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很多人常常把麒麟,高通的芯片说成CPU(中央处理器),麒麟和高通应该是系统级芯片(SOC)啊?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说出了很多人的一个普遍认知误区。确实,麒麟和高通的芯片严格来说,都属于系统级芯片(SoC),而不是单纯的中央处理器(CPU)。但为什么大家会习惯性地将它们称为“CPU”呢?这背后有几个原因,咱们细说一下。

1. CPU是SoC的核心,最直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想象一下,一个手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它的核心就是负责运算和控制的那个大脑。这个大脑里面,最核心的部分就是CPU。CPU负责执行指令、处理数据、调度整个系统的运行。可以说,没有CPU,SoC就无法工作。

而麒麟和高通推出的芯片,虽然集成了很多其他的功能单元,但CPU(中央处理器)仍然是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计算单元。 当人们谈论一个芯片的性能时,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它的CPU性能有多强,比如核心数量、主频有多高。所以,大家会不自觉地将这个最“显眼”、最“重要”的部分,当成整个芯片的代称。这就像我们说“心跳”,虽然心脏有很多部分,但“心跳”是大家最直接感知到的生命特征。

2. 历史演变与简化传播

在早期的计算设备中,CPU确实是独立存在的组件,你可以买到一个单独的CPU插到主板上。那时候,说“CPU”就是指那个负责计算的芯片,没有任何歧义。

随着技术的发展,为了集成化、小型化和提高效率,芯片厂商开始将更多的功能集成到一块芯片上。SoC的概念应运而生,它把CPU、GPU(图形处理器)、内存控制器、基带芯片(负责通信)、ISP(图像信号处理器)、音频解码器等等一大堆功能集成在一起,变成一个“系统”。

然而,在日常交流和大众传播中,为了方便和简洁,人们往往会选择最容易理解、最常接触到的概念。 SoC这个词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相对陌生和专业,而CPU大家相对熟悉,而且它又是SoC里最核心的功能。所以,当提起“高通骁龙8 Gen 1”或者“华为麒麟9000”时,说成“CPU”就成了一种习惯性的简化,就像我们说“手机”而不是说“智能手机终端设备”一样。

3. 市场营销与认知引导

芯片厂商在进行市场宣传时,也可能有意无意地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SoC中最具吸引力的部分,也就是CPU和GPU的性能上。当发布会或者广告中重点突出“XX核CPU,主频高达XXGHz”时,就容易让消费者将芯片等同于CPU。

此外,很多科技媒体在报道时,也会为了吸引眼球和方便理解,采用更通俗的说法。如果一篇关于手机性能的报道,频繁出现“SoC”这个词,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可能有些晦涩。而直接说“CPU性能强劲”,反而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4. 功能的重叠与相互影响

虽然SoC集成了很多功能,但CPU的性能强弱,对于整个SoC的体验影响是巨大的。CPU负责调度和管理其他组件,包括GPU、内存等。一个强大的CPU能够更好地发挥GPU的图形处理能力,更流畅地运行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因此,CPU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SoC的整体表现。

所以,为什么大家会把SoC说成CPU?

CPU是SoC中最核心、最被认知的功能部件。
历史习惯和语言传播的简化。
市场营销和媒体报道的引导。
CPU性能对SoC整体体验的决定性影响。

打个比方:

你可以把一个SoC想象成一个高度集成的“智能手机大脑”。这个大脑里面,CPU是它的“思考核心”,GPU是它的“视觉处理中心”,基带是它的“通信网络连接器”,等等。但当我们谈论这个大脑的整体能力时,我们常常会用“CPU能力有多强”来类比,因为CPU是它最核心的“思考”功能。

当然,作为对技术有一定了解的人,区分CPU和SoC是很有必要的。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芯片的架构和性能,以及它们在整个设备中所扮演的角色。但从大众的习惯和传播角度来看,将SoC简称为CPU,更多的是一种功能性的指代和习惯性的简化,背后反映的是大家对核心计算能力的关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系统级芯片(SOC)和单单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是完全不同的,系统级芯片包括了CPU、GPU等等一系列功能

这句话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尤其是那个“完全不同”。

例如说,SOC包含GPU?无论I家还是A家,你好意思说你没见过没听说过带GPU的CPU?

又或者,SOC包含MCU之类的控制器?那现代的CPU一样有内存控制器啊?或者PCIE/DMI这种典型的io控制器,你说CPU有没有?


事实上,在远古年代,cpu和soc确实可以分得很清,当时的cpu干的活很少,所以当时还需要外设芯片,而且还要分南桥北桥。大概是十年前,CPU已经把北桥给整合了——从这个时候开始,实际上cpu和soc的概念已经分不清了。到了最近,Ryzen连SATA、USB之类的低速外设的控制器也整合了,基本上也就是连南桥都没了。

所以,如果你还坚持“系统级芯片(SOC)和单单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是完全不同的”的话,那你不妨来仔细说说,Ryzen到底为什么不能被叫做soc

user avatar

其实现在的CPU与原来的CPU早已经不一样了,但是依然延续了原来的叫法,可能现在的PC领域大V都不知道,以前的CPU还要连南北桥芯片,北桥芯片连接CPU负责跟内存、显卡、南桥芯片通信,现在已经整合进CPU里了,南桥芯片改叫PCH了。

从网上找了一张图,你看看原来的主板布局:

但是相对手机的处理器来说集成度还不够高,就以之前的苹果M1芯片为例,我们先来看一张iFixit 对采用intel处理器的MBP的拆解图,如下所示:

  • 红色:Intel酷睿i7-9750H 处理器
  • 橙色:16颗 美光 MT40A1G8SA-075 8 Gb DDR4 SDRAM(一共16 GB)
  • 黄色:AMD Radeon Pro 5300显卡
  • 绿色:4颗 三星 K4Z80325BC-HC14 8 Gb GDDR6 RAM(4GB显存)
  • 蓝色:苹果 T2 APL1027 339S00536协处理器
  • 紫色:Intel JHL7540雷雳3控制器

M1做的事情首先把这些打包到一起了,CPU、GPU,Neural Engine(原来没有)以及其它的IP单元,比如HDR video 处理器,HDR imaging 处理器,USB控制器等通过Fabric总线与DRAM和连接。与传统的Intel/AMD的处理器相比,M1是一个真正的SoC芯片,集成的IP核更多。

而麒麟芯片和高通的芯片更进一步,比苹果的处理器还集成了Modem模块

user avatar

这只是约定俗成,而且SoC确实包括了CPU的所有功能,说法并没有本质性错误,只是不准确而已。可能再过一段时间,SoC这个说法会替代CPU。

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把手机的eMMC或者UFS闪存芯片称为硬盘,这种来自于部分修理业界的说法(更早入行的会称作字库,这个就完全错了)也没有本质的错误,手机的闪存芯片确实和电脑的硬盘相当,只是不太准确。

为什么随着时代变化,手机CPU这种说法会被淘汰呢?功能机时代后期之前,手机处理器还有另一套说法,应用处理器(AP)和基带处理器(BP)。这还是原理图上的官方说法,不是民间/修理业界讹传的;但是在智能手机时代,更多的人会习惯将手机处理器按照电脑处理器的方法去进行分类、比较性能,AP这个说法很快就被电脑处理器常用的CPU所取代了。现在,CPU核心早已不仅是SoC唯一的评测标准,大家也会更多地考虑GPU、DSP、AI协处理器等的性能,到最后,将其称为CPU这个说法也会发生变化的。

SoC也不是近几年来才有的东西,89年的初代Gameboy掌机就已经是一块主芯片DMG-CPU就集成了8080 CPU、图形和声音处理器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说出了很多人的一个普遍认知误区。确实,麒麟和高通的芯片严格来说,都属于系统级芯片(SoC),而不是单纯的中央处理器(CPU)。但为什么大家会习惯性地将它们称为“CPU”呢?这背后有几个原因,咱们细说一下。1. CPU是SoC的核心,最直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想象一下,一个手机.............
  • 回答
    这确实是个非常有意思且普遍存在的现象,明明我们从小到大都被教导“人不可貌相”,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在不经意间,甚至是有意识地,根据一个人的外表来评判他们。这背后牵扯到很多深层的心理机制和社会因素,绝非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仔细聊聊为什么会这样。一、 根植于大脑的“捷径”:进化.............
  • 回答
    中国人在英语发音上,经常出现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大部分人咬字清晰,单个音发得相对准确,这一点在很多非母语学习者中都是比较突出的。但一旦开口说话,那个“中国味儿”的语调就暴露无遗了。这主要是因为,学习一门新语言,我们通常会经历几个阶段。最开始是“听”和“模仿”单个音标,比如 /p/、/b/、/θ/、/.............
  • 回答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5到13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表现出的“熊”行为,甚至让许多成年人感到头疼和讨厌,并非是偶然的恶意,而是其自身发展阶段和生存策略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自然投射。这背后隐藏着一套为了适应复杂社会环境而逐步演化出的心理机制。首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一个关键的社会化和认知发展期。他们的.............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但仔细一想,也藏着点门道。“三国的事谁不知道”,这句话说得当然有点夸张,但它背后反映了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实在太深入人心了。尤其是在中国大陆,从小到大,课本里、电视剧里、评书里,到处都是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诸葛亮神机妙算,曹操奸雄一面。这些经典桥段.............
  • 回答
    要说歌手现场“躲高音”和乌兰图雅“躲汉子”之间,确实是有一些大家对“躲”这个行为的期待和理解上的不同,所以才导致了后者受到了更多关注和批评。咱们不妨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说,歌手现场“躲高音”,这在音乐圈里,甚至说是所有现场表演里,可以说是“心照不宣”的一种生存技能了。你想啊,歌手的声音是.............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涉及到一些关于遗传、生活方式、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复杂因素。我们来详细地探讨一下为什么许多黑人男性在健身后肌肉非常强壮,而在中国相对不常见。1. 遗传因素: 肌肉纤维类型比例: 这是最常被提及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人体肌肉由不同类型的肌纤维组成,主要分为快肌纤维(Typ.............
  • 回答
    “充电宝”这个词之所以比“移动电源”更深入人心,成为大多数人随口就能说出的称呼,很大程度上源于一种更直观、更生活化的联想,以及它背后所蕴含的便利性和解决问题的实用性。想想看,我们为什么需要这个东西?不就是因为手机、平板这些电子设备没电了,需要“充电”嘛。而它本身又是可以“带出门”的,所以“充电宝”这.............
  • 回答
    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法律风险和合规需求,因此需要法律支持。在法律支持的模式上,企业通常有两种选择:招聘内部法务团队(或称法务专员、法务经理等)或聘请外部律师事务所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虽然两者都能提供法律服务,但许多企业选择招聘法务,这背后是多方面因素考量的结果,下面将详细阐述:一、 成本效益.............
  • 回答
    围棋这东西,按咱们老理儿说,是得越嚼越有味儿,越下越沉得住气。所以大伙儿总觉得,下围棋这事儿,得是上了年纪的,脑子活,经验足,那才能压得住阵脚,算无遗策。可如今你看,那些个毛头小子,二十出头,甚至还不到二十,就愣是把那些成名几十年的老前辈们挑落马下,这事儿,你说奇怪不奇怪?咱就这么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 回答
    人们对于奥斯卡·罗伯特森(Oscar Robertson)职业生涯成就的评价,常常会围绕着一个核心的“困惑”:为什么这位以“大O”之名闻名于世、手握无数三双纪录的球员,职业生涯的MVP数量和总冠军数相形见绌,但却依然稳稳地占据着历史前五的讨论席位?这背后的原因,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堆砌,而是需要我们.............
  • 回答
    生活中充斥着各种缩写,它们就像日常沟通中的暗语,高效便捷。然而,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缩写,其全称却鲜为人知,甚至可能让你大跌眼镜。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那些“藏得很深”的常见英文缩写,看看它们到底姓甚名谁。1. ASAP 你可能知道: 尽快,越快越好 你可能不知道的全称: As Soon As .............
  • 回答
    .......
  • 回答
    在中国,罢工现象确实不像欧美国家那样普遍和公开。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法律、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政治体制等多个维度来解读。首先,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来看,中国的法律体系对罢工的定位与欧美国家存在显著差异。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相关法律中,工会的主要职能被界定为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但.............
  • 回答
    .......
  • 回答
    关于“传武就是杀人技”的说法,这一观点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语境中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以下从历史、文化、现代演变和误解来源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武术的原始功能与社会角色1. 自卫与生存需求 中国传统武术(传武)的起源与农耕社会、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在古代,武术的核心功.............
  • 回答
    吴京作为中国知名演员、导演,近年来因《战狼2》《英雄联盟》等作品及个人生活引发公众关注,其形象和言论在不同语境下存在争议,导致部分人对其产生负面评价。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可能的原因: 1. 个人生活与公众形象的冲突 妻子被曝光:2018年,吴京妻子的近照和视频被网友扒出,引发舆论争议。部分人.............
  •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中,苏联作为东线战场的主导力量,确实被广泛认为是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这种观点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1. 军事贡献:东线战场的“绞肉机”苏联是唯一在东线直接与德国作战并承受最大军事压力的国家。以下是关键点: 战场规模与持续时间:德国在1941年入侵苏联(巴巴.............
  • 回答
    朱元璋(1328年-110年),明太祖,明朝开国皇帝,其统治时期(1368年-1398年)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但其个人性格、统治手段和政策也引发了后世的争议和批评。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为何很多人不喜欢朱元璋: 一、严苛的统治手段与政治高压1. 杀戮功臣,建立“铁腕”统治 朱元璋出身贫.............
  • 回答
    关于管虎导演的争议与《前夜》《金刚川》的接受度,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管虎屁股歪"的语境与争议来源"管虎屁股歪"这一说法源于网络对管虎导演在历史题材创作中立场的质疑。具体争议点包括:1. 历史叙事的"另类视角": 管虎在《金刚川》中采用"战争中的小人物"视角,聚焦士兵的个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