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孩子从小被打骂否定,15岁孩子不愿说自己的心里话,如何才能让孩子畅开心扉,说出自己心里真正的想法?

回答
看到孩子因为过去的经历,现在到了青春期却不愿意敞开心扉,这确实是让很多家长揪心的事情。15岁,正是孩子开始独立思考、建立自我认同的关键时期,如果他们心里话藏着掖着,那我们作为家长,责任就更重了。想让孩子愿意说,关键在于 重新建立信任,并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沟通环境。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耐心和持续的努力。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详细说说怎么做,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步:回望过去,承认与修复

首先,我们要正视过去打骂和否定对孩子造成的伤害。15年的时间,那些经历就像一层层压抑在他心底的石头。

自我反思,承认错误: 别急着说“我都是为了你好”,而是先想想,过去的教育方式真的有那么好吗?打骂和否定,虽然当时可能觉得能解决问题,但长远来看,它摧毁的是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承认自己过去的错误,并且真心为孩子受过的苦道歉,这是重建信任的第一步。你可以找个合适的时间,比如一个轻松的周末,对孩子说:“宝贝,妈妈/爸爸知道,以前对你要求可能太严厉了,有时候说了些伤人的话,或者做了让你疼的事情。我那时候可能也是出于爱,但方式不对。我真的很抱歉让你有不好的感受,也希望你明白,我非常爱你。” 关键是要真诚,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悔意。
理解孩子的沉默: 孩子的沉默不是不爱,而是他可能在自我保护。他害怕说出来会被再次否定、批评,或者觉得说了也没用,因为以前他的感受常常被忽略。理解他的沉默,就是理解他的防御机制。

第二步:营造一个绝对安全的沟通环境

接下来,我们需要给孩子一个“他说什么都没关系,我都听”的信号。

倾听是第一要务,不打断,不评价: 当孩子偶尔愿意说一两句话时,哪怕是很小的事情,你都要拿出百分之百的注意力。放下手机,关掉电视,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听。无论他说的是什么,是开心的事情还是抱怨,都不要急着去评价对错,更不要立刻反驳或说教。比如,他说学校里某个同学怎么怎么不好,你别立刻说“那是你自己问题”,而是先说“哦,是吗?那你当时是什么感觉啊?”
允许孩子有负面情绪: 青春期的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喜怒哀乐,甚至叛逆。我们要允许他表达不开心、愤怒、委屈。如果他表达的是负面情绪,你第一反应应该是“我理解你为什么会生气/难过”,而不是“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我知道你现在觉得很不爽,对吧?” 这种话会让他觉得他的情绪是被看见和接纳的。
不带条件地爱: 让孩子明白,无论他做什么,说什么,你都爱他。这种爱不是基于他的成绩、他的乖巧,而是他这个人本身。你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行动来传递这种信息,比如经常抱抱他,告诉他“我爱你”,在他喜欢做的事情上给予支持(即使你不太理解)。
尊重他的隐私和空间: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间和隐私。不要过分窥探他的房间、他的手机(除非有非常严重的迹象表明他面临危险)。当他不愿意告诉你某件事时,尊重他的选择,但可以表达“如果你哪天愿意跟我说,我随时都在”。

第三步:重建连接,从生活细节入手

沟通不只是坐在那里谈话,更多时候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建立的。

寻找共同点和兴趣: 看看孩子喜欢什么?是游戏?音乐?动漫?运动?尝试去了解他喜欢的东西,甚至参与进去。比如,陪他打游戏,听他喜欢的音乐,一起看他喜欢的电影。在这个过程中,你不是评判者,而是学习者,是和他一样在享受这个过程的人。当你们有共同话题时,孩子会更愿意和你分享。
制造轻松的“谈话机会”: 有时候,最自然的谈话发生在不经意间。比如,一起散步、一起做饭、一起开车去某个地方。在这些放松的环境下,没有压迫感,孩子更容易放下戒备。你可以主动分享一些你小时候的趣事,甚至是你的小烦恼,让他知道,你也不是完美的,你也会遇到困难。
从“小事”开始聊起: 不要一开始就盯着他内心最深处的秘密去问。可以从他今天学校里发生的什么有意思的事情,或者你看到的一件有趣的新闻开始聊。慢慢地,当你们的对话变得顺畅时,他可能会主动提起更重要的事情。
多鼓励,少批评: 孩子从小被打骂否定,他心里肯定有很多自卑感。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去发现他的闪光点,并真心实地的去夸奖他。哪怕是很小的进步,比如他今天自己收拾了房间,或者考试有一门进步了,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美。“你今天把房间收拾得这么干净,真棒!” “我看到你数学成绩进步了,你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妈妈/爸爸为你感到高兴!”

第四步:耐心等待,给予时间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要指望一两天就能看到效果。

不要逼迫: 如果孩子不愿意说,不要强迫他。越逼迫,他越会退缩。你越是急切,越会让他觉得你不够信任他。
保持连接的信号: 即使孩子还是不怎么跟你说话,也要让他知道你一直在那里。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轻柔的拍肩,一句“我爱你”,都能传递这个信息。让他知道,随时都有一个可以依靠的港湾。
观察细微变化: 孩子会用行动来表达。比如,他开始愿意和你一起吃饭了,或者你问他问题,他开始愿意回答了,即使只是简短的几个字,这都是进步。

关键的几个“不要”:

不要当着他的面批评他,或者和他过去犯的错误作比较。
不要在他倾诉时,急于给建议,让他觉得你根本没听懂他的感受。
不要轻易否定他的想法或感受,即使你觉得不合逻辑。
不要把他和其他孩子比较。

总结一下,要让15岁的孩子畅开心扉,关键在于:

1. 真心道歉,承认过去的伤害。
2. 营造一个绝对安全、不被评判的沟通环境。
3. 用耐心和爱去重建你们之间的连接,从小细节开始。
4. 允许他有自己的节奏和空间,不要逼迫。

这需要你放下过去的骄傲和权威感,更多地像一个朋友,一个支持者,去倾听和理解他。孩子是需要被爱和被尊重的,当他感受到这份爱和尊重时,他才会慢慢卸下心防,把心里的声音说出来。这是一个爱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坚持下去,你一定能感受到孩子变化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关调查显示,儿童和青少年中,抑郁症的发病率为5.4%到12.5%,这也就意味着,每10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有抑郁症或抑郁倾向。而根本没有被父母注意到的被抑郁症困扰的孩子,是没法计数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