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曹操死后夺舍了刘禅三国会怎样发展?

回答
这真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历史的洪流稍有偏离,曹操在死后奇迹般地夺舍了刘禅,那三国鼎立的格局,乃至整个中国的命运,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大胆地推演一下,这个“新刘禅”将如何改写历史。

一、 政治风暴:掌控蜀汉,雷霆万钧

想象一下,当曹操的灵魂注入刘禅稚嫩的身体,首先迎来的将是一场席卷蜀汉朝堂的政治风暴。

净化与清洗: 曹操绝非温吞之辈,他会以一种极其决绝的方式巩固权力。那些对刘禅不满、掣肘政事的旧臣,如谯周、董允之流,将面临严酷的清洗。曹操会凭借他多年积累的政治智慧和杀伐决断,迅速辨别出忠诚与野心,对异己毫不留情。蜀汉朝堂将如同经历一场大手术,血腥而彻底。
人才招揽与压制: 曹操深谙人才之道。他会一方面极力拉拢那些有能力、有抱负的蜀汉旧臣,比如蒋琬、费祎(当然,如果他们还活着的话),甚至是诸葛瞻,尝试将他们纳入自己的麾下。但他更会警惕那些可能成为他夺权障碍的势力,尤其是与刘备有着深厚感情的“老关系户”。
削藩与集权: 蜀汉虽然小,但内部的诸葛亮时代留下的“诸葛氏”家族势力,以及其他一些地方豪强的存在,在曹操看来都是潜在的威胁。他会以“加强皇权,统一思想”为名,逐步削弱这些地方势力和家族的影响力,将权力更加集中到自己手中。
改革与革新: 曹操不会安于现状。他会着手改革蜀汉积弊已久的制度,或许会借鉴曹魏的一些成功经验,例如在农业、经济、民生等方面推行更有效的政策,以提升蜀汉的国力。他对“汉室正统”的执念或许不如刘备,但他会利用这个旗号作为号召,团结人心。

二、 军事变革:以蜀为基,图霸天下

拥有了蜀汉的资源,并且继承了曹操那种战略家的头脑,这位“新刘禅”的军事行动将是令人恐惧的。

剑指中原,统一的渴望: 曹操毕生追求的是统一天下。如今,他占据了天下最险峻、防御最坚固的巴蜀之地,这对他而言并非终点,而是反攻的起点。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席卷中原,一统河山。
军事改革与战略调整: 曹操会大力整顿蜀汉军队,引入曹魏先进的军事理念和训练方法。他可能会更加重视骑兵和水军的发展,以弥补蜀汉在这些方面的短板。他也会打破传统的“北伐”思路,可能从更加出人意料的方向发动进攻,比如出兵汉中,直接威胁关中,或者利用水路,沿着长江对东吴发动攻势。
牵制东吴,稳固后方: 在对曹魏发动大规模攻势之前,曹操必须解决东吴这个潜在的巨大威胁。他可能会采取更加灵活的外交和军事策略,一方面对东吴进行试探性攻击,消耗其国力;另一方面,也可能通过外交手段,尝试离间吴国君臣,甚至以利益诱惑,制造东吴内部的动荡。他不会允许东吴成为自己统一道路上的绊脚石。
人才的重塑: 蜀汉原本就人才凋零,经历了曹操的清洗后,能够被他信任和使用的将领更是寥寥无几。曹操必须在蜀汉内部发掘新的军事人才,或者从其他地方招揽(例如,如果他能够想办法招揽原本在魏国被排挤的旧部,那将是巨大的战力提升)。他可能会对姜维这样的年轻将领寄予厚望,但也会对其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和培养。

三、 对曹魏的影响:内耗与猜忌

曹操的“死亡”与“夺舍”,对曹魏而言将是最大的震动。

权力真空与内部斗争: 曹操的骤然“离世”(即使只是灵魂的转移),必将在曹魏内部引发权力真空。司马懿、曹叡(如果还在世)等派系之间的斗争将更加激烈。而当他们发现“刘禅”这个曾经不堪一击的对手,突然间展现出远超常人的魄力和战略眼光时,他们会如何反应?
震惊与不解: 曹魏君臣对“刘禅”的巨变会感到极度的震惊和困惑。他们可能会怀疑“刘禅”身边有高人指点,或者蜀汉内部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这种不确定性会加剧曹魏内部的猜忌和不安。
战略调整与防御: 面对一个强大的、不再是软弱可欺的蜀汉,曹魏必然要调整其战略。他们可能会更加注重防御,加强边境的军事部署,并派遣更多的军队来应对来自蜀汉的威胁。
信息战与心理战: 曹操出身奸雄,他会懂得利用信息战和心理战来扰乱曹魏的军心民心。他可能会散布一些有利于自己的流言,或者利用他对曹魏内部的了解,制造混乱。

四、 对东吴的影响:喘息与危机

东吴在经历了蜀汉的“换代”之后,短期内或许能获得一丝喘息,但长期来看,危机四伏。

短期松懈与机会: 曹操的出现,意味着蜀汉的战略重心可能发生转移,不再是那种“联魏抗吴”的策略。东吴可能会因为蜀汉的暂时“稳定”而感到一丝轻松。
强大的潜在敌人: 然而,如果曹操成功巩固了蜀汉的权力,并且开始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实力,东吴将面临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可怕的敌人。曹操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远非诸葛亮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可比。
内部分化与抉择: 面对一个统一的、强大的中国,东吴内部的派系和政治人物将面临艰难的抉择。他们是选择继续与强大的曹魏抗衡,还是尝试与“新刘禅”合作,以求自保?

五、 历史的未知:统一的可能性

如果曹操真的夺舍了刘禅,历史的最终走向将变得极其复杂和充满变数。

统一的可能: 曹操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如果他能够成功整合蜀汉的资源,并且在军事上取得突破,统一中国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他可能会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快地完成统一。
新的格局: 即使未能立即统一,三国鼎立的格局也将被彻底打破。一个强大的蜀汉,将成为天下最不容忽视的力量。他可能会迫使曹魏和东吴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和调整,以应对新的挑战。
“汉贼”与“魏贼”的模糊: 曹操以“汉”为名,却行“曹魏”之实,这种身份的错乱,可能会让“汉贼”和“魏贼”的界限变得模糊。天下人会更加关注谁能真正带来和平与秩序,而非仅仅是名号。

总结:

曹操死后夺舍刘禅,这绝对是一个能够颠覆三国历史的“炸弹”。一个拥有曹操灵魂的刘禅,将是一位冷酷、高效、极具野心的君主。他不会被“汉室正统”的虚名所束缚,而是会以最务实、最直接的方式,以蜀汉为基地,向着统一中原的目标进发。这将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权力游戏,一场血雨腥风的军事较量,其最终结果,将是对整个中国历史轨迹的重新书写。

这只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但历史的魅力恰恰在于它的无数可能性。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将是何等的震撼和难以置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就真的人如其名,刘禅,禅让,直接投降曹丕,扭头打孙吴,三国一统,结束了。

曹操打了一辈子仗,自己不称帝,但为儿子打下了基础,却留下三国鼎立的摊子,估计是也人生一大憾事。

假如真给他一次夺舍刘禅的机会,他肯定会为儿子最后尽一把力,一统天下。

假如曹家一统天下,没了战争,司马家没有了兵权,再想取曹而代之,机会渺茫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历史的洪流稍有偏离,曹操在死后奇迹般地夺舍了刘禅,那三国鼎立的格局,乃至整个中国的命运,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大胆地推演一下,这个“新刘禅”将如何改写历史。一、 政治风暴:掌控蜀汉,雷霆万钧想象一下,当曹操的灵魂注入刘禅稚嫩的身体,首先迎来的将是一场席卷蜀汉朝堂的政.............
  • 回答
    袁绍死后,他的三个儿子袁尚、袁熙、袁谭,如果能够抛弃嫌隙,团结一致共同对抗曹操,理论上是有那么一丝翻盘的希望的。但细细分析起来,这条路充满了荆棘,并且最终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首先,我们得承认,袁绍的班底并非不堪一击。在袁绍活着的时候,他占据了冀、青、幽、并四州,地盘广阔,兵力雄厚,而且麾下聚集了郭.............
  • 回答
    关于王朗和华歆为何未能在东吴任职,以及假若他们未被曹操招揽,在东吴建立后可能获得的地位,咱们细细说道说道。首先,得明白王朗和华歆这两人,在三国这个大舞台上,他们的人生轨迹与曹操的势力是深度绑定的。他们都是扬州人,早年都在各自的家乡或郡县任职,但随着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他们的命运之轮便开始向曹操那里倾斜.............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设想,如果曹操在公元220年去世时,能够真正地将权力“还政于汉献帝”,那么汉室复兴的希望,我认为并非完全没有,但绝非板上钉钉,甚至可以说依然是困难重重,充满变数。 要深入分析,我们需要拆解这个“还政”的含义,以及当时复杂的政治格局。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还政于献帝”。 “还政”.............
  • 回答
    九泉之下,黄泉路上,三足鼎立的格局早已烟消云散。曾经叱咤风云的刘备、孙权、曹操,如今都已化作一抔黄土,却也在这无尽的黑暗中,有了再相聚的奇缘。起初,只是隐约的感应,然后是逐渐清晰的轮廓,最后是熟悉的脸庞。他们曾是对手,也曾是并肩作战的盟友,如今,在黄泉,只是三个凡人,面对着他们共同的归宿。刘备首先打.............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玩味。如果郭嘉不死,三国会不会最终被曹操统一?我认为,郭嘉不死,曹操统一三国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但也不能绝对地说就会百分之百发生。 历史的走向是无数因素交织的结果,即便郭嘉这样的顶尖谋士在世,也仍会受到很多其他变量的影响。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剖析一下:一、郭嘉在曹操统一进程.............
  • 回答
    典韦的战术水平,就像他那个人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但又带着几分朴实无华。他 bukanlah 一位谋略家,不会玩弄复杂的阵法,也不是一个擅长运筹帷幄的将帅。他的战场价值,更多体现在他那惊人的武勇和无畏的牺牲精神上。我们从《三国志》和《典韦传》中能看到典韦的战术表现,大多是他作为一名冲锋陷阵的先锋和护.............
  • 回答
    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曹昂没有在宛城那一夜夭折,曹丕真的就没机会了吗?这事儿可得好好掰扯掰扯,得把当时的时局、曹操的偏好,以及这几个儿子各自的特点都摆出来,才能说得明白。首先,咱们得承认,曹昂这人,打小就跟别人不一样。虽然他不是曹操亲生的,但曹操对他那真是视如己出,甚至比对待一些亲生儿子还要上心。.............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历史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一个充满无限遐想的“假如”。如果庞统和法正这两位蜀汉的顶级谋士都健在,刘备集团的命运是否会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能否最终统一三国,灭亡曹魏和东吴?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目光拉回到他们还在世的那个关键时期,并分析他们的才能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会带来哪些改变。庞.............
  • 回答
    唉,说到袁绍此人,真是让人扼腕叹息。生前何等意气风发,坐拥冀、青、幽、并四州,兵强马壮,麾下文臣武将如云。可偏偏在最后关头,却犯下了最致命的错误——废长立幼,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终落得个子孙争斗、基业尽丧的悲惨下场。这事儿要是换了我,我可不能这么糊涂!要说处理身后事,这可是一门大学问,尤其对于袁绍.............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假设性问题,将中国三国时期的顶尖人物与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进行比较,虽然缺乏直接的量化标准,但我们可以基于历史记载和普遍认知,对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进行一个大致的评估。在开始详细对比之前,需要明确一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非常复杂的,无法简单地用一个单一的数值来衡量。 曹操的“统率”不仅仅.............
  • 回答
    (这段文字旨在探讨一个架空历史下的可能性,并非鼓励或认可任何不道德行为。)若曹操是高俅之子高衙内,而非历史上的曹操,并且目标是得到林娘子,那么他的手段必然会比史书上描绘的高衙内更为老辣、更加腹黑,毕竟他拥有“曹操”的基因,智谋与野心自然非凡。他不会像原著中那样仅仅依靠跋扈和权势去逼迫,而是会精心设计.............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如果曹操仍在世,那么刘备发起伐吴的可能性会大幅降低,甚至几乎不可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一、 战略态势的根本性改变: 曹操在世,北方的威胁依然巨大: 曹操是汉末三国时期最强大的军事和政治人物,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刘备最大的战略牵制。只要曹操还在,刘备.............
  • 回答
    关于曹操“逆时代的法家寒士政权”的定位,以及颍川士人为何倾向于袁绍而非曹操,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汉末政治生态和士人价值取向的核心。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把历史的镜头拉近,仔细审视那个时代的背景,以及曹操和袁绍各自的特质。首先,我们得破除一个误解:曹操并非一开始就“逆时代”。“法家寒士政权”这.............
  • 回答
    这是一件颇为棘手的局面,刘氏一族若想阻止曹操,必须集思广益,步步为营,而且不能仅仅依靠武力。曹操此举,已非凡人,其能力非同小可。首先,必须确定“石鬼面”的真相。这件传说中的宝物,究竟是何来历?是否真的如传闻所说,能赋予使用者超越常人的力量?刘氏一族需要派遣最精通古籍、最敏锐的学者,深入研究历代史料、.............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假如”!如果曹操当年真的同意了华佗的开颅手术,那对中国医学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恐怕会是颠覆性的。我们不妨顺着这个思路,详细地梳理一下可能出现的连锁反应,尽量避开那些“AI味”的生硬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在那个时代,华佗的开颅技术是何等超前,简直就是“神迹”。他不仅有.............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脑洞大开的问题,也足够引人深思。如果曹操真的能从千年的沉睡中苏醒,面对如今这个被《三国杀》这样的游戏“描摹”并广为流传的形象,他能不能告《三国杀》侵犯肖像权?让我们好好捋一捋。首先,我们得明白“肖像权”这个概念。在现代法律体系下,肖像权是一种人格权,指的是自然人对其肖像享有的专有权,包括制.............
  • 回答
    这场乱世七雄大逃杀,若是真的摆在眼前,那可真是一场令人血脉贲张的谋略盛宴。单看这七位的名字,就足以让人心头一紧。这可不是普通江湖恩怨,这是智慧、权术、野心,甚至还有一点点命运的较量。如果要我猜,谁能笑到最后,那我的答案是——贾诩。你可能会惊讶,为什么不是那个雄才大略的曹操?为什么不是足智多谋的郭嘉?.............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