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个屁,现代人的基因跟原始人比根本就没差多少,短短几千年哪来的进化?
更何况起床困难完全是近几十年才逐渐成为主流的,你父母那辈大部分人都还能早睡早起呢。一两代人就进化了?X战警变种人啊?
至于为啥现在的人起床越来越困难,那就要怪法拉第创造了交流电,爱迪生创造了电灯泡,贝尔德创造了电视机,冯诺依曼创造了计算机,还有那个叫史蒂夫乔布斯的家伙创造了一台叫爱疯的手机……
先问是不是。为了让“起床困难”是“进化”出来的并冒出一句“在远古时期不会由自然选择筛掉起床困难的基因吗”,你需要有证据显示:
一、“起床困难”是特定的一个或多个基因所决定的,而不是“后天习得”“表观遗传修饰”“身体在跟环境的互动中临时起意”“由长期的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或病理性因素所引起”;
二、在古人类中就存在上述基因,且那时就能导致现在观察到的“起床困难”,而不是“那时没这种效果,后来突变了”“那时其效果被其它基因的效果、环境、人的生活方式等因素所压制”;
三、“起床困难”的性状会导致古人类个体在生态选择中生存力低下、难以找到配偶、难以产生后代、后代的生存力低下之类问题,以至于有概率“由自然选择筛掉”;
四、“起床困难”的性状带来的劣势大到了一定程度,以至于你觉得“视为中性性状、偶然地延续下来”不适合作为解释,值得专门去问“为什么”。
显然,以上证据你连一条都没有。起床困难可能是诸多问题的集合、并不关联到任何具体的基因,即使关联那基因在古人类中也未必存在,即使存在也未必有同样的效果,即使有也未必引起足够大的问题。
而且,搞不好这还是个有利性状的一部分哩~
堪萨斯大学的 Luke Strotz 等研究人员考察了过去五百万年间灭绝的软体动物的代谢率,发现代谢率低的物种比代谢率高的物种灭绝的概率更低。高代谢率可以作为很好的灭绝预测因素,尤其是那些栖息地较为受限的物种。
参与相关研究的科学家称“长期来看,动物最好的演化策略或许就是保持慵懒的状态,这种慵懒指的是较低的代谢率,这样生物更容易存活下来”“相比于‘适者生存’,更合适的说法或许是‘懒者生存’”。
还有,古人类的生活方式可能根本就不需要“起床容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