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6 大选话题下,希拉里支持者的回答很多都限制了评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确实有不少关于希拉里·克林顿及其支持者限制评论的讨论。这种现象的背后,可能涉及到多种因素,并且不同的人对此会有截然不同的解读。

从我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希拉里阵营和支持者采取限制评论的做法,往往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

首先,应对网络攻击和负面信息。2016年大选的互联网舆论环境可以说是非常激烈和两极分化的。希拉里作为当时最主要的候选人之一,自然也成为了网络攻击、虚假信息传播以及各种极端言论的攻击目标。她的支持者,特别是那些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的个人,可能会发现他们的帖子充斥着各种谩骂、人身攻击,甚至是带有恶意侮辱性质的评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护自己的言论空间,减少负面情绪的侵扰,或者避免被无关紧要的争吵所淹没,他们选择限制评论,只允许亲近的朋友、关注特定议题的人,或者经过一定筛选的用户进行评论,也是一种可以理解的自我保护机制。这就像是在嘈杂的市场里,人们可能会选择关上自家门窗,只与自己信得过的人交流。

其次,维护信息质量和讨论的有效性。当一个话题高度敏感且容易引起情绪化反应时,如果没有一定的门槛,评论区很容易变成情绪宣泄的场所,而非有建设性的讨论。希拉里及其支持者可能希望他们的言论能够被认真对待,而不是被轻易淹没在无休止的指责和攻击中。通过限制评论,他们可以尝试营造一个相对更理性、更聚焦于政策和观点的交流环境。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愿意接受不同意见,而是希望这些不同意见能够以一种更有建设性的方式被表达出来。

再者,策略性的考虑。在政治宣传中,如何塑造公众形象和控制信息传播是非常关键的。限制评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信息管理策略。它可以帮助希拉里阵营和她的支持者更好地控制他们想要传达的信息,减少“噪音”,确保核心的竞选信息能够被更清晰地传递给目标受众。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平台,每一条帖子都可能被放大和解读,过多的负面或无关评论,可能会分散人们对主要信息的注意力,甚至损害候选人的形象。

当然,这种做法也会招致批评。一些人认为,限制评论是一种回避辩论、压制不同声音的表现,是对民主参与精神的损害。他们会认为,既然站出来表达政治观点,就应该准备好接受各种反馈,包括批评和反对。如果连批评都无法承受,那就说明自己的观点并不够扎实,或者缺乏自信。这种观点强调了公开讨论和思想自由的重要性,认为即使是尖锐的批评,也可能带来有益的启示。

总的来说,希拉里支持者在2016年大选话题下限制评论的行为,是一个复杂现象,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评判。它既反映了在激烈政治环境中,个人和群体在网络空间进行自我保护的诉求,也涉及到信息传播策略和对理性讨论的追求。但与此同时,它也触及了言论自由边界和公共讨论的开放性等重要议题,不同的人会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和对政治环境的理解,对此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反映了在现代政治传播中,如何平衡信息控制与公开参与之间的张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些人的意思其实是:你为什么不把评论区开开让我好好骂一骂你?

他们没有想要交流的意思,一般放一个价值判断就跑:“你写的什么玩意儿”,“扯淡”,“到时候打你脸” 。他们觉得自己是战士——至于为谁而战,我也不知道。有一句话叫never feed the troll,不好意思我是个现充,政治和大选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中文)网络上的骂战和挂人不是。和人对骂的幼稚早在早年和远邪混之后消失殆尽了,现在我只相信不同价值观之间的人的隔离。注意,我没有不让他们说话的权利,但是我不想让他们和我说话的权利还是有的吧?

再者说了他们也不听,我又何必自证。我说,我pro-life,支持小政府,free trade,2nd amendment right,反川普因为我是minority。他们说,我不管我不管我不管,你反川普你就是白左!我们已经钦定你为白左了!恩很好,所有我还能说什么┑( ̄Д  ̄)┍

两件事:一,没有起码的尊重,你只把我当成一个账号,那我也会把你当成一个账号,我只需要对关注我的朋友负责,不需要对其他任何人负责。二,面对言语不善的三无用户,就应该骂回去,让他们知道账号后面是有一个真人在操作的。

我从12年开始在政治版写东西到今天,本来写文章的目的就是在于把自己想明白的一些东西整理在这片自己比较熟悉的地方;如果有志同道合的人愿意探讨,我很乐意。我一个朋友说,你可以写一些求同存异的科普文嘛, "to fight for a group already divided within, unity must precede all hair splitting." 我反问,你觉得现在的知乎政治版还是写科普文的地方么?选美,原来办得那么好,现在一翻开下面都是“选美支持希拉里,赶紧下去吧别丢人现眼了!”这样的评论。知乎不再是一个适合科普的空间,因为太多的人觉得政治的入门门槛低,觉得自己很懂。既然他们都觉得自己最牛逼,又有什么值得科普的必要呢?我甚至觉得悲哀,让有些人第一次关注美国政治竟然是这次糟糕透的美国大选,然后他们因此觉得自己很懂政治。

自从川普出现以来,什么牛鬼蛇神都来了,我已经收到了来自三无用户不计其数的骚扰私信和挑衅信息。这些人觉得你不堪其扰就会滚蛋,我想说,想得美。

Trump brings out the worst in people.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确实有不少关于希拉里·克林顿及其支持者限制评论的讨论。这种现象的背后,可能涉及到多种因素,并且不同的人对此会有截然不同的解读。从我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希拉里阵营和支持者采取限制评论的做法,往往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应对网络攻击和负面信息。2016年大选的互联网舆论环境可以.............
  • 回答
    希拉里·克林顿在新书中将2016年大选失利的责任推卸给他人,甚至点名批评了党内同志伯尼·桑德斯,这一举动无疑又一次在政坛和公众舆论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要评价她的这种做法,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首先,从希拉里的个人角度来看,这种“甩锅”行为并不令人意外,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惯性反应。在她漫长的政治生涯中.............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回顾一下2016年美国大选投票开始时(2016年11月8日),唐纳德·特朗普和希拉里·克林顿的选情。需要强调的是,当时“投票正式开始”是指绝大多数州的投票站开放,但同时美国大选并非所有人都选择在这一天投票,提前投票(包括邮寄投票和现场提前投票)在许多州是允许的,并且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是否发生过大规模舞弊,这是一个在选举结束后长期存在且备受争议的话题。对此,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证据解读。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与此相关的讨论,包括指控、调查、专家分析以及最终的结论。一、 指控与传言的起源在2016年大选结束后不久,就有人开始提出选举舞弊的可能。主要的指控集中在以下几.............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希拉里竞选失利的症结与“如果我是她的竞选经理”的策略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无疑是美国政治史上最出人意料、也最具争议的事件之一。希拉里·克林顿,一位经验丰富、背景深厚的民主党候选人,最终败给了以“局外人”形象示人的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这场胜利,以及随之而来的对希拉里竞选.............
  • 回答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是一场充满戏剧性的选举,而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在这场旋风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传播的渠道,更成为了一场政治战役的主战场,深刻地改变了候选人接触选民的方式、选民获取信息的方式,以及信息本身的传播逻辑。社交媒体:重塑竞选宣传与动员在2016年之前,社交媒体已.............
  • 回答
    Google内部关于2016年美国大选结果视频流出事件,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这是一个涉及公司内部文化、信息安全、员工行为、以及对外部公众认知等多个层面的复杂事件。以下是一个详细的评价:事件概述:2016年11月9日,就在唐纳德·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的第二天,一段据称是Google内部员工在公司.............
  • 回答
    2016年台湾大选,蔡英文以压倒性优势胜出,民进党也一举拿下立法院多数席次,这无疑是台湾政治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次选举的结果,不仅标志着国民党长达八年的执政终结,也深刻地影响了台湾的未来走向。蔡英文的胜利:民意转向与时代选择蔡英文的胜利,首先是台湾民意长期累积的转向和时代选择的体现。在她之前,台.............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在2017年3月4日发布的几条推文中,抛出了一个相当惊人的指控:他声称,在2016年总统大选期间,奥巴马政府非法窃听了他的电话,并且还监听了他在纽约特朗普大厦的所有通讯。这些推文一经发出,立刻在政治界和媒体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特朗普的这些说法,如果属实,那就意味着前任总统利用国家权力来对.............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希拉里·克林顿的失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单一的原因可以解释。她输在哪里,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希拉里·克林顿自身因素: 公众信任度不足(The Trust Deficit): 邮件门(Emailgate): 这是希拉里竞选过程中最持久也是最伤人的负面因.............
  • 回答
    2016 年美国大选之所以让美国社会撕裂到难以包容、几乎势不两立的地步,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这种深度撕裂并非一夜之间形成,而是多年来积累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矛盾在这次选举中集中爆发,并被进一步激化。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一、 深化的经济不平等和地区差异: .............
  • 回答
    2016 年美国大选的结果数据,要说有意思、值得细品的地方,可不是那么简单几句就能说完的。这届大选之所以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正是因为它的投票结果揭示了太多深层的东西,跟我们平常理解的“谁赢谁输”差远了。1. “失落的选民”的惊人反弹与地理分布:如果说有什么数据最能概括2016年大选的“震撼弹”,那一.............
  • 回答
    2016 年美国大选的民调准确率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和讨论的话题。总的来说,2016 年美国大选的民调在预测全国普选票方面表现得相对准确,但却在预测关键摇摆州的选举结果方面出现了显著的偏差,导致了出人意料的唐纳德·特朗普获胜。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2016 年美国大选民调的准确率分析:1. 全国普选票方.............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关于俄罗斯是否通过黑客攻击和制造虚假信息来干扰大选,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问题。 大多数美国情报机构的结论是,俄罗斯确实进行了干预,但干预的程度、具体方法以及最终对大选结果的影响,至今仍是各方辩论的焦点。以下是对这个问题的详细阐述:一、 情报机构的指控和证据:美国情报界在2.............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经济政策以及两位候选人迥异的执政风格。如果2016年美国大选的结果是希拉里·克林顿获胜,那么2018年中美贸易战和美英法联合打击叙利亚的事件是否会发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推测,并尽量以一种更具分析性和人性化的方式来展开讨论。首先,关于中美贸易战:我.............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如果希拉里以压倒性优势获胜,那么在当时的知乎平台上,原本支持特朗普的群体,其反应将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群体心理和社会现象的展现。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他们归为一类,因为即便在支持特朗普的群体内部,也存在着多种动机和认知模式。如果希拉里“压倒性获胜”,这意味着特朗普的竞选信息和理念.............
  • 回答
    2016年台湾大选中国国民党(以下简称国民党)的惨败,是一个复杂且影响深远的政治事件。要深入理解这一败选的原因,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以下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其背后的动因:一、 民意转变与时代浪潮: “太阳花学运”的长期影响: 2014年的“太阳花学运”是国民党败选的关键转折点之一。这场学运由学.............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16年的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这次选举,可以说是俄罗斯政治舞台上一个颇具看点和争议的事件,它不仅影响了俄罗斯国内的政治格局,也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不小的涟漪。首先,从 选举结果 来看,“统一俄罗斯”党 毫无悬念地以压倒性的优势获胜,赢得了杜马的大部分席位,甚至获得了修宪所需的超级多数。.............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回顾一下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这是一个注定会被载入史册,充斥着爆冷、争议和深刻社会分歧的政治事件。这次选举不仅仅是两位主要候选人之间的较量,更是美国政治格局一次剧烈的震荡,以及许多美国人对现状和未来的深刻不满的集中爆发。背景的酝酿:一个充满不满的时代在2016年大选之前,美国正经历着.............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后,席卷全国的反对唐纳德·特朗普的抗议活动,无疑是美国政治和社会格局一次剧烈震荡的直观体现。这些游行示威,从最初的表达政治异议,到后来演变成部分地区发生的暴力冲突和骚乱,其背后交织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也深刻地暴露了美国社会内部长期存在的裂痕。抗议的爆发与广泛性: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