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文艺青年在讨论旅行的意义。
甲说:“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哪儿来的世界观?”
乙点了点头:“说得对,所以肉体和灵魂至少要有一个在路上。”
丙补充道:“恩,人生就是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丁仰起头深沉地说:“人生并不只有苟且,还要有诗与远方。”
这时只听见一声冷笑,一位长者打断了他们的讨论:“我说年轻人啊,naive啊。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这个道理,你地识晤识得啊?”
“什么狗屁道理!”丁皱起眉头,大声呵斥。
甲乙丙正准备附和,一位白衣中年人走了过来,眉目淡然,捋着胡须说:“老师说得对,若是我呢,宁曳尾于涂中。”
“什么……尾在……什么中?”甲乙丙丁四人满面疑惑。
中年人见他们听不懂,扶了扶额说:“额……意思是比起去旅行见世面,我宁愿待在自家泥地里打滚。何况生也有涯,而见世面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会累死人的呀,难道不是吗?”
四人听罢,捧腹大笑,指着中年人说:“傻X!”
未等四人笑完,一个响亮的声音从四人背后传了过来,“闪到一边去,不要遮住我的阳光!”
四人回头,发现他们正好挡在一个衣衫褴褛的洋人大叔前面。这位大叔睡在一个大大的木桶里,以至他们根本没留意到他的存在。
未等四人挪开,又听见一个声音:“好!好!好!”
一位有着“一字”型胡子的长衫先生拍着手掌走到了那洋人跟前,笑着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要的就是这种宅的境界!”
洋人慵懒地摇了摇头,指了指后面,“要论宅的境界,你看他、他、他、还有他。”
只见那洋人指向之处有四个房间,里面分别有四个人:
一个在书桌前死命翻书,目不窥园;
一个死命盯着窗台的竹子,不顾吃饭睡觉;
一个仔细揣摩眼前的花瓶,不顾娇妻的呼唤;
一个对着墙壁打坐,岿然不动,墙壁上居然因此印下了他的影子。
甲乙丙丁四人看着眼前这匪夷所思的一幕接一幕,全部都愣住了。
这时一位瘦削的男人不知从哪里走了出来,行到四人中间,问:“知道他们都是谁么?”
四人摇头。
男人说:“那长者姓李名耳,世称老子;那白衣人姓庄名周,世称庄子;那洋人叫做第欧根尼;那长衫者,额…你们连他都不认识,怎么学语文的?姓周名树人,世称鲁迅;那书桌前的学霸叫董仲舒,那对着竹子发呆的叫王阳明;那对着花瓶不动的叫邵康节;那对着墙壁一坐就是一天的乃是天竺婆罗门种,世称达摩。”
四人一下听得痴了,良久才反应过来,问那男人:“那么你又是谁呀?”
男人笑了笑,说:“我呀,我是谁并不重要。话说,你们今天给了我很多灵感,我很感谢你们。我专门为你们创作了两句诗,以后我会把这两句诗放到我的文集里,传于后世。”
“什么诗呀?”四人好奇地问。
男人清了清嗓子,吟道:“诗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说罢,那瘦削的男人便消失在虚空里,只留下“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的十四字依然回荡在空气中。
四人回头,发现那长者、白衣等人也一并消失了。
空空的旷野上,他们四人对着夕阳,颓然地望着他们从未到过的远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