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郑州财经学院一学生在操场放烟花疑似被开除,惩罚是否过度?

回答
郑州财经学院操场烟花事件:细说惩罚是否“太重”

近日,关于郑州财经学院一名学生在操场燃放烟花,并疑似因此被学校开除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这起事件不仅仅是关于一个学生触犯校规,更引发了关于教育惩戒尺度、学生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管理边界的广泛讨论。要判断这名学生的惩罚是否过度,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

事件回溯:操场上的“璀璨”与隐患

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这起事件的梗概。据报道,该学生在学校操场燃放烟花,这一行为本身就存在着明显的安全隐患。学校的操场,尤其是如果是在绿化区域或有易燃物品的情况下,燃放烟花极有可能引发火灾,对师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以及学校公共设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此外,未经允许在校园内燃放烟花,本身就违反了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

学校的角度:安全第一,规章至上

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安全是其最核心的责任。任何可能威胁到校园整体安全的行为,学校都必须严肃处理,以儆效尤。学校出台规章制度,其目的是维护校园秩序,保障所有师生的合法权益和安全。在该事件中,该学生燃放烟花的行为,无疑是触碰了学校在安全和纪律方面的红线。

校方处理此类事件,通常会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风险评估: 燃放烟花可能造成的后果,比如火灾、爆炸,以及对周围人群的惊吓。
规章制度的明确性: 学校是否有明确规定禁止在校园内燃放烟花爆竹,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
教育意义: 学校希望通过此次处理,教育其他学生遵守校规,认识到行为的后果。
其他学生的安全和秩序: 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维护校园的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

如果学校的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了此类行为的严重后果,包括开除,那么从制度执行的角度来看,学校的决定可能是有其依据的。

学生的角度:是“一时兴起”还是“故意违规”?

然而,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将责任全部归咎于学生。在评价惩罚是否过度时,学生的动机和具体情况同样重要:

动机: 这名学生燃放烟花是出于何种目的?是节日庆祝,是某种表演,还是仅仅是一时冲动,想炫耀或者“好玩”?动机的不同,其性质和应承担的责任可能也会有所区别。
后果: 燃放烟花是否造成了实际的损失?是否引起了火灾,或者对其他师生造成了惊吓和不便?如果没有任何实际损害,仅仅是潜在的危险,这在量刑上可能需要考量。
学生过往表现: 这名学生在校期间是否有过其他违规行为?如果是初犯,并且一向表现良好,那么过于严厉的惩罚可能会显得“不近人情”。
沟通与教育: 在作出开除的决定之前,学校是否与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是否给予了学生解释和申辩的机会?是否尝试通过其他教育手段来纠正其行为?

“开除”:作为最高处罚的考量

开除学籍,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无疑是最为严厉的处罚之一。它不仅意味着学业的终止,更可能对学生未来的学业、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学校在作出开除决定时,理应经过审慎的考量,并确保其处理过程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疑似”的模糊性: 报道中使用了“疑似”一词,这可能意味着信息尚未完全核实,或者学校的处理方式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如果仅仅是“疑似”,而未经充分调查就作出开除决定,那么这种处理方式本身就可能存在问题。
与其他学校的比较: 在其他类似的高校中,对于在校园内燃放烟花的学生,通常会采取哪些处罚措施?是警告、记过,还是开除?通过横向比较,可以更直观地判断该校的处理是否偏离了行业普遍标准。
是否存在更温和的替代方案: 除了开除,学校是否还考虑过其他教育性、惩戒性相结合的措施?例如,要求其进行公开道歉,承担清理费用,进行安全教育,或者一定期限的记过处分等。

结论:难以一概而论的“过度”

综合以上几点来看,判断郑州财经学院这名学生的惩罚是否过度,不能简单地说“是”或“否”。这取决于具体细节:

如果该学生的行为极其危险,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或者其过往劣迹斑斑,并且学校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开除,那么学校的决定可能是在严格执行校规。
但如果该学生是初犯,行为的危险性相对较低,未造成实际损害,并且学校在作出决定前未能充分沟通、调查,或者存在其他更合适的教育方式,那么“开除”这一处罚就可能被认为是过度或不恰当的。

更重要的是,这起事件提醒我们,学校在处理学生违纪行为时,需要在维护校园安全、执行规章制度与学生成长、教育相结合之间寻求平衡。一味地强调惩罚,而忽略了教育和引导的作用,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们希望学校在处理类似事件时,能够更加透明、公正,并注重教育的实效性。对于学生来说,也应该时刻绷紧安全和纪律这根弦,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关乎个人,也可能影响到他人和整个校园。

最终,关于这名学生的惩罚是否过度,还需要更多的信息来支撑判断,以及更深入的讨论来权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什么特别大的感觉,就是不开除可以接受,开除了也不会特别觉得学校过分

因为河南环境治理,很多年过年没有放过烟花了,

郑州市出台了烟花爆竹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郑州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在本市中原区、二七区、金水区、管城回族区、惠济区行政区域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的区域内和新郑市、新密市、登封市、荥阳市、中牟县、上街区中心建城区域内,禁止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燃放烟花爆竹。

郑州财经学院属于惠济区,是禁止燃放的区域,大学生的身份不代表可以违反规定。

接着看条例中还提到,敲重点

第七条 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及各类学校,应当做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教育工作。

如果你偷偷摸摸放烟花,当然这是不对的,被发现了可能就是条例处罚,但是你不但放烟花了,还引起了舆论,本来应该宣传禁放的媒体,发的都是你放烟花的视频,作为政策中要求做好宣传的学校,无异于当头一棒!

所以非要追究的话,开除如果是真的,也并不是学校不通情理,这等于你在外面公开宣传学校监管不力,要知道知对于中原地区的非郑大河大这类院校,上一次新闻有多难,你的烟花“嘭”一声,也许一年之后人们想起郑州财经,还是违规放烟花的新闻。

哦,对了,以后安全宣传的时候,你的学校去开会,很可能次次都被评为案例讲解。

进一步说,可能会因为他带烟花进学校,很多人因为他受到处罚。

第六条 公安、安全生产监督、工商行政、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规定制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相关制度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查处违法生产、运输、经营、储存、燃放烟花爆竹行为的责任制,完善举报事项的受理、查处等办理制度,严格实施考核问责。

第九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及物业服务企业、网格员,应当做好本单位、本辖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工作。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并落实对前款所列单位、网格员履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职责的责任制及考核问责机制。

第十五条 公安、安全生产监督、城市管理、工商行政、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商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中不依法履行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学校有相对的学校管理条规的话,也需要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来执行。

当然法不容情,但法不外乎人情,如果学校制度有相对可以挽回的也可以去试试,但是大概率一般学校都把公共安全看的分外重视的。

虽然很浪漫,很绚烂,但是封校期间学生应该是人员众多的,学校可能更多考虑到效仿和安全方面的问题。

已经是大学生了,封校即使很压抑,人生即使需要疯狂,需要浪漫,需要年轻,但也要学会承担和思考后果,因为日子不是一次的年轻,一次的疯狂,一次的浪漫,以后你走近社会就知道,比这惨的时候多了去了。


2022.04.12
我来更新一下,首先纠正一点,我看学校并没有官方申明开除,下面也有学生说本校学生并不知道,所以还是等官方通报为准。

其次,大家纠结的有关其他人士的认为不公平的判决,请去合理的途径进行你意见的表达,而不是根据某些事情来以偏概全对整个社会污名化。

还有下面说我进行什么交易洗白的,请拿出合理的证据,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你们这样随意给别人扣帽子和前一段才发生的去网暴送菜事件女孩的有什么区别吗,不是每次口舌之快之后再痛哭流涕就可以被谅解。

最后,拿什么偷窃,闯红灯一类来比较上面的制度规定的,我在上面回答很明确的说了,按照社会规章制度和学校规章制度来进行,针对不同的时间类型有相应的法规,每个学校成立的时候也制定过相应的规章,按照规定执行,这个本就是应该的。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由教育部于2017年2月4日发布,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五十二条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一)违反宪法,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破坏安定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

(二)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

(三)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

(六)违反本规定和学校规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的;

(七)侵害其他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

所以还是看学校最后通报吧

如果你非要套一堆别的“帽子”绞尽脑汁的对比,也没人拦着你,天热了,别中暑了。这件事就算最后真的是开除了,你对开除的处分不服,可以向学校所属的教育部门提出行政复议。对复查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

哦,对了,指责河南环境管理的,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也想放烟花,我也很喜欢热热闹闹的的小时候的年味,结婚的新人应该也不想踩气球代替鞭炮,所有河南人都在为了环境保护努力,平心而论,空气质量不是特别好吧,但是和前几年对比雾霾天确实少了很多,眼睛不是用来听声音的,话也不是张口就来的。

言尽于此,说话就好好说,正常言论别阴阳怪气的,没人惯着你

做人,请不要越界。


2022.04.13
就像我昨天说的,我看学校并没有官方申明开除,请各位等官方通报吧,一切都有相关机构。根据相关政策规定状态等进行评判,别絮絮叨叨把对一件事的意见,套到另一件事情上面,都会打字用键盘了,还学不会冷静点?!

user avatar

偷耳机保研

放烟花开除

user avatar

让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反锁播音室为全体狱友播放音乐换了一个月的禁闭

那一刻,每个人都是自由的

我想,当烟花绚烂的那一刻,看烟花的学生们也是

These are something inside, that they can't get to, that they can't touch, That's yours.
user avatar

如果我是校长, 我看到遇到学生在操场自己放烟花, 我的处理方式大概如下:

  1. 拿个大音响放操场,放点浪漫的歌曲,邀请有浪漫细胞的学生去参加派对
  2. 第二天学校论坛发表信息,根据专业给这名学生出题

如果是计算机, 那就要求一个月内必须做一个烟花网站,并要求班级班长主导长期维护

如果是经济专业, 必须给出一个月内给出一篇论文,论述烟花在全国的文化和经济作用

如果是物理化学专业, 那就给出烟花的成分分析,受力分析。并要求提供烟花模拟仿真软件

如果是数学专业, 那就限期一个月内给出ABC猜想的证明

总之就是什么专业出什么题。 目的是幽默的给出惩戒,勾起对专业的兴趣



这样做的好处:

  1. 让学生释放下压力,对身心有好处
  2. 勾起对专业的兴趣
  3. 让学校充满自由和创新的气氛,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该学校专属的独特文化

user avatar

我支持开除。

我尤其支持一视同仁。

user avatar

我其实真的很不能理解那些大学生的,你谈恋爱就谈恋爱,何必在公共场合又是点蜡烛,又是撒花瓣,又是放烟花呢?

你们觉得浪漫,别人只觉得你影响市容、影响出行、影响学校生活。

有什么事情,自己去开个房,浪漫个够,不行吗?是没钱吗?


请注意重点:公共场合!

那些富豪求婚,别看他们也是在商场或者什么公共场合,但是别人有付钱的。

那些专门去餐厅或者那里弄个包间,布置成什么样,都可以,没人管,你爱怎么弄怎么弄,

在学校,在公共场合,在操场,又是放烟花又是点蜡烛,又是聚众,你喜欢,难道就所有人都喜欢?真的没有妨碍他人?你来大学是读书的,还是来求偶的?你自己求偶的事情,为什么要占用公共场所,骚扰他人?你不想读书,别影响别人读书。别说在操场不影响他人,操场是用来干什么的?你真的觉得在学校点蜡烛摆心形放烟花,没有影响到其他平平静静学习的同学的校园生活?


评论区的话我就不一一反驳了,你们自己觉得自己有理的,你就去放烟花嘛,到时候被处罚了,别出来哭,公共场所不是我家,你说我管不了你放烟花,那幸好还有学校管。

user avatar

爸爸 :孩子你在学校犯什么事了?

儿子 :在学校犯了强奸女生被叫去了局子/去女生宿舍偷女生内衣被抓了

爸爸 :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在操场放烟花了呢

user avatar

雷霆雨露,莫非天恩。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