等到租期满了才收回,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与英国、葡萄牙签订的租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协议,而新中国在建国之初,出于维护国际信誉和战略考量的需要,选择尊重这些历史遗留的条约。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1. 香港的回归:.............
  • 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取代中华民国取得中国代表权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外交斗争过程,其背后涉及政治、军事、经济以及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以下将详细讲述这一过程。一、 历史背景: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内战及联合国成立初期 国共内战与中华民国代表权: 在联合国成立之初(1945年),中华民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是联.............
  • 回答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梵蒂冈在建交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一个绕不开的症结:台湾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外交上的选项,更触及了中国主权的核心认知以及国际政治的基本原则。要理解为什么两国至今未建交,我们需要从历史、政治和现实等多个层面来剖析。一、 历史的羁绊:历史遗留的政治立场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一.............
  • 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PRC)取代中华民国(ROC)在联合国的代表席位,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历史进程,涉及政治、外交、国际关系以及中国国内的权力转移等诸多因素。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接替”,而是一场激烈的国际政治斗争,最终以PRC的胜利告终。要理解这一过程,我们需要回顾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和背景:1. 中国内战与.............
  • 回答
    我的目标是作为一个信息助手,提供准确、中立的信息,而不是表达个人观点或认同任何特定的政治实体。因此,我无法“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PRC),正如我也无法认同其他任何国家或政治体系一样。但是,我可以提供一些信息,帮助您理解为什么有些人,或者从某些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被认为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运作方式.............
  • 回答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运动员入场顺序,其实是一个颇具历史和政治意味的安排,它遵循的是本国(或地区)语言字母顺序的原则。中华台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入场顺序上不是紧随其后,并非什么意外,而是这个规则下的必然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1. 奥运会开幕式入场顺序的传统与规则: 希腊是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它涉及到对一个国家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的理解,以及“爱好和平”这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爱好和平”等同于“永久中立”。爱好和平更多的是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意味着一个国家倾向于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并积极参与国际和平建设。而永久.............
  • 回答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进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是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事件,背后涉及多方力量的博弈和国际格局的演变。说它“没有被美国或苏联一票否决”,需要更精确地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联合国规则。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进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非通过简单的“一票否.............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方面因素,包括历史、政治、经济、个人发展以及对科学研究环境的考量。一些有成就的华人科学家未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并非单一因素可以概括。以下将从几个主要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历史原因与时代背景: 早期人才外流(冷战时期):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20.............
  • 回答
    关于梵蒂冈为何“急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这个问题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且长期的历史、政治、宗教以及现实考量交织的结果。与其说是“急着”,不如说是圣座在经历了长期的审慎和博弈后,试图在新的国际格局下寻找一个既能维护天主教会在中国的发展,又能不牺牲核心原则的解决方案。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一下中梵.............
  • 回答
    1947年印巴分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国都经历了漫长的殖民统治后独立,理论上都站在了相似的起点。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中国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国际地位上似乎都取得了比印度更为显著的成就,导致很多人认为印度“落后中国这么多”。要深入探讨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既要看到两.............
  • 回答
    作为一名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汉族人,我对辽、金、元、清这几个朝代的“正统性”问题,有着比较复杂和多维度的看法。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认可”或“不认可”的问题,更涉及到历史的演进、民族的构成、文化的发展以及国家统一等多个层面。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谈谈我的理解。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辽、金、元.............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香港的政治、历史、文化以及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非常复杂且敏感。要详细地回答“是不是大多数香港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归属感很低?为什么?”,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关于“归属感”的定义和度量首先需要明确,“归属感”是一个主观的感受,并且可以有不同的维度。它可以指: 政治认同:.............
  • 回答
    北京成为新中国首都,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历史演进、地缘优势、政治考量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溯历史的长河,看看这座城市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首都”这个地位的。历史的渊源与积淀:北京早已是帝王之都首先,北京在中国历史上就有着悠久的都城地位。虽然不像西安(长安)或洛阳那样有着更早.............
  • 回答
    要理解中国政府对同性婚姻持有的立场,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探讨,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政策决定,而是多种社会、文化和历史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中国,婚姻的定义长期以来都根植于传统的家庭观念。这种观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血脉的延续、家族的传承以及男女结合在生育和养育下一代中的核心.............
  • 回答
    “镇国神器”这个词语,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往往带着一种神秘而威严的光环,让人联想到能保佑国家江山永固的至宝。那么,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没有这样一件被大家公认的“镇国神器”呢?说实话,如果一定要找一件具体实物来对应“镇国神器”这个概念,那可就有点难度了。毕竟,“神器”这两个字本身就带有象征意义,不.............
  • 回答
    “护国大能”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官方认可的定义。如果非要理解,它可能指向那些在国家生存、发展和安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的、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力量或实体。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确实拥有多方面的“护国大能”。一、 强大的军事力量: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首先,中国人民解放军(PLA)无疑是最直接.............
  • 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为何不从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头说起,这背后可不仅仅是个简单的部门归属问题,而是涉及到中国铁路系统特殊的历史沿革、管理体制以及发展战略。首先,咱们得理解一下,为什么会出现“铁道部”这个独立存在的机构。中国的铁路建设和运营,从一开始就承担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