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有尚武的精神吗?

回答
在美国,“尚武精神”(militarism)这个词,就像很多复杂的概念一样,很难一概而论,也很难用简单的“有”或“没有”来回答。它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美国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等方方面面,而且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看到的是不同的侧面。

要理解美国是否有尚武精神,我们得从几个角度去掰扯掰扯。

一、历史的烙印:从建国到世界霸权

美国天生就与战争和军事有着不解之缘。你可以说,它就是在战争中诞生的。独立战争确立了美国的自由和独立,而这离不开武装斗争。早期,边疆的扩张、与原住民的冲突,都需要军事力量来“开疆拓土”。

进入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更是将美国推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从一个孤立主义的国家,一跃成为全球的军事超级大国,美国在军事上的投入和全球军事部署是前所未有的。冷战时期,与苏联的军备竞赛更是将军事科技和实力推向了极致。这期间,军事力量不仅仅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更是国家力量和国际地位的象征。

所以,从历史进程来看,军事力量在美国国家战略和民族认同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种“以武立国”、“以武强国”的逻辑,很容易被解读为一种“尚武”倾向。

二、文化的渗透:从电影到日常

美国流行文化对军事的描绘,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从好莱坞那些塑造英雄形象的战争大片,到歌颂士兵英勇无畏的电视剧,再到各种关于军事题材的游戏和书籍,军事元素几乎无处不在。

这些文化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人们对军事的认知。它们往往会强调牺牲、勇气、团队精神,以及国家利益至上。士兵们被塑造成保卫家园、伸张正义的英雄,这自然会激发一部分人的崇拜和向往。

此外,许多美国人对军人有着高度的尊重,这与他们所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媒体的宣传有关。在一些庆祝活动,比如退伍军人节,你会看到人们向军人表达敬意。这种尊重,有时候会被放大解读为对军事力量本身的崇拜。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沉迷于这种文化。也有很多人对战争和军事化持批评态度,认为过度强调军事会掩盖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或者认为军事干预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政治的驱动:军工复合体与外交政策

在美国的政治体系中,“军工复合体”(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告别演说中提出,指的是军事部门、军工企业和政界之间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利益集团。

这个利益集团的存在,使得军事开支在美国联邦预算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强大的军工企业需要持续的订单来维持和发展,而政客们也可能因为与这些企业的联系而获得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这种结构性因素,使得美国在外交政策上,往往倾向于使用军事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或者通过军事援助和武器销售来维护其全球利益。

另一方面,美国的政治话语中,也经常强调“实力才能带来和平”(peace through strength)的理念。支持强大的军事力量,被认为是维护国家安全、保护民主价值观的必要手段。这种论调,也进一步巩固了军事在美国政治中的地位。

四、社会的分野:支持与质疑并存

说美国社会完全“尚武”,也是不准确的。美国社会内部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对于军事力量的使用和规模,以及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都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支持者 往往认为强大的军事力量是美国在全球维持和平与稳定的基石,是保护国家利益和价值观的必要手段。他们可能认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军队,这是国家实力的体现,也是对世界的一种责任。他们会关注军人的福祉,支持政府增加国防开支。
质疑者 则可能对连年不断的军事冲突感到厌倦,对高昂的军费开支表示担忧,认为这些资源可以更好地用于国内民生和社会建设。他们可能会批评美国的“帝国主义”倾向,质疑军事干预的有效性和道德性。反战的声音在美国也一直存在,并且在特定时期会因为战争的代价而变得更为响亮。

结论:一种复杂的倾向,而非单一特质

那么,美国究竟有没有“尚武精神”?

我认为,与其说美国有一种明确、统一的“尚武精神”,不如说它是一种复杂且多层次的倾向,是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它体现在 对军事力量的高度重视,在国际事务中倾向于使用军事手段,以及流行文化中对军事英雄的塑造和推崇。
但同时,这种倾向也伴随着 深刻的社会辩论和分歧,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军事力量的使用持谨慎甚至反对态度。

所以,如果你看到美国媒体上充斥着军事新闻,或者看到美国人在谈论军人的时候充满敬意,这可能是“尚武”倾向的一种表现。但如果你深入了解,会发现关于战争的代价、军事开支的合理性、国家在世界上的角色等问题,在美国社会内部从来没有停止过讨论和争论。

简单地说,美国可能比许多其他国家更愿意也更善于使用军事力量,也可能在文化上对军事有更强的关注,但它并非一个单方面被军事力量所裹挟的国家。这种“尚武”的特质,更像是一种被不断塑造、挑战和辩论的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一个固定的、不容置疑的民族基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大约有15%的男性曾经在武装力量中服役,另有约2%男性是现役或者退休的执法人员。算起来,平均每个美国人的近亲中至少有一名来自国家暴力机器的退伍军人或者警察。

按理说,美国人应该跟台湾或者韩国一样,对军人司空见惯了吧---然而并不是---军事荣誉对美国人的重要程度仅次圣经。

军人从海外放假回家,最后一程基本是国防部订购的普通民航。身着制服的阿兵哥们不仅享受与头等舱一起登机的优待,往往还会同时收到全体旅客的鼓掌欢迎。

普通的社区室外音乐会,往往会有奏国歌或者上帝保佑美国的环节,而在这个环节之前,指挥又往往会邀请在座的退伍军人起立接受所有听众的鼓掌致意。

American Sniper电影结尾万人空巷的场景是主角葬礼当天的新闻镜头。7000人自发组织起来给一个不明不白死在PTSD战友手里的老兵送行。

对应春晚的超级碗开场国歌竟然是由4大军校合唱团来齐唱,最后用头上飞过F-22来烘托气氛。

对了美国人真的很喜欢在人气场合出动战斗机轰炸机给观众打鸡血,大小体育赛事,城市庆典,甚至音乐节;很多时候我都会惊讶这么一个小集会竟然能惊动空军。但是没错,美国人就好这一口


user avatar

要是真尚武,陆军里怎么会充斥着绿卡双枪贼配军呢?

user avatar

美国的尚武精神不算很强。

它的个人尚武精神在西方工业国中算是最强,但不及阿富汗伊拉克索马里墨西哥巴西之流,甚至可能比不过菲律宾。当然个人尚武精神低是好事。

它的集体尚武精神在西方社会中最强,但在重要国家中不及中俄。在二十世纪历史上不及中苏德日英。

参军经历的人多不算尚武,就像你不能说参军率远超大陆的湾湾比大陆更尚武。

近三十年到处打仗不算尚武,其实他在这些战争中对伤亡的极低承受力的表现恰恰说明他不太尚武。

在人类历史上的大帝国中美国是最不尚武的一个,主要是它的上位实在太取巧,留血太少。这对中国是有利的。

如果美国很尚武,世界会怎样?我曾经架空过,见长寿:美国军力独霸世界这么久,为什么不像历史上众多强大的国家一样发动大规模侵略吞并战争? 如果当时居于美国地位的是尚武得多的中国或苏联,我架空的剧本就没有什么违和感了。

user avatar

一个建立了快300年的国家,只和平了十多年,剩下两百多年都在跟人打架,你说呢?

我在德州参加一个质量工程师的月会,好奇问了一句会场里面谁当过兵,一半人举了手,男的女的都有,当时就震了一惊。

另外美国人对自己的兵是真心实诚。在美国穷人想翻身最直接的就是当兵。读书时候有学费有生活费,买房有一个一次性的无首付低息贷款。平时买东西到处都有折扣。军人社会地位相当的高。这不就是一种尚武的直接表现

那些不相信第一句话的杠精,请看看这个链接。美国打过的仗太多了,贴出来老长了

washingtonsblog.com/201

有人提到了越战老兵,让我想起来一个故事。我在美国最好的朋友是一个白人,我们俩日语课上认识的。他要大我七岁还是八岁。但总是疯疯癫癫的,还挺有意思的。那时候他刚才海军退役,从伊拉克回来第二年。有一次他带我去打高尔夫,玩了一上午,俩人都累的不行就坐在场地小酒吧喝了一杯。旁边吧台的另一边有一个老大爷,看了他一眼,就问他是不是老兵。他点点头说他去过伊拉克。大爷就回答说他是去过越南还是去过第一次海湾战争,不太记得了。俩人完就继续沉默各喝各的了。大爷走之前把调酒师叫过去把我基友那杯酒给付了,俩人互相点头致意一下以后就没下文了。

其实那么多年过去了,我觉得,老兵与老兵之间有种很特殊的感情,是没有扛过枪没有经历过那些bullshit的人体会不到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相信哪里的军人都一样。

user avatar

我毕业那年,毕业典礼在学校的室内体育场举行的,家长坐满了观众席,包括我爸妈,学生在中间坐着,前排是蓝袍phd们,后面绝大部分是那年毕业的本科生。全场估计有好几千人。我在新英格兰地区,还不是民风彪悍武德充沛的德州那边。

校长致辞后,说请在military中服役过的或者正在服役的学生站起来。大概站起来了五个。校长说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service.

然后全场开始鼓掌,不是那种礼貌性的几秒钟,是高强度的鼓掌了好几分钟,不喊停就不停那种。我想那五个人心里应该很自豪。

一些别的能想到的:

飞机登机的时候军人有优先权

填写各种政府福利表格的时候会问你参没参过军

去滑雪和别的游乐项目都会给军人优惠

他们真的喜欢在各种体育活动中派个B2 F22啥的从天上懒洋洋飞过去助助兴,但是效果拉满,全场沸腾,比什么征兵广告都有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美国,“尚武精神”(militarism)这个词,就像很多复杂的概念一样,很难一概而论,也很难用简单的“有”或“没有”来回答。它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美国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等方方面面,而且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看到的是不同的侧面。要理解美国是否有尚武精神,我们得从几个角度去掰扯掰扯。一、历史的烙.............
  • 回答
    .......
  • 回答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许多时候,所谓的“决定”只是回望者事后诸葛亮的标签。然而,如果我们非要探究那些可能改变历史走向,甚至引发“历史终结”般巨变的“错误”决定,那么美国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确实留下了一些值得深思的节点。1. 蓄奴制的固化与内战的悲剧这恐怕是最令人心痛的一笔。美国独立之初,建国者们在自由.............
  • 回答
    要评价《尚气与十环传奇》的全球首周票房和刘思慕为美国职棒开球这两件事,需要将它们置于更广阔的电影市场和文化语境中去理解。《尚气》全球首周票房 1.4 亿美元:数字背后的挑战与解读首先,咱们得把“1.4亿美元”这个数字拆解开来看。这确实是一个可观的数字,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电影市场仍然受到疫情反复影响的大.............
  • 回答
    在美国历史上,印第安人(现多称为“美洲原住民”)与白种欧洲裔美国人的跨种族婚姻确实存在,但其历史背景、社会接受度和现实情况极为复杂。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殖民时期到19世纪的跨族婚姻1. 殖民时期的早期接触 1718世纪,欧洲殖民者与美洲原住民之间存在贸易、冲突和偶尔的.............
  • 回答
    美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既引人入胜又复杂的问题,探讨其可能性,需要我们深入审视美国的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结构以及社会思潮的演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出一个“是”或“否”的答案,而是要理解美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潜在路径、可能遇到的障碍以及其实现的程度。首先,我们需要对“社会主义”有一.............
  • 回答
    美国在价值宣传和内政外交上确实存在一些被外界视为虚伪的表现,这些表现往往是其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和实际行动之间产生的张力所致。要详细讲述这些,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分析: 一、 价值宣传中的虚伪性:美国在国际上大力宣传的价值观,如民主、自由、人权、平等、法治等,构成了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实.............
  • 回答
    是的,美国也存在“医闹”,但其形式、表现和后果与中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美国,这种行为通常被称为患者暴力(Patient Violence),或者更广泛地称为医疗机构内的暴力行为(Violence in Healthcare Settings)。虽然不常直接用“医闹”这个词,但其核心问题——患者(或其.............
  • 回答
    当然有。中国不仅有中式西餐,而且这个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并发展出丰富多彩的实践。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西方菜肴照搬过来,而是经过本土化改造,融入中国人的口味偏好、烹饪技法和饮食习惯,最终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中国风”西餐。这就像美国人对中餐的“美式中餐”化处理一样,中国人在接触西餐时,也经历了一个类似的“.............
  • 回答
    知乎上关于“美国普通人上不起大学”的讨论,并非完全是造谣,而是反映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严峻挑战和结构性问题。虽然美国拥有庞大的高等教育人口和数量可观的博士群体,但这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对所有人来说都是触手可及的。问题的根源在于几个相互关联的因素:1. 高昂的学费与日益增长的学生债务: 学费飞.............
  • 回答
    一个国家“强吃”另一个国家的关键企业,尤其是在台积电这种体量和复杂性的情况下,绝非易事,更不是简单的军事行动就能实现的。这背后涉及到极其复杂的经济、政治、科技、法律以及国际关系等诸多层面。美国“强吃”台积电,如果指的是强制收购、控制甚至拆分,那会是一个极为艰难且可能适得其反的过程。首先,我们得明白台.............
  • 回答
    美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制度复杂的国家,当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纠错机制。然而,这些机制是否“失灵”以及为何“失灵”,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美国主要的纠错机制包括:1. 三权分立与制衡: 这是美国政治体系最核心的纠错设计。 立法权(国会): .............
  • 回答
    当然,我非常乐意为您推荐一些美国的小众旅游路线,并尽量避免听起来像AI生成的文章。以下是我为您精心挑选的几条路线,希望能为您带来不一样的旅行体验: 1. 北卡罗来纳州蓝岭山脉与阿巴拉契安小镇之旅如果您厌倦了喧嚣的城市和人满为患的景点,那么这条路线绝对适合您。它将带您深入美国东南部宁静的山区,感受自然.............
  • 回答
    当然,中国在生物多样性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全球化和人类活动的推动下,我们也面临着外来入侵物种带来的严峻挑战。这并非中国独有的问题,而是与美国泛滥的鲤鱼、欧洲无性繁殖的小龙虾一样,是全球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的困境。要详细地讲讲中国的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1. 入侵物种的类型与分布中国地域.............
  • 回答
    要说美国有哪些像《落魄大厨》(Chef)里那样让人垂涎欲滴的餐车,那可真是太多了,简直是遍地开花,各有千秋。电影里的“阿兰多”那种把墨西哥卷饼玩出花样的创意,或者说那种带着浓浓家庭味道的手工美食,在美国的街头巷尾都能找到。这可不是随便一搜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你需要有点“寻宝”的心态。很多时候,你不是.............
  • 回答
    美国确实存在不少保守的方面,这与其历史、社会结构和多元文化交织而成。欧洲国家在许多领域则展现出更为开放的态度,这背后也有其独特的文化演进和社会发展逻辑。美国保守的方面:在文化层面,美国的保守体现在对传统价值观的珍视和维护。这包括: 家庭结构与性别角色: 尽管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但美国仍有不少人坚守.............
  • 回答
    美国的高端产业,绝不仅仅是那些耳熟能详的科技巨头,它是一个庞大且多元的生态系统,汇聚了最顶尖的人才、最前沿的技术和最精密的工艺。这些产业之所以“高端”,在于它们往往具备以下几个核心特征:高技术壁垒、高附加值、对研发投入巨大、对人才要求极高、并且通常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支配性地位。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剖析几.............
  • 回答
    美国零食界真是一个缤纷多彩的万花筒,从甜到咸,从经典到新潮,总有一款能抓住你的味蕾。想要深入了解?那咱就来点实在的,聊聊那些在美国街头巷尾、超市货架上随处可见,又让人念念不忘的零食。那些经典中的经典,永远不会过时说到美式零食,有些名字简直就是品牌的代名词,深入人心。 薯片(Potato Chip.............
  • 回答
    在美国,关于“恶税”(sin taxes)的讨论其实挺多的,尤其是在涉及公共健康和道德观的领域。这些税收通常被用来约束某些被认为是不健康的或在社会上不受鼓励的行为。虽然“恶税”这个词本身带点主观色彩,但美国确实有一些税收政策,其目的和影响常常被贴上这个标签。最典型的“恶税”无疑是 烟草税。几乎每个州.............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文化本质和价值判断,确实是个引人深思的话题。要回答“美国有文化吗?”,首先得搞清楚我们谈论的“文化”是什么。如果“文化”是指那种历经千年沉淀、如同古老城堡般层层叠叠的历史遗迹,是根深蒂固的传统、宗教和哲学思想,那么美国可能确实难以与欧洲那些拥有数百年乃至千年历史的国家相提并论。欧洲文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