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虐倾向关系到追求刺激(追求新奇的体验,寻求一定程度冒险和日常风险)、追求享乐(满足自己的欲望)、支持权力与成就(社会地位、权威、财富、世俗成功、野心、征服,有受虐倾向的人可能比常人更支持拥有强权与重大成就的施虐者)、对安全的需求较低(有受虐倾向的人不像常人那样认为自己需要避免日常风险,他们有的不那么依赖集体抵御外部的风险,有的则全盘交给集体或“领导”、自己只管服从),这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有利,更对血亲集体和大集体有利。
人感到疼痛时自动释放来缓解疼痛的内啡肽会产生快感,与疼痛和快感相关的脑区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叠的[1],有人因此追求可控的痛苦。常见的受虐乐趣的危险性很低,例如享受味道辛辣的无毒食物、喜欢听带有冒犯内容的笑话而不去触怒当权者、喜欢通过看悲剧表演·看恐怖电影·听恐怖故事·玩过山车等方式获得“让心跳加速的刺激”而不去从事极限运动、喜欢带有一定痛苦的按摩而不是被打。这些爱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人的身体和精神,排遣生活中的压力和无聊,偶尔会增强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实际危险的抵御能力。跟导致携带者喜欢冒险的遗传因素比起来,导致携带者喜欢“安全”受虐乐趣的遗传因素造成携带者在产生可育后代之前就死亡或身负重伤的概率可能会低一些。
喜欢“安全”受虐乐趣的人往往追求强烈的感官体验,这可能促使他们改良现有的工具和工艺、探索未知;当他们的行为变得更加“危险”时,这种追求可能导致反社会行为。心理学研究显示,人喜欢自己承受“带有威胁的刺激”的程度,与这个人喜欢看他人受苦、愿意亲自唤起他人痛苦的程度在统计上可靠地正相关[2]。由此产生的施虐倾向、不诚实、不谦虚、贪婪等至少在某些场合是可以获利的。
新冠疫情期间,西方一些爱看恐怖片的民众比他们的政府和医护人员更迅速地采取了防疫措施。你可以预期,爱看恐怖片相关的基因在西方人口中的占比经此一疫又上升了。
至于东方的情况,你就生活在一个很有施虐与受虐倾向的氛围里。大过年的,想见的人要见(不一定见得到),不想见的人也要见,想说的话要说(不一定说得出),不想说的话也要说,很应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