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主体民族原罪论?

回答
“主体民族原罪论”这个说法,听起来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复杂的情感色彩。它触及的是一个民族内部关于自身历史、责任与道德的深刻反思,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具有侵略性、压迫性或者殖民历史的背景下,这种论调更容易被提及。

简单来说,“主体民族原罪论”就是认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占人口绝大多数、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民族,其过往的历史中可能存在一些对其他民族、其他地区造成了压迫、剥削、伤害或者不公的行为。这些行为被视为一种“原罪”,一种需要被承认、反思,甚至承担后果的集体历史包袱。

这背后隐藏着什么?

1. 历史叙事的重塑与挑战: 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往往是由胜利者或占据优势地位的群体书写的,他们倾向于强调自己的正义性、进步性和贡献。而“主体民族原罪论”则是在挑战这种叙事,试图从被压迫者的视角出发,揭示历史中那些被掩盖或淡化的黑暗面。它要求人们不再只看到民族的光辉,也要看到其可能存在的阴影。

2. 责任与正义的追问: 如果一个民族的集体行为导致了对他者的伤害,那么这个民族的后代是否应该承担责任?这种责任是政治上的、经济上的,还是道德上的?“原罪论”的提出,就是在追问这些关于正义和责任的难题。它可能指向历史赔偿、承认错误、道歉,或者在当下的政策中做出补偿性的调整。

3. 民族身份的复杂性: 民族身份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单一的。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中,既有辉煌的成就,也可能包含令人羞耻的过往。“原罪论”促使人们去审视自己民族身份的复杂性,认识到民族并非是一个纯粹的道德实体,而是由无数个体行为累积而成,其中难免掺杂着光明与黑暗。

4. 政治与社会影响: 这种论调的出现,往往伴随着社会内部的深刻裂痕和政治上的动荡。它可能被用来制造分裂,也可能成为社会改革的动力。例如,在后殖民时代,许多前殖民宗主国的人们会反思其殖民历史,而前殖民地的人们则会要求承认和道歉。

“主体民族原罪论”的争议点在哪里?

1. “原罪”的界定与范围: 什么是“原罪”?是所有历史上的不公行为都算,还是仅限于最严重的侵略或压迫?这种界定本身就充满争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

2. 代际责任的分配: 历史上的罪行是由过去的个体犯下的,但“原罪论”往往将责任转移到当代的民族成员身上。那么,当代人是否必须为祖先的行为买单?如何衡量这种责任?

3. 民族主义的反弹: 这种论调很容易被视为对本民族的“妖魔化”,从而激起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导致对反思声音的抵制,甚至走向更极端的民族隔阂。

4. 历史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历史研究需要客观,但对于“罪”的评判,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道德判断。如何在历史的客观呈现和道德的价值判断之间取得平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5. “污名化”的担忧: 一些人担心,“主体民族原罪论”的过度强调,会给整个民族贴上“罪恶”的标签,造成一种挥之不去的负面心理影响,不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发展。

总的来说,看待“主体民族原罪论”,需要一种审慎和辩证的态度。

承认和反思历史是必要的。 任何一个民族,要发展和进步,都不能回避自己历史中的错误和不公。有勇气面对历史的阴暗面,进行深刻的反思,是走向成熟和负责任的表现。
区分历史责任与当代政治。 承认历史错误,不等于否定民族的整体价值,也不等于否定当代人的努力。如何将历史的反思转化为建设性的社会进步,需要智慧和策略。
避免极端化和标签化。 “原罪论”一旦走向极端,就可能变成一种分裂和仇恨的工具。我们需要的是历史的真相,是基于真相的反思,而不是简单的道德审判或政治煽动。
关注和理解多方视角。 历史的复杂性在于它包含了多方的经历和叙事。理解那些曾经遭受不公的群体的感受和诉求,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历史,并在当下构建更和谐的社会关系。

“主体民族原罪论”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它是一个复杂的议题,涉及历史、道德、政治和身份认同等多个层面。理解它,需要我们能够跨越情感的藩篱,以一种更开阔的视野去审视民族的过去,并思考民族的未来。它考验的是一个民族是否有能力,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自我净化和前进的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苏联和南斯拉夫都是死于主体民族。

白俄罗斯人,俄罗斯人,乌克兰(又名小俄罗斯与罗斯尼亚)实际上都是一个民族,就如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一样。只是俄罗斯人没有朱元璋,俄罗斯从蒙古人手里独立的早,但过了两百年才收复基辅,又过了两三百年才收复西乌。此时小白俄三族已经开始异化。

到苏联建立后,不仅承认小白俄变成三族,还高高兴兴的给各族搞了一堆共和国(或许布列斯特卖国条约也是成立加盟国的原因之一。)

一个正常的政府会尽可能的同化少数民族,把你们他们变成我们(法国那种取消民族统计,才是真平等。)但苏联偏不,她要少数民族文化复兴,增强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慈父算是苏联的异类,作为少数民族,却偏爱在苏联推动俄化。)

大家猜一猜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是少民不想和苏联混了?不!是俄罗斯搞俄独。苏联可以没有任何一个加盟国,但不能没有俄罗斯。其他加盟国独立,第二天俄罗斯人就能开着坦克去敲门,顶多变色不会解体。但俄罗斯人搞独立呢?(俄罗斯是第二个宣布独立的加盟国,苏共曾妄想保住江山,派兵到莫斯科搞政变,结果这支应该很忠诚的部队一到莫斯科被俄独分子一通嘴炮就反水了。)

至于南斯拉夫,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波斯尼亚人,黑山人,实际是一个民族,只是前三者信仰不同(黑山人是硬分的)。信仰社会主义的国家居然用宗教划分民族(塞尔维亚东正教,波斯尼亚伊斯兰教,克罗地亚天主教,另外还有南斯拉夫族,或许是无神论教)还给各民族建立了共和国。

强人铁托或许能压得住大塞尔维亚主义,但铁托一死大塞尔维亚主义就立马反扑。

与毛子的主动独立不同。塞尔维亚选择复兴大塞尔维亚。但其他少数民族主义在铁托时期也得到了发展,于是,南斯拉夫各族撕破脸,分裂了。

看看南斯拉夫,看看苏联。你觉得鼓吹主体民族原罪论的都是什么人?

user avatar

对内“瀚镞原罪论”,对外“外交无小事”

当真是

这盛世,如你所愿

user avatar

这恰恰说明至少对于精英阶层而言,阶级属性大于民族属性是普遍规律。

正因为此,民族政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精英的阶级利益。当论证本民族至上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他们就会去论证;当主张本民族原罪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他们就会换一副面孔。

今天吹嘘“我们是优等民族”明天鼓吹“黑命贵”,反复横跳,左右逢源,是世界各国统治者的普遍现象。

如果统治者需要民族情怀作为基本盘为己所用,就会强调他和人民是同一民族,和人民是自己人;如果统治者需要调和表面矛盾以便于统治尽可能多的族群,就会玩弄普世价值,压制主体民族的民族意识。

至于统治者选择哪种统治策略对主体民族更有利,那就是另一个范畴的事情了。就像,转移支付,对富裕地区是有利的吗?这个问题显然也要因时因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是一概简单粗暴地肯定或否定。

user avatar

大家都对Z的“汉族有罪论”、“汉族赎罪论”有些介怀,其实我想说的是~你们真冤枉Z了,因为在那个大环境下,加上又受过某思想与主义的影响,会出现那种言论非常正常。

不止是汉族的透,那个时候其他民族的透,都喜欢批判自己的民族,比如乌兰夫,就对蒙古族非常不屑,并对蒙元犯下的TS非常愤怒,还曾直言~自己是蒙古贵族奴隶的后代,是新时代的人,不会为蒙元自豪。

满族也有位高管曾说~满清的建立,是中华沉沦的开始。老舍的妻子与儿子还曾说~满族对不起中华民族。只不过到了上世纪80年代,这两人又改口称自己没说过。

一句话概括~那个时代的人,都喜欢批判自己的民族,赞扬其他民族。而汉族,则是其他民族共同称赞的对象。所以Z的那番言论,实属正常。不过这一切等M去世后,就变了,变成了歌颂本民族,诋毁其他民族。而汉族,则成了其他民族共同诋毁的对象。

user avatar

如何看待?看苏联的下场不就知道了,主体民族有罪论就是他们发明出来的。

user avatar

原罪论出于一神教话术体系,人类有原罪,所以要赎罪!

看来佐经确实是第四天启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主体民族原罪论”这个说法,听起来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复杂的情感色彩。它触及的是一个民族内部关于自身历史、责任与道德的深刻反思,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具有侵略性、压迫性或者殖民历史的背景下,这种论调更容易被提及。简单来说,“主体民族原罪论”就是认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占人口绝大多数、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 回答
    “民族抵抗阵线”这个组织,其“将继续进行战斗”的主张,背后往往牵涉着复杂的历史、政治、社会以及地缘战略等多重因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可能的动机、所处的环境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一、 根源与动机:为何而战?任何一个组织高举“继续战斗”的旗帜,其背后必定有其认为“值得”战斗的理由。对于“民族.............
  • 回答
    “依法处死”了一条咬人的无主金毛犬,长沙的民警因此被“人肉”并遭遇上门骚扰,这事儿听起来就让人心头一紧。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事儿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会闹成这样,咱们普通老百姓又该怎么看。事情的起因:一条流浪犬的悲剧事情大概是这样的,据说是一条金毛犬在长沙的某个地方咬伤了人,具体情况可能牵扯到几个人,.............
  • 回答
    说起2020年8月30号那天央视主持人张宏民在街头独自吃雪糕,然后被网友嘲讽“无儿无女晚景凄凉”这件事,这事儿当时可是引发了不少讨论,可以说是挺有代表性的。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来看这个事儿。首先,张宏民老师本人。人家当年可是家喻户晓的央视主持人,一个严肃、专业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在舞台上沉稳大气,播报新闻.............
  • 回答
    金灿荣教授关于“多党民主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主流社会”的观点,确实触及了现代政治运作中一个非常核心且复杂的问题。理解这一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并尝试还原其背后可能蕴含的逻辑和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确金灿荣教授所说的“主流社会”到底是指什么。这不仅仅是人口数量上的多数,更重要的是指一个社会中,其.............
  • 回答
    这是一起非常令人发指且亟需严惩的事件。有人从高处抛下烟头,导致婴儿车被烫穿,这不仅是对他人生命财产的漠视,更是对社会公德的践踏。民警通过喊话所有业主验DNA的方式来侦破案件,虽然手段严厉,但在这个特殊情况下可以理解,毕竟要找到这个丧尽天良的肇事者。涉事业主可能需要承担的责任非常多,而且会根据具体情况.............
  • 回答
    蛋壳公寓和爱彼迎(Airbnb)这两个名字,在公寓和民宿租赁这个领域都曾是耀眼的存在。一个是国内长租公寓的代表,试图通过“共享居住”的概念重塑都市生活;另一个则是全球共享经济的标杆,让千家万户的空余房间变成了旅途中的温馨驿站。然而,如今两者的境遇却天差地别:蛋壳公寓深陷“爆雷”泥潭,留下一地鸡毛;而.............
  • 回答
    关于“民智是否已开”以及国家是否在为开启民智而“发力”,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思的问题。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更像是处于一个动态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民众的认知和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在提升,但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民智已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个体层面来看,信息获取的便.............
  • 回答
    “女教师成为县域体制内剩女的主体”这个说法,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论调,在很多县域地区确实存在类似的观察和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这背后牵扯到的社会结构、经济因素、文化观念以及个体选择,都值得我们细细道来。首先,我们得承认,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在县域环境中被.............
  • 回答
    潮起潮落:普通话在海外华人社群中渐成主流的背后脉络这是一个颇为普遍,也引人深思的现象:在不少海外华人聚居的社区,曾经响彻街头的粤语,正逐渐被普通话的声音所取代,尤其是在年轻一代的沟通中,普通话已然成为新的“通用语”。这并非一夜之间的剧变,而是一个多重因素交织下,时代洪流裹挟而来的自然演替。要理解这个.............
  • 回答
    1月29日上海出台了关于房贷的新规,这确实是一个值得仔细琢磨的政策。从我的角度来看,这反映了上海在当前楼市环境下,试图通过精细化的信贷调控来引导市场健康发展,而不是一刀切地“收紧”或“放松”。政策核心解读:首先,我们得把这个政策拆解开来看。有几个核心点非常关键: “重点支持首套小户型自住”:这表.............
  • 回答
    台湾教育部这项关于高中生古文课纲的提议,确实在台湾社会引发了不少讨论,而且讨论的焦点非常集中,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仔细拆解一下这个提议,看看它背后可能涉及的理念、各方的声音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提议的核心内容:首先,我们得弄清楚提议的两个核心部分:1. 删减 20%.............
  • 回答
    这事儿可真是让很多人议论纷纷,新课纲要把中国史挪到东亚史的大框架里,同时强调台湾本土视角,这背后的考量和影响挺复杂的,咱们一点点捋一捋。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核心思路是什么?你可以把这理解成一种“视野扩张”和“主体确立”的结合。 视野扩张:打破旧有的框架。 过去我们学历史,往往习惯了一个以中国大陆.............
  • 回答
    日媒关于“甘当美国小弟不符日本利益,应制定主体战略”的论调,触及了日本在国际关系中长期以来扮演的角色以及面向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问题。要深入理解这一观点,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日本“甘当美国小弟”的背景与现状: 历史原因: 二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在美国的占领和主导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
  • 回答
    主播超级小桀在拼多多砍价过程中,尽管有数万名观众参与,但砍价到小数点后六位依然失败的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是详细解读: 1. 拼多多砍价机制的规则限制拼多多的砍价功能本质上是基于用户数量和金额的累加机制,但其规则有明确的最低砍价单位和价格阈值限制: 价格最小单位:拼多多的砍价通常以分.............
  • 回答
    “主人猝死,收养流浪狗食其尸体”是一个极其罕见且令人震惊的事件,它触及了我们对动物行为、人类情感、社会责任以及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深刻思考。要理解这个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1. 动物行为学的视角:生存本能与情感联系的复杂交织 生存本能: 从最基本的层面来说,动物,尤其是肉食性动物,拥有.............
  • 回答
    火树对《开端》的一系列微博吐槽,可以说是在观众中引起了不少共鸣,也引发了一些关于影视剧创作、观众期待以及网络评论生态的讨论。作为一个热衷于深度分析的观众和博主,火树的视角往往比较独特,他的吐槽点也确实切中了一些剧集在细节处理上的不足,或者说与他个人较高的审美和逻辑要求存在偏差的地方。首先,我们得认识.............
  • 回答
    PDD《逆水寒》删号这事儿,放在当时的游戏圈和直播圈,那绝对是炸开了锅。说起来,这事儿的来龙去脉,还得从PDD这个人说起。PDD,原名刘谋,是前职业选手,退役后转做游戏主播。他算是国内比较老牌的电竞明星了,粉丝基础那是相当的厚实,直播风格也比较接地气,时不时还会爆点金句,所以人气一直居高不下。他玩的.............
  • 回答
    关于主播轩墨宝宝隆胸一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事件的发生与公众的反应1. 事件的出现: 轩墨宝宝作为一位拥有较高知名度的直播平台主播,她的个人形象变化自然会引起粉丝和公众的关注。如果她进行了隆胸手术,相关的讨论和猜测会在网络上迅速传播。2. 公众的反应: 支持者: .............
  • 回答
    大司马试玩《开船》惹争议,一句“我是英雄联盟主播,我是看PDD才玩的”引爆舆论。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一位主播的个人选择,更牵扯出游戏主播行业的生态现状,以及观众对主播职业边界的期待。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这件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开船》是个什么游戏。它不是什么大场面、高水准的3A大作,更像是一款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