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帧率,一个是帧生成时间。
之前有个段子说虽然都是60帧,但是X卡就是比X卡流畅。然后大家都乐了嗤之以鼻,其实这倒是有可能的。
假设2台机子,都是60帧的帧率,一台的60帧平均分布在1秒钟内,每1/60秒渲染1帧,另一台第一个1/60秒生成了30帧,剩下的30帧在59/60秒内生成,那么哪个更丝滑我想我不用多说吧。
正常的话60帧,帧生成时间平稳,那基本上你就会觉得丝滑了。
从物理上人眼没有帧率,比如说闪光灯发光时间通常只有千分之一秒或者更短,只要不瞎任何人都能看得见闪光灯闪烁吧,按照帧率的理论100%观测到闪光灯人眼起码要1000桢以上,甚至一些更短暂的物理现象人眼也可以100%观测到。人眼的工作原理就不是一张图片一张图片的拍摄,所以根本谈不上能分辨多少帧数。
从电影行业的实践来看带声音的图像超过24桢人脑就会把它当成连续动作来处理。所以只要这24桢是平均采样这动作看起来就是流畅的,从大多数人的体验来看再高的帧数也不会显得更“丝滑”。
追求更高帧数对电影没啥意义,对于游戏来说又不太一样了,因为游戏的画面是实时演算出来的,这和电影拍摄就很不一样。电影拍摄每一帧的间隔都是一样的,游戏每一帧之间的间隔是不一样的。
简单的说电影的画面类似于照相,一个25桢的电影画面就是每过0.04秒按一下快门,所有的画面细节都出现在这张照片上了。游戏的画面类似于画画,一个25桢的游戏就是画25张画,简单的画面0.01秒就能画好,复杂的画面可能得0.09秒才能画好,反正总之1秒的时间里总共画了25幅画。
极端一点儿比如一个游戏画面有1000桢,1秒的时间里前0.04秒里显示了999张图片,后面的0.96秒里只有1张图片,这样的1000桢人眼看起来也是不连续的,就算1000桢给人的直观感受也是看幻灯片。
单纯的游戏帧数太高也没啥实际意义,因为多数屏幕帧率也就60桢,这60桢是平均采样,还以1000桢幻灯片举例,前0.04秒GPU让屏幕显示999张图片,但是很遗憾屏幕只能每隔0.17秒才能刷新一次画面,也就是说这999张图片里只有2张被显示到屏幕上了(剩下的都成了GPU自己的脑补),剩下的0.96秒里那1张图片能不能显示看缘分,所以尽管游戏输出了1000桢画面,但屏幕只能显示2-3桢(有效桢)。
实际上游戏画面丝滑与否与帧数关系不大,如果能确保实时演算出来的各桢画面时间间隔完全一致只要24桢就极致丝滑了,如果不能保障前后桢时间间隔一致就算有1000桢也是幻灯片。
这种问题非常个人感受,不过真要给个大概标准的话,
30不卡60流畅144丝滑。
当然肯定有人质疑30不卡,30不卡的前提是,帧数稳定+动态模糊+镜头速度固定(手柄),所以键鼠用户30帧感受肯定很差,毕竟镜头速度太自由30帧很容易穿帮,硬要说卡的话那整个3A游戏产业和2亿游戏机用户就是卡过来的。
至于144以上,当然还是有人能分得出区别,但是这部分人可能少于1%,有钱追求240以上就完事了。
还有VR游戏,VR的标准要提升3倍,起步90不卡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