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之前说学习的问题不爱听,我讲下老师的问题。
先说结论:将帅无能,累死三军的故事正在绝大多数学校上演。
从湖北老八校出来,高中基本没有什么作业,跟着老师上课的节奏,不需要什么额外练习。所谓黄冈密卷,老师看来也就是几个师范学生在那里抄来抄去,做这些题目浪费时间。
所以五六个小时除非是我翻墙出去打游戏了。
记忆中老师经常上课时说的一句话是:你们看,这是我出的高考题啪啦啪啦。
当时出题的思路是这样啪啦啪啦。
你们看到题目先想想人家的出题思路,就好对付了。
然后,各种对县乡教师错误教法的惊(bi)叹(shi)。
背课文,刷弱智题,甚至抄课本。
老师总是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看看人家,每天睡五六个小时,多不容易,你们再怠慢点,别人就赶上来了。
结果呢?
人家上个三本就张灯结彩了。
我们上一本在班上还是倒数。
有人会说,为什么他们这么努力,还是很难?
原因相当简单:他们的老师业务素质差,也没有学习提高的机会,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这种高强度塞满学生的时间。
与其说是勤能补拙,还不如说只是安慰自己:我们都努力了。
我相当怀疑部分软文答主没有上过高中,至少不是重点高中出来的。
当然,又有人说了,为什么重点高中可以享有这样的特权?为什么教育的知识不能下放?
我觉得不可能。毕竟这种宽容的教育只适合最顶尖的,拥有好学习习惯,悟性很高的学生。也就是一个地级市前几百名的学生(到县份就只有前几十名了),以及家长愿意砸几十万的部分学生。
不好好学习,又没有一个好爸爸,你拿什么跟这个世界讨价还价?
先说结论:这是优胜劣汰过程的一部分。
非冲刺阶段,五六个小时睡眠意味着作业都已经拖垮了大部分人。
我见到不少我女儿(小学一年级)的同学作业要做到9点多才结束。
这不是努力,而是缺乏计划能力。
绝大多数作业本质上都是简单重复,如果不能从这里解脱出来,高分你想都别想。
后面的大题如果是作业里有的,那就不叫大题了。
至于怎么解脱,我只能说一句。
你以为学霸就不抄作业了吗?
所以,一个极其杯具的事实是,真正能脱颖而出的,不是这群每天睡不好觉得学渣,而是好好睡觉,每天刷大题的学霸们。
因为社会资源投入不足,造成零和博弈,所以只能内卷逼迫呗。
实际上中国对于教育这块的人均资源是非常紧缺的。 我个人恰好走过两边的高中,所以对资源差距有非常深的体验。 中国这边常见的一个班6,70人。老师不可能细节顾及每个人的特点,爱好,理想和发展方向。并因材施教。只能以成绩和升学率为导向的重点提高特定尖子生的同时,兼顾全班的底线。 我比较异类就是因为确定了不会参加高考(已经确定出国)所以老师对我要求不高,于是我才在大家都在拼命的时候用高一高二搞天文俱乐部(组织观流星雨活动),搞话剧导演(我们班全班上阵,最后还给初中部做示范表演),参加辩论赛等。。。这里感谢石家庄六中的老师们百忙之余还支持了我们这些人的疯搞。 然而我这么搞不等于其他人需要高考的也可以这样搞。
而来了美国以后由于需要补英语的关系,我实际上又上了一遍高中(10年级开始),走到最后正常参加SAT,托福等。 美国班是走读班(老师固定教室,学生自己选课后特定时间去上),一个班也就是20个人撑死,小课如古典文学(读莎士比亚,荷马史诗等)就10个人都没有,老师很容易注意到每个人的需求。 而且对于我这种ESL(英语第二语言)的学生,还有尝试课(即不算学分,不给成绩,没硬性作业要求,但允许全学期旁听,参与课堂讨论学习以提高英语水平)。 每天2点半下课后,都是自己的课外时间来自行调配课外活动/学习计划。 在老师之外,每个人都有一个固定的辅导员来根据你的爱好,成绩,和期望制定学习计划,课程选择,甚至联系实习或者大学课程等(可以在高中时期就去大学拿课)。 我在Amherst Regional High (MA) 三年期间学了4年的课,加上中国转的学分创造了学校的毕业记录(88学分毕业,我毕业时167学分),至今无人打破。 其中专业打字,电路设计,学前儿童教育(我们高中自带幼儿园,学习照顾学龄前儿童)野外生存技能等课一直受益到今天。
然而后面的投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把美国这种教育资源(师资,课程设计,师生比,选择方向)等比例放到中国,人均教育资源需要投入的是现在的多少倍?当总投入不足,每年大学入学人数就那么多,非大学出路又极为狭窄的时候,睡眠时间必然被用于争夺那可怜的边际效应,哪怕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我是一名程序员,也是一名父亲。
坦率的说,我很绝望。
孩子几乎每天做作业都要到11点,周末还要上各种辅导班,几乎全部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没有任何自由。
有一天周末,黄昏。孩子做完作业,趴在窗户上,怔怔的望着楼下,突然问我:
“爸爸,你说人活着有什么意思?”
听这么小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我不由的心头一酸,感觉到有眼泪在打转。
为了安慰孩子,我说:
“你今天好好学习,是为了将来考上好大学,毕业找个好工作。到时候,你有了钱,又有了时间。想去哪玩,就去哪玩!”
其实我知道,我在撒谎。
真相是,将来孩子即使考上了好大学,有了好工作。大概率也是忙碌终日,不得半日偷闲。哪怕是表面上拥有的不错收入,却需要用健康和生活来交换。
正如昨天我读到的一条朋友圈:
不到半年的时间,我们完成了全年的产值目标,领导有了很好的分成,他问我们有什么要求。你不要再说要不全员再普调一下什么的了。有的时候钱解决不了问题。看着电脑上的时间一点零五。我心里想,我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可现在工作把我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朋友毕业于名校,拥有一份表面光鲜的工作,但我能理解他的苦。
这样算下来,人的一生,年轻的时候终日学习,失去了青春。
长大的时候,终日工作,失去了健康和家庭。
然后老去,死亡。
接着,我们的下一代又重复我们的生活。
代代循环,周而复始。
可是,我想问:
人来到这世上,这么辛苦的走一遭,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个是提前为以后的996工作做准备,当你在初中高中每天只睡5到6个小时,就会有更大概率考上一流大学,从一流大学毕业后,就可以进入一流的996大公司,然后继续初中高中的生活。
如果你心理素质或者体质不够过硬,会在27岁猝死在公司。如果你年龄大了运气不够好,你会在40岁左右被裁员,还不起房贷然后跳楼自杀。
当然,现在情况好一些,你读书也好不读书也好,在一二线城市应该都买不起房子,所以不会因为还不起房贷跳楼自杀,因为连房贷也没有。
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会从初中就开始这样的生活,我只能说,中国在几十年前开始有很多人被植入其他意识或者记忆了,这种意识或记忆像病毒一样地散播,仿佛大家都忘记了以前认真工作,按时休息,开心娱乐的事情,各个都像被上了发条的钟一样,一开始走就停不下来,直到死亡。
如果给了超过5~6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孩子们仍然只会分配5~6个小时给睡眠。
要多想!
要多想!
要多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