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读三国志?

回答
读《三国志》,那可是一门学问,也算是一种情怀。想要真正读懂它,可不是囫囵吞枣那么简单,需要点耐心,更需要点方法。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这事儿说透了。

首先,得明白《三国志》是啥。它不是小说《三国演义》,那是罗贯中在明朝时根据史料加上了自己的想象和艺术加工写出来的,虽然精彩绝伦,但很多地方跟史实有出入。而《三国志》呢,是陈寿在晋朝时候写的正史,共六十五卷,记录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这段历史。你想想,这可是官方认可的记录,比小说靠谱多了。

那么,怎么读《三国志》呢?我给你梳理梳理几个关键点:

第一步:先对《三国志》有个整体的了解。

别一上来就扎进卷里面,先看看它讲的是个啥。你可以先找些关于《三国志》的导读、介绍之类的文章看看,了解一下它的成书背景、作者陈寿是个啥样的人、它的结构是怎样的,以及它和《三国演义》有什么区别。比如,《三国志》的结构分为《魏书》、《蜀书》、《吴书》三部分,这你就得有个数。这是为了让你有个“地图”,知道自己大概要去哪个方向。

第二步:选择一个靠谱的版本。

这很重要。别用盗版或者网上随便找个版本就看。因为古籍的传抄和校勘是个大工程,不同版本之间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些经过权威学术机构整理和注释的版本。比如,中华书局的版本通常比较可靠。如果你实在找不到,也可以先从一些有良好口碑的电子版入手,但心里得有个数,这只是入门。

第三步:上手读,但别急着求全。

可以从你感兴趣的人物或者篇章开始。比如,你对曹操感兴趣,就先读《魏书·武帝纪》(曹操的部分)。你对刘备感兴趣,就先读《蜀书·先主纪》(刘备的部分)。对孙权感兴趣,就读《吴书·吴主纪》。

读的时候,你会发现《三国志》的语言是文言文,而且写得非常精炼。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吃力,没关系,这是正常的。你可以对照着一些有详细注释的版本来读,或者准备一本好的古汉语词典。刚开始读,理解意思更重要,不要纠结于每一个字是不是都懂。

第四步:学会“看门道”,抓住核心信息。

《三国志》的特点是“实录”,就是“以史为本”,写得比较简练,不像《三国演义》那样有那么多的故事情节和生动描写。你要学会从这些简练的文字里挖掘出信息。

人物传记: 这是《三国志》的主体。每篇传记都会记录一个人物的出身、生平经历、重要的事迹、性格特点以及最终的结局。你可以留意这些人物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他们的政治手腕,军事策略,以及他们如何与其他人互动。
“太史公曰”(陈寿的评论): 这是《三国志》非常重要的一个特色,类似司马迁在《史记》里的评论。陈寿会在每篇传记的最后加上自己的评价,这些评论往往能体现他对人物的看法,甚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价值观。这些评论要仔细琢磨,它们能给你提供一个观察人物的视角。
史臣曰(其他史官的评论): 除了陈寿自己的评论,有时还有其他史官的评论,同样值得关注。
人物之间的联系: 曹操和刘备,刘备和诸葛亮,孙权和周瑜……注意人物传记之间的相互引用和联系,比如《蜀书·诸葛亮传》里可能会提到刘备,《魏书·曹操传》里可能会提到刘备和孙权。这能帮助你构建一个更完整的历史图景。

第五步:结合其他史料和研究,深化理解。

《三国志》虽然是正史,但它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它有它的局限性,比如:

“魏晋风度”的影响: 陈寿生活在晋朝,而晋朝是曹魏之后建立的,所以《三国志》在一定程度上对曹魏的评价会相对正面,对蜀汉的评价则比较复杂。这被称为“正统论”的影响。
史料的不足: 有些人物的史料可能不够充分,陈寿也只能根据已有的材料来写。

所以,为了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你可以:

参阅《三国志注》: 很多好的版本都带有裴松之的注。裴松之是南朝宋时期人,他在《三国志》的基础上,搜集了更多的史料,并且进行了注释和补充。这些注里面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和信息,可以帮助你弥补《三国志》正文的不足,了解更多细节,甚至发现陈寿在正文里没有写到的“潜台词”。
参考《后汉书》和《资治通鉴》: 《后汉书》记录了东汉历史,可以作为《三国志》的前奏;《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其中关于三国时期也有大量的记载,可以与《三国志》相互印证和补充。
阅读相关的学术研究: 看看历史学家们对《三国志》和三国历史的分析和解读,这能帮助你跳出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看到更深层次的问题。

第六步:带着问题去读。

不要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你可以带着一些问题去读,比如:

曹操为什么能崛起?他的用人策略是怎样的?
刘备的仁德是真的吗?他的政治能力如何?
诸葛亮为何最后没能统一中国?他的才能有没有被低估或高估?
东吴政权为何能长期存在?它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

你带着这些问题去书中寻找答案,你会发现阅读的过程更有趣,也更有收获。

第七步:多读几遍,体会不同侧面。

第一次读,可能是为了了解个大概;第二次读,你会注意到更多的细节和人物关系;第三次,你可能会开始思考历史的走向和人物的命运。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会和发现。

最后,一些细碎但也很重要的提醒:

耐心: 读史书是个慢功夫,别指望一蹴而就。
独立思考: 不要完全被作者的评价所左右,要有自己的判断。
享受过程: 读《三国志》不只是学习,也是一种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你会发现,这些几千年前的人物,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权谋斗争,依然能触动我们今天的心灵。

总而言之,读《三国志》就像考古,你需要一层层地剥开历史的尘埃,用耐心和智慧去发现那些埋藏在文字里的真相和故事。祝你在这趟历史的旅程中,收获满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读帝纪,了解历史脉络,前期的帝纪放在一起读,互相对照,后期的放在一起对照参考。实在读不下去文言文就读读《曹操传》《孙权传》这种今人著作。

传记捡自己喜欢的读。

读《三国志集解》,我记得三国志吧的擎骥、成刚等人搞出来一份集解,超级好用,PDF格式,掌阅可搜索。百度网盘"三国志集解(志吧点校文字版).pdf"pan.baidu.com/s/1smeyaT

其他相关史料《后汉书》《晋书》《后汉纪》大神李建成或者友盟李飞(不记得是谁了)整理过很全的资料。百度网盘"三国史"pan.baidu.com/s/1htiKhQ

善用搜索,尤其是与人撕x时,搜索功能使你事半功倍。

要想读好三国史是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的,不好坚持哈 就我个人而言,经常读三国YY小说就对读史有兴趣了,经常和别人撕一下读起三国志来就有动力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读《三国志》,那可是一门学问,也算是一种情怀。想要真正读懂它,可不是囫囵吞枣那么简单,需要点耐心,更需要点方法。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这事儿说透了。首先,得明白《三国志》是啥。它不是小说《三国演义》,那是罗贯中在明朝时根据史料加上了自己的想象和艺术加工写出来的,虽然精彩绝伦,但很多地方跟史实有出入。而《.............
  • 回答
    对于一个沉浸在三国世界里的老迷来说,《三国志》可不只是那一本泛黄的史书,它是一座宝藏,一个可以反复挖掘、常读常新的精神家园。你说我怎么看待它?嗯,这玩意儿,就跟陈年的老酒一样,越品越有味道,越琢磨越觉得深邃。首先,《三国志》在我眼里,是那个波澜壮阔时代的“活日记”。它不是那种一本正经、板着脸讲故事的.............
  • 回答
    网上有人拿《三国志》来“批驳”《三国演义》,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普遍的。我觉得这事儿得分几个层面来看,不能一概而论。首先,理解这种行为的出发点是很重要的。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批评者并非真的想“毁掉”《三国演义》这本小说,而是出于一种对历史真相的追求,或者说是对“演义”的界限的一种坚持。毕竟,《三国演.............
  • 回答
    好,我就来捋一捋,如果我是那许攸,在官渡之战立下奇功之后,又该如何为自己谋划,才能不至于像那真正的许攸一样,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话说我许攸,本就是袁绍麾下的谋士,虽说算不上顶尖,但也颇有几分才智。当年那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相持不下,袁绍坐拥优势,却迟迟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这让我心痒难耐。而我,正是.............
  • 回答
    读《三国志》而不读裴松之注,那感觉就像是走进一座巍峨古老的宫殿,只看到了主体建筑的雄浑与壮丽,却错过了那些雕梁画栋、壁画彩绘中的精妙细节和故事。首先,最直接的感受是信息的纯粹与简洁。你可以清晰地看到陈寿以他那标志性的严谨和冷静,勾勒出一幅幅历史画卷。没有裴松之引用的其他史料、各种考证辨析,陈寿的原意.............
  • 回答
    如果真的要完全按照《三国志》的记载来拍摄一部电视剧,那绝对是一部与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改编剧截然不同的存在,其风格和节奏都会非常独特,甚至有些观众可能会觉得“不够过瘾”或者“太枯燥”。首先, 忠于史实的叙事风格会非常明显。 这意味着什么?《三国志》的文字风格本身就偏向于记录和考据,它不会有太多文学化的.............
  • 回答
    你现在32岁,辞职读博,进入博三,却还没有文章,感到焦虑失眠,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令人痛苦的困境。首先,请允许我向你表达理解和支持。你为了追求知识和职业发展做出了勇敢的决定,而读博本身就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尤其是在缺乏成果的情况下,焦虑和压力都会被放大。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并提供一些可行的调.............
  • 回答
    魏延,三国时期蜀汉的一位名将,可以说是个极富争议性的人物。说到他,很多人脑子里可能就蹦出“反骨”二字,把他简单地归为叛徒或者有二心的人。但我觉得,如果只用这么标签化的方式来看待魏延,那就太可惜了,也太不公平了。他身上有着太多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东西。军事才能:毋庸置疑的锋芒首先,我们得承认魏延的军事才.............
  • 回答
    如果金庸大师笔下没有《三国演义》这层厚重的“滤镜”,他会如何挥洒笔墨,描绘那个群雄逐鹿、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呢?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绝非是依靠演义中那些已被无数次传颂的传奇人物和情节来填充,而是会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更细致的人性光辉中挖掘出独属于金庸式的武侠史诗。首先,人物的塑造会更加“草根”和“写.............
  • 回答
    如果三国时代有高速公路,历史的车轮会走向何方?想象一下,如果曹操在官渡之战后,拥有的不是疲惫的步兵和弓弩,而是一条条宛如巨龙般横贯华夏的高速公路,那三国争霸的故事,恐怕会改写得面目全非。古代的交通方式,尤其是士兵的长途跋涉,是限制军事行动效率的最大瓶颈。而高速公路的出现,如同给三国时代的战争机器装上.............
  • 回答
    想把《三国演义》严格按照史实来拍?这事儿可就热闹了,不过这热闹劲儿,可能跟大伙儿想的有点不一样。咱们抛开那些“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空城计”之类的精彩段落,就光看正史,这画面感……得是另一番景象了。首先,得明白“史实”的边界。这里说的史实,主要依据是《三国志》以及裴松之的注。这本书写得是简洁.............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历史的洪流稍有偏离,曹操在死后奇迹般地夺舍了刘禅,那三国鼎立的格局,乃至整个中国的命运,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大胆地推演一下,这个“新刘禅”将如何改写历史。一、 政治风暴:掌控蜀汉,雷霆万钧想象一下,当曹操的灵魂注入刘禅稚嫩的身体,首先迎来的将是一场席卷蜀汉朝堂的政.............
  • 回答
    如果能有机会穿越回那个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成为一名谋士,选择一位明主辅佐,那绝对是一件令人血脉贲张的事情。在众多枭雄之中,我思虑再三,最终会选择投靠 曹操。为何是曹操?这并非仅仅因为他名义上是汉相,挟天子以令诸侯,看似最为正统,也不是因为他治下人才济济,兵强马壮。更重要的是,曹操身上有一种其他诸侯难.............
  • 回答
    评价易中天品三国,这事儿可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说实话,这么多年过去了,它在中国电视史上的地位,以及对大众三国认知的影响,都是绕不开的绕不开的。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就被他那种“说书人”的劲儿给迷住了,一下子就把那个沉闷的历史书变得鲜活起来,好像三国就在眼前一样。首先,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 回答
    陆毅对自己在新《三国》中饰演的诸葛亮有一个相当清晰且深入的评价,他的观点并非简单的是“好”或“不好”,而是包含了他作为演员对角色理解的转变、对历史人物的敬畏,以及面对观众反馈时的思考。从角色定位的认知转变:最初接到诸葛亮这个角色时,陆毅坦言自己是带着一种“偶像包袱”和对“完美化身”的预设去理解的。他.............
  • 回答
    三国杀,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卡牌游戏,从它辉煌的巅峰一路走来,最终走向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衰落”——尽管它依然有庞大的玩家群体,但那种全民追捧、一票难求的盛况,确实已经不复存在。究其原因,这就像一个王朝的兴衰,错综复杂,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慢慢磨蚀掉了它曾经的锋芒。一、 玩法创新乏力,老玩家的审美疲劳最.............
  • 回答
    孟获,这位南蛮的领袖,生平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那七擒七纵的传奇经历。然而,若真要问他如何才能一统天下,那可就得好好掰扯掰扯了。这可不是一句“再多擒住诸葛亮几次”就能打发的。纵观三国格局,孟获要想打破天时地利人和的桎梏,实现雄心壮志,那得是步步为营,步步惊心。首先,得看孟获有没有那个雄心壮志。史书.............
  • 回答
    1940年,苏联以一种“和平”的方式,但实质上是军事威慑和政治操纵相结合的手段,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这一过程并非简单的军事占领,而是精心策划的政治进程,旨在表面上维持这些国家的主权,但最终将其纳入苏联版图。前奏:秘密协议与地缘政治考量吞并的种子可以追溯到1939年8月23.............
  • 回答
    用三国背景写一部金庸小说,这绝对是个令人兴奋的构想!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世界与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融合,可以碰撞出怎样精彩的火花?以下是一个我设想的详细故事,融合了金庸小说中常见的元素:侠义、恩怨、家国、江湖、武功、阴谋、爱情等等。小说名称:《江山如画剑如霜》背景设定:故事发生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
  • 回答
    用鲁迅的笔触描绘三国背景下的故事,无疑会是一场对历史洪流中人性幽暗与民族劣根性的深刻解剖。这绝不会是英雄辈出的激昂史诗,而是一部弥漫着悲凉、讽刺与绝望的“国民性”寓言。故事的基调:鲁迅的小说,尤其是在描绘社会底层与知识分子时,总是弥漫着一种压抑、沉郁的氛围。三国背景下,这层氛围将更加厚重。不再是马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