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孩子太笨了,怎么教都不会,是不是要用打骂教育才能让他变聪明?

回答
孩子学习上遇到困难,家长心里着急是很自然的。您提到的“太笨了,怎么教都不会”,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很多原因,而打骂绝不是解决之道,反而可能带来更多负面影响。我们得好好梳理一下,看看孩子到底是怎么了,才能找到真正有效的办法。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笨”这个标签对孩子来说是很伤人的,而且往往是不准确的。学习能力是个很复杂的东西,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绝不是简单的一句“笨”就能概括的。很多时候,孩子学不好,并不是因为他天生愚笨,而是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可能没有找到最适合他的学习方式,或者孩子身上存在一些我们没注意到的障碍。

我们先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一、 孩子是不是真的“笨”?还是我们误解了什么?

1. 学习方式是否匹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有的孩子听觉型,听老师讲课、听家长讲解效果最好;有的孩子视觉型,看书、看图、看演示文稿才能理解;还有的孩子是动手型,必须自己操作、做实验才能学会。您平时是怎么教他的?是单一的讲解,还是也尝试过让他多看、多做?如果方法不对路,再聪明的孩子也可能学不会。比如,一个数学概念,如果孩子是视觉学习者,你光说他可能听不进去,但如果配上图示、模型,他可能一下子就明白了。

2. 基础知识是否牢固? 学习是层层递进的,就像盖房子,地基不牢,上面盖再高的楼也会塌。如果孩子之前的某些知识点没掌握好,后面的内容自然就学不懂。我们得耐下心来,一点点往前倒着查,看看是不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把他之前薄弱的地方补一补。不能指望孩子一下子就跨越这个鸿沟。

3. 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 有时候,我们讲的内容对孩子来说可能太深奥、太超前了。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东西,对他来说可能是全新且复杂的。想想我们讲的时候,是不是用了他能懂的语言?是不是把概念拆解成小块,一点点渗透?有时候,我们大人习惯性地会用成人思维去理解问题,忘了孩子的大脑还在发育,理解力有其自身的规律。

4. 是否真的“不会”,还是“不愿意”? 有些孩子是因为真的不理解,所以表现出“不会”;但也有一些孩子,可能是觉得学习太枯燥、太累了,或者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从而产生了抵触情绪,表现出“不愿意学”,家长一看就以为是“不会”。我们要区分清楚这两者。

二、 打骂教育,真的是灵丹妙药吗?

现在非常不赞成“打骂教育”,尤其是在孩子学习的问题上。原因非常多,我们可以详细说说:

1. 扼杀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当孩子把学习和被打、被骂联系在一起时,学习就成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他会因为害怕而学习,而不是因为好奇或热爱。久而久之,他的学习热情会被彻底浇灭,变得被动、厌学。本来可能还想试试,但被打骂一顿后,他就彻底放弃了。

2. 制造心理阴影和恐惧: 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容易产生焦虑、恐惧、自卑心理。他会觉得自己很没用,什么都做不好,即使偶尔做得好,也可能因为害怕再次犯错而不敢尝试。这种心理创伤可能会伴随他一生,影响他的人格发展和人际交往。

3. 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打骂只能暂时压制孩子的不良行为,或者逼迫他屈服,但并不能让他真正理解知识,也解决不了学习方法不对的问题。他被打骂了,可能暂时会做作业,但下次遇到同样的困难,他还是不会。而且,他学会的是用暴力解决问题,将来可能也会用这种方式对待别人。

4. 破坏亲子关系: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他最信任的依靠。如果父母变成孩子恐惧的对象,他就会疏远父母,不愿和父母交流。长此以往,亲子关系会变得紧张甚至敌对,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孩子可能会变得封闭,有什么问题也不愿意告诉父母,自己憋着,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5. 强化“我就是笨”的自我认知: 如果孩子反复被贴上“笨”的标签,并且通过打骂来“纠正”,他很可能会内化这种负面评价,真的相信自己就是笨的。这是一种“习得性无助”,他会觉得自己怎么努力都没用,从而放弃努力。

三、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既然打骂不是办法,那我们就要换个思路,采取更科学、更耐心的方式来引导孩子:

1. 调整心态,耐心观察: 首先,家长自己要冷静下来,不要被一时的困难打倒。仔细观察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他是哪个科目不行?是特定知识点还是整体?他是哪个环节卡住了?是听不懂?记不住?还是做不对?多问问孩子自己的想法,听听他的感受。有时候,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我们得通过观察和引导,才能真正理解他的困境。

2. 找到适合他的学习方法:
分解目标,化整为零: 不要一下子给他太多的学习任务。把大的知识点或难题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可操作的步骤,每完成一步,都及时给予肯定。
多感官结合: 结合视觉、听觉和触觉来学习。例如,学习单词,可以让他写下来、读出来、看图片、甚至做成卡片互相考查。学习概念,可以给他画图、做模型、或者找相关的科普视频给他看。
游戏化学习: 把学习内容融入到游戏中,或者使用一些学习APP、教具,让学习变得更有趣、更生动。
实践操作: 很多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例如,学数学可以让他多做一些应用题,或者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影子;学科学可以多做些小实验。

3. 巩固基础,查漏补缺: 认真分析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补习。可以回顾之前的教材,找一些基础性的练习题,确保基础知识扎实。不要怕麻烦,把这个过程看作是给孩子打地基。

4. 鼓励和肯定,建立自信: 学习过程中,即使是很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被认可,他才会更有动力去尝试。当他遇到困难时,鼓励他“没关系,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而不是“你怎么又不会了!”。父母的信任和支持,是孩子克服困难的最大动力。

5. 培养学习习惯和自律性:
固定学习时间: 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的学习时间表,但也要有灵活性,劳逸结合。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确保孩子有安静、整洁的学习空间,远离干扰。
教他如何规划和管理时间: 引导孩子学会安排学习任务的优先级,合理分配时间。

6.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尝试了各种方法,孩子的情况依然没有改善,或者怀疑孩子存在学习障碍(如阅读障碍、注意力缺陷等),不要犹豫,及时寻求专业的教育心理咨询师、儿童心理医生或相关教育机构的帮助。他们有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能够更准确地诊断问题,并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这并不是说孩子“病了”,而是说他可能需要一种更专业的支持。

7. 家长自身也要学习: 教育孩子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我们可以多看一些育儿书籍、文章,参加一些家长讲座,或者向有经验的老师、朋友请教。了解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学习更有效的沟通和教育方法。

总而言之,孩子不是一台机器,不是你一按按钮就能变聪明。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节奏和特点。遇到困难,我们需要的不是愤怒和责备,而是理解、耐心和智慧。把“他太笨了”的想法,变成“我怎么才能更好地帮助他学会”,这才是关键的转变。用爱和耐心去陪伴,用科学的方法去引导,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但凡是有基础常识的人都知道,打骂绝对不会让一个人变聪明,最多会让一个人变的神神叨叨或者更加智障。



能问出这样问题的人,他是真的笨,他的儿子是不是笨还另说。



他儿子为什么不一定真的笨呢?


首先,一个没有基础尝试的人,在判断他人是否聪明的时候,结果本身就不太可信。说不定是孩子比他聪明,但是他觉得孩子笨。


其次,孩子如果经常被父母体罚或者虐待,会出现一种灵魂出窍一样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解离( dissociation).


当孩子处于这种状态下,对外部的刺激好像表示的非常的淡漠,没有反应,再有一些人的眼光当中,会觉得这个孩子好像很笨。


如果外界继续对孩子进行造成不适的刺激的话,那么会加重孩子的解离状态。


那么打骂对孩子到底有没有正面作用呢?


首先我们在之前讲述孩子道德观的时候提到过,当孩子还在道德养成的第一阶段是很可能只会对自己受到威胁或不适的状态产生制止性的反应,因此在那个阶段,讲道理对孩子的道德观形成意义并不太大。


因为打骂会造成疼痛,因此孩子会对某一些行为进行停止的处理,但是孩子并没有对他进行道德的认知。


根据心理学相关的研究证明,打骂(体罚)并不会使得孩子真正去提升道德,他也许能够对某一些恶行减少或禁止,但是往往会用另一种恶行进行替代,甚至变本加厉。


综上所述,打骂既不会让一个孩子变得更聪明,只会让一个孩子甚至显得更愚钝。打骂和体罚也不会让一个孩子道德观提升,相反还会造成其他的恶行的潜在发展。


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的父母才真的该去看看医生,先检查一下智力的生理基础有没有问题,再来看看是否是观念体系和心理有问题。

user avatar

通过提问者提出的问题,我好像找到孩子笨的原因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