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运输机作为预警平台不是出于选择,而是因为缺乏其它选择。
对于欧美国家而言,客机的经济性与舒适性都要甩运输机无数条街。经济性不仅体现在耗油率更低,也源自庞大的同型机队所提供的零配件池 & 支持保障体系,以及大批量生产必然带来的低单价。
E-3 预警机基于波音 707 平台,其客机型生产数量超过 1000 架,同系列平台还包括 803 架 KC-135 空中加油机,32 架 RC-135 特种侦察机,16 架 E-6 对潜通讯飞机等。工业品产量越大单价越低,2000 架级的 707 系列平台与 200 架级的 C-17 平台相比,仅凭多得多的生产数量即可获得明显的价格优势。更何况 C-17 吨位比 707 大得多,还需要为简易机场短距起降,运载超尺寸 &/超重货物,重装备空投等预警机完全用不着的性能支付额外的代价。
再说 E-3 是 1977 年服役的,C-17 是 1995 年服役的,后者要怎样逆时间之河而上,穿越 18 年去挑起空中预警平台的重担,嗯?
顺便提一句,E-8 用的是二手民机,其功能是监控管制地面战场而非实施空中预警。
毛子预警机使用 IL-76 平台,是因为该国民航机产业发育不良。IL-76 是吨位合适的客机/运输机中技术最为成熟可靠,产量也最大的,其采购数量达到 IL-86 客机的 10 倍。这就意味着对毛子来说,军运反而比客机更经济。而且毛子多数军用机场铺装质量较差,不适合客机平台起降。
土鳖就更不用说了。毛子至少还有选择大型客机的理论可能,而土鳖压根就不存在这个选项。
其实美国也有军运平台的预警机,不过数量凤毛麟角纯属玩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