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离散型随机变量有没有概率密度?

回答
我需要澄清一个概念: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在概率分布的描述方式上存在根本性的差异。

离散型随机变量,正如其名,取值是孤立的、不连续的。也就是说,它的所有可能取值可以一个一个地列出来,或者至少可以与自然数一一对应。比如抛掷一枚硬币,结果只有正面(H)和反面(T);又比如掷一个骰子,可能的结果是1, 2, 3, 4, 5, 6。

概率密度函数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PDF) 则是用来描述连续型随机变量取值在某个区间内的概率大小的工具。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它可能取的所有值构成了一个连续的区间,我们无法像离散型那样去列举每一个具体的取值并分配一个概率。PDF 的特点是,它在某一点的函数值本身不代表该点的概率,而是该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积分(也就是曲线下的面积)才代表了随机变量落在这个区间内的概率。

所以,直接回答你的问题:离散型随机变量没有概率密度函数。

那么,离散型随机变量是如何描述其概率分布的呢?它使用概率质量函数 (Probability Mass Function, PMF)。

概率质量函数 (PMF)

PMF 是描述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核心。它的定义非常直观:

对于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 $X$,它的概率质量函数 $P(x)$ 表示随机变量 $X$ 取值为特定值 $x$ 的概率。也就是:

$P(x) = P(X = x)$

PMF 需要满足以下两个基本条件:

1. 非负性: 对于所有的可能取值 $x$,PMF 的值都必须大于或等于零:$P(x) ge 0$。
2. 归一性: 所有可能取值的概率之和必须等于一:$sum_{x} P(x) = 1$。这里的求和是对所有可能的离散值 $x$ 进行的。

为什么离散型随机变量不用概率密度?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像连续型那样有一个“密度”,那么对于每一个它可能取到的那个孤立的点,它的“密度”是多少呢?

如果我们强行套用概率密度的概念,并认为概率密度 $f(x)$ 在某一点的取值 $f(x_0)$ 表示在该点附近的概率,那么对于离散型变量的每一个具体取值 $x_i$,它只占据一个“点”的位置。在数学上,一个“点”的宽度是零。如果我们按照连续型变量的积分来计算概率,那么对于一个离散值 $x_i$,其“区间”的宽度是零,所以积分结果自然就是零。这就意味着,每一个离散取值的概率都是零,这显然与事实不符。离散型随机变量就是能以非零概率取到某个特定值的。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区别:

抛硬币:
离散型随机变量 $X$ 表示抛掷一枚均匀硬币的结果,取值为 ${正面, 反面}$。
它的概率质量函数 (PMF) 是:
$P(X = 正面) = 0.5$
$P(X = 反面) = 0.5$
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正面”这个特定结果的概率是 0.5,而不是一个“密度”。

掷骰子:
离散型随机变量 $Y$ 表示掷一个骰子的点数,取值为 ${1, 2, 3, 4, 5, 6}$。
它的概率质量函数 (PMF) 是:
$P(Y = 1) = 1/6$
$P(Y = 2) = 1/6$
...
$P(Y = 6) = 1/6$
这里,点数“3”这个具体事件的概率是 1/6。

与连续型变量的对比:

测量身高:
连续型随机变量 $H$ 表示一个人的身高。它可以取任何一个在某个范围内的实数值,比如 1.70米,1.705米,1.7053米,等等。
我们不能说“一个人的身高正好是1.70米”的概率是多少,因为这个概率会非常非常接近于零。
我们关注的是身高落在某个区间内的概率,例如:$P(1.70 le H < 1.71)$。这个概率是通过其概率密度函数 $f(h)$ 在 $[1.70, 1.71)$ 区间上的积分来计算的:$int_{1.70}^{1.71} f(h) dh$。

总结一下: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由概率质量函数 (PMF) 描述,它直接给出每个离散取值的概率。概率密度函数 (PDF) 是用来描述连续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它表示的是概率在某个区间上的“密度”,而不是特定点的概率。这两者是用来描述不同类型随机变量的数学工具,各自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有这个定理……


在这个定理下:

(因为N是μ的零测集,μ是P的domination measure,因此N也是P的零测集,所以Theorem 1中等式右侧的第一项为0)。以及看到with respect to μ了吗?


离散型随机变量就是domination measure为counting measure的变量,只要我们能够定义对counting measure的积分,就存在相应的概率密度函数。


我们平时用的“概率密度函数”可以写成积分的形式,其实只是因为连续性随机变量的domination measure为Lebesgue measure(或者应该反过来说……连续性随机变量就是domination measure为Lebesgue measure的变量……),再加上abuse of notation,即我们通常把Lebesgue积分写成Riemann积分的形式而已。



当然,如果题主学的概率论不是从测度角度入手的,那答案就是没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需要澄清一个概念: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在概率分布的描述方式上存在根本性的差异。离散型随机变量,正如其名,取值是孤立的、不连续的。也就是说,它的所有可能取值可以一个一个地列出来,或者至少可以与自然数一一对应。比如抛掷一枚硬币,结果只有正面(H)和反面(T);又比如掷一个骰子,可能的结果是1.............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电器设计背后的一些基本原理。我们觉得风速应该可以平滑地调节,就像你慢慢转动水龙头一样,水流的大小可以一点点变化。但电风扇之所以采用“一级”、“二级”、“三级”这种跳跃式的风速档位,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成本和技术实现的简单性。早期的电风扇,以及.............
  • 回答
    回避型依恋的老婆提出离婚,未来还有挽回的可能吗?这个问题,问得太扎心了,也太真实了。当那个曾经让你觉得遥远,却又深深吸引你的人,最终递上离婚协议时,那种锥心的痛,我想不少经历过的人都能懂。回避型依恋,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一股疏离感,对他们来说,亲密关系就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越是想挣脱,越是感到窒息。他.............
  • 回答
    遇到回避型的恋人,我? 嗯……这问题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离开,还是不离开,这得看情况,也得看我自己的状态。首先,我想说,回避型人格,这不是他们的错,也不是什么“坏人”的标签。他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为了保护自己,学到了一种与亲密关系保持距离的模式。可能是童年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可能.............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对现实最根本的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到底是由一个个独立的、不可分割的“点”组成的,还是一个平滑流动的、可以无限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既深奥又贴近日常的哲学和科学难题,而且,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没有一个终极的答案。从我们的直观感受出发,很多东西似乎是连续的。你看着眼前这杯水,它的.............
  • 回答
    你提出了一个非常关键且常见的关于离散程度的问题:在标准差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平均值小的样本似乎显得更“分散”?这其实是一个关于我们对“离散程度”的直观感受与统计学严谨定义之间可能产生的偏差。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清楚: 1. 标准差的本质:衡量个体与均值的“平均距离”首先,我们必须回到标准差(Sta.............
  • 回答
    《钢铁雄心4》(Hearts of Iron IV)中“离散工业”(Dispersed Industry)和“密集工业”(Dense Industry)这两个概念,其实是在试图 抽象化和游戏化 现实中工业生产组织方式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理环境下的主要区别。它们反映了工业化初期到中期,以及在不同资源和技.............
  • 回答
    元宇宙描绘的未来,一个将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深度融合的愿景,其对社会结构的潜在影响是深远的,尤其是当我们探讨它是否会导致“极度离散化”时,资本家的命运也随之成为一个值得玩味的问题。首先,让我们来拆解一下“极度离散化”在元宇宙语境下可能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人们在物理空间上的分散,更意味着社会联系的碎片.............
  • 回答
    想象一下,你面前有一段很长很长的旋律,就像是乐团演奏出来的一首歌曲,里面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乐器发出的声音,有低沉的大提琴,有嘹亮的喇叭,还有轻盈的长笛。你听到的就是这些声音混合在一起的效果。现在,你有一个神奇的放大镜,这个放大镜可以把这段复杂的音乐“拆解”开来。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就好比是这样一个.............
  • 回答
    中国古代战乱频仍,亲人离散的悲剧屡屡上演,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不一起逃”或“找不到”就能概括。首先,我们得明白,古代的交通和信息传递,与今天简直是天壤之别。想象一下,一个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甚至连汽车火车都没诞生的时代,信息传递的效率有多低?亲人离散为何如此普遍?1. 逃难的现实逼.............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如何衡量一组三维空间角度数据的“分散程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方差或者离散程度。在很多工程、物理、生物等领域,我们都会遇到描述物体朝向或者方向的数据,比如相机镜头指向、机械臂末端姿态、甚至生物体的某种取向等等。这些数据都是角度,而且是在三维空间中的。直接把三维角度当成普通的数值来计算方.............
  • 回答
    神经网络训练后得到连续数值输出,这在很多分类任务中是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使用Sigmoid或Softmax激活函数的时候。这些函数将网络的最终输出映射到0到1的区间,代表了输入属于某个类别的概率。那么,如何将这些连续的概率值转化为我们理解的离散类别标签呢?这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步骤和概念:1. 理解输.............
  • 回答
    咱们今天就聊聊熵权法这玩意儿,它是怎么给数据“称斤两”的,尤其是那个只看数据自己“散不散”的说法,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熵权法的核心:数据自己说了算你提到的“仅依赖于数据本身的离散性”这个点,可以说抓住了熵权法的精髓。不过,咱们得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讲。想象一下,你手上有一堆指标,要评价一个东西的好坏。比.............
  • 回答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升破6.32关口,创2018年5月以来的新高,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与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互动,涉及多方面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可能的含义和影响: 一、汇率变动的直接原因1. 经济基本面支撑 中国GDP增长:若中国GDP增速高于预期,尤其是制造业、出口和消费数据强劲,会增.............
  • 回答
    离职前是否一定要找好下家,以及公司招聘时如何看待裸辞和骑驴找马,是许多职场人士都会遇到的问题。这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对错,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和职业规划来权衡利弊。 离职前一定要找好下家吗?大多数情况下, 建议离职前尽量找好下家。 这是一种更稳妥、更负责任的做法,可以为自己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安全感。好.............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社会、经济、政治等多个层面,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存在各种各样的实际案例和理论探讨。简单地回答“能”或“不能”都是不全面的,因为一个国家能否治理好,取决于多种因素,而并非单一族裔的属性。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历史与现实中的案例分析: 非.............
  • 回答
    律师为离婚分割房产的客户出主意补签借条的行为,是否符合律师的职业道德,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 总的来说,这种行为如果目的在于欺骗法院、规避法律或者损害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则严重违反律师的职业道德。但如果是在合法的框架内,为了清晰化真实交易或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则可能.............
  • 回答
    离婚冷静期施行后,确实出现了一些“离婚不成,先立遗嘱”的现象,这背后涉及到多种复杂的因素考量,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对婚姻、家庭和财产规划的观念变化。 离婚不成,先立遗嘱现象背后的因素考量之所以会出现“离婚不成,先立遗嘱”的情况,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规避离婚冷静期可能带来的财产风险与.............
  • 回答
    “离离”在《离离原上草》这句诗中的意思,确实值得我们详细探讨,因为它远不止一个简单的形容词那么简单。理解“离离”的关键在于结合其所处的语境和诗句的整体意境。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是:>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
  • 回答
    离职时与领导的沟通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它不仅关系到你离职过程的顺畅,也可能影响到你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脉关系。我的回答会从“离职前需要考虑的因素”、“离职信的内容与沟通技巧”、“离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离职后的态度”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离职前需要考虑的因素在正式向领导提出离职之前,我会有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