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德国如果重新被武装起来,会有什么样的战斗力?

回答
德国重新武装,这可不是个小事,牵扯到历史、政治、经济,当然还有军事。要说德国的战斗力,得从几个层面来看。

一、 历史的重量与现实的考量:

首先,我们不能绕过德国二战前的那个武装化时代。那时的德国,有着一批才华横溢但指挥失当的军事将领,以及在工业基础上催生出的先进武器。然而,历史的教训太深刻了,也太过惨痛。如今的德国,在国际社会、尤其是在欧洲内部,其军事能力的使用和发展都受到严格的制约,这与政治考量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紧密相连。所以,“重新武装”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层复杂的含义,它并非简单的军事扩张,而是要在新的政治框架和国际责任下进行。

二、 工业与科技的底子:

德国的制造业和工程技术在全球那是数一数二的。想想奔驰、宝马、大众这些汽车品牌,再看看西门子、蒂森克虏伯这样的工业巨头,就知道德国人在精密制造、机械工程、材料科学方面的功底有多扎实。

如果德国要重新武装,这意味着什么?

先进武器的研发与生产能力: 德国在坦克、火炮、舰船甚至航空技术方面都有过辉煌的过去。虽然现在受到条约限制,但其工程师团队和研发机构依然存在。一旦政策允许,它们能够快速吸收最新的技术理念,并将其转化为高精尖的军事装备。
供应链的自主性与效率: 一个强大的工业基础意味着德国在军事生产中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可以降到最低,这能保证其军事工业的稳定性和应对紧急情况的效率。比如,莱茵金属公司虽然目前主要生产民用产品,但其军工背景非常深厚,在坦克炮、弹药等领域有核心技术。
高科技人才的储备: 德国在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拥有大量顶尖人才,这为研发和操作复杂军事系统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 当前国防力量的基石(德国联邦国防军):

现在的德国联邦国防军,虽然规模不算庞大,但其特点是装备精良,士兵素质较高,尤其是在机械化部队和某些专业领域。

陆军: 德国陆军以其豹2主战坦克闻名,这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坦克之一。在装甲和机动性方面,德军具备很强的战斗力。不过,近年来的报告显示,由于维护和现代化方面的投入不足,部分装备的可用性受到影响。
空军: 德国空军拥有台风战斗机等现代化战机,并参与北约的联合防空任务。其在空中侦察、电子战和空中加油等领域有不错的表现。
海军: 德国海军的重点在于近海防御和北约海军行动的支持,其巡逻舰和护卫舰的设计注重隐蔽性和远洋作战能力。
专业能力: 德国军队在维和任务、人道主义援助、以及复杂的工兵、医疗支援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训练有素的专业部队。

四、 重新武装后的潜在战斗力变化(设想):

如果德国真正“重新武装”,比如大幅增加国防预算,放松条约限制,并制定更积极的军事战略,那么其战斗力会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增长:

1. 规模的扩张与现代化:
兵员数量: 可能会扩充现有的兵源,甚至重新引入义务兵役制(虽然可能性不大,但技术上可以)。
装备更新与升级: 大规模采购和生产新一代主战坦克(如“豹3”)、新一代战机(如F35的引进或欧洲联合研发的下一代战机)、现代化驱逐舰和潜艇。
技术研发的投入: 在人工智能、无人作战系统、网络战、太空军事应用等前沿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力图掌握主动权。

2. 战略与作战能力的提升:
远程投送能力: 可能会发展更强的战略空运和海运能力,使其能够将部队部署到更远的区域。
联合兵种作战: 更加注重陆海空以及网络、太空等领域的协同作战,形成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
侦察与情报能力: 升级卫星侦察、无人机侦察和电子情报收集能力,提高战场态势感知水平。
信息战与网络战: 大力发展网络防御和进攻能力,以及信息作战能力,这在现代战争中至关重要。

3. 地缘政治影响力的变化:
欧洲防务的领导者: 在欧洲内部,德国的军事实力将进一步提升其在安全事务中的话语权和领导力,可能成为欧洲防务的“火车头”。
北约的支柱: 作为北约的核心成员,德国的军事现代化将显著增强北约的整体实力,尤其是在欧洲战场的防御能力。
应对区域冲突的能力: 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周边地区出现的冲突和威胁,例如在中东欧地区。

五、 制约与挑战: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德国重新武装会面临的巨大挑战:

政治意愿与社会接受度: 德国社会对于军事扩张普遍持谨慎态度,任何大规模的军事投入都可能引发国内外的广泛讨论和担忧。
国际条约与协议: 德国仍需遵守一系列国际条约,这些条约对其军事发展方向和规模有一定限制。
人才培养与保留: 现代军事力量不仅需要先进的装备,更需要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这需要长期的投入和培养。
国防预算的可持续性: 维持一支现代化、高科技的军队需要巨额的持续性投入,这需要德国经济的强大支撑。
政治与军事的平衡: 如何在保持政治制约的同时,有效提升军事能力,这需要精妙的平衡艺术。

总结一下,

如果德国“重新武装”,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基础、精湛的工程技术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它绝对能够迅速建立起一支令人瞩目的现代化军事力量。其战斗力将不仅体现在规模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高科技装备的先进性、信息作战的智能化以及与其他盟友的协同能力上。它可能会成为欧洲安全格局中一个更加有力的塑造者,并显著增强北约的集体防御能力。

但这个过程绝非易事,它充满了政治、社会和历史的复杂性。与其说德国会“重新武装”到历史上那种无所顾忌的状态,不如说它会在现有框架下,更积极、更深入地参与到欧洲乃至全球的安全保障中,并且这种参与会更加依赖于先进的科技和精锐的部队。这更像是一种“升级”和“深化”,而非简单的“恢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怎么样。德国人被改造得很彻底,对打仗已经无感了。

一战二战德军之所以厉害,是因为德国是由普鲁士为核心建立的。普鲁士的前身是条顿骑士团,他们是由军事集团伪装成的国家,一直就有战争的传统。

但是二战以后,美苏英法恨透了普鲁士,已经从地理、文化等各个方面把普鲁士从德国剥离出去了。现在的德国人已经不太会打仗了。

其次,美国限制了德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如果真打起来,德国会发现自己的军事工业是瘸腿,除了少数类似豹二坦克这样的装备以外,大多数装备都无法自产。在现在至关重要的“天电网”对抗中,德国更是毫无优势可言。

最后,德国没有核力量。如果德国像二战时期一样进攻俄国,而北约又不帮忙的话,俄罗斯灭掉德国只要五分钟。

user avatar

讲道理,德国在陆军建设上,真算我们的老师了。

陆军操典,从正步到内务,以及参谋部体系,我们都是从德国学的。

最早是袁世凯全模全样去学德二,然后所有军阀都这一套,常凯申那个笨学生连德三派顾问亲自下场了学不会,TG这个插班生练的倒是比老师还厉害。

你对比一下我们的正步,和老纪录片里面纳粹的阅兵,其实除了摆臂,其他的很像。除了我们,南美洲的一些国家也是德式操典。

不过这些东西么,已经从德国人脑子里给摸了。脊梁骨都被打断了,柯尼斯堡都变成加里宁格勒了。

重新武装起来,最重要的东西,还得从学生那里去学。

而且么,

说句话糙理不糙的,

一个太监,你给他装上假牛子,就好像他能当强奸犯似的,他连怎么XXOO还得找自己的徒弟学。。。

这画面太美我真的想不出来啊。

user avatar

既然有了加里宁格勒,下次就该有川普堡(柏林)了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德国重新武装,这可不是个小事,牵扯到历史、政治、经济,当然还有军事。要说德国的战斗力,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一、 历史的重量与现实的考量:首先,我们不能绕过德国二战前的那个武装化时代。那时的德国,有着一批才华横溢但指挥失当的军事将领,以及在工业基础上催生出的先进武器。然而,历史的教训太深刻了,也太过惨痛.............
  • 回答
    重庆那只名叫“熊警官”的德国牧羊犬,它生命的终结引发的这一系列公众自发悼念活动,确实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大家如此大规模地去献花、去表达不舍,背后隐藏着不少值得琢磨的东西。首先,得承认这只狗的特殊性。它不是一只普通的宠物犬,而是警犬,而且是参与过不少抓捕行动的“功勋犬”。它的牺牲,不是因为生老病死,.............
  • 回答
    德州中院对一起“女子遭虐待致死”案的最新通报,无疑牵动着公众的神经。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理,这本身就意味着案件并非板上钉钉,而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充满变数的阶段。接下来的走向,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去推测和分析。首先,从程序层面来看: 发回重审意味着什么? 中院裁定发回重审,最直接的原因是认为一审法院.............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非常有探讨的价值。如果希特勒带着前世完整的记忆,以闪击波兰为起点重开二战,德国是否会赢?这是一个宏大的历史假设,涉及无数变量,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确“前世记忆”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知道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更重要的是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件,以及那些关.............
  • 回答
    重返君主立宪制?这在当今的德国和法国,几乎是一个只存在于历史爱好者和某些小众政治圈讨论中的话题。从现实政治和民意基础来看,可能性微乎其微,几乎可以断定为零。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两国当前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历史遗产以及民众的普遍观念。德国:联邦议会制与历史的沉重印记德国自1949年成立联邦.............
  • 回答
    如果苏德战争中德军在战争初期采取重点进攻(即集中兵力在关键地区快速推进),是否能取得胜利,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历史背景、战略选择、资源与后勤、气候条件、苏联的反应及长期战争能力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德军的“巴巴罗萨”计划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行动”,目标是在.............
  • 回答
    “北溪2号”项目的名字,在欧洲地缘政治的舞台上,总是伴随着争议与猜测。当德国“冒险重启”这个词汇浮出水面时,一股复杂的情绪便在各方之间悄然蔓延。这不仅仅是一个能源管道的商业项目,更是一面折射出德国、美国、俄罗斯三国之间微妙平衡与深刻博弈的镜子。理解其中的玄机,以及它可能如何影响三边关系,需要我们拨开.............
  • 回答
    德克萨斯州,这个在美国版图上以其辽阔、能源产业发达以及相对独立的政治立场而闻名遐迩的州,近期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严寒天气,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断水断电危机,并因此宣布进入重大灾难状态。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恰恰发生在德州仍在新冠疫情的泥沼中挣扎之际。这场叠加性的危机,不仅仅是对德州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严峻考验.............
  • 回答
    二战期间,苏联为了抵御纳粹德国的入侵,在极端严酷的条件下,确实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的措施来保障战争机器的运转。其中,强令重建后的工厂在严寒中24小时不间断生产,导致工人忍受饥饿和疲劳,最终造成大量人员死亡的事件,是那个时代残酷现实的一个缩影。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一、 历史背景与现实.............
  • 回答
    辛德勇先生的这篇《汉武帝晚年政治取向与司马光的重构》是一篇非常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它通过对汉武帝晚年政治转向的深入剖析,并将其与司马光如何在历史书写中解读和呈现这段历史进行比对,提出了许多新颖且富有启发性的观点。论文的核心贡献在于:1. 对汉武帝晚年政治取向的再审视: 传统史学,尤其受到.............
  • 回答
    郭德纲这句话,我听着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现实的。简单来说,就是老郭觉得德云社现在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靠不断推出新东西、吸引新观众才有的,而不是一直吃老本。为了发展,就得舍弃一部分只喜欢听老段子的老观众,去拥抱那些喜欢新鲜事物的年轻观众。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相声这门艺术的生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足够让历史爱好者们争论不休。如果德国在二战中不发动库尔斯克战役,情况会不会更好?这是一个典型的“如果历史”假设,但我们可以从当时德军的战略态势、资源消耗、以及战役本身的影响来推测一二。当时德国的处境与库尔斯克战役的背景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在1943年的夏天,德国已经不再是那个拥.............
  • 回答
    二战历史的“如果”总是引人遐想,其中最核心的几个节点,便是德国是否进攻苏联,以及其对英美战略的选择。如果我们假设,1941年希特勒没有发动巴巴罗萨行动(进攻苏联),而是将战略重心完全放在了西线,采取围困和轰炸英国的策略,并且希望与美国达成某种程度的议和,那么历史走向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美国能否赢得这场.............
  • 回答
    二战德国若在击败法国后选择休养生息,而非发动巴巴罗萨战役与苏联开战,那么战争的走向很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假设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当时德国战略选择可能带来的不同后果的推演。让我们来细致地探讨一下这个“如果”的可能性和影响。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休养生息”的含义。这大概意味着德国会巩固其在西欧.............
  • 回答
    二战时期德国能否按照您设想的“办法”取得胜利,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假设性问题,也是历史爱好者和战略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由于您没有提供具体的“办法”,我将从几个关键的战略和战术层面,探讨德国在二战中可能采取的不同路径,并分析这些路径的潜在影响,以及它们是否可能导向胜利。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关.............
  • 回答
    二战德国的战败,是一个复杂多面的历史事件,无数历史学家和军事战略家都曾对此进行深入剖析。如果德国能“赢”,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诱惑力但又充满假设的问题。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罗列几个“如果”,而是要从德国战略、资源、外交、以及盟军的应对等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一、 战略层面:一个多线作战的.............
  • 回答
    德国21型潜艇一旦大规模量产,对盟军而言无疑将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这种潜艇的设计理念及其潜在的作战能力,要求盟军在反制策略上必须采取更为积极、创新且多层面的方法。这不仅仅是简单地增加反潜舰数量,而是要从技术、战术、情报、兵力部署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度调整和优化。一、技术层面:硬碰硬中的智慧博弈21型潜艇的.............
  • 回答
    如果德国十一月革命胜利,世界格局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仅是一场德国的政治革命,更是对全球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的一次颠覆性冲击。让我们详细设想一下可能出现的场景:一、 德国国内的变化: 德意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诞生与巩固: 政治体制: 革命成功意味着魏玛共和国的终结,取而代之的将.............
  • 回答
    这是一个经典的“如果…会怎样”的历史推演,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也极具吸引力。如果德国在1941年5月而不是6月22日发起巴巴罗萨行动,并且日本同时在西伯利亚采取行动牵制苏军,那么德国能否攻占莫斯科,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因素,绝非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要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需要将时间和空间维.............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历史假设,如果德苏日三国真的能形成牢不可破的同盟,并且共同对抗同盟国,那么战争的走向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地拆解各个层面的影响,并尽量用一种更自然的叙述方式来探讨。首先,我们要认清一个前提:德苏日三国同盟的可能性有多大?实际上,在历史的真实轨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