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法国军队的战斗力很差嘛?为何我不了解法军历史却有法军不堪一击的想法?

回答
关于法国军队战斗力的问题,以及你可能存在的“法军不堪一击”的印象,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涉及历史、政治、军事战略以及公众认知等多个层面的话题。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

一、 “法国军队不堪一击”这种印象的来源: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印象确实在一些公众认知中存在,尤其是在非军事专业人士中。这种印象的形成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由一些历史事件和传播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速败(1940年):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负面印象来源。1940年,德国闪电战在短短六周内就迫使法国投降,这无疑是法国军事史上一个巨大的打击。当时法国军队数量庞大,装备精良,拥有当时欧洲最强大的装甲部队之一,但却未能抵挡住德军的攻势。这种戏剧性的失败,加上随后法国沦陷、维希政权的建立,给全世界留下了法国军队战斗力不强的深刻印象。
具体原因分析(二战速败):
战略思想的僵化: 法国军事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上,过分依赖坚固的防御工事(马奇诺防线),而未能充分适应德国提出的“闪电战”新战术。
装甲部队的运用问题: 法国拥有优秀的坦克,但其装甲部队在战术上过于分散,未能形成有效的集中打击力量,而是被用作步兵支援,效率大打折扣。
指挥体系和协调问题: 法国军队的指挥链复杂,决策缓慢,各兵种之间的协调不足。
政治因素和士气: 法国在战争爆发前经历了一段政治动荡时期,国内存在分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队的士气和凝聚力。
德国的创新战术: 德国集中使用装甲部队和空军协同作战,通过机动穿插来瓦解法军的防御体系,这是当时法军未能有效应对的。

2. 媒体的放大效应和刻板印象: 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往往会聚焦于戏剧性的事件和结果。法国在二战中的迅速溃败,成为一个极具新闻价值的事件,被反复报道和讨论,逐渐固化了“法国军队容易被打败”的刻板印象。这种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被新的事实所改变。

3. 对法国作为传统军事强国的历史认识不足: 很多不了解法国历史的人,可能只看到了近现代的某些挫折,而忽略了法国在历史上曾是欧洲军事强权的地位。

二、 法国军队的真实战斗力并非“不堪一击”:历史上的辉煌与现代的实力

然而,将法国军队一概而论地描述为“不堪一击”是不准确的。这种说法完全忽略了法国军队在历史上展现出的强大实力,以及其在当代的现代化建设和军事能力。

1. 法国军队辉煌的历史战绩:
“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 法国军队在17世纪和18世纪初是欧洲最强大、最专业的军队之一。路易十四时期,法国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在多次战争中取得了显著的胜利,例如对荷兰、西班牙的战争,以及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瓦邦的军事工程和堡垒建设,更是欧洲军事史上的一个高峰。
拿破仑战争时期: 这是法国军队最辉煌的时期。拿破仑·波拿巴率领的法国大军(Grande Armée)在欧洲战场上几乎所向披靡,征服了欧洲大片领土,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将领和经典的战役(如奥斯特里茨、耶拿等)。虽然最终败北,但这并不能抹杀其强大的战斗力和战术创新。
第一次世界大战: 尽管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法国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坚守住了西部战线,抵挡住了德军的数次大规模进攻,例如在凡尔登战役中展现了惊人的韧性和勇气。法国军队在整个战争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并且最终是战胜国之一。

2. 当今法国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和实力:
军事现代化: 现代法国军队是一支高度专业化、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现代化武装力量。法国是欧盟中少数拥有独立核威慑力量的国家之一,其军事工业基础非常强大,能够自主研发和生产先进的武器装备,包括战斗机(阵风)、军舰、坦克和导弹系统。
战略独立性: 法国一直追求军事和战略上的独立性,是北约中少数坚持拥有独立指挥权的成员国,并且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这都与其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有关。
海外行动和维和能力: 法国军队活跃在全球各地,尤其是在非洲,参与了多次反恐、维和以及人道主义援助行动。例如在马里等国的军事行动,展现了其部署、作战和维持治安的能力。
欧洲军事主导力量之一: 法国与德国一同被视为欧盟防务体系的“双引擎”。法国在推动欧洲一体化防务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军事技术和研发: 法国在航空航天、海军、核技术等领域拥有世界一流的军事技术和研发能力。

三、 为何会产生“法军不堪一击”的误解?

综合来看,产生这种误解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历史事件的过度聚焦: 如前所述,二战的速败是一个非常醒目的负面案例,被媒体反复提及,成为一种“标签”。
公共认知的滞后性: 大众的认知往往是滞后的,更新一个国家军事实力和形象需要漫长的时间,尤其是在没有持续接触相关信息的情况下。
刻板印象的传播: 一旦形成负面刻板印象,即使有反证,也难以迅速改变。
与邻国的对比: 有时会不自觉地与德国、英国等其他欧洲军事强国进行比较,尤其是在二战后,德国的军事崛起以及英国在某些时期扮演的角色,可能会让法国在某些方面的表现显得不那么突出(尽管这种比较本身也很复杂)。
对军事实力理解的片面化: 有些人可能将军事实力简单地等同于“某场战役的胜负”,而忽略了军事的整体性、现代化水平、战略纵深、国家意志以及非传统安全能力。

总结:

法国军队在历史上拥有过辉煌的战绩,也经历过二战时期的重大挫折。然而,将现代法国军队简单地视为“不堪一击”是不符合事实的。现代法国军队是一支拥有核威慑、先进装备、强大研发能力以及全球部署能力的现代化军事力量,在欧洲和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你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很可能是因为二战中法国的速败是公众认知中一个非常突出且具有负面色彩的事件,并且这种印象在媒体传播和大众认知中被固化了,而你可能还没有接触到更多关于法国军队在其他历史时期以及现代实力方面的详细信息。

要全面了解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需要对其历史、军事理论、技术发展、战略部署、人员素质以及国家整体实力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法国军队的实力远比“不堪一击”这个简单的标签要复杂和强大得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年拿皇带着我们又是解散神罗,又是马踏柏林,在耶拿速推普鲁士的时候,你们既聋且瞎又哑,不听,不看,不吹。然后我们也就被德国人速推了两回,你们怎么就死揪着逼个没完呢?

啥?两回?除了二战那次,还有别的?

额,普法战争了解下

正经说,我觉得这事主要是和他所属的历史时代的关注度有关。法国人在普法战争里输的不比1940惨,但大家黑法国的时候都拿1940黑,为啥?二战多有名啊,票友圈子多大,大众纪录片多的的光碟加起来都能堆出一座坟,普法战争,谁知道,谁关注,有几个票友啊,要不是因为都德,大部分国人估计连这场战争的名字都不知道。至于动不动就和一打的列强小霸王干起来的路易十四时代,谁听说过?谁关注?谁在乎?谁讨论?别说微博上,就是放到知乎,能把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大概过程讲出来的有几个啊。

懂量子物理学的没几个,可大家都知道薛定谔的猫。能完整讲述两次大战间法国国防建设和1940年法国战役的没几个,但是个人都知道:要想赶在法军投降前攻克巴黎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为什么?因为大部分的人是通过段子来认识世界的。轻松易懂,五秒一瞥就能获得一种直击真理的快感,谁不喜欢呢?

那段子怎么传开呢?圈子要够大很重要,二战就是这样,别看它的核心票友圈子不大,但重要的是,它有一群虽然质量不高,但数量很大的外延。数量大和质量低都很重要。质量低但好歹有点质量,代表着,当他们拿到一个段子,只要段子不是太硬核,他们马上就会懂,而不高的质量还意味着他们很少接触“冗长枯燥”的“严肃”叙述或研究,而且会把历史段子当做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就和一讲到神罗,有些人就会祭出且只祭出那句话,还洋洋得意一样),二战这块,有一大帮懂一点但也只懂一点,只懂一点也不进取多学点,多学了才一点就觉得自己掌握了宇宙真理的爱好者,对段子的传播很重要。毕竟我要讲个七年战争的段子,谁传播,谁转发啊?倒不在于段子是否涉及到七年战争里比较硬核的知识,而在于七年战争本身就硬核。

数量大,代表着段子极容易被传开以及来回传。而且一个二战知识金字塔底层的爱好者,不仅仅只有底层爱好者这一个身份,他还可能在其他的金字塔上位于较高的位置,比如说,一个人同时还是著名键盘侠,他可能会在发言的时候引这些段子,然后他的粉丝们就又接受了一次。而圈子越大,这种人也就越多。

…………………………………………

更一下吧

评论区果然不出所料

类似的评论还有些,有些被我删了(嗯,我就是我评论区的大皇帝,既然你的评论不可理喻,那也别管我蛮不讲理的删评拉黑)

法鸡战例千千万,有人只盯着1940。

我写这个答案的初衷其实也不是像吹法鸡,我也懒得当法棍(也是个成年人了,懒得当谁的粉丝了),只是想提醒大家(额,只是某些人)放宽视野,有一种就事论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而不是仅因为某国(不仅法国)一两件出名的事而给某国贴标签,这说白了不就是地图炮嘛。

还是准备关评论了,毕竟很多东西,比如这件破事,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怎么说他也不会听你的

评论区无论站哪边的,麻烦都别再争了,不会有结果的。大家都不过是傲慢的指着对方自言自语罢了,谁也说服不了谁的

既然有人死抱着1940不放,那就一脚把他踹开,各玩各的便是,何况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对1940的法国战役也只有个大概的标签式的了解,随那帮傲慢的文盲臭傻逼去吧。

有句1+1≡2一样按理讲人尽皆知的常识,怕有文盲不知道,还是再讲下吧:

1940年的法军≠法军。

user avatar

印支战争时的一段逸事。

我军顾问曾为越军策划过一次伏击行动,行动当天恰逢下雨,越军以有雨为由推迟出发。我军顾问得知后,跑到越军司令部破口大骂,怒斥越军缺乏最基本的作战素养,刺耳直言不绝于口。。。。

还没等到骂个痛快,捷报传来,伏击成功。。。。

事后调查,法军也因为下雨推迟了出发时间。。。。。。


中美对法军的评价:

中方:

陈赓大将:“法军和越军是一对绝妙的对手”。(都是渣渣)

我军顾问团普遍看法:法军战斗力不如国军,我军横扫中南半岛如探囊取物。。。。

美方:

1954年,美国顾问团向参联会的报告(美军顾问团一向是祥瑞,到哪哪完蛋):就印度支那总兵力的对比来说,法军仍然占据着2比1的优势,并且在装备和运输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可是法军在印度支那地区仍然是防御性的战略态势。(艾森豪威尔据此报告否决了出兵印支的计划)

“在红河三角洲和各个据点外围,正常的巡逻已经无法进行。法国人采取的攻势总是稳字当头,缺乏想象力,战役目标也很有限。除非构筑好坚固的工事,或者出现绝好的战机,否则法军是避免和越军进行决战的。。。”(跟越军打都要缩进工事,打德军自然是地上有条缝就要钻进去)

“不在此地与法军人士进行日常交流是绝对不可能想象到,法军参谋人员的思维和做法老旧的就像1935-1939年战前时期一样。。。法国远征军缺乏足够的训练和高素质的军事参谋人员,缺乏主动进攻的心理,即使美国援助以大量的军火和物资也不能改变这种情况。”(对国军的报告改几个字就可以形容法军)

艾森豪威尔本来就觉得奠边府是没有胜算的赌博,美军的报告更使他认为法军已经不可救药(再加上艾克本来就对法军的熊样一清二楚)。1954年2月10日上午10时30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公开表示他坚决反对美国军事介入印度支那战争。


最后闲话一句,近现代以来战斗力最强的法国,是二战后期那支黑人为主的法军。印支战争中法军战斗力下降,恐怕与法军中黑人比例的下降有很大的关系。。。。



user avatar

你要说整个历史,法国战斗力再怎么都很差不沾边,别的不说那个科西嘉的“怪物侏儒”当年一手缔造拿破仑帝国体系,成就法兰西第一帝国到现在也不过二百多年。

之所以觉得法国人拉胯主要是法军近现代表现着实不行。


即便是面对软弱无能的带清,法国也成为镇南关大捷这样的著名战役的背景板,这一战重创法军司令尼格里,时任内阁总理茹费里甚至因此黯然下台。

甚至有人揶揄法国二战投降的快,其实是因为镇南关大战患上了“冯”姓恐惧症。



一战期间法国表现其实不算差,也为此流干了一代人的血,但奈何当时英国的外交政策就是在欧洲找一个挡枪子的,让后让那个挡枪子的去跟捣乱的拼命。

所以二战时法国迅速投降,表现不说是糟糕透顶,起码也可以评价为一败涂地;作用不说是为虎作伥,起码可以评价为完全为负。

抵抗时间还没苏联一栋大楼长就不说了,整个维希政权在拥有百万大军和海军空军的情况下安然投降。

本土迅速沦陷就算了,海外殖民地也接受这个结果归顺了德国,甚至戴高乐在外组织抵抗的时候,维希政权还想跟他撇清关系。

然后法国开始给德国提供粮食、武器、弹药和人力资源,可以说早期德国横扫欧陆,法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战之后靠着戴高乐,加上欧洲大陆优秀的匹配机制,法国拿到了个五常的头衔。

但你以为他会吃到二战红利然后支棱起来了吗?

并没有。

法国于1949年在越南部署了二十三万人的部队,越南号称十几万大军实际上只有六七万的的正规军,而且武器极差单兵素质也低。

按理来说这应该是二十三万对六七万,有丝载沃!

但随着毛主席大手一挥,陈赓大将带着军事顾问和物资南下越南,我们国家1949年才解放,也是一穷二白的时候。

按理来说即便有我们的军事顾问和物资支援对战场影响也不大,然而法军很快就节节败退。

甚至出现了某天大将指挥越南军队伏击,没想到越南军队因为下雨决定延迟一个小时出发。

气的旅长差点没把一线指挥员突突了,然后过了一会前线传来消息说伏击成功了。

原来是因为法国人也因为下雨,不顾原来的作战计划延迟一个小时出发。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1954年3月13日奠边府战斗开打,5月6日总攻。

奠边府战斗从总攻到投降,这次法军坚持时间只比二战投向短了39天,听起来是不是还不错?

法国二战总共就坚持了40天,短39天,你算算吧。

奠边府共歼敌1.62万人,俘虏1.09万余人,击落、击毁法军飞机62架,其中法国少将1人,上校3人,中校10人,少校27人。

随着四十名校官和一名将官被俘虏,法国在越南也逐渐走到了头。

如此接连拉胯的经历,加上英美的大力渲染,法国战斗力极差的观感也就流传开了。

user avatar

不是我非要乳髮,是髮军实在是拉垮。



髮军精锐外籍军团,我第一次听说还是上大学那会儿,20年前了,细节记得不是很清楚,只记得是一本叫《世界军事》的杂志介绍的,说这个什么“军团”是髮军战斗力顶尖的外籍雇佣军,是髮国战争机器的开路先锋,出现在每一个髮国需要打仗的地方。


那时候我国各种杂志、报纸、互联网上到处都是那种“外国很牛逼、我国真不行”的文章,倒也不是真就公知,其实很多还是恨铁不成钢。毕竟打开国门没那么久,“外国”多少还有点神秘感,我们确实也还很一般,这种文章很有市场。


包括军事杂志也是一样,我军装备确实不咋地,铺天盖地都是外军武器,我军的得一顿好找才能找到。比如海军,那必须是美军大航母打头,至不济也得来个“提康德罗加”、“阿利伯克”,您要弄个金刚级、爱宕级、世宗大王什么的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我军?万年052。


陆军更是惨不忍睹,美军那都武装到牙齿了,咱们还是老81杠,光秃秃木头配钢铁,帆布挎包军绿水壶。就这,就这你敢放杂志上发个彩页,一股土气扑面而来。想看到点我军武器装备什么的简直是不可能,自己都觉得丢人现眼的。


包括髮国卖给台湾的拉斐特级和幻影2000,现在看起来渣渣一样,那时候看起来跟外星人似的。咱这边是051跟歼8—2,还是绿头款的,确实看起来不像话。




这篇介绍髮国外籍军团的文章把这个部队吹得简直无可无不可的,各种溢美之词跟不要钱一样往上怼,尤其是不无羡慕的提到,“从髮国外籍军团退役后可以入籍髮国”。作者为什么提到这个显而易见,那时候出国都不容易更何况入籍,而参加外籍军团看起来简直是个捷径,可以直接入籍!拿绿卡的过程都不需要呢!


那时候我就很奇怪为什么我国的军事杂志上会有鼓吹如外籍的东西。


然后作者开始提到法外的入选条件之严格,仿佛是万里挑一的精英才有可能入选,这个时候我对这个部队的好奇心已经被吊到了嗓子眼。


突然,我看到了一句话:


髮国外籍军团入选标准第一条,5000米跑,25分钟


这就跟你听一个人吹丰臣秀吉如何如何勇猛无敌武功盖世拳打南山养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然后听说,他身高居然高达1米47。


解放军5000米徒手跑,及格时间是21分钟,优秀是19分钟,我当时能跑进18分钟以内,而且并不是我们学校最厉害的,最猛一个能进15分钟。世界纪录是12分35秒。


真的就是你上你也行…


后面是他们详细选拔标准,几乎每一条我都能非常轻松达到,甚至有点无聊,除了法语水平不行以外。我们一个学员队120条好汉,能去髮外混的大概有80%,只要不考法语。


这就是他娘的“精锐”?


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从此我就不可避免的走上了乳髮这条不归路,一天不乳浑身不舒服,不管髮外是不是真的精锐吧,鉴于这篇文章吹牛都吹得如此的拙劣,我非常怀疑髮外实际上不但不是什么精锐,甚至很有可能就是拿去送的。


但是!


那毕竟是髮军。


就算不看他们二战的表现,仅就这个雇佣军水平,实在是让人看不起。这个水平的雇佣军在解放军这边大概只能干文职,敢弄去作战部队,那得凭关系。编故事吹髮外你好歹找一份解放军体能训练标准看看,再了解一点解放军这边新兵达标考核标准,这三个月新兵蛋子的水平都达不到,还吹成精锐实在是过了点。但是它确实又是事实,髮军实际水平如何,一目了然。


就这,老子不乳他,对不起训练场上两句大大的标语:


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user avatar

看我实力黑一波历史教科书。

《中国近代史》里各种被西方列强吊打,到中法战争“镇南关大捷”一节里突然发现:我大清还能乳髮了?

再看《世界近代史》,绵延几个章节的法国大革命之后,是一个“滑铁卢战役”;

接下来讲普鲁士的崛起,又是“普法战争”(配合语文教科书《最后一课》更加酸爽);

一战之后是二战,不出意外又是“英法绥靖政策”与“德国闪击战法国投降”……

然后还有战后亚非拉独立运动里,越南人民吊打髮国……

黑点如此密集,不乳髮都做不到啊!

user avatar

补充一段历史,【法军很菜】的认知,跟二战中的法军表现有直接关系。

对于中国军队来说,对法军的直观认知,前有清军在镇南关,后有解放军在奠边府。

大锤补上,这中间的一段:国军对法军的鄙视——

从远方来说,二战中法国表现很差,维希政权跪舔希特勒,跟素来号称“欧洲陆军最强”的法国形象,反差极大。

更致命的是,在中国人眼皮低下,法军的二战表现更差,差到被国军严重鄙视——

1945年3月9日,驻越南的6万日军,向越南的法属殖民地5万殖民军发动进攻,法军一触即溃。连越南人都在抗日,法军却跑路了。这让法军在亚洲积攒多年的殖民上位者形象,彻底垮台。

当年5月,法国殖民军驻越南北部的6000人,为躲避日军追击,逃入中国云南境内。法国驻重庆代表希望,中国方面收容这批残兵败将。对此,国民政府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表示:我不收容。

随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法国人又希望这批6000人的逃命军,作为先遣军,以胜利者姿态重返越南。云南方面的卢汉等人又表示:我反对。卢汉最终阻止了这批法军回越南摘桃。

1945年9月28日,国军第一方面军司令卢汉,在原法国驻越南总督府,举行盟军接受日本投降仪式,会场上悬挂中、美、英、苏四国国旗,拒绝悬挂法国国旗

这条鄙视链的终点,就是1946年3月6日,中法两军,在越南海防港,爆发冲突。

战前,中方130师师长王理寰,考虑到中法一旦开战,可能演变为全面大战,因此前往海防市集中营,会见关押的日军战俘、前日军第38军司令官土桥勇逸。王理寰对土桥勇逸说,如果中法开战,必要时,130师可能会要求日本战俘加入中方作战。土桥勇逸回答:日军从未向法军投降。日军将服从王师长的命令。

3月6日上午,中法在海防港爆发激战,双方交战半日,法军登陆舰队撤离战场。

中方宣称,海防交战,国军出动5个连,共击伤击退法军舰艇12艘(包括1艘空想级超级驱逐舰),毙伤法军500余人,无人阵亡,30余人负伤。

法方则宣称,海防交战中,法军成功击退了28000名中国军人的围攻,法军登陆舰队共29人阵亡、93人受伤。


user avatar

联动一下 @红茶魔术猫 他老的答案

法军别的时候战斗力我佬不甚了解,但总感觉题主你这是被段子/刻板印象什么的毒害了····

至于近代尤其是晚清期间,中法好像有人说过了····

我佬讲讲再往前点的

这一时刻法军战斗力自然也不差,毕竟英国老二他老三的列强大国(第一?英国称第二谁敢称第一,至于美帝,这时候是连交易用美金都要被嫌弃的可怜存在)

但是莫名的谐/运气不好看着谐(总之就是谐)啊

抛开民族感情之类的因素

英国佬那会在华的军事行动就是干脆利落的暴打对方

法国佬类似····但是在暴打过程中经常发生点谐的不行的事,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一堆····

好比白头神探之于辣手神探····

举个例子

第一次大沽口之战

英国佬干脆利落的把清军暴揍一顿,以悬殊至极的伤亡压制了清军

法军这边类似····

但是伤亡相比英军多了不少

英军的(接下图)

为什么伤亡比相对英军多了这么多呢

因为····

法军伤(接下图)

嗯····

因为法军占领清军军火库时莫名其妙的爆炸了····

怕不是“我一捅开,爆了我一脸”(小声)

然后就算是这种飞来横祸,他法这还不忘上演昭和意味满满的法兰西主旋律场面——七生报拿哥····

(军火库爆炸后)“他们中间许多人····无法忍受这么可怕的痛苦,埋头爬过炮台前的斜坡,滚入下面的壕沟里••••我看见这些狼狈的可怜虫之一····虽然他被烧黑得看起来像是一块铁渣而不是人,但当他无力地在头上挥舞帽子时,还疯狂地叫喊法国万岁····”

然后英国佬换约被坑那事我们就不多说了

但是吧,被坑的何伯同志虽然连人带旗舰被清军揍的惨的不行,而且又是海战这种风险比陆战更大的战斗,但是好歹活下来了,后来调去上海附近对付太平军,旧伤还未必好利索呢,就又被长毛打在腿上伤上加伤····

也是惨,但好过隔壁法军司令普罗德····人被长毛打在胸上

这位以优势火力带人骑脸,一如其同胞们此时在北方的行动

“联军骑脸怎么输,啊,联军骑脸怎么输”

输是没输,就是这位直接跪了····

然后其他列强还十分不配合的不在这事上陪法国佬赛跑(指比送人头),以至于让法国佬成功的将有“被中国军队击毙的洋人最高军衔军官”这一荣誉及其中的冠军之位保存到了清末····

然后最谐的事来了····

长毛内战后期,英法都组织了中洋混合军,法军也不例外

但是相比隔壁戈登大名鼎鼎且战绩骄人,或者美籍自干清(人连国籍都入了大清)华尔的励志传奇

中法混合军这边····

首任指挥官死于火炮炸膛····

太草生了····

我一直这种事会发生在军械质量捉急的清国那边····

而且就算是清国那著名的“贮水四碗 ”神炮····

炸死的也是倒霉的兵丁而不带这么直接报销指挥官的····

这事过于丢人和出名(迫真)以至于隔壁清国人写关于这货的记载的时候,哪怕把国籍都记错了但是却绝对记不错这位的死因····

这个也就罢了,毕竟接下来更草生····

第二任/2IC死于友军背后黑枪····死前还给自己立了个flag

然后这还没完

第三任····“从侧面飞来,击中他的脑后”似乎又是死于背后友军黑枪····

听多了封建迷信糟粕克夫克子之类的玩意,头次听说您法这职位克人呐····

而且这充满了阴谋论意味的叙述

太谐了

而且相比隔壁戈登子弹丛中过只是负伤(至少在中国是这样),华尔堂堂正正的在战场上被长毛打在腹上扑街····他法搞的混合军三任兵头这死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法国军队战斗力的问题,以及你可能存在的“法军不堪一击”的印象,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涉及历史、政治、军事战略以及公众认知等多个层面的话题。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 “法国军队不堪一击”这种印象的来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印象确实在一些公众认知中存在,尤其是在非军事专业人.............
  • 回答
    法国军队的战斗力问题,是一个既复杂又充满争议的话题。要深入剖析,不能简单地用“很差”来概括,而是需要看到其历史演变、军事战略、装备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影响。以下我将尝试从几个主要角度,尽可能细致地为大家梳理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法国军队在历史上并非总是“战斗力很差”。从拿破仑时代的.............
  • 回答
    铁蹄下的低语:一个关于军阀、法师与战乱的脑洞故事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一片被战争撕裂的大陆,名为“埃斯托利亚”。埃斯托利亚曾是一个辉煌的帝国,如今却四分五裂,无数的军阀割据一方,为了一丝土地、一种资源,亦或仅仅是虚幻的权力而争斗不休。而在这片土地上,古老的魔法力量从未消失,它如同隐藏在土壤深处的种子,等待.............
  • 回答
    法国国王为了维护军队的廉洁与效能,确实采取了不少措施来防范腐败的侵蚀。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历史悠久、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其背后既有对制度层面的设计,也有对人员管理的侧重。首先,明确的等级制度和军事法典是基础。法国国王很早就认识到,混乱的指挥和模糊的责任会为腐败提供温床。因此,他们努力建立一套清.............
  • 回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那个时代的法国而言,不仅是战场上血与火的洗礼,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震荡。在那个民族主义高昂、爱国主义泛滥的时代,许多曾以笔为剑、以思想为武器的知识分子,也毅然决然地放下了书本,投身军旅,用鲜血和汗水诠释他们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他们的加入,不仅为军队带来了新的视角和能量,也为战争的残酷.............
  • 回答
    印度军队能否在没有外部援助的情况下占领法国?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简而言之,虽然印度拥有庞大的军队和一些先进的武器系统,但要实现对法国的占领,其难度极大,几乎可以断定是不太可能的。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原因,并尝试用一种更贴近真实分析的口吻来描述。首先,我们得承认,印度.............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触及了现代军事史的几个关键节点。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古斯塔夫·阿道夫的改革和法国大革命后民族主义军队的出现,并理解它们各自的贡献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古斯塔夫二世的军事改革:现代军事的奠基石要说“真正的近代军队起源”,古斯塔夫·阿道夫(Gustavus Adolph.............
  • 回答
    越南阮朝前期,法国人百多禄(JeanBaptiste Louis Ordinaire, 笔名 Louis de Carné)确实曾协助阮朝建立和训练西式军队。这段历史发生在19世纪中叶,当时越南正处于动荡之中,西方列强的影响力逐渐增强。百多禄的背景与参与百多禄并非一个独立的军事教官,他更多是作为法国.............
  • 回答
    1958年的法国,一个被视为西方民主制典范的国家,却遭遇了一场差点动摇共和国根基的军队内乱。这次事件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多年来积压的政治、社会以及战争创伤交织的产物。要理解这场危机,我们需要深入法国当时复杂的背景。首先,要回到法国经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的痛苦遗产。战争期间,法国的迅速溃败和随之而来.............
  • 回答
    一战时期,法国外籍军团和英联邦军队(如澳新军团)的招募方式,确实各有千秋,而且都相当有意思。要了解它们,得从当时的大背景和各自的特点说起。法国外籍军团:身份的“熔炉”与冒险家的乐园法国外籍军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招募,那真是一个五花八门、吸引力十足的体系。 为何存在? 法国本土兵役是义务的,但.............
  • 回答
    法国军事工业:欧洲翘楚的实力与未来航母的憧憬在当今波谲云诡的国际安全格局下,法国的军事工业依然是欧洲大陆上不可忽视的重镇。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先进的技术实力以及独立的国防战略,共同塑造了其在全球军工领域的独特地位。而近期关于法国新一代航空母舰的构想,更是激起了国内民众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这背后蕴含着.............
  • 回答
    法国外籍军团的忠诚度之所以备受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独特的构成——成员来自世界各地,却都效忠于法兰西共和国。要维系这样一支高度多元化且背景复杂的队伍的忠诚,法国人可是下足了功夫,这其中有许多道说不清的门道和细致入微的考量。首先,从源头把控就非常严格。 想加入外籍军团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你就得通过.............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在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要求中国就一幅描绘澳大利亚士兵在阿富汗残杀平民的漫画道歉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这幅漫画,并配文“对澳大利亚士兵在阿富汗制造的暴行感到震惊”。此举引发了法国和新西兰的批评。法国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反对将漫画作为外交手段”,并认为“这种做法不符合一个国.............
  • 回答
    听到你21岁,从小练截拳道,而且有志于加入法国外籍军团,这确实是个不小的志向。你的背景和想法,我来给你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关于“在军团能不能打架”这个问题,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得拆开来看。1. 官方层面:严格禁止个人私斗在法国外籍军团,或者任何一支正规军队里,个人之间的私斗是绝对不允许的,并.............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一提到军队里的“笑料”,意大利人的名字总是被大家挂在嘴边,但反观法国,关于他们的“梗”简直是铺天盖地,从二战的“投降”到现代的一些刻板印象,总之是五花八门。为什么意大利军队的“段子”似乎没能像“辱法梗”那样火遍全网呢?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文化、历史和社会原因,咱们一点点掰扯开.............
  • 回答
    要评价澳大利亚潜艇海军军购从日本转向法国,这绝对是一笔牵动全球战略神经的重磅交易,其背后是多重考量和复杂博弈的体现。从一个普通观察者的视角来看,这件事可以用“惊天逆转”、“战略重塑”来形容,它不仅仅是一次武器采购,更是澳大利亚在亚太地区战略定位的一次重大调整。最初的选择:为何是日本?当年澳大利亚选中.............
  • 回答
    关于《新军官法》是否会放开部队干部的走留问题,确实是很多关注军队改革的人士关心的一个焦点。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结合《新军官法》的具体条文内容,以及它在更广泛的军队人事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定位来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新军官法》的核心目标是对军官队伍进行系统性的重塑和规范,旨在建立一个更科学.............
  • 回答
    好,咱们就来聊聊2018年美国国会通过并由特朗普总统签署的那部《国防授权法案》,特别是里面涉及美台军舰互停的那个条款。这事儿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着中美台三方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国际政治的深层博弈。首先,得明白这个法案本身是个什么东西。每年美国国会都要通过一个《国防授权法案》,这玩意儿就像是为美国国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