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学里的大佬们都出国卷,给水平低下的我们这种菜鸡留口汤喝,何必徒增烦恼头破血流共赴黄泉。
中国人还是重视教育,其实按现在的形势留学生除了计算机专业很难留下来,计算机也越来越卷了,不能留下来赚美元基本就是亏本的,但是算投资回报率各种补习班也亏本,所以该留还是留,赶个留学黄金10年的尾声,能多几个真正了解西方的人也是好事。
之前双清有很多空房,接待了很多留学生借读的。
7月的时候把学校里那些美国大学留学生借读的都赶走了,因为要给国内新生腾宿舍。毕竟新生要来了,没宿舍可不行。
反正对留学生那个年龄的人而言,新冠死亡率也不高。
这个没啥可说的,毕竟人家花自己的钱做出的选择,我就想知道后面塔利班青年来中国留学应该给什么待遇?
复苏还早,就是之前网课的学生终于开学了。
建议同学们抵达目的地立即接种外国医药公司研发的疫苗。
目前种种迹象表明,新冠病毒的复杂性超出此前学术界的预估。各种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均出现一定程度的突破病例,即接种疫苗之后发生的感染 。2021年第四季度及2022年第一季度,北半球一些疫情管控措施不严格的国家即便疫苗接种率较高,出现新一轮新冠肺炎大流行也已成为定局。
目前对于“突破病例”的发生机制还不明确。有的学者建议采取序贯接种的方法,即依次注射各种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各种疫苗相互补齐短板,提高免疫效果。
同时,建议同学们跟所在国可靠的当地人交朋友,跟同学、同胞搞好团结;根据当地疫情发展,储备一到三个月的生活物资。祖国永远是你强大的后盾,然而战狼也不是随叫随到啊。
就算发这种通稿,也很难把网民的注意力从美国人在阿富汗的溃败转移过来,因为乐子的程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而且发通稿的时候各个论坛同一时间统一发,傻子也知道咋回事,你们水军敬业点好吗?
而且我也是奇怪,在这yygq的土锤是没坐过跨国航班还是没去过北上广的国际机场,正常情况下哪天不是排的水泄不通的?
得,评论区有人跟我抬杠,为了证明不是自己的错觉,我就用“赴美 千米 机场”的关键词搜了一下:
第一批稿子集中在11点50左右,最早的是第一财经,所有的图片都统一是这个“嘉兴小灵通”,
绝大多数的发布者并没有采取新闻引用的形式,而是开局一张图,自己来原创
比如知乎这个房东家的猫:赴美留学机场千米长队十万票价,飞蛾扑火令人唏嘘
再比如赴美留学机场排千米长队,留学生为何“飞蛾扑火”?原因很现实
赴美留学在机场千米排长队,十万票价再现【时寒冰频道吧】_百度贴吧
赴美留学机场排千米长队,留学生为何“飞蛾扑火”?原因很现实
没有任何类似的新闻在8月16日11点50前出现过。
ok,我说完了。
疫情证明了美国体制和快乐教育有问题,但没办法证明美国高等教育也有问题。
不少留学生放弃了保研考研的机会,学了两年雅思,准备了一年作品集申请了半年学校,交了几十万学费,不可能因为疫情就直接退学。
研究生都还好点,哪怕退学了还有个本科学历,那些在美国上了一两年的本科生,直接退学的话也就剩个高中毕业证了,总不能再复读两年去参加高考吧。
就算疫情真的证明了美国高等教育也有问题,你就当他们是花钱出国旅游三年。但是人家留学后,待在美国当码农能找到高薪工作,回来当人才能拿到北京上海户口,何乐而不为?
毕竟人家是花钱做选择题,肯定要比我们这种只在知乎答题的更考虑投入产出比。
你要是实在不信,看看勃勃和党立这俩比猴还精的人,不就明白了嘛。
不过凡事也不能只看聪明的,毕竟留学生里还有河山硕这种把生意当成主义的糊涂人。
又带节奏。多简单的一个问题:
现在航班都集中在几个空港,所以人员集中;
航班少,每个航班都爆满,机票也贵;
送行家长多,加上人之间距离长,排排队很正常;
不明白带美国的节奏有什么意义。
学生都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死亡率比0.1%还低很多,能有0.02%不错了,而且死亡的基本上是有基础疾病的,谁怕啊?再说学生来,是来读书,又不是天天在外边逛,中招的概率还是很低的。
再说去美国往往要前后谋划数年,怎么可能因为一场大流感就简单放弃了。
一个人说什么可能不是心里话,但是他的脚一定是诚实的。
学生的钱,或者说学生家长的钱,最好挣了。
这里面有很多人是去年拿10万机票回国的。
当然,他们不差钱……
我还以为多少人呢,一千米。扣掉送行的和新冠时期的社交距离,也就千把号子人吧。
各种解释,反正没人讲照片是假的。知乎有两拨平行空间的人。一批“美国死了多少万人,现在谁要去美国”,另一批“如何顺利申请到排名前30的美本”。第一类人赚自己的七毛钱,第二类人赚自己的七块钱,都假装没看见对方,非常默契。
尽管防疫形势仍然严峻,但疫情长期化的情况下,不应该过分缩减航班数量,而应该在建设更多的隔离场所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航班数量,降低票价。这样,既不会影响防疫,也能兼顾正常的国际交流。
看了感觉很不舒服,但又说不出不舒服在哪儿,于是去看了几遍观观和团团,感觉好多了。
有一说一,疫情前几年八九月开学季机场候机的情况从来都这样,和这几张照片一模一样。看见这个机场顶棚+人潮我简直dna动了,直接好家伙爷青回。
排千米真不是离谱现象,本来就飞机大,乘客多,学生行李多,意外情况多,家长还爱送机,机场管理甚至一直都挺拉胯,航空公司经常需要拿个小喇叭现场喊话,在登机口分组登机乱七八糟登个俩小时都是常规操作,提前四个小时到机场排队办登机牌没有任何毛病。以前有一回提前仨小时进机场我差点误了飞机。
大家家里蹲一年了,过去的社交和生活都突然中断,孤零零地在家昼夜颠倒上网课。很多人实在身体和精神上承受不了,极度想回学校。
俺寻思这波吧,倒也真的不必强行叼盘。
得亏他们不开家长会。
应该的,不这样才怪了
年初先去字节实习
结束之后偶然看到MIT疫情期间的网课 MIT6.824
我才明白,原来本科教的内容是可以与时俱进的,是可以紧跟工业界甚至走在前面的
大伙都说本科学不到啥东西我还信了
还以为大伙都是本科学着一堆老掉牙的东西
原来是咱们的本科学不到啥东西
谢邀,人在美国,下飞机一周了。
这就有点标题党的味道了。十万票价是商务舱,经济舱价格没那么吓人,但是由于航班数量少,价格也不低。我去的时候买的是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的联程票,人也很多,本来最近值机就很费时间,一堆材料要查,排队当然久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