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深漂十多年,到底是走还是继续?

回答
深漂十多年,到底是走还是继续?

这个问题,可能每一个在深圳打拼了十个年头以上的人,心中都曾无数次地回响过。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而是一场与时间和自我的漫长对话,一场关于梦想、现实、情感和未来的博弈。

最初的激情与梦想:

还记得刚来深圳的时候吗?那时的你,眼神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对这座城市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深圳,这个经济特区,如同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年轻人,用他们的汗水和智慧,共同塑造着这座城市的脉搏。你可能带着一身学识,也可能只有一颗勇敢的心,但目标都是一致的: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那时候,加班是常态,生活费精打细算,周末可能就是泡在图书馆,或者和几个同样“飘”着的朋友,挤在出租屋里,谈天说地,分享着各自的梦想和遇到的“坑”。每一次微小的进步,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能让你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深圳的快节奏,深圳的活力,深圳的包容,都让你觉得,你属于这里,你可以在这里实现一切。

十年时光,沉淀与改变:

十年,足以让一个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你可能已经从一个青涩的职场新人,成长为行业内的骨干,甚至是独当一面的领导者。你可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房产,或者至少有了一定的积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深圳,也从你初来时的模样,变得更加繁华,更加国际化,同时也变得更加……昂贵。

生活的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悄然改变着你的想法。曾经不顾一切的闯劲,慢慢被沉稳和对家庭的责任感所取代。你开始会思考:

安家立业的诉求: 深圳的房价,是绕不开的一道坎。即使你收入不菲,也可能还在为“上车”这件事焦虑。孩子的教育问题,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重要。你是否想让孩子在这座高压城市中成长?
职业发展的瓶颈: 十多年,你可能已经在一个领域深耕多年,你是否遇到了职业发展的瓶颈?你是否还有空间去突破,去迎接新的挑战?或者,你已经觉得在这个领域“到头了”?
生活品质的平衡: 深圳虽然充满活力,但也意味着高强度的工作和快节奏的生活。你是否还能享受生活,是否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家人,是否有精力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家乡的情感牵绊: 父母的年迈,亲友的思念,也许让你开始怀念家乡的宁静和熟悉。家乡的物价,家乡的人情味,在你的心中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

“走”与“继续”的内心挣扎:

“走”,意味着放弃在深圳积累的一切,重新开始。

去往何方? 你可能会考虑回老家,或者去其他城市。回老家,意味着熟悉的环境,亲人的陪伴,更低的生活成本,但可能也意味着职业发展的受限,生活的单调,以及曾经的“深圳梦”的破灭。去其他城市,可能是为了职业发展的空间,或者是为了更适合生活的地方,但同样需要勇气去适应新的环境。
付出的沉没成本: 十多年来,你在深圳投入了无数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一旦离开,这些沉没成本是否会让你感到不甘?
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离开深圳,意味着要面对新的未知,新的挑战,你是否有信心和能力在新的地方重新站稳脚跟?

“继续”,则意味着继续在这座城市里奋斗,去寻找新的突破和平衡。

坚持的理由: 你依然相信深圳的机遇,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迎来更好的未来。你可能已经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事业,或者拥有了稳定的社交圈和人脉。
调整策略: 继续不等于原地踏步。你可以尝试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你可以寻找新的职业发展方向,或者考虑创业,将自己的经验转化为新的价值。
安家落户的打算: 如果你打算在深圳安家,那么你需要在购房、子女教育等方面做出长远的规划。这需要更多的精力和资源的投入。
情感的羁绊: 深圳已经成为了你生活的一部分,你可能在这里有了自己的朋友圈,有了在这座城市里成长的回忆,离开也意味着割舍。

如何做出决定?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最适合你自己的答案。你可以尝试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 你来深圳的初心是什么? 现在的你,距离最初的目标还有多远?
2. 你对未来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期待? 你的期待,在深圳和在家乡(或其他城市)分别有多大的实现可能?
3. 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是事业发展,是家庭幸福,是生活品质,还是其他?
4. 你愿意为了实现你的目标,付出怎样的代价?
5. 你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有多大?

一些过来人的建议:

不要被“沉没成本”绑架: 过去十年的付出并非没有价值,它塑造了现在的你,让你拥有了宝贵的经验和能力。但是,不要因此而强迫自己继续做不适合自己的选择。
多和家人沟通: 尤其是如果你有伴侣和孩子,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至关重要。
列出优劣势清单: 分别列出“走”和“继续”的优势和劣势,理性分析。
给自己设定一个“考察期”: 如果倾向于“走”,可以先利用假期回家乡考察一下,看看当地的机会和生活状况。
关注自己的内心: 最终的决定,还是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你是否感到疲惫?是否对未来充满期待?
任何选择都有其价值: 无论你选择留下还是离开,这都是你人生旅途中的一段宝贵经历。重要的是,你在当下做出了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并且为之努力。

深漂十年,你已经不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你积累了经验,也带着故事。这十多年,是你在这座城市里留下的足迹,也是你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时候,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你的下一站,在哪里。无论选择哪条路,都愿你前程似锦,不负韶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之前也在深圳断断续续呆过几年,最后离开的原因很简单——混不下去了,感觉前途渺茫,看不到希望。

于是打道回府。

恰好前几天看了易烊千玺主演的电影《笨小孩·奇迹》,看到很多过去很熟悉的场景,不免内心无限唏嘘。

好了,说回正题——“走还是留”?


首先我想讲讲大环境的变化,这不仅是深圳,而是整个中国社会都正在悄然发生的巨变——那就是留给草根创业者的机会并不多了。

我所定义的“草根创业者”,并非家庭出身贫寒,父母无法提供社会资源和经济支持的年轻人。这样家庭的年轻人,他们可以通过努力学习之后成为名校生,改写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我是指那些没有好的学历和突出的专业技能,家庭又无法提供坚实的兜底条件,仅仅是凭着一腔孤勇,以为自己能改变世界、创造奇迹的人。这样的人不分年龄,性别,以及地域。

而对他们最不友好的,一定是北上广深这样以高科技、金融等为主要产业的一线城市。反倒是在二、三线城市,他们相对来说成功的几率更高一点。

可不管几率大小如何,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那种从一无所有到亿万富豪的创富神话,都正在成为历史记载里的闲谈话题,不具备参考价值。

深圳真的是生活成本非常高企的城市,房价和房租、交通、饮食……就没有什么是便宜的。

但普通行业的普通岗位,给出的工资却……远不足以应付这些开销。

在我看来,能留下来的深漂无外乎就是两条路:

一是去华为、腾讯、大疆、平安这样的大公司做打工人,996虽然辛苦点,但给的待遇真心不错。

二是自己创业做老板,但深圳这个地方虽然大的环境不排外,创业却是讲地域派系的。

农产品批发和珠宝金饰几乎都是潮汕人、电子元器件和通讯业又是泉州人、连跑出租车都是湖南攸县还是哪里的?如果你的老家人在深圳没有数量足够庞大的商业圈子,那你创业的壁垒会高很多,道理很简单,没人带你玩啊!

你也可以抬杠说,那其他行业的人就不活了?没有人脉关系就不配留在深圳了?

当然可以活下去,而且每个传统行业依旧有胜出的佼佼者,很多没有任何关系人脉的深漂也有成功案例。

但……这是一个概率的游戏,能做到这些的,少之又少。你如何保证自己是那少之又少中的一分子?

我一直对深圳没有好感,这个城市是一台巨大的工业机器——冰冷,毫无人味儿!维持深圳人的人际关系的纽带只有一个——利益。

我们生活在内地的人,给好久不见的朋友打个电话或者发个微信,就纯粹是很久没有联系了,问问近况可好?

但呆在深圳的人,接到这样的问候,第一个反应是:你有什么事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