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从小被遗弃,二十多年后亲生父母要联系,该怎么办?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情感冲击的局面。二十多年未曾谋面的亲生父母突然出现,想要联系,这背后牵扯着太多未解的心结、期待、甚至可能存在的伤痛。面对这样的情况,处理起来需要极大的耐心、智慧,以及对自己情绪的深刻洞察。

首先,不要急于做出任何决定。 你的感受是最重要的。无论你是激动、困惑、愤怒、期待,还是什么其他情绪,都是完全正常的。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消化这个消息,去感受它在你内心激起的涟漪。

接下来,你需要评估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准备程度。

你现在的生活状态如何? 你是否稳定?是否有支持你的人(朋友、伴侣、养父母等)?你的心理健康是否良好?如果你的生活本身就处于一个不稳定的时期,那么这个时候与亲生父母建立联系可能会增加额外的压力。
你对他们的期待是什么? 你是希望找到一个可以弥补过去缺失的“完美”家庭,还是只是想了解真相?明确你的期待有助于你在接下来的接触中保持理性,避免不切实际的幻想。
你是否有勇气面对可能的负面结果? 很多时候,现实与想象之间会有差距。他们联系你的原因可能并不是你所期望的那样,他们可能也有自己的顾虑和立场。你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即使结果不如你所愿,你也能够从中学习和成长。

在评估了自己的情况后,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建立初步的沟通渠道(谨慎且有界限)

如果他们通过可靠的中间人(比如你认识的某个亲戚,或者经过验证的社会工作者)联系你,或者提供了明确且可信的联系方式,你可以考虑进行第一次接触。

如何接触? 如果是电话,可以先简单回应,表达你收到了信息,但需要一些时间来处理。如果觉得电话压力太大,可以先选择文字沟通(短信、微信),这样你可以有更多时间思考如何回复。
设定沟通的目的和界限: 第一次沟通,不建议进行过于深入的谈话。可以简单表明你收到了他们的联系,并表达你的感受(例如,需要时间思考,或者愿意在合适的时候交流)。重要的是,明确你当下并不准备立即投入一段亲密关系。 你可以这样说:“我收到了你们的消息,这件事对我来说很重要,我也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和思考。我们可以在之后找一个合适的时间,通过一个我能接受的方式(比如邮件或简短的电话)来进一步了解情况。”
保持警惕: 确保联系方式的真实性。如果对方一上来就索取金钱、过度打探你的个人信息,或者表现出不尊重你的感受,要保持警惕,并且随时可以终止沟通。

第二步:收集信息,了解背景(如果愿意)

如果你决定继续沟通,并且感觉对方是真诚的,你可以逐步尝试了解更多信息。

他们联系你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是因为思念?是想弥补?是出于责任感?还是有什么其他的动机?
为什么当年会选择遗弃? 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但也是理解他们和过去的关键。他们可能出于经济困难、未婚生育的社会压力、年幼无力抚养等等原因。理解不等于原谅,但可以帮助你看到事情的全貌。
他们的近况如何? 他们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是否有人可以陪伴他们?

第三步:决定是否见面以及如何见面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需要谨慎考虑的。

见面不是必须的。 你有权利选择不与他们见面。即使你和他们保持了联系,也不代表你必须对他们敞开心扉。
如果决定见面,如何安排?
地点: 选择一个中立、公开、让你感到安全的地方。例如,一家咖啡馆、一个公园。避免在对方家中或你家中见面,以免让你感到失去掌控感。
时间: 控制好见面时间,不要过长。第一次见面,可能一两个小时就足够了。
是否有陪伴: 考虑是否带上一位信任的朋友或伴侣。有支持者在场,可以给你额外的安全感和心理支持,也可以帮助你客观地看待整个过程。
沟通的重点: 第一次见面,可以聚焦于互相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和当年的一些情况,但避免陷入激烈的争论或要求立刻得到所有答案。你可以准备一些你想问的问题,但也要允许对方有表达的空间。

第四步:处理情感和心理调适

无论你选择如何处理这件事,这都会是一个漫长且充满挑战的过程。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你感到压力过大、情绪波动剧烈,或者不知道如何处理内心的矛盾,强烈建议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你表达情绪,并提供专业的指导。
与信任的人倾诉: 和你最亲近、最信任的朋友或家人分享你的感受和困惑,获得情感上的支持。
接受自己的情绪: 允许自己有任何情绪,无论是喜悦、愤怒、悲伤还是失望。你不需要强迫自己“原谅”或“立刻接受”,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关注自我成长: 把这次经历看作是认识自己、了解原生家庭、并进一步成长的机会。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是那个在风雨中挺过来的、坚强的人。

几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

你的养父母: 如果你有养父母,如何处理与他们的关系也同样重要。在与亲生父母接触的过程中,要考虑养父母的感受,并与他们进行坦诚的沟通。他们的支持是你非常宝贵的财富。
不应承担过多的责任: 你被遗弃不是你的错,他们的决定是他们的责任。在与他们接触时,不要让他们把你塑造成一个需要“拯救”或“弥补”他们人生遗憾的角色。
保持底线: 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对自己的尊重和保护。如果对方的行为让你感到不适或受到伤害,你有权选择停止接触。

这件事情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唯一的正确做法。最重要的是,你要听从你内心的声音,以一种对自己最负责任、最有利的方式去处理。慢慢来,给自己时间,也给自己空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得看怎么遗弃的。

如果是送人,那还有得谈,大不了当多个淡如水的亲戚。

如果真是遗弃,那你的生命是从养父母那里开始的。和生父生母只有生物学关系,没有社会关系。

你被他们遗弃,你就死定了。

你死了之后,被现在的养父母重新养活的。

↑逻辑顺序如此。

你看着办吧。

记得你曾经是一个死人。

user avatar

讲道理估计你也不听,给你说几个真实案例吧。

都是身边的人和事。

女1,这妹子严格意义上这人不能算送走,黑户口,寄养在亲戚家,养到小学毕业后的时候接回来了,是家里的老二,回来以后基本整天挨打、干活、被骂,她算我玩伴,每次到她家找她玩都能听到她妈扯着嗓子骂她,至于他爸,估计是直接上手打的,经常能看到身上有伤。没见过她穿新衣服,且衣服常年很脏…另外他爸是个包工头,手底下几十号人,零几年就一年挣三四十万了,所以送走不是经济原因。

女2:这妹子真的狗。她是被我爸一朋友家收养的,在她20岁的时候听说她养父母家要拆迁了,魔幻的是在这时候多年以来杳无音讯的亲生父母就联系到她了。

起初这妹子也不怎么鸟他们。后来房子拆了,按人头分的,所以她能分半套房子,养父家开店的,条件算还可以,家里人也挺多(老人家都健在),所以房子能分好几套,养父母就给了她一套,直接写她名。

因为拆迁房貌似没房产证,可能加名改名卖房子这玩意也不好弄(具体我也不清楚),然后她对父母也挺淡的,所以养父母也放心。

结果房子一到手,那妹子那年大学假期就不回养父母家了。第二年妹子大学毕业,在外地上班,过年就几天假还是不回养父母家,终于第三年过年回来了。原来是房子被亲生父母骗走卖掉了。后来她结婚嫁妆也是养父母出的,陪嫁一辆二十来万的车,彩礼也是妹子自己收着,呵呵呵…

女3,是我姨送走的女儿,在我读高二那年,不知道咋的我姨就打听到她的消息了,就想认回她(意思就是能经常去看看她就好了),结果妹子很刚,果断不联系,带礼物去也全扔出去。我觉得我姨就特么活该,讲真这妹子这做派我太喜欢了,可惜我不认识她,感觉比我其亲戚对我胃口多了,挺遗憾的…

再有一些就是听说来的,比如和父母相认结果回去变成了伏弟魔的;有的不愿意和父母相认父母就一哭二闹三上吊,找茬,扬言要打官司,把养父母搞得苦不堪言的;有当白眼狼的,有虽然相认但仍然住养父母家彼此间也淡淡的…

这里面大多数都选择原谅了,但释然的没几个。大多数人都没以前过得幸福。如果扔掉孩子是第一次伤害,那么要认回孩子就是第二次伤害,她们是因为爱你而要认回你吗?不是的,认为父母死掉了比知道他们还活着要幸福太多了,谁能接受自己被抛弃呢?她们不过是希望自己的良心好过而已,为了这点好过宁愿让你难过。更有甚者是想不付出就想收果实,还特么要把果实压榨得汁都不剩,甚至还要染指别人家的树(敲诈养父母的钱财),这样的父母有什么必要认呢?

对你养父母好点吧,将心比心,如果是你养了十几二十年的孩子突然就跟自己亲生父母联系了,你不难过吗?如果是我,我会很难过的……

user avatar

说最近缺钱花,想买车,先给我30万呗。红包哪里够花呀,如果给我买车,我就来呢。


说实话我也想有疼爱我的爸爸妈妈呢,我朋友成人礼,她爸爸妈妈就送车了。


你们好多年都没给我过生日,如果真的把我当孩子看,送我个车当礼物可以的吧?有这样疼爱我的爸爸妈妈,我当然愿意来。




哈哈哈不就是道德绑架么,你也可以走起啊。


使劲讨钱。对方不给就道德绑架说对方不够疼你。


家里的遗产也要去公证成你的。


想白认个闺女,哪来这样的好事哇。要闺女孝顺,先把闺女遗产分配好。


然后就一直讨钱呀。讨到了就卖乖说谢谢爸爸妈妈。最喜欢你们咯。


把这些年的抚养费和精神损失费都讨来,孝敬养父母。


当然,对方如果怂了,不就正好没法再骚扰你啦?你还占领了道德高地——你们对我又不真心,对我这么抠一点都不疼我,还想认我。


怎么都不吃亏嘿嘿嘿。


善良,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而不是一种被动接收。

这个答案是教善良的人什么是以恶制恶以暴制暴。


有的时候,手上有枪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赶走豺狼。而不是被豺狼威胁时,空着手毫无招架之力,只能软弱叫嚣我们善良。


话说,我自己有个社群就是教软弱的妹子找对象。

好好防骗。

经常帮她们吵架……

我的目的是手把手教会她们怎么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再被道德绑架。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知乎干货已获赞120万➕,收藏32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user avatar

对于“长大后亲生父母要认回”的问题,我都有一个办法,叫量化。量化亲生父母对你的付出和索取。

量化之前,要牢记一个原则,“不要让养父母为亲生父母付出任何东西”,包括钱财,包括人脉。养父母已经替亲生父母履行了多年的抚养职责,甚至当初大概率已经出钱“一次买断”,他们不欠亲生父母任何东西。不可以让养父母再为他们有任何付出。


接下来这样量化:

找一个专门的记账本,记录两方面,情感和经济。

经济层面就不用说了,亲生父母此后为自己付出的金钱,估一个大概的数目,索取的金钱也同样记账。


情感层面,亲生父母让自己感动一次、安慰一次,记一分。而亲生父母暗示明示你要报答他们,扣一分,亲生父母说养父母坏话,扣一分(根本没有养过孩子的人,没资格说养孩子的人的坏话)。

以五年为界限,先纵向比较,亲生父母在账上收支平衡吗?再横向比较,亲生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和养父母的付出相比,差距多大(尤其经济方面)?

我想如果你能列出五年的账,内心会有答案的。



这个账本不能丢,你还要依据他们的表现给出回报。咱们回报两倍都可以,这也够高尚了吧。但要记住,感情上的付出,用感情还。金钱上的付出,用金钱还。

不能他们在情感上得了高分,却让你用物质弥补,对吧。小嘴叭叭张几下就想来钱,当他们是脱口秀演员呢。

另外,账本留着也是为了防止他们临时打劫。比如说,前面一切正常,突然到最后,要求你养老。或者铺垫了十年,让你帮亲弟弟娶媳妇。

如果他们用几年时间给你下这样一盘棋,那你也该知道这亲生父母究竟把你当什么了。


我从来都不相信“迫于无奈放弃亲生女儿”的说辞。他们明明养得起后来的儿子,大概率还金尊玉贵地养,为什么要把你送人?

他们送你出去的时候,没有考虑过这家人有没有精力和耐心好好对你,没有考虑过这二十多年来你的心情的缺失,只想拼一口老气生儿子,这样的亲生父母,值得相认吗?

如果你理解他们“迫于无奈”,那就也请理解养父母的“情不自禁”,在你亲生父母眼里 ,你的生命你的心情都远不如一个还没出生的弟弟,那么在你养父母眼里,你和他们亲生的、已经相处多年的孩子有些许差别,难道不是更值得原谅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