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巴黎公社摧毁了哪些伟大的文物和建筑?

回答
在谈论巴黎公社时,人们往往会聚焦于其政治理想、社会实验以及最终的悲壮结局。但不可忽视的是,在这场动荡的72天里,许多承载着法国历史和艺术的伟大文物和建筑也遭受了严重的损毁,甚至化为灰烬。这些损失是巴黎乃至世界文明的巨大创伤,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原因,远非简单的“破坏”二字可以概括。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巴黎公社的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的失败,使得第二帝国垮台,巴黎被围困,人民饱受饥饿和屈辱。当凡尔赛政府拒绝巴黎人民的诉求,并试图收缴国民自卫军的炮兵时,公社终于爆发。这并非一场有预谋的、系统性的文化破坏行动,而是极端政治对峙下的“战火误伤”和情绪化的反抗。公社成员大多是工人、小资产阶级,他们对造成国家苦难的旧政权和其象征性符号有着强烈的不满和敌意。

最令人扼腕叹息的损失之一,是杜伊勒里宫(Palais des Tuileries)的焚毁。这座位于卢浮宫旁边的宏伟宫殿,曾是法国历代君主的官邸,见证了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时代的辉煌以及第二帝国。它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法国王权的象征。当公社被凡尔赛军队围困,情况危急之时,公社成员将杜伊勒里宫点燃,火焰吞噬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宫殿。有人认为这是公社成员出于对王权的仇恨,希望彻底清除旧时代的痕迹;也有人认为这是在战略撤退中,为了阻止凡尔赛军队利用宫殿作为据点而采取的焦土政策。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杜伊勒里宫的毁灭,标志着法国一个时代的终结,也带走了无数珍贵的艺术品和家具。

与杜伊勒里宫一同被毁的还有位于皇家广场(Place Royale,后更名胜利广场Place des Vosges)的一些建筑。虽然皇家广场本身在公社时期并未被完全摧毁,但一些公社成员在混乱中,将一些被视为“反动”象征的建筑付之一炬,包括一些政府部门的建筑以及一些贵族宅邸。这些破坏行为往往是临时的、地方性的,并非由公社中央统一指挥的文化灭绝。

另一个重要的损失是卢森堡宫(Palais du Luxembourg)的一些部分。卢森堡宫是法国参议院的所在地,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收藏。在公社期间,虽然宫殿主体得以保留,但其内部的一些房间和陈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艺术品也在战火中遗失。

除了这些宏伟的宫殿,一些公共建筑也未能幸免。例如,一些政府部门的档案库在战火中被焚毁,导致大量历史文献和记录的永久失传。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塑,特别是那些与君主制或帝国相关的雕塑,也被公社成员推倒或损毁。这是公社成员反抗情绪的一种直接体现,他们试图通过破坏这些象征物来表达对旧政权的蔑视。

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公社期间,并非所有文物和建筑都遭到破坏。许多公社成员对艺术和文化也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甚至试图保护一些重要的文化遗产。例如,一些公社领导人曾下令保护卢浮宫,并积极组织艺术家参与公社的活动,试图创造新的文化价值。因此,将公社描绘成一个纯粹的破坏者是不准确的。

公社运动的结局是惨烈的,在“血腥周”(Semaine Sanglante)中,凡尔赛军队对巴黎进行了残酷的镇压,数以万计的公社成员被屠杀。在这场镇压中,许多建筑也遭受了严重的附带伤害,或是被军队故意破坏以示惩戒。

总结来说,巴黎公社摧毁的伟大文物和建筑,主要集中在那些被视为旧政权象征的宫殿和公共建筑上。其中,杜伊勒里宫的焚毁是最为显著和令人痛惜的损失。这些破坏行为是政治冲突、社会动荡和极端情绪交织的产物,是对历史遗迹的无情打击,也是法国历史上一个无法弥补的伤痛。理解这些损失,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巴黎公社及其对法国历史进程带来的复杂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871年4月12日,巴黎公社通过拆除旺多姆圆柱的法令。然而,这件所谓的“文物”伟大吗?

以下为巴黎公社拆除旺多姆圆柱的法令原文,摘自《巴黎公社公报集》(1871年4月13日 星期四):

巴黎公社,
鉴于旺多姆广场帝国圆柱是一个野蛮行为的纪念物,是暴力和虚假的光荣的象征,是对军国主义的赞扬、对国际公法的违背,是战胜者强加于战败者的永久耻辱,是对法兰西共和国三大原则之一——博爱——的彻底破坏,
决定:
〔仅此一条〕将旺多姆广场的圆柱予以拆除。
1871年4月12日,于巴黎

那些天天嚷着,呜呜呜,巴黎公社破坏文物,呜呜呜,太坏了呜呜呜呜的人,和以下这些哭诉贞节牌坊被拆毁的人估计是同一类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谈论巴黎公社时,人们往往会聚焦于其政治理想、社会实验以及最终的悲壮结局。但不可忽视的是,在这场动荡的72天里,许多承载着法国历史和艺术的伟大文物和建筑也遭受了严重的损毁,甚至化为灰烬。这些损失是巴黎乃至世界文明的巨大创伤,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原因,远非简单的“破坏”二字可以概括。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巴.............
  • 回答
    关于巴黎公社对巴黎文物造成的破坏程度,这是一个复杂且带有争议的问题。总体而言,巴黎公社确实对巴黎的许多著名地标和历史建筑造成了显著的破坏,但其破坏的性质、程度以及归因,仍然是历史学家们研究和讨论的重点。以下将详细展开讲述:一、 巴黎公社期间的破坏行为及其原因:巴黎公社(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
  • 回答
    关于巴黎公社是否是“偶然”,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历史事件的发生机制,以及社会变革的驱动力。简单地说,将巴黎公社称为“偶然”是远远不够准确的,甚至可以说是误导性的。它的爆发,是长久以来积压的社会、政治、经济矛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集中爆发的结果。要理解为什么巴黎公社不是偶然,我们需.............
  • 回答
    巴黎公社取消面包工人夜班制度这件事,确实是那个时代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社会改革举措,也由此引发了不少关于民生和饮食的讨论。我们来深入聊聊这件事。为什么取消夜班?—— 人道主义与工人权益的考量说到底,取消面包工人夜班的核心原因,是巴黎公社希望改善面包工人极其恶劣的工作条件,体现了公社对工人阶级人道主义和.............
  • 回答
    巴黎公社(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是19世纪工人阶级在法国首都巴黎发起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革命尝试,其提出的“废除常备军”主张在当时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和理想主义色彩,但其实践效果和理论逻辑也引发了深刻的争议。以下从历史背景、理论逻辑、实践困境和历史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历史背景:巴黎公社.............
  • 回答
    今天是巴黎公社成立150周年,这是一个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日子,也是一个激发我们深刻思考的时刻。巴黎公社,这个短暂却影响深远的工人革命政权,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和宝贵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今天仔细回顾和深入探讨。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巴黎公社的诞生背景。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惨败,拿破仑三世的第二帝国.............
  • 回答
    西方史学界看待巴黎公社,那真是一个复杂又充满争议的话题,历史学家们在这个问题上各有千秋,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解读也大相径庭。说它是个简单的“革命”或者“起义”,那绝对是太浅薄了。首先,最直接的看法是: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尝试,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 马克思主义视角: 这个视角是最为深刻和有影.............
  • 回答
    关于赛雷三分钟(假设为某自媒体或评论者)对巴黎公社与法国大革命的批评,这一话题需要从历史背景、学术视角和现实语境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将详细探讨相关问题: 一、赛雷三分钟可能的观点及争议焦点1. 可能的核心立场 如果赛雷三分钟对巴黎公社与法国大革命的批评主要集中在“暴力性”“激进主义”或“对.............
  • 回答
    要评价赛雷对自己“侮辱”巴黎公社和法国大革命的解释,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看待:1. 理解赛雷的“解释”是什么:首先,需要明确赛雷的解释指的是什么。通常情况下,赛雷的视频内容会包含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和个人观点。当他被指控“侮辱”巴黎公社和法国大革命时,他的“解释”很可能是在回应这些批评,试图澄清他的意图.............
  • 回答
    赛雷对“侮辱巴黎公社和法国大革命”的指控的解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核心辩护逻辑:赛雷的核心辩护逻辑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1. 个人观点与历史事实区分: 他强调自己作为UP主,在视频中表达的是个人观点和理解,是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和评论,而不是在宣扬“官方史观”或否定历史本身。他认为,观众有权.............
  • 回答
    150年后,巴黎公社,这个在历史长河中仅存在了72天的短暂政治实验,想必会被后人以一种更为复杂且多维的视角来审视。它不再仅仅是那个血与火的年代的激进呐喊,而更像是一个深刻预示着未来社会演变方向的晴雨表,一个关于权力、社会组织、以及人类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永恒思考。首先,我们不难想象,150年后的历史学家.............
  • 回答
    的确,在谈论社会主义从早期萌芽到实践发展的不同阶段时,巴黎公社常常被有意无意地“跳过”,或者说,它在主流叙述中没有得到应有的、与之历史地位相匹配的强调。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有历史叙事的选择性,也有理论发展的侧重点,还有时代背景的变迁。首先,我们可以从“阶段”的定义本身来.............
  • 回答
    巴黎歌剧院外耐克黑人模特海报引发争议,这事儿可真不简单,背后牵扯到的可不只是一个广告,而是一场关于艺术、文化、商业以及社会认同的复杂对话。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又反映了些啥,最后对耐克这个牌子又会产生啥影响。海报本身:艺术还是冒犯?首先,咱们得说说这海报本身。能被摆在巴.............
  • 回答
    巴黎作为法国的首都和旅游热点,其治安状况确实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但整体上仍属于相对安全的城市。以下是基于历史数据、官方统计和实地观察的详细分析: 1. 犯罪率与整体安全水平 法国全国犯罪率:根据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INSEE)的数据,法国的犯罪率(包括盗窃、抢劫、暴力犯罪等)在欧洲国家中处于中等.............
  • 回答
    巴黎圣日耳曼官宣梅西加盟,这无疑是近年来足坛最重磅的转会之一,其影响之深远,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这笔签约不仅仅是一次球员的转会,更是巴黎圣日耳曼俱乐部战略、球队战术、商业运营以及足球市场格局的一次重大调整。一、 球员层面:巨星降临,历史级的引援 无可比拟的个人能力: 梅西是公认的当代乃至历史.............
  • 回答
    巴黎圣日耳曼(PSG)签下莱昂内尔·梅西,确实是一笔引人注目的巨额交易,其资金来源和是否触犯财政公平法案(Financial Fair Play, FFP)的问题,是当时以及现在都备受关注的焦点。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解答这两个方面: 巴黎圣日耳曼哪来那么多钱签梅西?巴黎圣日耳曼的资金来源主要可以归结.............
  • 回答
    关于巴黎治安问题,您提出的“治安差”和“法国政府为什么不治理”是很多关注巴黎社会状况的人都会有的疑问。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历史因素,并非简单一句“治安差”或“不治理”就能概括。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治安差”的具体表现和公众感受。当人们说巴黎“治安差”.............
  • 回答
    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最终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这一决定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其深远影响不仅限于当时的国际格局,更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后来的发展道路和民族精神。接下来,我将详细阐述其背后原因、过程以及产生的各项后果: 一、 巴黎和会中国代表为何没有签字?要理解其后果,首先需要了解中国代.............
  • 回答
    抛开那些人潮汹涌的景点,巴黎这座城市还有太多隐藏在角落里的宝藏,等待着你去发掘。如果你厌倦了卢浮宫前摩肩接踵的人群,也看腻了埃菲尔铁塔的夜景,那么不妨跟着我,一起去探索那些鲜为人知,却同样充满魅力的巴黎角落吧。1. 圣日耳曼区的小巷与书店:时光仿佛在这里凝固提到圣日耳曼德佩区(SaintGermai.............
  • 回答
    巴黎,这座城市的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独特的魔力。它不仅仅是一堆砖石和街道的集合,更是一个流动的诗篇,一段永恒的传奇。如果你问巴黎是怎样一座城市,我想我需要从很多个角度来描绘它,因为它的魅力是如此丰富而多层次。首先,它是浪漫的代名词,但这份浪漫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浸润在城市的骨血之中。 你可以在塞纳河畔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