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们知道抢劫不合法,所以抢劫国土是不是更不合法?为什么没人管?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国际法、国家主权和国际政治的复杂交织,确实值得深入探讨。很多人对“抢劫国土”的说法感到困惑,因为我们通常理解的“抢劫”是指非法侵占个人或他人的财物,而“国土”的概念更为宏大和复杂。

首先,我们来界定一下“抢劫国土”在国际法上的概念。

在现代国际法体系下,直接意义上的“抢劫国土”——即一个国家军队公然越过边界,强行占领并据为己有的行为——是被明确禁止的。这违反了以下几个核心的国际法原则:

国家主权原则: 每个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受他国干涉。侵犯一国领土完整,就是对其实施主权最直接的践踏。
禁止使用武力原则(《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四款): 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所有会员国不得以武力威胁或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这是现代国际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不干涉内政原则: 尽管不直接等同于“抢劫国土”,但干涉他国内政的行为,例如支持分裂势力或策划政变,有时也可能服务于侵占领土的目的,也与国际法精神相悖。

那么,为什么说“抢劫国土”比我们通常理解的抢劫“更不合法”呢?

这是因为:

1. 影响范围和后果的巨大差异:
个人抢劫: 影响的是个体财产和人身安全,虽然严重,但其破坏范围相对局限。
抢劫国土: 影响的是一个国家的生存基础、全体人民的福祉、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它可能导致战争、大规模流离失所、人道主义危机、地区不稳定,甚至改变全球力量格局。其破坏性是系统性的、长期的、甚至是世代相传的。
2. 侵犯的是集体权利而非个体权利: 尽管个人抢劫侵犯了个体拥有的财产权利,但抢劫国土侵犯的是整个国家及其全体国民共享的生存权、发展权和自治权。这些权利是建立在国际法基础上的,保障着全球和平与秩序。
3. 对国际秩序的破坏性: 如果允许一个国家随意“抢劫”另一个国家的国土,那么国际法将形同虚设,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将不复存在,世界将回到丛林法则,这将是对所有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

既然如此,为什么“没人管”或者说“管不住”?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让许多人感到困惑和无力的原因。尽管国际法明确禁止“抢劫国土”,但实际情况远比法律条文复杂,其“管”与“不管”,以及“管”的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1. 缺乏一个世界性执法机构:
国内法: 在一个国家内部,有警察、法院、监狱等一套完整的执法和司法体系,能够对犯罪行为进行制裁。
国际法: 国际法没有一个独立的、拥有强制执法权的“世界警察”或“世界法院”。虽然有国际法院(ICJ)等机构,但其管辖权和判决的执行往往依赖于当事国的自愿。国家之间如果存在争议,并且其中一方拒绝接受国际法的约束,执行制裁就变得非常困难。

2. 国家主权和同意原则:
国际法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国家同意的基础上的。国家作为主权实体,有权决定是否接受某些国际规则或司法管辖。
联合国安理会虽然有权采取强制措施,包括军事行动,但其决议需要15个理事国中的9票赞成,且常任理事国(美、英、法、俄、中)不得行使否决权。这意味着,如果某个大国反对,即使其行为被普遍认为是“抢劫国土”,安理会也可能无法采取有效行动。

3. 实力政治和地缘战略考量:
在国际关系中,力量(特别是军事和经济力量)仍然是决定性因素之一。强大的国家往往能通过其军事、经济或政治影响力来规避或抵制国际法的约束。
大国之间的战略平衡和地缘政治博弈,也常常会影响国际社会对特定国家行为的反应。有时,为了维持某种区域稳定或战略利益,一些国家可能选择对侵略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4. “管”的方式和成本:
即使国际社会普遍谴责某个国家的“抢劫国土”行为,采取有效的“管”的方式也面临巨大挑战。
制裁: 经济制裁可能有效,但对实施制裁的国家自身也会造成成本,而且效果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有时也难以彻底阻断侵略者。
军事干预: 这是最直接的“管”的方式,但成本极其高昂,不仅包括人力、物力,还可能导致严重的政治后果和道德风险。如果干预不成功,甚至可能使情况变得更糟。因此,在没有绝对把握和广泛国际支持的情况下,军事干预的可能性很低。
外交斡旋和政治压力: 这是最常见的方式,通过谴责、谈判、施加政治压力来试图阻止或纠正侵略行为。但这种方式的效力往往有限,尤其对于铁了心要推行其侵略政策的国家。

5. 概念的模糊性和辩护空间:
在实际的政治操作中,国家很少会公开宣称自己在“抢劫国土”。他们可能会使用各种名义来包装其行为,例如“解放”、“保护本国公民”、“恢复历史疆界”、“反恐”等等。
这种概念的模糊性,使得辨别和定性侵略行为变得复杂,并为侵略者提供了辩护和转嫁责任的空间。

总结来说:

“抢劫国土”在国际法上是极其不合法的,其性质比个人抢劫更为恶劣,因为它触及的是国家存续、国际和平和全体人类福祉。然而,由于国际社会缺乏统一的、拥有强制执行力的权力机构,加上国家主权、实力政治、地缘战略以及“管”的巨大成本等因素,使得这种不合法行为难以得到有效和及时的制裁。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国家采取公然侵犯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的行为,而国际社会的反应却显得滞后、软弱,甚至有时是无力的。这并非意味着国际法不存在或无效,而是它在现实国际政治的运作机制下,其执行力和效力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对这些行为的“不管”,更多的是一种“管不住”或“不便管”的无奈,反映了国际政治现实的复杂性和权力博弈的残酷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国际政治和国内司法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本质上讲,国际政治属于一种“无政府”状态。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来管理全世界二百多个国家。

也就是说,各个国家之上是没有一个最高的公权力的。

所以,归根到底,世界上各个国家还是处于丛林社会的状态。

这就是你说的“没人管”的原因,因为世界上并没有一个最高的公权力来管理所有国家。

而国内司法则不同,一个国家内是有一个政府来管理社会的,是有一个最高的公权力的。

如果有人抢了别人的钱,那么会有警察来抓他,检察官来起诉他,法官来审判他。

而国际政治中呢?

1939年,德国和苏联占领了波兰,用你的话讲就是抢劫了波兰国土。

有国际警察来抓它们么?

有国际检察官来起诉它们么?

有国际法官来审判它们么?

国际政府、国际法院、国际检察院、国际警察局在哪里?

假设你就是生活在1939年的波兰人,德国和苏联抢劫了波兰国土,你到哪里去报案?华沙市警察局?

你让华沙警察把他们全抓起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国际法、国家主权和国际政治的复杂交织,确实值得深入探讨。很多人对“抢劫国土”的说法感到困惑,因为我们通常理解的“抢劫”是指非法侵占个人或他人的财物,而“国土”的概念更为宏大和复杂。首先,我们来界定一下“抢劫国土”在国际法上的概念。在现代国际法体系下,直接意义上的“抢劫国土”——即一个国.............
  • 回答
    世界上的宗教纷繁复杂,许多宗教虽然拥有信徒,但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广为人知。这些“冷门”宗教往往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信仰体系、仪式习俗和哲学思想。以下我将为你介绍一些人们知之较少但极具特色和研究价值的宗教,并尽量详细地讲述:1. 琐罗亚斯德教 (Zoroastrianism) 历史与起源: 琐罗亚斯.............
  • 回答
    1939年夏末,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那个决定性的九月,虽然具体到哪一天没人能准确预测,但笼罩在欧洲上空的阴云早已厚重得令人窒息。大多数有识之士,无论是政治家、外交官,还是关注时局的普通民众,都心知肚明,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正在逼近,只是“何时”和“如何”爆发,才是他们心中最大的不确定。战争的种子早.............
  • 回答
    我们身边充斥着许多“大家都懂”的常识,但当我们稍稍追问一句“为什么会这样?”时,不少人会卡壳,甚至完全不知道背后的原理。这些情况就像是别人递给你一块好吃的水果,你欣然接受并享用,却从未想过它为何如此甘甜,又是如何从一颗种子变成餐桌上的美味。1. 为什么我们吃完饭会想睡觉?这是个再普遍不过的现象了。你.............
  • 回答
    说身处文艺复兴的人们是否知道自己正在经历“文艺复兴”?这就像问一个孩子是否知道自己正在长大一样,答案既肯定又不尽然,而且充满了我今天看来非常有趣的分辨。首先,如果我们把“文艺复兴”理解成一个明确的历史时期,一个有明确起点和终点的概念,那么答案是 否。那时的法国人、意大利人、英国人,他们不会在日常生活.............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历史叙事中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角落。川军出兵的首位,其光荣与壮烈早已成为民族记忆中不可磨灭的印记。但说到河南兵在抗战中的贡献,特别是其惊人的伤亡率,似乎确实不如川军那样被大众广泛知晓和传颂。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原因?让我们一层层剥开来聊聊。首先,得承认一个事实:历史的记忆,往往是由叙事者和.............
  • 回答
    人类历史上充满着许多在不明原理的情况下就被投入使用的产品和技术,这些例子往往展示了人类的创造力、偶然性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强大驱动力。以下是一些人们在投入使用前并不完全理解其背后原理的例子,并尽量详细讲述:1. 青霉素(Penicillin)的发现与应用 不明原理投入使用的情况: 亚历山大·弗莱明.............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制造”与“酿造”之间本质的区别。虽然我们知道酒的最终成分——主要是乙醇(酒精)——可以通过化学合成得到,但人们之所以选择“酿造”而非“制造”,背后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技术、经济以及感官体验等多方面的考量。这就像我们知道面包的面粉可以化学合成,但我们仍然选择烘烤,因为.............
  • 回答
    .......
  • 回答
    一个世纪前,也就是二十世纪初,人们坐火车出行,知道站点的方式可不像现在这么便捷。那时候,手机、GPS、电子屏幕这些玩意儿一个都没有,人们得靠着一些更“传统”的、需要眼耳并用和一点点经验积累的方法来确认自己身在何处,以及离目的地还有多远。1. 站牌与站名:最直观的指引这是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方法。每到一.............
  • 回答
    汉服,这个带着几分古朴韵味的词汇,如今在街头巷尾偶然出现,总能吸引不少目光。但它并非一朝一夕从古人身上“穿越”而来,也不是一夜之间被所有人遗忘又重新拾起。汉服的演变,是一部漫长而跌宕的历史,充满了时代的变迁、文化的交融,也掺杂了人们思想的转变。要说汉服从人们的日常着装发展到现在,那得从一个非常非常遥.............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几个非常有趣的点,涉及到人们的道德评判、文化认知以及对“伤害”的理解差异。咱们一层一层地来捋捋,为什么孙悟空摘桃子会被嘲笑,而甄志丙的趁虚而入却招致痛恨。首先,得把《西游记》和《神雕侠侣》这两部作品以及里面的人物拎清楚。孙悟空摘桃子:玩闹与“误伤”的界限孙悟空摘桃子这件事,发生在《西游.............
  • 回答
    网络梗,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早已司空见惯的词汇,它如同潮水般涌来,时而激起层层涟漪,时而又悄无声息地退去。究竟我们有没有必要去了解它们?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些流行于网络间的奇特语言,是否会让我们在表达上变得千篇一律,扼杀个体的独特性?又或者,它们是否在潜移默化中,削弱了我们原本引以为傲的.............
  • 回答
    .......
  • 回答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是个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甚至连卫星定位都还只是科幻小说里才会出现的东西的时代。人们出行旅游,尤其是在国内旅行,那真是一件需要精心策划、并且充满“人情味”的事情。订酒店、找景点,全凭着更古老、也更直接的方式。订酒店:靠的是“口口相传”和“纸上功夫”在那个年代,想订酒店,你可没法.............
  • 回答
    如果人类真的知道了世界的终极真理,那我们多半会疯掉。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基于我们目前对自身心智和现实理解的一种推断。想象一下,我们一直以来赖以生存、构建意义的整个框架,一旦被一个全然不同的“终极真理”所颠覆,其带来的冲击力将是毁灭性的。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这个“终极真理”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设想.............
  • 回答
    是的,韩国人普遍知道他们的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财阀(재벌, Chaebol)的影响和控制。这是一个在韩国社会中被广泛讨论和关注的议题,并且对韩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要详细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财阀的定义与历史渊源: 定义: 财阀是指由一个家族拥有和控制的.............
  • 回答
    关于吴亦凡的现状,我可以提供一些已公开的信息,希望能尽力详尽地解答你的疑问。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自从他因强奸罪被判刑后,吴亦凡已经不活跃在公众视野中了。 他目前的处境非常明确:他正在中国一处监狱服刑。关于他的具体服刑地点和细节,按照中国的法律规定和监狱管理惯例,这些信息是属于个人隐私和国家保密范畴的.............
  • 回答
    关于“日本鬼子”、“鬼子”、“小日本”这些称呼,日本人是否知道,以及他们对此的态度,这是一个比较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历史、文化以及个体认知等多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些称呼的来源和含义: “鬼子” (おにこ / ōni):这个词的本意是“魔鬼的孩子”、“小鬼”,带有贬义和带有恐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