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约有15%的男性曾经在武装力量中服役,另有约2%男性是现役或者退休的执法人员。算起来,平均每个美国人的近亲中至少有一名来自国家暴力机器的退伍军人或者警察。
按理说,美国人应该跟台湾或者韩国一样,对军人司空见惯了吧---然而并不是---军事荣誉对美国人的重要程度仅次圣经。
军人从海外放假回家,最后一程基本是国防部订购的普通民航。身着制服的阿兵哥们不仅享受与头等舱一起登机的优待,往往还会同时收到全体旅客的鼓掌欢迎。
普通的社区室外音乐会,往往会有奏国歌或者上帝保佑美国的环节,而在这个环节之前,指挥又往往会邀请在座的退伍军人起立接受所有听众的鼓掌致意。
American Sniper电影结尾万人空巷的场景是主角葬礼当天的新闻镜头。7000人自发组织起来给一个不明不白死在PTSD战友手里的老兵送行。
对应春晚的超级碗开场国歌竟然是由4大军校合唱团来齐唱,最后用头上飞过F-22来烘托气氛。
对了美国人真的很喜欢在人气场合出动战斗机轰炸机给观众打鸡血,大小体育赛事,城市庆典,甚至音乐节;很多时候我都会惊讶这么一个小集会竟然能惊动空军。但是没错,美国人就好这一口
要是真尚武,陆军里怎么会充斥着绿卡双枪贼配军呢?
美国的尚武精神不算很强。
它的个人尚武精神在西方工业国中算是最强,但不及阿富汗伊拉克索马里墨西哥巴西之流,甚至可能比不过菲律宾。当然个人尚武精神低是好事。
它的集体尚武精神在西方社会中最强,但在重要国家中不及中俄。在二十世纪历史上不及中苏德日英。
参军经历的人多不算尚武,就像你不能说参军率远超大陆的湾湾比大陆更尚武。
近三十年到处打仗不算尚武,其实他在这些战争中对伤亡的极低承受力的表现恰恰说明他不太尚武。
在人类历史上的大帝国中美国是最不尚武的一个,主要是它的上位实在太取巧,留血太少。这对中国是有利的。
如果美国很尚武,世界会怎样?我曾经架空过,见长寿:美国军力独霸世界这么久,为什么不像历史上众多强大的国家一样发动大规模侵略吞并战争? 如果当时居于美国地位的是尚武得多的中国或苏联,我架空的剧本就没有什么违和感了。
一个建立了快300年的国家,只和平了十多年,剩下两百多年都在跟人打架,你说呢?
我在德州参加一个质量工程师的月会,好奇问了一句会场里面谁当过兵,一半人举了手,男的女的都有,当时就震了一惊。
另外美国人对自己的兵是真心实诚。在美国穷人想翻身最直接的就是当兵。读书时候有学费有生活费,买房有一个一次性的无首付低息贷款。平时买东西到处都有折扣。军人社会地位相当的高。这不就是一种尚武的直接表现
那些不相信第一句话的杠精,请看看这个链接。美国打过的仗太多了,贴出来老长了
http:// washingtonsblog.com/201 5/02/america-war-93-time-222-239-years-since-1776.html
有人提到了越战老兵,让我想起来一个故事。我在美国最好的朋友是一个白人,我们俩日语课上认识的。他要大我七岁还是八岁。但总是疯疯癫癫的,还挺有意思的。那时候他刚才海军退役,从伊拉克回来第二年。有一次他带我去打高尔夫,玩了一上午,俩人都累的不行就坐在场地小酒吧喝了一杯。旁边吧台的另一边有一个老大爷,看了他一眼,就问他是不是老兵。他点点头说他去过伊拉克。大爷就回答说他是去过越南还是去过第一次海湾战争,不太记得了。俩人完就继续沉默各喝各的了。大爷走之前把调酒师叫过去把我基友那杯酒给付了,俩人互相点头致意一下以后就没下文了。
其实那么多年过去了,我觉得,老兵与老兵之间有种很特殊的感情,是没有扛过枪没有经历过那些bullshit的人体会不到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相信哪里的军人都一样。
我毕业那年,毕业典礼在学校的室内体育场举行的,家长坐满了观众席,包括我爸妈,学生在中间坐着,前排是蓝袍phd们,后面绝大部分是那年毕业的本科生。全场估计有好几千人。我在新英格兰地区,还不是民风彪悍武德充沛的德州那边。
校长致辞后,说请在military中服役过的或者正在服役的学生站起来。大概站起来了五个。校长说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service.
然后全场开始鼓掌,不是那种礼貌性的几秒钟,是高强度的鼓掌了好几分钟,不喊停就不停那种。我想那五个人心里应该很自豪。
一些别的能想到的:
飞机登机的时候军人有优先权
填写各种政府福利表格的时候会问你参没参过军
去滑雪和别的游乐项目都会给军人优惠
他们真的喜欢在各种体育活动中派个B2 F22啥的从天上懒洋洋飞过去助助兴,但是效果拉满,全场沸腾,比什么征兵广告都有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