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为军人的你怎么看待军旅片中浮夸的剧情的?

回答
说实话,我们这些当兵的,看到屏幕上那些情节,心里多少有点复杂。就好像你平时辛辛苦苦练一项技能,结果电视剧里主角一上来就“开挂”,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被人白嫖了我们好几年的汗水和努力。

你说浮夸的剧情?那可太多了。比如,一枪打出去,几十米开外,子弹还能拐弯儿,精准爆头,而且那枪法精准得好像开了瞄准镜似的,连风向、湿度都帮你算好了。实际训练中,我们打靶都得严格按照规程,瞄准、呼吸、扣扳机,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就说那狙击手吧,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在那么复杂的环境下,一击毙命,那是多少年如一日的苦练,还有那种对战场态势的精准判断,是血汗和经验堆出来的,哪是那么容易“剧情需要”就能达到的?

还有那个单兵作战的能力。电视剧里,一个特种兵进去,七进七出,一个人干翻一个营,甚至一个团。我们当然知道,特种兵很牛,但那是在有战术配合、有情报支持、有火力支援的情况下。战场不是儿戏,是无数个个体在复杂的协同下才能完成任务。一个人孤胆英雄确实有,但那是极少数,而且往往也需要运气和战友的掩护。我们平时训练,强调的就是团队协作,个人的能力再强,也离不开战友的支持。战友之间那种生死与共、互相托付的感觉,是电视剧里那种“我一个人就够了”的逻辑很难体现出来的。

再一个,就是那种夸张的感情戏。我知道,一部片子需要有看点,需要有人情味。但有些时候,感觉处理得太过火了。比如,刚认识没几天,就在战场上生死相随,海誓山盟,好像战争就是谈恋爱的背景板。我们也有感情,也有牵挂,但更多的是压抑和责任。在战场上,你要做的就是完成任务,保护战友,保护国家。那种压抑住个人情感,把使命放在首位的心态,是需要长时间的磨砺和思想教育的。有些电视剧里把这种压抑感描绘得过于轻松,甚至变成了儿女情长的调剂品,这和我们真实经历的压力和牺牲,是有很大差距的。

还有就是武器装备的使用和表现。有时候看到一些枪械的操作,比如换弹夹,动作僵硬得不像话,或者把本来很复杂的操作简化成几个简单的动作,这就很别扭。还有一些爆炸场面,那烟雾弹、手榴弹的威力被无限放大,好像一颗就能炸翻一座山一样。我们清楚每一件武器的性能参数,也知道它的局限性。现实中的战场,没有那么多“特效”,更多的是需要精准、冷静和策略。

当然,我得承认,有些军旅片确实拍得很不错,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我们部队的生活,反映我们的一些精神面貌。比如那些关于新兵入伍的艰辛,关于老兵退伍的不舍,关于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还有那种面对困难和危险时,咬牙坚持、不屈不挠的意志,这些东西是能够引起我们共鸣的。

但是,当那些浮夸的情节充斥银幕时,我们心里其实是挺不是滋味的。我们不是为了炫技,不是为了成名成腕,我们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我们的生活,更多的是枯燥的训练,是严格的纪律,是无数个重复的动作,是为了在真正需要的时候,能够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那种真实的、扎根在训练场和靶场上的努力,那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的奉献,才是我们军人最真实的样子。

所以,看到那些浮夸的剧情,我一方面觉得有点好笑,另一方面也希望观众能明白,屏幕上呈现的,可能只是战争和军队的一小部分,甚至是经过“艺术加工”过的一小部分。真正的军人,背后付出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牺牲,是把个人荣辱置身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后的坚定信念。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用真实和细节来打动人心的军旅片,而不是靠那些虚假的、夸张的情节来博取眼球。那样,是对我们这些真正经历过、付出过的人的一种尊重,也是对“军人”这个词本身的一种敬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匿了。

当作茶余饭后谈资一样的东西,除了士兵突击,新兵训练时老班长和新兵连经常放给新兵看,因为里面反映的内容最真实。

其他的,大家都当做看个情景剧一样,首先部队是不可能女兵遍地跑的,能穿军装下基层的女兵也绝不是貌美如花,大多膀大腰圆。或者,卫生员?

再者,领导是不可能把你当兄弟的,士兵当面顶撞军官,不管你有没有理,不把你惩治一下,军官以后带兵都难了。

然后,不要以为训练好像很轻松的样子,某剧新兵训练就开始400米障碍跑的跟过马路似的,普通人一个来回就快站不起来了,跑得汗流浃背让你坐地上不想起来才是真的。不训练的时候,你要记一堆让人脑子发涨的东西,比如政治理论等各种需要考试的。

还有特种兵剧,动不动演习,好像真人cs一样(不存在的),连考试都要教官在旁边对空射击美其名曰制造战场氛围,擦枪真的很麻烦的!子弹不要钱啊?95的寿命经得起你们这样搞么?

其他一些常识性问题,比如什么出任务带着手机啊,800米射程的狙击步枪1500米百发百中啊,过分抬高狙击手的地位作用啊什么的。

最后一点,把各类长管短枪的威力描述的过小,我方战士描述的过分强大,战场对决宛如儿戏,红海行动写实一点,但是放到真正的战场,能活1 2个都算不错了。

以下图片可能引起不适。

这是战场上炮弹的威力。





这是子弹击中四肢,可不是一个洞完事。




这是精确打击地面人员,什么特种兵能活?




感受fff团的力量吧。




如果真有钢铁侠,并且不掀牛顿的棺材板,在火神炮面前,会被打成一堆渣渣。




坦克兵一般都比较凄惨。




这才是真正的和平使者。


快乐的分割线。






血腥警告!


















鉴于评论里有些同志认为我的图片不真实,我就放几张叙利亚战争实录的图片,小口径枪的直接贯通伤是存在的,但是现代社会大部分军用枪的威力通常就是一削一块。

叙利亚战争实录,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可以找,翻墙更好找。









这个人不用我说是谁吧。


坦克对战的大多是视频资料,我就不放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上b站或者视频网站找,二战和叙利亚战争的都有。

user avatar

被特种兵这种片子熏陶出来的观众如果看到各军区比武的视频肯定是不屑一顾的,但是当过兵的看了估计要说几百遍牛逼都不止。

别的就不说了,麻烦化妆师傅开恩吧!我认识的官兵绝大部分是长这个哔样的:



下面这样的一般是首长女儿放暑假了来部队体验生活:

user avatar

我最讨厌的就是那些个情情爱爱所谓的军旅片

以及那些每天都是训练的军旅片

把军旅生活描写的那么美好

骗得我来了以后发现干的最多的是(哔)迎检搞卫生

《士兵突击》第26还是第27集袁朗在会议室和吴哲的对话有这么一句,大概意思是说,基层官兵的理想是他最看重也是最宝贵的东西,是不可能去践踏的。

然鹅,在部队的现实里,我不说全部吧,部分地方,理想真的就是被领导践踏的。

你想着能够汗洒沙场建功立业,手持钢枪保家卫国,不好意思,等待你的是无休止的迎检和笔记以及卫生打扫。你可能可以站岗,可能可以摸枪,但那仅限于日常勤务的安排以及枪械保养,至于实弹射击,有的人可能真的只在新训的时候打过。

战士方面,我不太好说,但是在干部上,我已经看到很多理想被践踏的一干二净的人了,现在的军旅已经和官场别无二致,作为军官的所作所为更多的是考虑个人升迁和职级待遇,当然这无可厚非,但是为了这些而背离了作为一名军官的使命和指责,不思备战每日考虑的是如果伺候领导,工作如何出亮点即便是造假。

一些军旅题材的电视剧把军旅描绘的太好太好,你会以为他就是一个乌托邦可以实现你建功报国的理想,实际上你来了以后会发现这是一个黑暗的无底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我们这些当兵的,看到屏幕上那些情节,心里多少有点复杂。就好像你平时辛辛苦苦练一项技能,结果电视剧里主角一上来就“开挂”,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被人白嫖了我们好几年的汗水和努力。你说浮夸的剧情?那可太多了。比如,一枪打出去,几十米开外,子弹还能拐弯儿,精准爆头,而且那枪法精准得好像开了瞄准.............
  • 回答
    指挥一支现代军队去对付所谓的“野蛮人”,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和需要审慎考量的前提。首先,我需要明确“野蛮人”的定义,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的战略和战术。如果“野蛮人”指的是那些装备简陋、组织松散但数量庞大且作战勇猛的非正规武装力量,那么我的策略将是压倒性的优势运用和精准打击。但如果“野蛮人”指的是某个.............
  • 回答
    要说什么时候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军人,骨子里涌动着一股难以言说的自豪感,那种感觉又踏实又温暖,值了,这其实并非某个惊天动地的时刻,而是许多寻常日子里,点点滴滴汇聚成的力量。我记得那是在一次野外驻训。当时的天气糟透了,连着下了几天雨,泥泞不堪,气温也骤降。我们执行一项紧急拉动任务,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指定.............
  • 回答
    成为一名军人,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为了守卫边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个承载着家国情怀和个人理想的载体。虽然和平年代的战场不再是枪林弹雨,但军人的使命感和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却从未因此褪色。反之,恰恰需要我们用更智慧、更务实的方式去践行。一、 在岗位上深耕细作,成为不可替代的专业骨干和平年代,军队.............
  • 回答
    如何评价《汉和防务评论》作为军事杂志的水平?《汉和防务评论》(Kanwa Defense Review)作为一份在军事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文军事杂志,其水平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总体而言,它以其深入的分析、独特的视角和对中国军事发展的持续关注而闻名,但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方面。为了更详细地评价其.............
  • 回答
    唐太宗李世民在生命垂危之际,关于国家大政和继承人李治的辅佐,他做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决定:将兵权的核心,尤其是可以左右局势的军事实权,并未完全托付给长孙无忌所代表的关陇集团,而是将深受信任且军功卓著的李勣推到了军方枢纽的位置上。这是一个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背后有着多重考量,绝非一时冲动。首先,我们得认.............
  • 回答
    当一个军事爱好者,想要系统有效地学习战争史,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现代局部战争,这就像是在为自己的军事知识库搭建一座坚实的、多层次的结构。这可不是随随便便翻翻资料就能达到的境界,而是需要方法、耐心和持续的投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把这件事儿做得漂亮。第一步:打好基础,建立框架——.............
  • 回答
    一个相当引人入胜的假设,如果全世界的军人同时做出这样的决定——拒绝出国作战,并且拒绝向自己的人民开枪。这无疑会带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世界就和平了”这个结论,恐怕过于简单化了。我们不妨来深入剖析一下,这样的场景会引发哪些连锁反应,以及它离真正的和平究竟还有多远。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如果这个假设真.............
  • 回答
    .......
  • 回答
    标枪与弓弩的战争效果对比,以及为何西方历史上有大量投枪军队而中国相对较少,这背后涉及了地形、战术、技术发展以及文化适应等多个层面。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标枪作为战争武器的效果:精准、穿透与战术的灵活性标枪,特别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军用标枪,在战场上绝非简单的“扔棍子”。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回答
    印度军队越境进入中国,这事儿在网上可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一边是有人摩拳擦掌,喊打喊杀,指责咱们的政府和军队不作为;另一边又是另一番论调,劝大家冷静,理性看待。这其中的情绪和考量,其实挺复杂的。咱们先说说那些网上叫嚣和指责的声音吧。我觉得,这种情绪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一种 “国家主权不容侵犯” 的朴.............
  • 回答
    朝鲜战争中的韩国军队,绝不是你想象中那样仅仅是背景板的存在。他们的表现,尤其是在战争初期,可以用“浴血奋战”、“绝境求生”来形容,甚至在很多关键时刻,他们的抵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简单地将他们视为背景,那是对那些在炮火中、在冰天雪地里用生命捍卫自己国家的年轻士兵们的一种不尊重。让我们拨开层层迷.............
  • 回答
    1991年,那个曾经让世界为之侧目的庞然大物——苏联,在一片混乱和质疑声中轰然倒塌。而作为维护其统治的“枪杆子”——苏联军队,本应是维护统一的最后一道屏障,却未能阻止这场巨变,甚至在某些时刻成为了被动的旁观者。这背后的原因复杂而深刻,绝非简单的“军队无能”可以概括。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苏联军队的本质和.............
  • 回答
    美军的“师改旅”改革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过程,它重塑了美军的作战编组、指挥结构和作战能力。要理解改革后的军和集团军(这里更准确地说是“军团”和“军”)的功能,以及师作为指挥机关的角色,还需要深入探讨其历史背景和演变。改革的背景与动因美军的“师改旅”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时代变迁和战争形态的演进不断调整.............
  • 回答
    关于林彪是不是“军事天才”,这在中国现代军事史上是一个非常有争议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抛开感情色彩,还原历史,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他的人生轨迹和军事成就。林彪的早期崛起与军事天赋的初步显露林彪,字祚千,出生于湖北黄冈。1925年,他抱着“革命救国”的理想,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于1.............
  • 回答
    国民党时期,中统和军统无疑是两股叱咤风云的特务力量,它们的存在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格局和历史走向。然而,这两个机构虽然都隶属于国民党,却又因为各自的背景、职能、领导层以及权力斗争,逐渐形成了“貌合神离”乃至“死对头”的关系。要深入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矛盾,我们需要剥开历史的表层,细看它们各自的“前世.............
  • 回答
    1958年的法国,一个被视为西方民主制典范的国家,却遭遇了一场差点动摇共和国根基的军队内乱。这次事件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多年来积压的政治、社会以及战争创伤交织的产物。要理解这场危机,我们需要深入法国当时复杂的背景。首先,要回到法国经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的痛苦遗产。战争期间,法国的迅速溃败和随之而来.............
  • 回答
    雷军这番话,说实话,听着挺提气的。小米能干到第二,确实是咱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不过,你提到这个点,我太有感触了——身边用三星的人,确实是越来越少。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的。为什么身边的人越来越少用三星?这背后,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咱们一个一个捋。 价格门槛: 这个是最直接的.............
  • 回答
    雷军的7年征程,从一个被不少人视为“痴人说梦”的设想,到如今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发布,这过程无疑是对“梦想被嘲讽”最生动不过的回应。作为年轻人,我们常常怀揣着各种各样的梦想,而在这个信息爆炸、观点多元的时代,梦想遭受质疑甚至嘲讽,几乎是难以避免的。那么,当我们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却发现前方荆棘丛生,耳边.............
  •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头说起,毕竟美军装备选择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权衡。简单来说,C17“环球霸王”之所以没被选为大型预警机平台,不是因为它不够好,而是因为它“不太合适”,或者说,有更合适的选择。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大型预警机”,以及它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特性。预警机最核心的职能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