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水浒传中皇帝为什么不派李师师去迷惑宋江,离间他们兄弟?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咱们得结合《水浒传》当时的时代背景、人物关系以及宋江这个角色的特殊性来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水浒传》里的“皇帝”并非我们现代意义上那个完全掌握一切生杀予夺的君主,尤其是北宋末年,朝政早就被奸臣把持,尤其是高俅、童贯、蔡京、杨建这些人。他们对皇帝的影响力,有时甚至比皇帝本人还要大。所以,宋江这个人,并不是皇帝亲自放在心上的一个“威胁”。

一、李师师的定位与宋江的“威胁”级别:

李师师的“作用”: 电视剧里可能为了戏剧冲突,把李师师描绘成一个能左右朝政的“红颜祸水”。但在小说里,李师师更多的是一个被皇帝宠幸的歌妓,是皇帝排解寂寞、享乐的工具。她的出现,更多的是满足皇帝个人的情欲和虚荣,而不是被当作一个政治工具去“搅乱”朝纲。她本身并没有什么政治头脑,也非朝臣,她能做的,就是凭借皇帝的宠爱,在某些场合说几句软话,或者为某些人求情。
宋江的“威胁”: 梁山泊的那帮人,在皇帝眼中,一开始只是“癣疥之疾”,是地方上的贼寇。而宋江,之所以后来被招安,正是因为他自身就有着“忠君报国”的思想,甚至可以说,他从头到尾都觉得自己是在为国家卖命,只是方法有点极端。他最大的目标是“名扬四海,青史留名”,而不是推翻皇帝。所以,对于皇帝而言,宋江更多的是一个需要“收编”的劳动力,而不是一个需要“除掉”的敌人。

二、离间宋江兄弟的动机与可行性:

离间梁山兄弟,宋江真的有那么“值”吗? 梁山一百零八将,确实个个是好汉,有勇有谋。但他们之所以能凝聚在一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宋江的“招安”思想,以及他“义薄云天”的个人魅力。如果皇帝真的想离间他们,可能更多会用“怀柔”或者“分化拉拢”的手段,而不是派一个歌妓去“迷惑”他们。
李师师的“迷惑”能力: 李师师能迷惑的是皇帝,一个身处权力巅峰、拥有至高无上地位的男人。她靠的是美色和逢迎。但梁山好汉,尤其是宋江,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价值观念,与宫廷中的皇帝截然不同。宋江这些人,从小刀口舔血,重的是兄弟情义、江湖道义。李师师那种宫廷式的“迷惑”,对他们来说,可能根本就不起作用,甚至还会引起反感。你想,一个出身草莽,满腔报国热血的宋江,会因为一个歌妓的几句软话,就背弃跟随他的众多兄弟吗?这不符合宋江的性格设定。
风险与成本: 派李师师去,万一事情败露,对皇帝的颜面是个巨大的打击。而且,李师师毕竟是皇帝的玩物,一旦被梁山好汉抓住,或者受到伤害,那更是严重的政治事件。相比之下,皇帝或者朝廷中的奸臣,更倾向于使用一些更直接、更“官方”的手段来对付梁山。

三、更现实的朝廷策略:

招安是最直接的“收编”: 皇帝不想看到一个强大的、不受控制的武装力量。招安,是将这股力量纳入朝廷的体系,为国家所用。这是最有效、最省力的办法。一旦招安,梁山好汉就成了朝廷的士兵,他们的武器、粮草、甚至生死,都掌握在朝廷手中。
“剿抚并用”的策略: 即使要“剿”,朝廷也会动用军队,派遣大将。比如历史上宋江起义时,朝廷就是先派兵围剿,后又因为各种原因选择招安。所以,派李师师去“迷惑”和“离间”,这种方式太“小儿科”了,也太不切实际了。
奸臣的“小算盘”: 像高俅、童贯这样的奸臣,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自己的权力,如何在朝廷中排除异己。梁山泊的存在,对他们来说,既是一种威胁,也是一个他们可以用来邀功的“敌人”。招安之后,梁山好汉去征辽、征田虎、征王庆,这些战役一旦打赢,功劳还是算在皇帝头上,但实际的军权和利益,却又被这些奸臣牢牢抓在手里。他们巴不得梁山的人出去“卖命”呢。

四、宋江的“忠心”与“忠诚”的矛盾:

宋江的“忠”: 宋江对皇帝的“忠”,更多是一种对“正统”的认同,一种对“青史留名”的渴望。他可能真心觉得,自己在为大宋效力,只是官场的腐败让他无法施展抱负。
“兄弟”的羁绊: 与他对皇帝的“忠”相比,他对梁山兄弟的“义”更为深刻。他是在江湖中摸爬滚打出来的,是靠着这份“义”才有了今天的地位。要让他为了所谓“皇帝”的“招安”,而牺牲这份“义”,背叛兄弟,这本身就是与他性格相悖的。

总结一下:

皇帝不派李师师去迷惑宋江,离间他们兄弟,主要是因为:

1. 李师师的角色定位不符: 她更多是皇帝个人的玩物,缺乏政治能力和实际影响力。
2. 宋江的“威胁”级别不高: 皇帝更倾向于“收编”而不是“消灭”。
3. 离间手段不可行: 李师师的“迷惑”方式对梁山好汉无效,且风险太高。
4. 朝廷有更现实的策略: 招安、军事围剿、或者利用梁山好汉去替朝廷卖命,这些都是更符合当时政治格局和利益考量的做法。
5. 宋江的个人性格: 他对兄弟的“义”比对皇帝的“忠”更加看重,且他本身就渴望“招安”以实现“报国”。

所以,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让李师师去离间宋江及其兄弟,都是一个不太可能被采纳,也几乎不可能成功的计策。这更像是小说情节设计时,对人物性格和时代背景的一种合理规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你这……开脑洞也得有个底线啊。

宋徽宗堂堂一个皇帝,全国最高统治者,为了对付一个草寇,不派兵去剿灭,也不派人去招安,反倒让自己的姘头去色诱,这得多low啊?

就好像肯尼迪想收拾黑手党,不想着让FBI查他走私贩毒,也不想着让IRS查他是不是逃税,却跟玛丽莲•梦露说,去找他睡一觉,让他们家族内讧……

而且这事怎么看怎么不靠谱啊。

首先,宋徽宗真把宋江当心腹大患,拼着戴绿帽子也要neng死他吗?事实是宋徽宗连宋江是干吗的都不知道吧。蔡京说宋江攻打州县,应该剿灭,就派兵去剿了;宿元景说宋江人才难得,应该招安,就派人去招安了。你从哪儿看出宋徽宗对宋江区别对待高看一眼了?就因为他姓宋?

四大寇四大寇,那仨可都自立为王公开造反了,宋江就是抢点钱粮,没占大宋一城一池,要使美人计,也得先紧着那哥仨吧?

其次,就算宋徽宗铁了心要让李师师去诱惑宋江,那么问题来了,李师师怎么上梁山?

难道要李师师提着一颗人头,自己上梁山,对宋江纳头便拜,说“久闻公明哥哥义气,小妹特来相投,共聚大义……喏,这是投名状”?

这么虎的奇女子梁山敢收么?

那难道要李师师说“自从东京一别,奴家夜夜思念大王,愿学那夜奔红拂,从此侍奉三郎左右”?

听听,当今圣上的马子,什么人没见过,居然为了我孝义三郎私奔……宋江对自己的相貌心里就没点逼数?

那,要不再等宋江主动来东京找上门来?

上次闹东京那么大的动静,你知道他什么时候还敢来?

那,要不让李师师乔装改扮,从梁山下经过,故意让他们劫上山去?

梁山自从晁盖当家后,就立了规矩,对过往客商只劫财,不抢人。就算要抢人,贪图女色是江湖上的大忌,让好汉们瞧不起的,所以除非王矮虎当值,谁也不会抢个女流之辈上山的(王英现在被扈三娘管着,就算有心估计也没胆了)。

所以这计划的第一步就卡住了:你怎么能让李师师到了宋江身边?

再次,就算不管怎么着,反正李师师上山了,你就不怕李逵一斧子把她劈了?“好你个小淫妇,在东京勾引我哥哥不成,还敢追到俺梁山上来?”

再再次,就算躲过了黑旋风这一劫,你怎么勾引宋江,离间他们兄弟?

是让宋江夜夜贪欢,疏远兄弟,离心离德,众人心灰意冷,散伙而去?

抱歉,宋江一心想招安,对你还真没兴趣。上次去东京,真不是冲你,是冲你凯子去的。

是对宋江吹枕边风进谗言,让他猜忌弟兄,最好杀几个,众人起而火并?

宋江能在江湖上扬名,凭的一是仗义疏财,二就是义气深重。连这点都把持不住,怎么当老大?你以为你是苏妲己啊?

是暗中色诱其他好汉,诱惑他们杀宋江而代之?

怎么色诱,色诱谁?梁山可不是东京,那是军营,哪给你机会和别人眉来眼去?

你觉得哪个靠谱?

别被那些无良公众号、解密文骗了,以为宋江好色,李逵好色,石秀好色,武松好色,鲁智深好色……在《水浒》里,不近女色,是成为好汉的一个基本条件(王英除外)。

最后,宋徽宗哪来的自信,觉得李师师会死心塌地为他办事?

没错,现在李师师对你百般依顺,那是因为你是皇上,不得不这样。

李师师冒着天大的风险,用自己的身子去给你办事,你能给她什么好处?名分你给不了,你能把她接进宫里立为贵妃吗?财富倒是能给,但李师师已经是京师花魁,缺钱吗?还是说你觉得李师师对你是真爱,为了爱情愿意牺牲一切?“婊子无情”没听说过?也没听说李师师有亲戚在东京,你还没法扣为人质威胁她,你总不能说你要不去我把老鸨子杀了吧?

既然没好处也没危险,李师师凭什么为了你糟践自己?

怕不是刚上了梁山,就和小乙哥双宿双飞了吧?

有本事你来梁山抓我啊。

哦对了,你没本事,你要但凡有点本事,也不会想出这么个脑残主意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咱们得结合《水浒传》当时的时代背景、人物关系以及宋江这个角色的特殊性来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水浒传》里的“皇帝”并非我们现代意义上那个完全掌握一切生杀予夺的君主,尤其是北宋末年,朝政早就被奸臣把持,尤其是高俅、童贯、蔡京、杨建这些人。他们对皇帝的影响力,有时甚至比皇帝本.............
  • 回答
    在《水浒传》中,晁盖与宋江之间的权力关系复杂,其根本原因在于两人性格、政治智慧、权力结构以及历史背景的差异。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晁盖为何无法驾驭宋江: 一、性格与价值观的冲突1. 晁盖的理想主义与宋江的现实主义 晁盖作为梁山泊的早期领袖,性格正直、重义气,追求“替天行道”的理想主义。他重视.............
  • 回答
    《水浒传》中晁盖的“被架空”是一个复杂的政治斗争过程,涉及权力转移、人物性格差异以及梁山内部派系斗争等多重因素。以下是这一过程的详细分析: 一、晁盖的崛起与初始权威1. 智取生辰纲的功勋 晁盖作为《水浒传》中“聚义”的核心人物,最初以“七星聚义”劫夺生辰纲的壮举闻名。这一事件不仅让梁山从草莽.............
  • 回答
    《水浒传》之所以如此精彩,除了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梁山好汉之外,那些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也功不可没。他们或推动情节发展,或展现人性百态,或以其独特的个性成为读者津津乐道的人物。以下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几位我认为是《水浒传》中最精彩的配角:一、 孙立——治军严谨,深藏不露的“军师”孙立,人称“病尉迟”,是.............
  • 回答
    《水浒传》中对人物饮食的夸张描写,绝非偶然,而是作者施耐庵(或罗贯中)精心设计的艺术手法,具有多方面的深刻用意。这些惊人的食量和豪放的吃喝场面,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和传奇色彩,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着作者对人物性格、社会现实以及时代精神的深刻洞察和表达。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作者为何要这样写:一、.............
  • 回答
    《水浒传》作为一部以“逼上梁山”为主题的古典小说,着重刻画了一群被逼无奈、有血有肉的梁山好汉,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故事的主线。然而,仔细审视小说内容,确实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水浒传》中的好汉,基本上都是由社会上的某些特定阶层或群体涌现出来的,很少有我们通常理解的、在底层辛苦劳作的小喽啰(例如普通农.............
  • 回答
    关于阎婆惜为何不珍惜宋江,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归咎于阎婆惜“不识好歹”。宋江给她的钱财固然不少,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尤其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远不止是金钱可以衡量和维系的。咱们一层层地掰扯掰扯。首先,得看宋江给了阎婆惜多少钱财,以及这些钱财对阎婆惜来说意味着什么。宋江那时候在郓城县也算是个.............
  • 回答
    关于晁盖在临死前为何不将头领之位让给宋江,反而把“梁山泊主”的重担托付给捉住射死自己的英雄(也就是吴用),这确实是《水浒传》中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情节。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说晁盖当时的心境和临终遗言的真实意图。晁盖在射箭那一刻,受了致命伤,生命垂危。这个时候,一个.............
  • 回答
    在《水浒传》这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中,宋江的形象,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焦点。要断言他是绝对的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恐怕难下定论,更像是一个披着侠义外衣的复杂个体。从他初登场时的“孝义黑三郎”,我们就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梁山好汉。他对父亲的孝顺,对朋友的仗义疏财,这些无疑是传统意义上的正面品质。尤其是在江湖.............
  • 回答
    《水浒传》中的王伦,作为梁山泊早期的一位首领,他的错误是多方面的,并且这些错误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以及梁山泊的发展停滞。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分析:一、心胸狭隘,妒贤忌能:这是王伦最致命的错误。他本身武艺平平,虽然因为早年在江湖上的资历和一些权谋,成为了梁山泊的头领,但他的能力和格局与后来的.............
  • 回答
    《水浒传》里那些让人背后发凉的细节,可不是一两句就能说完的。咱们不聊那些广为人知的情节,就抠抠那些藏在文字缝隙里,细一琢磨就让人心底发毛的玩意儿。1. 鲁智深与金翠莲的“缘分”:一场悲剧的冷酷开端大家对鲁智深路见不平,拳打镇关西的故事耳熟能详。但很少有人注意到,鲁智深和金翠莲母女的这次相遇,看似是侠.............
  • 回答
    这事儿啊,得从鲁智深那个人物说起。你想啊,那时的官家,尤其是提辖这类的武官,手里多少有点权势,在百姓眼里那可不是一般人。鲁智深这人,又长得魁梧,声如巨钟,再加上他身上一股子江湖气,寻常人见了,心里就先有几分畏惧。再说店家,他们做生意,图的是一个安稳,也得看客人是什么来头。鲁智深是经略府的提辖,这可不.............
  • 回答
    金枪手徐宁,在《水浒传》这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中,无疑是一位极为引人注目的角色。他不像那些出身草莽、性格桀骜不驯的头领们那样张扬夺目,却以其精湛的武艺、忠厚的品性以及一段堪称“被逼上梁山”的无奈经历,在梁山众好汉中占据了独特的一席之地。要说徐宁,我们得先聊聊他的出身与特长。他本是京城八十万禁军枪法教.............
  • 回答
    《水浒传》这部家喻户晓的古典小说,固然写得波澜壮阔,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但细细琢磨起来,里面确实有不少地方叫人觉得有点“不对劲”,不像是咱们现实生活中会发生的事儿。下面我就来掰扯掰扯,看看有哪些地方,在咱们这普通人的眼里,显得格外离谱。一、 好汉们这身板,仿佛自带“主角光环”的“神力”咱们先不说那些.............
  • 回答
    《水浒传》中,梁山泊一百零八将,地煞星三十六员,虽然名号众多,但要论武艺高强,能够位列地煞前五的,在我看来,定是以下几位,他们的身手确实是名不虚传,让人看得热血沸腾。首先,我要提的便是“浪子”燕青。别看他年轻,一张俊脸,文弱书生的模样,可他的本事可不是盖的。这位燕青,那才是真正的文武双全,十八般武艺.............
  • 回答
    鲁智深手中的那根禅杖,可不是寻常的和尚拿来敲经文的普通法器,那是一件实打实的、能辟易群雄的了不得兵器。咱们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从名字上说,它叫“降魔杵”,也叫“金刚杵”。这名字一听就不是凡品。降魔杵,顾名思义,就是用来降服那些心魔外魔的。在佛教的语境里,金刚杵象征着不可动摇、坚不可摧,是智慧和力量.............
  • 回答
    这句话出自《水浒传》,意思是梁山好汉们在军中行礼,不直接说“下拜”二字,而是用“剪佛”来代替。这背后的原因,以及“剪佛”这个词的由来,得从当时的一些社会背景和习俗说起。“下拜”二字为何说不得?在古代,尤其是封建社会,“拜”这个字有着非常隆重的含义,常常用于祭祀、朝拜君王、拜神明等等。而“下拜”更是表.............
  • 回答
    《水浒传》这部书,要说印象最深的片段,我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不是那什么大场面上的厮杀,也不是哪个英雄的义薄云天,而是鲁智深拳打镇关西那一段。别看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就是打死了一个泼皮,但对我来说,这前后铺垫,这人物的性格展现,还有那股子冲动又仗义的劲儿,简直绝了。你想想,鲁达,一个看守菜园子的提辖,平.............
  • 回答
    你说到《水浒传》里董平杀程太守全家、抢其女儿的剧情,这确实是书中一个非常令人侧目和引发争议的情节,尤其考虑到董平后来也位列梁山“八骠骑”之一。要理解这个剧情,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承认,《水浒传》这部书,它写的是“好汉”,但这个“好汉”的定义,和咱们现在理解的道德模范可不是一回事。.............
  • 回答
    要说《水浒传》里哪个人物的死最让人心疼,这个问题在很多读者心里,恐怕都会指向一个人——林冲。说起来,林冲他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堂堂正正,武艺高强,在东京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说句老话,他那是“身在公门,受国恩遇”,日子过得也算得上安稳。年轻的时候,凭着一身本事在江湖上闯荡,虽说是行伍出身,却也有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