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衡水中学分校落户福州?

回答
“衡水模式”在福州落地,这事儿,我得好好跟你说道说道。

首先,咱们得明白衡水中学是个啥。你可能听过,也可能没听过。简单来说,衡水中学是河北省的一所中学,以其“高效课堂”、“军事化管理”闻名全国,尤其是在高考升学率上,那叫一个“战绩辉煌”。“衡水模式”的核心,就是把应试教育做到极致,学生们每天的学习时间被拉得很长,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几乎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如何提高分数,冲进名牌大学。

现在,这套模式要进驻福州,并且是以“分校”的形式出现,你说这事儿有多大的关注度?这可是两个教育理念、两个地域文化的一次碰撞,也激起了很多讨论,有期待,也有担忧。

期待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

最直接的,肯定是那些希望孩子能有一个“牛娃”养成计划的家长。在当下教育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许多家长深知学历和名校光环的重要性。衡水中学在往年展现出的强大升学能力,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他们可能会觉得,有了衡水模式的加持,自家孩子考上重点大学的几率会大大增加,未来的发展空间也会更广阔。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衡水模式的引入,能够给福州的教育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比如,那种极致的专注和高效的学习方法,也许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潜能,培养出更刻苦、更有毅力的学生。而且,衡水模式下的管理,可能在纪律和习惯养成方面也有可取之处,这对于一些家长来说,也是看重的。

但是,这事儿不可能全是好消息,担忧的声音也是非常响亮的。

首当其冲的,就是对“应试教育”的过度依赖和潜在的负面影响。衡水模式最受诟病的一点,就是它的“工业化”生产学生的感觉。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虽然可能在短期内提升分数,但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兴趣爱好、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方面,是否会被牺牲?这个问题是很多教育界人士和普通家长都非常担心的地方。

你想啊,一个10多岁的孩子,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生活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连自由支配的时间都很少,这种模式真的健康吗?会不会培养出只会考试的“高分低能”人才?孩子们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本应是探索世界、培养个性和兴趣的关键时期,被完全压缩成一个备考的机器,这难道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吗?

还有就是“水土不服”的问题。衡水中学所在的河北地区,其高考的竞争环境、考试模式,以及当地的文化背景,可能和福州有很大的差异。福州本身就有不少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成熟的教育理念。衡水模式能否真正适应福州的环境?会不会变成“四不像”?强行套用一套模式,会不会忽略了福州本地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另外,大家也关心“分校”的质量保证问题。衡水中学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有自己的教学团队、管理经验和校训精神。那么,福州的分校,能否真正复制衡水的核心竞争力?师资力量如何保证?管理团队是否能够秉持衡水精神?还是说,只是借用了“衡水”的名号,而内容上却是另一套东西?这一点,市场的反应和家长的选择,会给出最直接的答案。

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考量。

教育资源的分配和均衡性问题。当“名校光环”被复制到不同地区,会不会进一步加剧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那些无法进入衡水分校的学生,他们的出路在哪里?会不会让教育焦虑更加严重?

以及,关于教育的本质。教育到底是培养一个能够适应社会、贡献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还是仅仅培养一个能够通过考试拿到高学历的机器?这是对教育理念的根本性拷问。

总的来说,衡水中学分校落户福州,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育机构的扩张,它背后牵扯着教育公平、学生发展、教育理念的冲突与融合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我对“衡水模式”本身持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我承认它在应试教育方面确实有其独到之处,能够帮助一部分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同时,我也坚决反对将“衡水模式”奉为圭臬,并进行不加批判的复制。

我更希望看到的是,衡水分校在福州能够吸取当地的优秀教育理念,在保留其高效学习方法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教育不应该是一场零和游戏,更不应该是对孩子天性的压抑。

未来的路还很长,衡水分校在福州能否真正成功,能否在保持升学率的同时,也培养出阳光、健康、有创造力的学生,这需要时间来检验,也需要所有关心教育的人们共同去思考和努力。别忘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成为某个模式下的标准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是福州人,我表示福州药丸,福建药丸。

衡中模式是公认的中国中等教育毒瘤。为了追求高考成绩,以准军事化管理方式实施中等教育,刻意强化高考分数在教育目标中的价值地位,摧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教育根本的教育理想。收割优质生源后再以高学费门槛阻塞寒门学子上升通道,四处扩张,利用我国高考制度劣势短板,倒逼同地区其它学校模仿,劣币驱逐良币,绑架地区民意残害整个教育系统改革发展,践踏社会公德。

要揭批衡中系,必须瞄准和戳穿衡中系三大谎言,是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用于蛊惑人心的三大“法宝”:

1)把衡中模式监狱式教育模式与其它公立高中科学的、人本的应试教育模式的矛盾,歪曲成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争。进而将反对者全部纳入阶层矛盾的火力范围。(衡中模式实际上是教育底线之争,绝不是什么素质、应试之争。我国学生除非不参加高考,否则一律都是应试教育)

2)通过鼓吹夸大极低比例的参与高价补课考生的存在和竞争力以挑逗社会舆情,伪造衡中系“寒门通道”“教育公平卫道士”的假面,转移舆情视线,掩盖衡水系通过高昂学费构筑阶层流动壁垒,借监狱式教育残害青少年并大肆敛财的事实。

3)宣扬民粹主义,把通过不当方式挑动、迎合、满足社会需求反过来做为不当方式的正当性。相当于让吸毒人员冲在前面替毒贩战斗,善于绑架民粹情绪和言论,迷惑性极大。

看清并坚持这三点,基本上就相当于掌握了定海神珍,就不需要惧怕任何衡粉的歪理邪说。

另外,衡水系学校还不断滋养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他们在中学教育问题上信奉唯成绩论指导下的无限竞争,在劳动领域就是996/997的簇拥和鼓吹者,在家庭教育领域就是杨永信的信徒。这些畸形价值不断污染蚕食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摧毁和解构几代人前赴后继追求的社会理想。

衡中本质上是一只寄生依附我国高考制度弊端中吮吸考生、家长和教育事业工作者金钱、命运的贪婪蚂蟥。

目前,因为反对声浪,福州新闻网已删除报道,海峡教育报澄清是衡水中学在福州搞的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即使是非学历教育,这也是在福建衡水一中第一个成功落地的办学点,对福州已然造成伤害。

衡水中学不是第一次试图向南方省市扩张,但是多地都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出面叫停。因为高考招生是以省为单位的,一个省的招生名额内产生竞争,衡水模式这颗毒瘤无论落在福建哪个城市,整个福建中等教育体系就会被污染,这不是福州一座城市的灾难。

福建教育主管部门如果这时候脑子不清楚,浙江都叫停的高危毒垃圾引入省内,就是千古罪人。

另外一方面,福建的人均GDP将近是河北两倍,全国前十。福建有更多家长有能力替孩子选择更好的教育条件和发展途径,衡水模式首先冲击的不会是福州一中、附中这些市区学校。如果最坏的情况发生,教育主管部门不作为,甘负骂名,只要衡中模式头几年拿不到优势生源,水土不服,折戟福州就成了最后的希望。

—————更新—————

衡中高考工厂模式我向来自有看法,但也求同存异不作评价。但今天既然因此事亮了态度,我便不妨一撕到底。

河北和其它省都是衡中模式的受害者,苦衡中模式歪门邪道久矣。衡水中学,衡中模式之幕后源头,以公立校勾结资本开办臭名昭著的民办高考工厂衡水一中等著称,是为横中系。

有某些人(包括衡中系自己)张口闭口寒门弟子靠衡中,反对衡中模式就是资本家立场。一派胡言,妖言惑众。我国所有公立中学,培养中、高考考生,除了极个别国际班,哪一所不是应试教育?衡水系是不收学费啊?还是就衡中学生参加中、高考,别人学校学生全都靠琴棋书画考学?试问衡水系学校收的学费,是高于平均水平还是低于平均水平?是寒门学子上升之通道,还是寒门学子出头之屏障?衡中模式问题根本无关应试素质之别,“素质教育”四个字纯粹是衡中系及其拥趸为了挑动阶级矛盾以获利而自己立的不存在的靶子。今天我就直说了,衡中模式既不是素质教育,更不代表应试教育,衡中模式只属于压榨教育。

和衡中系收费水平相当的中学,保障学生正常休假的有之,搞素质教育的有之,搞应试教育让学生参加高考的才是大多数。为何只衡中模式是寒门学子上升通道?真当这天下众寒门学子,众兢兢业业的中学教师已死绝了吗?有些人抓住、夸大极低比例的自主招生或保送学生依赖课外素质升学当例子,掩盖真正沉默的大多数,煽动阶级对立,有何颜面妄谈教育公平?

衡中自己透过与资本媾合搞民办中学收了多少钱没点儿数吗?衡中系根本就是教育版的“富士康”罢了。按照衡中系官方的流氓逻辑,富士康的员工应该感恩戴德,当今就业竞争激烈、丛林法则残酷,工人们来就业趋之若鹜,让工人多干点儿,富士康长存以保工人衣食,岂不是都为了工人好?衡中透过民办途径,如此剥削、压榨、洗脑未成年人以谋巨额利润,乃教育资本之至恶者,国之大不幸。如此套路,哪怕是市井匹夫都不齿,衡中系的领导竟有四处宣扬者,师道之不存,廉耻之不彰,人心之险恶,不寒而栗。想那衡水模式的始作俑者,倘若尚有丝毫廉耻敬畏之心,必不得一刻安宁,必为此所作所为惶惶不可终日,必不得善终好死。

衡中模式的一些支持者有一套奇葩逻辑到处流毒:高考制度是可以确保公平的制度,保障教育公平(这没错,我也同意),进而推导出应试教育就是教育公平的保障(或许不对,但在没有其它选项可论之下,也可接受),又因为衡中是应试教育的代表(胡说八道,衡中模式是高考工厂的代表,天下考生,哪个学校不是应试教育?),因此反对衡中就是反对寒门出贵子,就是反对教育公平(?!逻辑何在?)。

所以打击衡中模式,就是要先要打击上述伪逻辑链。一刀斩断衡中模式与应试教育乃至教育公平之间的伪联系。把应试教育与教育公平的标签抢救出衡中系的魔爪。不能让收着不菲学费,大搞工厂式教育的衡水系垄断应试教育的代表资格,赚着钱还把想教育公平的牌坊立了,世界上岂有这种便宜?

除了拿素质教育说事儿,还有一种恶毒论调,说衡水模式是补偿中产背景以上考生的课外补习课程,这就更是可笑。

上述流氓逻辑要成立,至少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前提:1、补习班费用要远高于民办高中学费。2、该地区所有人(无论学习好坏)都预期在条件允许时参加昂贵补习。3,该地区所有人成绩都必须能从课外补习班显著获益。4、补习班对高考成绩提高的效果与其费用呈绝对正相关。且不说同时成立,就请问上述四条哪一条是成立的?读书好的孩子无论贫富贵贱,补习预算是零。所以他们无非是乐于意淫别人的时间一旦放松就都一定会花大钱去补习,也不说毕业班靠那见缝插针的几天补习效果如何,就说有多少高中是封闭管理,倒是想花巨资补习去得了吗?退一万步,走读生补习是即使有条件去而自愿去,衡中模式占的课外时间是可选的吗?正常课堂上就应该搞定的内容拖入课外时间,美其名曰相当于有钱人买补习。这到底是打衡中系教学水平的脸,还是打了广大没有花钱补习的多数考生的脸?合着就衡水系里有寒门学子,别人省份、别家学校里就没有了?难不成只有衡水系学生是参加高考,别家学校保障合理课间和假期的高考有加分?

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就像衡中系的一些领导一样。善于挑弄社会分化的敏感神经党同伐异,凡事都阴戳戳想着偷换歪曲扯到分配问题上,挑起好事者民粹狂欢,模糊焦点,其心可诛。又有些人原本反感衡中系,立场占理,一遇到对方抛出“贫富”二字便自乱阵脚,不敢拆穿对方逻辑谬误,不敢揭露对方阴招,深怕沾上阶级标签,自己先气短三分,拱手送出舆论阵地!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暴露无遗,哀其不锐,怒其不争。久而久之,越发纵得这些魑魅魍魉吸积社会矛盾之怨气以为功力,人云亦云,理歪气壮。

衡中模式,既代表不了应试教育,也代表不了书山勤径。衡中系只代表了一条有意利用、放大高考制度弊端,从而歪曲教育意涵、混淆教育目标、消耗青年身心、毒化社会价值以谋取学校自身名利的邪门歪道。今天倘若不公开对这一套歪理邪说说不,明天他们就敢指着众人拿那套根本不存在的阶级理论在舆论场生杀予夺,胁迫民意,有恃无恐。

—————再更—————

要是看完上面内容还要说衡中模式是寒门通道的,我就只能怀疑是阅读理解都不会了。

我之前已经论述得很清楚了,衡中模式不是素质教育,也不是应试教育,是剥削教育。那些说什么衡水模式是学生家长自主选择的,说限制衡水模式就是限制学生学习的,怕不是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拿民众自主选择来论证合理性的,你们怎么不上天呢?怕是满脑子民粹思想。今天要是取消童工限制,明天就会有大批未成年人上岗,今天要是取消劳动法,明天老板就会让你选择全年无休或者滚蛋。民众自主行为选择倘若都合理,世上一切风俗、道德、法理、规则皆可抛矣。

如果认同为了高考分数就可以无限制强化学校学习强度合理,那么就相当于认同资本家可以无限给工人加班。因为这完全是一样的道理。社会竞争是绝对的,竞争压力之下,如果资本家以就业竞争为筹码,要求员工996不干就走人是合理的,那我看劳动法也不必了,童工也不要限制了,给人们自由选择的权利可好?儿童送去给家里分担点儿负担,996员工可以自由选择加班到死或者不干滚蛋可好?

当然,有揣着“爱干干,不干滚,弱肉强食,天经地义”想法的一批三观不正的人我是丝毫不惊讶的,毕竟这个世道信奉丛林法则,倒退回畜生生存策略的人也不少见。君不见公然挺996的老板们不少,在血汗黑心工厂享受996的人更多。他们以为这996是一种谋生机会的恩赐。谁要是要反对他们的血汗工厂,谁就是要砸毁他们的饭碗。何其相似?

今天的衡中支持者里就有一大批这种心智扭曲的人,他们完全不理解也不在乎学习的意义和方法,已经深信若不是衡中模式就上不了(好)大学,他们仿佛看不到衡中模式以外的高中教学与衡中模式的区别,自我暗示那些学校必然是不公平的,必然是非富即贵的,自我催眠地认为享受合理课间休息和假期的青春一定是别人的爹妈花钱买来的。他们把那种正常的多彩青春称为“混日子”、“堕落”,他们宣扬自己是对“堕落”的零容忍。然后被高度量化的(甚至津津乐道)、机械化的努力刻苦自我感动,不可自拔。

试问包括福州在内的,乃至那些苦衡中模式久矣的师生,到底谁才是堕落?可以沉默坐视那千千万万他们口中“混日子”而混上211、985的孩子被他们这样诋毁和抹杀吗?

所以他们攻击一切,他们一开始攻击素质教育,尚且有人认同。

然后他们得寸进尺,攻击高中放假,说不放假是无可厚非的,是他们追求学习的权利。

最后他们就要合理化衡中模式的一切细节,要把可耻的压榨式教育包装成不可侵犯的合理存在。

恕我直言,在我眼里这种价值观就是一种病。

过去你们自己得病,我们沉默,现在你们要疯子般地捍卫你们传播这种病的权利?

抱歉,一定会有千千万万个像我一样的人说不,不惜一切。

user avatar

羡慕你们福建人

我泄洪省第一次全国卷,理科三本线仅比福建一本线少19分。之前是安徽卷不知道我们有这么惨。

或许是因为泄洪省不仅穷,还有毛坦厂。

user avatar

24.06.2019更新

这下子福建文科一本线都超河北了,是不是该福建人移回你们河北老家了...这种前人造孽后人还的事情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阿。


以下原答

消息不灵通到要不是系统邀请根本不知道福州有这回事情...

利益相关:曾经是福州高中生,无法忍受学校一些规定和老师的行为所以在所有会考结束后(为了毕业证)去了其它地方读书。

先亮明观点,衡水模式的应试教育是一坨狗屎,学衡水式教育还学不像的学校是更大的一坨狗屎。

曾经福建确确实实是践行着素质教育的一方净土,不过随着加入全国卷之后较低的分数线吸引来了不少外省人的注意与火力。一大批高考移民的到来就这么随随便便地揭开了福建考生内卷化的大幕。

在我高一结束那一年,我们年段领导去衡水中学参观学习过一阵子,回来就声称要搞衡水模式,然而只学到了皮毛,所谓的衡水模式就是变态到苛刻的常规管理(头发检查不合格不让考试不让上课etc.)加上各种洗脑式的学生大会;反倒是占了学生大量学习的时间--不过好是好在学校还是有办法的--把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学籍都移去国际部,然后对外依旧宣称本校高考成绩优异,同时还践行素质教育,以此来拐骗生源。

而这也是目前学衡水模式但成不了衡水模式的学校共有的弊端:衡水中学本身就是打着高考工厂的名头,招的也正是方圆百里希望高考取得好成绩的顶尖生源,这样三年的学习下来虽然对身心有极大的摧残,不过能撑得下来考个好分数还是不在话下的,这也正是他们选择衡中的原因(虽然说要不是因为衡水模式的兴起,他们真的本可以不用这么累的)。而像我曾经的高中这样表里不一的宣传策略本身就是多骗一个是一个的路数,说白了这套模式带给他们的并不是学生成绩上的提高,只是更好的生源罢了,但那又何妨呢,校领导只要有业绩就好了阿。我们选择这所学校只是因为轻信了他们表面上的那套说辞罢了,既然这么招进来的学生没有衡中学生那么强烈的意愿,衡中模式就很难在这学校成功实行。

再者,衡中模式的成功是老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共同努力下的结果,衡中式的军事化管理使得家长不得不大量减少三年间对孩子生活的介入,以保障足够的学习时间。学生方面不再赘述。而衡中的老师(据一个来自衡中的同学所言)也是比学生还累的七天连轴转。再对比一下我的高中,虽然也有很多很优秀的老师,但那些老师多数都是素质教育的支持者。衡中模式的拥趸往往都是些教学水平有限但是官威有余的小领导之流,老师侮辱威胁学生甚至学生家人的情况一年也会发生个几次,提醒着你,你这是在福建*大*中读书,不是天堂,甚至不是人间。不称职的老师和缺少意愿的学生,如果能够实现衡水式成功的话我愿意回到我高中校园里的每一个水池里倒立洗一遍头

再说回这个事情本身,随着现在高考移民涌入(目前还不知道今年是什么个情况,希望别有太多高考移民了,毕竟我的朋友们还都是这届高考的)衡中福州分校的存在在这个昔日的素质教育圣地并不那么突兀了--一方面能收些考不上一中也没被我曾经的高中骗走又不想去其他学校的生源,另一方面也能让高考移民的存在显得更为冠冕堂皇(学籍户籍都在分校但是高三去衡中本部集训甚至交点钱三年都去本部寄读)。

然而这套模式能给福建带来什么呢?

省里头对高考移民默许式的不作为(在我看来无异于纵容)既拉高了福建的分数线,又吸引一批外地人来买房,创造了大量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但除此之外,对于福建的普通人来说这套模式无疑是灾难性的。我的高中再怎么衡水模式,奈何全市没有哪个学校敢公然让学生一年三百六十天地连轴转(衡中一年有没有放够五天假我都不懂,据身边认识的衡中学生说的是高三每个月回家八个小时),鸡贼如我校都只不过敢偷偷多上那么几节课,这还是在大家的放假甚至是春秋游得到保障的前提下的(还好市里头说话算话),我高中这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衡中模式说白了就是给学生徒添精神负担。而像我身边的衡中学生,至少在我这边的教育体制下来看,并没有高考考场上的那般威风,学习上失去了衡中的管控之后带来的是比我还差的自制力和学习方法,在大量要求理解和运用的学科学习上往往依然深陷于追求唯一答案的桎梏,三年的学习并没有带来特别过人的知识,连基本的人文素养和数理思维都堪忧,只有刻在DNA里的高 考 解 题 宝 典,在高考以外的地方一文不值,还带着自己是衡中人的自负。作为一个福州人,我真的不希望我们这座城市的未来会是这个样子的。我高中那般嘴脸的学校我已经难以接受了,这个嫡出的衡水中学我求求你还是早日倒闭吧。

综上,对这种现状说到底或许只能哀其不幸了,希望将来这座城市不会让我感到怒其不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衡水模式”在福州落地,这事儿,我得好好跟你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白衡水中学是个啥。你可能听过,也可能没听过。简单来说,衡水中学是河北省的一所中学,以其“高效课堂”、“军事化管理”闻名全国,尤其是在高考升学率上,那叫一个“战绩辉煌”。“衡水模式”的核心,就是把应试教育做到极致,学生们每天的学习时间.............
  • 回答
    高考放榜,几家欢喜几家愁。在这个节点上,你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商品在二手平台上悄然走俏——那就是衡水中学、镇海中学等超级中学学霸的笔记。这些曾经被视为“秘密武器”的笔记,如今摇身一变,成了许多高三学生和家长眼中的“香饽饽”,甚至被炒到了不菲的价格。这事儿,怎么说呢?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为啥这些笔记.............
  • 回答
    这句话出自衡水中学学生之口,是一句充满草根逆袭、励志奋斗精神的呐喊,但同时也能引发多层面的解读和讨论。一、 积极层面的解读: 强大的目标驱动和行动力: 这句话最直观地体现了学生内心强烈的向上动力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他们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起点,但并不甘于现状,而是将“大城市”的“白菜”设定为目标,.............
  • 回答
    如何看待衡水中学张锡锋的演讲?张锡锋,这位来自衡水中学、以“寒门状元”身份在高考舞台上备受瞩目的学生,他的演讲,尤其是那篇流传甚广的《我的奋斗与我的梦》,无疑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场演讲,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演讲的背景与核心内容:首先,理解这场演讲的背景至关重要。张.............
  • 回答
    衡水中学(以下简称“衡中”)近日就其在美上市过程中存在“严重失实,误导了社会公众”的指控进行了回应,称相关信息“严重失实,误导了社会公众”。这无疑又将这所备受争议的学校推上了风口浪尖。要理解这一事件的真实情况,我们需要梳理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事件背景:上市风波与指控事情的起因,源于.............
  • 回答
    衡水中学,跨越山海,入驻钱塘,一场“教育基因”的移植实验当“衡水模式”这个响亮而又极具争议的名字,伴随着那熟悉的、铁打的纪律和高强度的学习节奏,从河北大地一路向南,在浙江这片崇尚创新、开放和活力的土地上扎根时,无疑在教育界激起了层层涟漪,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跨区.............
  • 回答
    衡水中学竞赛生“高考移民”深圳富源学校:迷局中的利益博弈衡水中学,作为国内备受瞩目的“超级中学”,其竞赛成绩斐然,也因此吸引着无数优秀学子。然而,近日一篇关于“衡水中学竞赛生涉嫌高考移民到深圳富源学校”的报道,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激起了广泛的讨论和质疑。这其中涉及的不仅是教育公平的问题,更牵.............
  • 回答
    张雪峰在衡水中学对兰州大学的评价,是一个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事件,主要围绕着对兰州大学的定位、就业前景以及“3+1”的招生模式展开。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背景:张雪峰的“网红”身份与衡水中学的影响力 张雪峰: 以其犀利、接地气、甚至有些“毒舌”的言论.............
  • 回答
    衡水中学学生“土猪白菜”事件之所以引起如此激烈的反应,其背后涉及了多方面的复杂因素,既有对事件本身的评价,也折射出社会对于教育、阶层、价值观等问题的深层焦虑和讨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一、事件本身及其引发的解读差异 “土猪白菜”的字面意思与引申义: 事件起因是一位衡水中学学生在社交.............
  • 回答
    2017年高考,衡水中学和衡水二中再次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衡水中学176人考入清华北大,衡水二中也有78人。这样的数字,对于任何一所学校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成就,足以让其成为教育界的焦点。但当我们深入探究,这件事又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游戏,它触及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区域教育资源分配、以及“应.............
  • 回答
    2016年河北省高考前十名,衡水中学只占了9个人,这个数字出来后,确实引发了很多关注和讨论。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以衡水中学在河北省乃至全国的“超级中学”名声,这个比例似乎有点出乎意料。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会发现这背后其实有多重原因,也反映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教育现象。首先,我们得承认衡水中学本身的实力.............
  • 回答
    《宽容那个还有三天就要高考的衡水中学少年吧》这篇文章的出现,触及了当下社会对于教育模式、学生压力以及个人行为的复杂讨论。要全面看待这篇文章,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文章的核心观点与情感基调:文章的核心诉求是呼吁对一位处于高考前夕的衡水中学少年给予宽容和理解。作者的出发点是强调高考这一特殊节点对.............
  • 回答
    衡水桃城中学事件,这事儿啊,说起来挺复杂的,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完的。要看明白,得从几个方面入手,而且得把脉络捋清楚。首先,咱们得知道这是个啥事儿。简单来说,衡水桃城中学事件的核心,就是关于学校的“衡水模式”和学生们的学习压力。衡水中学名声在外,大家都知道它以军事化管理、高强度的学习著称,培养出大量.............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是挺让人唏嘘的。我来跟你好好聊聊,尽量讲得清楚明白一些。事情大概是这样的:衡水中学那位校长的儿子,要去西藏参加高考。按理说,高考报名这事儿,流程挺清晰的,尤其是在教育这么受重视的当下。但就在报名过程中,他被告知,因为所谓的“援藏年限不足”,他的高考资格被取消了。这一下子就炸开了锅,为什么.............
  • 回答
    衡中模式进驻福州,这桩事儿,说起来可不简单,就像一块扔进平静湖面的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大伙儿议论纷纷,各有各的看法。要说这衡中模式,那可是名声在外,在河北地区几乎就是“学霸制造机”的代名词,但凡提到高考升学率,它总能压住很多人一头。所以,当这样一个“大拿”要踏足福州,这其中的门道可就值得好好说道说.............
  • 回答
    梦龙“植物油疑云”背后:消费者权益与冰淇淋的“好坏”标准近期,关于知名冰淇淋品牌梦龙“中外用料不同”,国内版本疑似用植物油代替牛奶的传闻甚嚣尘上,引发了消费者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食材替换的问题,更触及了消费者对品牌信任、知情权以及产品品质的深切关怀。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件事?全.............
  • 回答
    郭涛在其新书中披露的“打女人”事件和关于“衡量女性的标准是温良恭俭让”的观点,无疑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如何看待这些言论,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其背后反映的价值观、性别观念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打女人”事件的解读:暴力行为的性质与个人过往的审视首先,关于郭涛“打女人”的叙述,无论是在书中是以.............
  • 回答
    衡水二中学生反映的寒假期间“要求高一学生早五晚十学习,开摄像头监控”的情况,确实可能涉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我们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学习时间方面: 超长学习时间: 早五晚十,意味着每天的学习时间长达17个小时。这远远超出了正常学生每天的学习和休息所需。虽然高考压力大,但长期高强度的.............
  • 回答
    关于衡水学生们的“二二四运动”,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现象,它折射出当前教育体系、社会压力以及年轻一代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要理解这个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贴标签。首先,我们得明确,“二二四运动”这个说法本身就很值得玩味。它不是一个官方的定义,更像是一种民间叙事,一种对某种集.............
  • 回答
    衡水中学在哈尔滨建立分校,这事儿,在咱们老百姓中间,那可是引起了不少议论。要说起来,这事儿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好”或者“坏”能概括的,得掰开了揉碎了看。先说说这“衡水模式”是什么路数?大家提到衡水中学,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词儿,估计就是“应试教育”的极致。那是一种高度集中的、以分数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它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