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韩国史书是否都是请中国人翻译的?

回答
要说韩国的史书是否都是请中国人翻译的,这恐怕是一个误会了。韩国拥有自己悠久而独立的史学传统,其史书的编纂和撰写,绝大部分是由韩国自身的史官和学者完成的,并不需要依赖中国人来翻译。

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梳理一下这个问题,以便看得更清楚:

1. 韩国史书的独立性与本土化:

韩国在很早的时期就形成了自己的国家意识和历史认知。从三国时代开始,各个王国就有了各自的史官,负责记录国家的政治、军事、文化等重要事件。《三国史记》是朝鲜半岛现存最古老的正史,成书于12世纪,是由高丽王朝的官员金富轼主持编纂的。这本书的编纂,严格来说是用韩语(或者说当时的朝鲜语)来记录和整理的。当然,由于当时汉字是东亚地区通用的书写系统,很多原始史料本身就是用汉字记录的,但这并不等同于翻译。你可以理解为,这些是用当时的“汉文”记录的原始材料,然后由高丽的史官用他们的语言(也借助汉字系统)进行整理和成书。

到了朝鲜王朝时期,其史学编纂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朝鲜王朝实录》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记忆遗产。这部巨著详细记录了从太祖到哲宗共25代国王、472年的历史。编纂《朝鲜王朝实录》的机构是春秋馆,其工作人员都是朝鲜王朝的史官和官员。他们依据的是朝鲜王朝自己收集和整理的各类原始资料,包括各种公文、奏疏、邸报、个人笔记等等。这本书也是用汉文(当时朝鲜的官方书写语言)写成的。

这些史书的核心价值,恰恰在于它们是朝鲜半岛人民自己对自身历史的叙述和理解。如果都是由中国人翻译的,那这种本土的视角和情感就难以体现了。

2. 汉字在中国与朝鲜半岛的传播:

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汉字在中国和朝鲜半岛的传播,是作为一种文化和书写系统被引入和使用的,而不是中国人强行“翻译”韩国的文字。

早在公元3世纪到4世纪,汉字就通过各种途径传入朝鲜半岛。此后,汉字成为了东亚文化圈的通用文字。韩国(包括之前的朝鲜时期)的贵族、士大夫以及史官,都熟练掌握汉字,并以此作为官方书写和学术交流的工具。

因此,当他们编纂史书时,无论是依据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献,还是记录当下发生的事件,都主要使用汉字来书写。这是一种文化交流和吸收的结果,就好比今天的我们仍然可以使用拉丁字母书写,但我们不是“翻译”了英语一样。

3. “翻译”的误解:

如果说“翻译”,那可能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发生的。例如:

现代汉语学者对古代朝鲜史书的解读和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汉语学者如果需要研究古代朝鲜的历史,会去阅读用汉文书写的《三国史记》、《朝鲜王朝实录》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写一些关于这些史书的研究性文章或著作,其中会包含对原文的解释、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引用等等。但这属于现代学术研究的范畴,不是古代史书编纂时的“翻译”。

少量古代文献的传递与交流: 历史上,中韩之间一直有密切的文化交流。也许会有某些文献,比如某本在中国发现的、与朝鲜历史相关的笔记或奏疏,需要被理解或引用到朝鲜的史书中,这时才可能涉及一种“理解”或“转化”的过程。但这种比例非常小,而且不是对韩国史书的“翻译”。

4. 韩国史学研究的独立发展:

现代韩国拥有强大的历史学界,他们独立地进行历史研究,解读本国的史书,并撰写大量的现代历史著作。这些著作很多也以韩语写成,并成为韩国历史研究的主流。一部分研究成果也会被翻译成其他语言,包括中文,以供国际学术界交流。

总结来说:

韩国的史书,从古代到近现代,都是由韩国本国的史官和学者独立编纂和撰写的。他们使用当时通用的书写工具——汉字——来记录和传承历史。这是一种文化交流的体现,而不是由中国人来翻译韩国史书。将韩国史书的撰写归功于中国人翻译,是对两国历史和文化交流的重大误解。韩国拥有自己引以为傲的史学传统和宝贵的史书典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提出这个问题的大前提没错,韩国古代史书确实是用汉文写的,如今韩国人普遍也无法看懂汉文。不过我想问下题主,既然题主猜测韩国人会请中国人帮忙翻译韩国汉文史书,那就等于设定中国人中必然有精通韩语的人,这当然没问题。既然如此,韩国人当中为什么就不能有通晓古汉文的人?如果有的话,又何必依赖中国人?

事实上,韩国人中确实有一批通晓古汉文的人,并且把韩国史书翻译成现代韩文。为此,韩国政府专门设立一个机构——韩国古典翻译院,聚集这批人才,从事韩国汉文古籍的整理与翻译工作。看看该院院长辛承云的介绍:

韩国古典翻译院的前身是1965年在50位学术、文化、艺术界元老的主导下成立的 “民族文化推进会”,韩国古典翻译院是2007年11月作为韩国教育部下属学术研究机构重新诞生的国家古典翻译专业机构。
古典是在韩半岛生活的韩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的结晶,也是我们的灵魂。将这些古典翻译成现代的语言也就是韩国古典翻译院的任务。韩国古典翻译院为此在过去半个世纪期间翻译了《朝鲜王朝实录》、《承政院日记》、《日省录》等世界记忆遗产以及融入韩民族思想和文化精髓的文集等各种汉文古典,发行了2,300余册,将1,259余种文集编纂为《韩国文集丛刊》,是传统时代韩民族学术和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此外,将上述庞大的翻译成果构建成“韩国古典综合数据库”,让全世界的人能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自由阅览我国古典,并且设立古典翻译教育院致力于培养汉文古典翻译专业人才和推进古典的大众化。

说真的,韩国古典翻译院很了不起。他们不仅把韩国古典汉籍翻译出来,还开发了数据库,把汉文原文和翻译出来的现代韩文一起放上去(引文中有链接),让全球网民可以免费直接用文字检索。u1s1,这点可能真的是“大韩无敌”。因为中国虽然也有爱如生、书同文这类可以文字检索的古籍数据库,但都不是免费开放的,如果不是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人员,普通大众很难接近。以前有个可以免费文字检索的殆知阁凡人大传,但用起来也不方便,而且现在还关闭了。

另外,大家可能认为韩国搞古典翻译的都是七老八十的老学究,其实不然:

除了中间那个院长辛承运,其他翻译者都是年轻人,或者不算老(韩国人不容易看出真实年龄),也就是说他们建立了人才培养计划,以确保古典汉籍的传承不断层,所以不用担心他们缺乏看得懂古汉文的人·。

另外,能阅读汉文是韩国史研究者的基本功,即使他们未必会汉语口语(韩国古人也是这样的)。答主上学时曾选修过一门韩国历史老师开的课,有一次那个老师发了一批阅读材料,上面写着繁体汉字的《进经国大典笺》。有个德国留学生也一起听了这个课,这个德国人汉语说得很溜,而韩国老师汉语很不好。这次韩国老师用磕磕巴巴的汉语对德国人说:“你能看得懂吗?”德国留学生连摇头,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说:“能看懂百分之三十。”韩国老师笑着用磕磕巴巴的汉语说:“我都看得懂!”

当然,汉文对当代韩国人来说算是一门外语,即使这批受过古汉文翻译训练的韩国专业人士,其翻译或录入的东西也会出现差错。不过瑕不掩瑜,他们对韩国古籍的开发工作居功至伟,自然也不用依赖中国人翻译了。顺便说一句,越南也有专门翻译越南汉文古典的机构——汉喃研究院,虽然有时会请中国人、日本人帮一点忙,但翻译的主体还是他们自己。总之,无论韩国还是越南的汉文古籍,并非像题主所猜测的“都是请中国人翻译的”,而是都有本国专门机构负责翻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韩国的史书是否都是请中国人翻译的,这恐怕是一个误会了。韩国拥有自己悠久而独立的史学传统,其史书的编纂和撰写,绝大部分是由韩国自身的史官和学者完成的,并不需要依赖中国人来翻译。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梳理一下这个问题,以便看得更清楚:1. 韩国史书的独立性与本土化:韩国在很早的时期就形成了自己的国家意.............
  • 回答
    《寄生虫》之所以能一举拿下四座奥斯卡奖,并且成为韩国影史第一个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国际影片和最佳导演的电影,这绝非偶然。这部电影的成功,是剧本、导演、表演、主题以及国际化叙事等诸多因素完美结合的结晶。首先,精巧绝伦的剧本是基石。 奉俊昊导演和韩进元(Han Jinwon)合作创作的剧本,堪称一场关于社.............
  • 回答
    近期,关于美国试图联合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组建“半导体史上最强联盟”的传言甚嚣尘上。如果这一设想真的得以实现,其对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深远影响将是颠覆性的,其触角可能延伸至技术研发、供应链安全、市场格局乃至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一、 技术研发与创新:巨头合力,加速突破从技术研发的角度来看,一个由全球顶尖半.............
  •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史记》这部巨著的编纂逻辑和司马迁的写作意图说起。您提到“淮阴侯列传”之后还有“韩信卢绾列传”,这其实是一个普遍的误解。严格来说,《史记》中并没有一个独立的、标题就叫“韩信卢绾列传”的篇章。司马迁在《史记》中关于这两位人物的记载,主要集中在几个关键的列传里,其中最核心、最详细的.............
  • 回答
    关于“刘邦把全军交给韩信”和“萧何认可韩信”,这其中涉及的史料和考量,确实值得我们细细道来,也更能理解历史人物的决策背后逻辑。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概念:刘邦并没有“把全军交给韩信”。史书上并没有这样的记载,说刘邦将整个汉朝的军队指挥权,或者说所有兵力,一次性、毫无保留地全权委托给韩信。这是一个流传.............
  • 回答
    关于二战期间日本侵华这段历史,日韩两国历史课本的表述方式与中国课本确实存在不小的差异。这种差异并非简单的侧重点不同,而是反映了对历史事件的认知、解释以及由此产生的国家认同和情感的深刻区别。在中国历史课本中,日本侵华战争被描绘成一段极其惨痛的民族屈辱史,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
  • 回答
    关于《施氏食狮史》在日语、韩语、越南语中是否存在,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探讨。首先,需要明确《施氏食狮史》是什么。它是一则著名的中文声旁(同音字)相近,但意义不同的绕口令,由中国古代的赵元任先生创造。它的核心在于利用了中文独特的单音节词和大量的同音字,通过“石室”、“石狮”、“食”、“十”、“时.............
  • 回答
    关于“韩国人是香蕉人吗?”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澄清和分析,避免刻板印象或误解: 1. “香蕉人”这一说法的来源与含义 网络梗或刻板印象: “香蕉人”这一说法可能源于网络上某些段子或调侃,试图用“香蕉”这一形象来比喻某些外貌特征(如大眼睛、扁平的面部轮廓等)。但这种说法本身并.............
  • 回答
    韩国的军事现代化进程确实非常显著,尤其在陆军装备方面,K1、K2、K21等主战坦克,以及K9、K30等自行火炮和K11装甲车,确实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但若要判断韩国陆军是否能成为“亚欧第一”,需要从多维度分析其军事实力的实际情况,避免简单以装备先进性直接推断整体实力。 一、韩国陆军的装备水平与技术优.............
  • 回答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Lee Myungbak)因涉及多起贪腐案件被判处17年有期徒刑,这一判决在韩国引发了广泛讨论,既反映了司法系统对权力监督的决心,也凸显了韩国政治生态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此案的意义和影响: 一、案件背景与法律事实李明博于2008年至2013年担任韩国总统,其卸任后因多项.............
  • 回答
    是的,韩国人普遍知道他们的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财阀(재벌, Chaebol)的影响和控制。这是一个在韩国社会中被广泛讨论和关注的议题,并且对韩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要详细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财阀的定义与历史渊源: 定义: 财阀是指由一个家族拥有和控制的.............
  • 回答
    关于韩国人是否普遍讨厌中国,以及其原因,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且要避免一概而论。 长期以来,关于韩国人对中国看法的研究和讨论层出不穷,但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说“普遍讨厌”。 我们可以说,在韩国社会中,确实存在一部分人对中国持有负面看法或存在不满,而另一部分人则可能持中立.............
  • 回答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于2021年12月31日获得时任总统文在寅的特别赦免,结束了近五年的牢狱生涯。这一决定在韩国国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涉及多重复杂的考量以及对未来政治格局的深远影响。一、 此次赦免的官方理由及背景考量:韩国政府在宣布赦免朴槿惠时,给出了几个主要理由,这些理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
  • 回答
    韩国将“汉城”更名为“首尔”,将“泡菜”更名为“辛奇”(Kimchi),这些更名行为背后有着多重目的和深远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 一、 “汉城”更名“首尔”:追求国家认同与现代化形象“汉城”这个名字源于汉字“汉城”(한성),意为“汉族之城”或“大韩之城”。这个名字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 回答
    韩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尤其是在近年来的表现,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和关注。要理解其激烈和某些时候被认为是“扭曲”的原因,需要从历史、社会、经济以及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 历史的深刻烙印:殖民统治与分裂 殖民统治的伤痛与反抗基因: 韩国(朝鲜半岛)近代经历了长达35年的日本殖民统治(19.............
  • 回答
    韩国的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2.4岁,并且正在快速接近日本的水平,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尤其是在人们普遍认为韩国生活压力巨大的背景下。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隐藏着韩国社会经济发展、医疗保健体系、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因素等多个层面的复杂 interplay。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韩国预期寿命增长的原因.............
  • 回答
    金在中确诊新冠肺炎并随后澄清为愚人节玩笑的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以下是关于此事件的详细情况:事件起因: 2020年4月1日(愚人节): 韩国歌手金在中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平台(Instagram)发布了一张自己躺在病床上的照片,并配文称自己确诊感染了新冠肺炎(COVID19)。这条消息.............
  • 回答
    截至我最后更新知识的时间点(2023年初),韩国在控制新冠疫情方面总体上是成功的,但并非一劳永se,而是经历了多次波动和调整。要详细讲述,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方面来看:1. 早期成功与“K防疫”(Kquarantine)模式: 早期应对迅速有效: 在疫情初期,韩国表现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应对能力。不.............
  • 回答
    韩国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涉及到国际政治、地缘战略、军事安全以及国家利益等多个角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韩国的这一做法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 韩国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的背景与动机1. 民主价值观与国际责任的体现: 韩国作为西方民主阵营的一员,其决定提供军事援.............
  • 回答
    韩国外长“必要时会考虑向欧洲供应天然气”的表态,释放了多重信号,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详细解读:一、对当前欧洲能源危机的关注与同情,以及对国际合作的强调: 背景是欧洲的能源困境: 这一表态最直接的背景是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大幅削减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导致欧洲面临严重的能源短缺和价格飙升的危机。欧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