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浙江不需要衡水中学。
今天说说考试教育。
虽然是4月,但对浙江考生来说,发生了两件关于高考的大事:一是衡水中学分校在浙江平湖正式揭牌,二是浙江考生的第二次高考选考开始了。
衡水中学不仅进驻浙江,还提出,还早于省内其他高校两个月提前让考生“报到”,坊间认为,这是河北省的应试教育正面刚浙江本地的素质教育的先发之举,火药味都能呛死人。
不过,从主管部门到家长考生,似乎不太买账。这不,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方红峰就放话了:别跟我玩“报到”这词的文字游戏,开学就叫新生报到,4.15开学是不对的,谁允许他这么早招生的?文件上写的清清楚楚,6月份才中考,他必须按照这个规矩来。不仅如此,方红峰还直言道:衡水中学是个应试教育的典型,跟我们浙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相符,他们认为是先进的,我们认为是落后的,我们浙江不需要。
讲真,作为曾经的一名浙江考生,听到本地教育官员立一个素质教育的flag,强力对抗来自宇宙高考工厂衡水中学,内心还是有点暗爽的——我们未必是正义,但是如果站在了邪恶的对面,至少不会是邪恶吧?
争论的焦点——衡水中学,一直是一所话题学校,以“高考工厂”闻名,媒体也热衷戏称学生为“考试机器”,这些都不是什么好称谓。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的确确是一所超级中学,河北省第一,全国排名也能进入前百。网上流传的关于衡水中学bug级的教育模式、录取率等等,都让它成为神一样的存在,简单举几个例子:
衡水中学采取的是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学生几乎零自由,作息时间精确到分,令人发指。在我的高中时代,老师们专门组团去衡水中学观摩学习,回来以后对这所学校啧啧称叹,还播放了他们一天的作息动态。印象深刻的有这些:男生都是9mm及以下的寸头短发,女生清一色刘胡兰发型;等待晨跑的十分钟每人手上拿着一张小纸条在背诵;跑步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非常紧贴;跑步时还要大喊自己的班级口号。
所有人都像战士,精神紧绷,感觉视频的下一秒就有“时刻准备着;为人民服务”的口号破屏而出,老师们称之为模范。就是在这样的教学制度下产出了成百上千的清北学生,是无数县城中学仰望的超级名校。
那一轮考察后,浙江本地很多学校,也刮起效仿衡水中学的旋风,管理越来越严苛,越来越非人,导致时至今日,我对衡中印象也很糟糕。如今看到衡中分校竟然要进驻浙江,内心相当复杂:一是觉得余毒未尽,又流毒千里;二是担心它水土不服,尴尬退场。我的观点和方红峰还有些一致:衡水模式够糟糕了,浙江高考也够乱了,这种入侵简直牛头不对马嘴添乱。
不怕暴露自己,我是09级浙江考生,也算是经历了大场面:自04年语数外开始自行命题之后,09年文理综第一次自行命题;第一次半走班教学;高考更是前所未有的“3+1+x”模式,别人考两天,我们考三天。总之投胎到浙江的考生,都是自动被开启高考炼狱模式的人生。
但那只是浙江教育惨绝人寰改革的开始。从那一年开始,浙江省就在高考改革之路上一骑绝尘:
11年,浙江高考招生率先尝试“三位一体”,实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12年,全面深化高中新政课,推行学生选课和走班制教学,减少必修增加选修;13年,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阅卷;14年,浙江高考改革方案出台;17年,迎来改革后的第一波实验小白鼠,除语数外必考外,其他学科7选3,采用赋分评分制度,开启“3+3”模式。在这期间,中学生的选修课已经丰富到包括围棋、插花、服装基础、创造发明、陶艺、摄影、吉他等等等等你想不到的一切。
除了浙江上海考生外,大多数人应该不知道什么是“赋分投档”。一句话概括就是:你的考分不是最后计入你高考成绩的分数。
举个例子:学生A和学生B两个考生,A选择政治,考了85分;B选择物理,考了90分。两人的单科成绩分别放进浙江省去排名。A排名200,B排名400,最后按照比例的赋分结果是A拿到91分,B拿到83分。排名前20%的人是一档,中间75%为一档,最后的5%可以直接赋到0分。而每个学生在高考前就要为自己制定出80种投档方案,是的,你没有看错,80种。
可以看到这一系列改革制度越来越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这样的筛选机制下,衡水中学这样靠刷其他高校三倍的题量,严格控制学生的招数已经失效。
把这些林林总总的加上,从考试模式、录取方式、投档模式、考核维度看,只是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科学,一张考卷定学生的年代早就过去好久了。衡水中学的军事化管理教育模式,放到浙江有什么卵用?!
而且,即使衡水中学享誉全国的所谓高升学率,放眼浙江,也是被碾压的。以15年和16年的数据,为例:衡水中学这两年的一本上线率分别是88.6%和92.44%。
再看看浙江的几所中学的招考数据,不觉得差在哪,衡中想在浙江排进前十都困难:
不是针对衡中,我只想说,浙地水深,人才荟萃,本地教育体制已经拿出一整套方法来选拔他们了。所谓衡水模式,并不具备任何先进性,就像把南街村的经验放到杭州余杭阿里园区来实验一样:那些引以为傲的教育模式,很难说会管用。
让浙江考生适应衡中模式?还是让衡中先适应浙江的招考体系吧!
首发微信公众号: 今天道(jintiandao19984)
实名怂某答主
都说了这个答案是怂某答主的
=================
补充一下,帮大家揭露下某些人的双标面孔:
1。你们上海人好意思来和浙江人说高考?
2。你们河北人垃圾啊,高考还要应试教育
=================
以及不要和上海人比数学好么,上海也就平均数学水平低一点。。
上海最好的人的数学是全国顶级的谢谢,自己去看看数学竞赛上海的表现
=================
补充:教育资源,高考难度不是一个概念谢谢不要老是在这里我家高考最难了。。。。就高考还觉得难,丢人
==========
答主也是全国知名的素质教育的超级中学
某镇x中学你们一本率97.3%,我们学校最低的一年一本率99%,年年有1/6以上的人是清北,一半的人是复旦交大谢谢
============
这样炫耀高中,很多人不满意了?你们知道你们对这段的不满情绪,就是衡水的人看着某答主的情绪一样的。。。。。。。怎么现在知道跳了
============
我们的社团三十几个,在一个只有400多人的学校。我们科技节艺术节最受欢迎学生社团节CPS各种活动多除了月考期中期末感觉都是。。。。。每个星期还有三个课时的选修课,各种走班课开拓视野。。。
但是我们要说的是
在不同教育资源下,比一本率,看来你们的素质教育没有给你带来脑子啊
你们要不要去看一下浙江省一本率和河北省一本率再来比比??
我们作为全国发达省份的优等生,有着最好的教育资源
却不知道感恩戴德
说难听一点,我们有时间素质教育原因是我们高考简单啊。。。
你看上海高考改革后,我们学校素质教育的时间就压缩了。。。
你们直接看看江苏高考,南京市用的是素质教育,所以每年成绩都很差
再说了就衡水中学那个地段,最好的老师都不愿意过去,上海,浙江,苏南这种地方带着房子一起招老师的话,什么样的老师招不到啊?你让衡水招一个街舞老师?逗我吧
我们高三的时候,我们老师一直和我们说,你们高三是累,但是你们和内地省份比比,你们轻松多了,结果也好多了
这就是中国高中最残酷的不平等的现状
我非常幸运能够在发达省份的超级中学过了一段非常有意义的高中生活
但也请部分答主不要用一种何不食肉糜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谢谢
同意有的答主说的:“衡中的富家子弟一样是吹拉弹唱样样皆能,人大附的穷人也没有练马术开法拉利的资格。”。。。。
以及他们刷的题比你们多,是因为在他们那里阶级流动比你们那里更困难而已。。。
再赞同一下“在门外隔空打嘴炮算什么玩意儿,只能说明自己心虚了呗!”
而且我承认,衡水如果来了上海,一定能轻松进入四大名校。。。
但是我还是会选择我原来的母校233333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