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运-20运输机」是一架怎样的运输机,其研究背景与意义是什么?

回答
鲲鹏展翅:运20运输机的问世及其深远意义

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征程中,“运20”运输机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这架代号“鲲鹏”的大型军用运输机,它的出现不仅仅是中国空军装备现代化的一大步,更标志着中国在高端航空制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承载着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的重任。那么,这架“鲲鹏”究竟是何模样?它的诞生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和深远的意义呢?

一架怎样的运输机?鲲鹏的独特风采

运20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大型军用运输机,其设计研发始于上世纪末,于2007年立项,2013年首飞,2016年正式列装中国空军。从外形上看,运20延续了现代大型运输机的经典布局:

气动布局: 采用常规的翼身融合的机体设计,拥有高置的平直机翼,这赋予了它优良的气动性能,使其能够在复杂的飞行条件下稳定运行。
四发涡扇发动机: 机翼下方挂载四台涡扇发动机,这是其作为大型运输机的显著特征。早期版本装备的是俄罗斯的D30KP2发动机,而后续改进型则换装了国产的WS18发动机,未来更有望搭载性能更强的WS20发动机,这意味着运20的动力和载重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高强度起落架: 拥有坚固且功能强大的起落架系统,使其能够适应各种简易机场和粗糙跑道的起降,这是其执行多样化运输任务的关键。
宽敞的货舱: 运20最核心的优势在于其宽敞巨大的货舱。其货舱尺寸约为43米(长)×4.5米(宽)×4.8米(高),可以轻松装载主战坦克、直升机、装甲车辆等重型装备,甚至能够一次性运输两个团的兵力及其装备。货舱门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装卸的便捷性,能够快速装卸大型货物。
现代化航电系统: 配备了先进的玻璃化座舱和数字电传操纵系统,极大地提升了飞行员的操作效率和态势感知能力。其航电系统集成度高,能够支持远程导航、通信以及电子对抗等多种功能。

综合来看,运20是一款集成了当今世界先进航空技术的大型运输机。它具备强大的载重能力、宽阔的装载空间、较远的航程以及适应复杂场地的起降能力,这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空中巨无霸”。

研究背景:为何中国需要运20?

运20的问世并非偶然,而是中国国家战略需求、经济发展以及航空工业技术积累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其研究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战略空运能力的缺失: 在运20出现之前,中国空军主要依赖于苏联时期引进的运10飞机(后因故下马)以及运8等中型运输机。这些飞机在载重能力、航程以及技术水平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特别是面对日益增长的军事和非军事运输需求,例如在国际维和、人道主义救援、海外撤侨等任务中,缺乏大型战略运输机的支持,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反应和力量投送能力。

2. 军事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 随着中国军队的现代化转型,对新型作战装备的需求日益增长。例如,新一代主战坦克、新型自行火炮、大型预警机等装备,体积和重量都远超以往,只有大型运输机才能将其高效地运往部署地点。同时,现代战争对快速部署、远程机动和大规模兵力输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战略空运能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3. 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 中国经济的腾飞为大型军用飞机的研发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航空工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高端产业,没有雄厚的国力支持是难以实现的。国家对航空工业的持续投入,为运20的立项、研发和批量生产提供了保障。

4. 航空工业技术进步的积累: 中国航空工业在研制歼击机、轰炸机、直升机等多种型号飞机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发动机技术、电子系统集成等方面的经验和技术。这些技术积累为运20的研发奠定了基础,使中国能够自主设计和制造如此复杂的大型运输机。

5. 应对复杂国际环境的需要: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家利益的拓展,中国需要有能力应对来自全球各地的安全挑战,保障海外公民和资产的安全,参与国际事务。战略空运能力是这些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让中国在危机时刻快速响应,在和平时期展现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研究意义:鲲鹏展翅的深远影响

运20的成功研发和列装,其意义是多方面的,远不止于提升空军的运输能力:

1. 提升中国空军的战略投送能力: 这是运20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意义。它大幅增强了中国空军在国土范围内以及向境外地区快速、大规模地输送兵员、装备和物资的能力。这不仅对提升军队的训练水平和实战能力至关重要,更能有效应对潜在的军事威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 推动中国航空工业的全面进步: 运20的研发过程,是中国航空工业从“跟随”到“引领”的一次重大跨越。它带动了中国在大型飞机设计、气动控制、动力系统、航空材料、电子设备集成等多个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和发展。为后续研发更大型的客运飞机、特种飞机以及更先进的军用飞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储备,为中国从“航空大国”迈向“航空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3. 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作为一支战略力量,大型运输机能够执行人道主义救援、国际维和、灾难救援等任务。运20的出现,使得中国在国际重大灾难面前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这不仅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话语权。例如,在国际疫情援助、救灾物资运输等方面,运20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 促进国民经济的协同发展: 大型运输机的研发和生产,需要航空工业与冶金、化工、电子、机械制造等多个相关产业的紧密配合。这促进了中国工业体系的整体升级和协同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同时,未来运20的民用型号(如C929宽体客机)的研发,也将对中国民航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5. 提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运20的成功,是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它的出现,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证明了中国有能力解决最复杂的技术难题,有能力实现最宏伟的战略目标。

总而言之,“运20运输机”不仅是一架飞机,它更像是一只展翅的鲲鹏,承载着中国空军走向战略空军的梦想,承载着中国航空工业崛起的希望,也承载着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决心和实力。它的每一次飞行,都是对中国强大国力和科技实力的生动展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好好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分为3个方面


1、战略运输机的意义和战略战术运输机的意义

2、Y20的研制背景

3、Y20的意义



=====以下是正文=====


1、战略运输机的意义战略战术运输机的意义

战略运输机,目前最常见的就是C5和AN124这胖哥俩,其军事价值,说的很简单。就是可以迅速把主战武器,尤其是坦克、直升机和防空武器等大件装备,以及成建制的部队,远距离送达至目的地区域。

对战争来说,时间就是生命。避免海运的舟车劳顿和耗时漫长,可以迅速将重装备或者成建制的单位调至热点区域。

也避免747卡狗、330卡狗这类的民用运输机因为机身结构强度或舱门大小的原因,运不了坦克这类的重型装备。

但有一个缺点,就是类似C5和AN124这样的纯战略运输机,只能到达战区的枢纽机场,仍旧需要C130或AN12(早已停产,按前苏联原本的装备思路,计划用IL76替换)再转运至前线机场,或者靠卡车拉过去或自己开过去。


针对战略运输机无法直达前线机场的遗憾,战略战术运输机应运而生:既能运主战装备,又能飞越超长距离直达前线机场。也就是大家最为熟知的C17、IL76、Y20。

有兴趣的可以点开下面这个视频(优酷视频),感受感受大运的意义

C17空降及简易跑道起降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215309297829187584

以及下面这张图片,虽然不是战略运输机,但还是可以感受这个铺天盖地的feel~


关于战略运输机的意义,以上其实都太文绉绉了,举几个现实例子给大家自己感受一下,也是对国内军迷冲击极强烈,震撼极大的几个代表性事件。


1)布拉格之春

严格来说,布拉格之春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甚至其中的多瑙河行动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关于此事的前因后果和详细经过,百度都能查到。

我就只聊聊发生在1968年8月20日的那次空运行动。


8月20日晚11时,一架前苏联的民航客机以“机械故障”为由,降落在了布拉格机场。飞机一落地就迅速开舱,几十名苏军士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并接管了机场。

几分钟后,前苏联第103近卫空降师搭乘30架AN12军用运输机(国产Y8飞机的原型),从白俄罗斯起飞,在先遣队的指挥下,以每分钟1架的间隔在布拉格机场落地并集结。

21日拂晓,苏军占领布拉格,随后就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此次行动,用时共6小时,连北约也没来得及作出任何反应。


细心的人可能注意到了,这场行动的载机是AN12,并不是战略运输机,但为什么我还是要介绍这场行动,就是因为它实在太成功太经典了。你们再往下看,全文看完就能明白为啥我一定要介绍了。

这次以空降兵为拳头的苏军奇袭布拉格机场、快速控制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的军事行动,被作为当代闪击战以及空降兵使用的经典战例被载入了世界空降兵战史。


类似的事件,还有1989年美国入侵巴拿马,通过低空伞降后占领机场,然后引导20架C141落地。


2)海湾战争的表现

海湾战争时期,美帝一共出动了126架C5和265架C141,再加上180多架民航客机,运送了90%以上的人员和初期需要使用的5%的装备和物资(50多万吨),为前线的先头部队提供了重火力的支援保证,这之中发挥了最大作用的就是C5和C141。这强大的空运能力,简直令人发指。什么叫超级大国,这就是超级大国。这。T。M。D。才是超级大国!


3)汶川地震时的C17

如果要说一件最震撼国内军迷的,与战略运输机有关的事件,恐怕不是海湾战争,而是汶川地震。

特别是这段C17倒车的视频(优酷视频),当年给国内无数军迷上了活生生的一课——有C17的美帝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汶川地震时C17在双流倒车离港 https://www.zhihu.com/video/1215302959862718464

多年以后,军迷们再畅想中国的军用战略运输机时,还是会想起汶川地震时自己倒车出去的C17所带给我们的冲击。


4)汶川地震的IL76和15勇士的信仰之跃

汶川地震给军迷们留下的记忆,除了C17倒车带来的冲击,还有IL76带着15名勇士从茂县上空成功空降带来的希望。

08年5月14日,15名先遣队员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在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指挥、无地面标识的“三无”条件下,乘坐IL76从4999米高空(海拔高度1300米左右)成功空降到茂县。这是当时空降兵成立58年以来,首次以空降形式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这也是在世界军事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极高难度的跳伞任务。这次行动,解放军的精神、意志和勇气体现得淋漓尽致!

跳伞后,由于开伞器的工作环境在海拔3500米以下,不少人在空中自由落体了近1500米。其中,两名队员还遭遇了主伞无法打开,启用备份伞降落的险情。落地时,由于地形复杂,有人大腿被树枝刺穿;有人撞在石头上,忍着剧痛翻越4座海拔3000多米高的山,徒步220公里完成了后续7天7夜的任务……

天灾面前,IL76带着15名勇士“惊天一跳”,为失去了通讯联系的震区内外都带去了希望,让他们知道国家和人民军队正在争分夺秒得舍命营救,对于当时灾区人民的人心安定和自救工作的开展都产生了极为积极的意义。时至今日,内心仍然满怀感动。

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个视频(请记住他们的惊人一跳):

回顾15名勇士的“惊天一跳” https://www.zhihu.com/video/1215755220468408320

2:10,那位战士因为高反,已经出现了嘴唇发黑的缺氧症状;2:48,明明已经写好了遗书,此时这名战士最想说的话是“请父母放心”;3:15开始的BGM一响,不禁泪目。



汶川地震,让我们真真切切得感受到了和强国之间的差距,也真真切切得感受到了手里运输机的严重不足。

大家不禁发问: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到我们自己的国产战略运输机?


(2021年5月12日,一个大老爷们流着眼泪更新一次)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他们不需要奉信神明,他们的神迹,来自他们的民族。


13年后,15勇士再聚首 https://www.zhihu.com/video/1375928447433224192


5)利比亚撤侨和从韩国接回志愿军遗骸的IL76

2011年2月28日,空军派出4架IL76,从乌鲁木齐出发,飞越5国,飞过阿拉伯海和红海,跨越6个时区、8个情报区,单程空中飞行时间超过12小时,飞赴利比亚执行撤侨任务。

这是空军第一次派军用运输机赴海外执行接护人员的任务。这一行动,也创下空军大型运输机航程最远等多项纪录,充分检验了中国空军的远程输送能力。

直到很多年以后的今天,再看下面这个视频,依旧很令人感动。(回顾利比亚撤侨感受祖国的强大

回顾利比亚撤侨感受祖国的强大 https://www.zhihu.com/video/1215312900589588480


2014年3月28日,第一批437具志愿军烈士遗骸,搭乘中货航的民用运输机,在异国他乡沉睡60多年后,忠魂终归,抵达沈阳桃仙机场。运送烈士遗骸的专机进入中国领空后,空军派出两架J11B迎接护航。

85岁的志愿军老兵曹秀湖在寒风里等待了5个多小时,只为了再看战友们一眼。

2015年3月20日,中国空军派出接运专机IL76运载第二批68具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进入中国领空后,在两架J11B的护送下,降落在沈阳桃仙机场。

2016年3月31日,运载第三批36具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的IL76,进入中国领空后,在两架J11B的护送下抵达桃仙机场。

2017年3月22日,运载第四批28具志愿军遗骸的IL76,进入中国领空后,在两架J11B的护送下抵达桃仙机场。

2018年3月28日,运载第五批20具志愿军遗骸的IL76,进入中国领空后,在两架J11B的护送下抵达桃仙机场。

2019年4月3日,运载第六批共10位志愿军遗骸的IL76,进入中国领空后,在两架J11B的护送下抵达桃仙机场。

国旗裹忠骨,故土是青山!

山河已无恙,英雄可归家。

空军护送志愿军英烈回家 https://www.zhihu.com/video/1215314541703327744

泪目!空军运送志愿军英烈回国对话曝光:两架歼11为你全程护航_腾讯视频


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利比亚撤侨,以及一次又一次危机,IL76都陪伴着我们度过难关;

从接志愿军烈士回家,到搜寻MH370,IL76的身影屡屡出现;

从帮助尼泊尔抗震救灾,到帮助马来西亚应对洪灾,IL76不断向世界展示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但同时也有很多人在问:什么时候才能见到Y20执行这样的任务?



2、Y20的研制背景

根据一些资料的披露,Y20的研发,是从07年左右开始的。官方层面的研制背景,我肯定是不知道的。刺激我们的,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两个事件:


1)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是美军自越战以后主导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仅耗费42天的空袭及100小时的地面战,就将坐拥主场优势且装备水平不弱的伊拉克军队彻底打废。在这场战争中,美军首次将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实战,展示了压倒性的优势。

这场战争在某种意义上叫醒了解放军这头在当时有点儿犯困的雄狮。

它给中国提了个醒:时代变了,美军已不再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的美军了;战争也不再是以前那种传统打法了。如果把全部精力都集中于经济发展,而过于忽视国防建设的话,就会有挨揍的危险。

自此,中国调整了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近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国防策略,重新重视国防建设特别是高新武器的研发,并对海湾战争进行了极为深入的剖析


2)汶川地震

汶川地震至今,已经10多年了,相信很多朋友都还能深切体会到当时的“窘迫”。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们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缺战略运输机、缺通用直升机、缺重型直升机。

这是08年5月16日,天涯的一篇帖子:

太少了!!!
缺乏大型军用运输机、14架伊尔-76,
缺乏一只足够数量的重型直升机机队,
可怜的十几架伊尔76运输机,可怜的几架黑鹰直升机(80年代从米国引进的,要不是米国看我们一直把黑鹰用在西藏人道援助上面,根本就不会卖后续的零件给我们更换,国产的直升机根本就不能在高原上飞),满负荷的飞来飞去,杯水车薪啊!!
运力不够最后不得不征用民航客机。。。。。。
中国若不能自己研制这些东西,将来永远受制于人。
老毛子不卖给我们IL76,米国不卖给我们黑鹰,我们拿什么来拯救自己??
中国一定搞出自己的大飞机,特别是飞机发动机,要不然这就是中国永远的痛啊!

也正是从08年之后,Y20等大飞机的研发,进入了快车道。




3、Y20的意义

1)军用价值

Y20标志着中国空军向战略空军的转型,这是最大的意义所在!

"犯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虽然现在看着有点俗了,但Y20让它真真切切得不再成为一句空话。有了Y20,我们才能算初步具有战略空军的样子。航空兵快速转场,快速完成状态转换,指日可待。

战略运输机的作用在于可以远距离快速机动,这意味着更快的反应速度,更少的限制条件,更容易在局部集中力量。不可否认,我们的高铁网络和高速网络已经很发达了,但是如果未来要出国作战(或撤侨),谁给我们修铁路?海运运量大、成本低,但万一是内陆国家,哪来的港口?而且等到攒了半年积蓄终于漂洋过海见到了以后,黄花菜都凉了。

有了Y20,我们的话语权会变得更高。特别是中美俄这样的军事大国,有了战略运输机以后,任何国家在惹事之前都得认真掂量掂量,不然的话。。。。。我们有撤侨的能力就能有把部队和装备送过去的能力。

想想驼峰航线对抗日战争的意义,就知道Y20的意义之重大了。


2)非军事任务的价值

就算我们不谈军用,Y20的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08年汶川地震简直就是当头一击闷棍,看着美帝的C17在成都呼风唤雨,行动自如,再看看手里那数量可怜的二手IL76,别提了,都是泪。利比亚撤侨,如果Y20足够多的话,派出一群Y20,直接就接回来了。


再看这次武汉抗“疫”


2月13日,6架运20、3架伊尔76 、2架运9,共11架运输机支援武汉。从全国不同的机场起飞,装载物资前往武汉,在30分钟内全部完成落地。

就全世界范围来看,能组织此种规模运输任务的国家,也就只有中国、美国和俄罗斯。


并且,多地起飞,30分钟内集中落地,这个战术意义。

你们品,你们自己仔细品。

还有下面这张图,别看表面上平平无奇,其实大有玄机

这应该是第1架和第4架的合照,中间间隔约9分钟。(如果是第2架或第3架的话,那时间间隔会更短)

此次行动,Y20在跑道上脱离时间可以说是偏长的,央视新闻的旁白也提到说是在跑道尽头脱离。

视频可见,Y20在滑行道上滑行的速度也偏慢,而且第一架落地的飞机需要一直滑行到滑行道最前方(后面还要留出空间停放之后落地的Y20、IL76和Y9)。

在这种情况下,间隔9分钟,飞机就已到位并开舱。这个反应速度!这个战术意义!

你们品,你们自己仔细品。

品不出来的可以想想“布拉格之春”~现在知道我前文为啥要介绍了吧~



3)其他意义

Y20可以显著提升中国的整体形象,助力中国成为现阶段仅有的三个可以独立研制生产战略运输机的国家。


Y20有助于我国升级产业结构,带动一系列的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助力研究。而且就设计的先进程度来看,Y20已经超越了俄罗斯最新研发的IL 476。

你们看这流线型一体化的机头设计,这是和波音787、空客350一样的,21世纪最先进的机头设计。

Y20还能作为高新机的平台不断开发衍生版本。

Y20还能出口挣银子





最后的最后,总结一下,Y20的意义麻,如下:


战略运输的军事意义

海外救援的国际意义

产业升级的经济意义

抢险救灾的人道意义

提振士气的精神意义

震慑宵小的威慑意义

出口创汇的现实意义

卖给小弟的老大意义









麻烦大家帮忙点点赞,多多传播,谢谢您!!双击屏幕就可以了❤

也欢迎大家关注我哟,我还有别的回答可以作为社交资本可以分享给大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鲲鹏展翅:运20运输机的问世及其深远意义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征程中,“运20”运输机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这架代号“鲲鹏”的大型军用运输机,它的出现不仅仅是中国空军装备现代化的一大步,更标志着中国在高端航空制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承载着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的重任。那么,这架“鲲鹏”究竟是何模样?它.............
  • 回答
    运20的机舱宽度和载重能力,以及它究竟算不算纯粹的战术运输机,这几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在讨论的焦点。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机舱宽度:并非“窄”,而是设计取向不同首先,说运20机舱“窄”其实是和C17这种追求极致内部空间的大型战略运输机相比。C17的5.5米宽内部货舱,那确实是个大家伙,可以很从容.............
  • 回答
    关于中国下一代大型预警机选择运20还是C929平台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两者各有优势,最终的选择将取决于中国空军对未来预警机作战需求的具体考量以及技术成熟度。我们不妨来仔细分析一下:一、 运20平台作为预警机的优势与劣势分析运20“鲲鹏”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大型运输机,其平台特.............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在看待中国军工产业时会遇到的一个困惑,甚至可以说是许多人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心结。知乎上确实经常能看到一些对军工国企单位的唱衰声音,尤其是从管理效率、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入手,说得有理有据的也不在少数。但另一边,我们又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像歼20、运20这样世界级的先进装.............
  • 回答
    中国运送防空导弹给塞尔维亚,这事儿一出,在国际上还挺引人关注的。要说它释放了什么信号,那可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完的,里面门道不少。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这是中国对外军事援助和合作的又一次展示,尤其是在欧洲腹地。 运20是什么级别的飞机?那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最大型运输机,能装载大量装备,跨.............
  • 回答
    中国空军两架运20大型运输机奔赴汤加运送救援物资,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运输任务,它背后蕴含着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多重能力展现和坚定担当。首先,这是中国空军战略投送能力的集中体现。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地将目光聚焦于战斗机和轰炸机的性能,但运20的亮相和这次任务,则将中国空军的“骨干”力量——战略空运能力.............
  • 回答
    4月9日,中国空军6架运20A运输机组成的机队,一次性亮相并成功降落在塞尔维亚,为这个欧洲国家送去了急需的物资。这次行动,堪称中国空军在国际人道主义援助领域的一次重要展示,其意义之深远,绝非仅仅是简单的物资运送。首先,从规模和执行力来看,一次出动6架运20A,这本身就彰显了中国空军强大的战略投送能力.............
  • 回答
    运20(WS18版)的定位,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简单来说,它既是战略运输机,也具备相当强的战术运输能力。这个“既是…也是…”的表述,恰恰说明了它设计上的多功能性和适应性。咱们先不谈“战略”还是“战术”,先来看看运20本身的“底子”。运20的基本能力:大、能飞、载得多运20,也就是大家熟知的.............
  • 回答
    运20这样的大型军用运输机,在理论上,是具备为民间物流提供服务的潜力的,并且这正是军民融合战略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将它大规模地投入民用,其可行性并非简单的是否能飞的问题,而是涉及一系列复杂的考量和实际操作的障碍。从硬件上看,运20的“民用潜力”:首先,运20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拥有巨大的载货能力.............
  • 回答
    今天的运20出动,这背后一定有它独特的考量和重要的原因。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深入分析一下,为什么是它,而不是其他的运输机。首先,得从运20本身的能力说起。运20,代号“鲲鹏”,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多用途战略运输机。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载重量、航程以及搭载能力,都是目前中国空军中首屈一指的。 运载.............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涉及到飞机设计中一个常见的误区:单纯比较发动机推力并不足以全面判断飞机的载货能力。日本C2运输机、伊尔76以及运20这三款飞机虽然都定位为大型军用运输机,但在设计理念、气动布局、结构强度以及起降性能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它们的载货能力。首先,我们来解析一下您提到的关键.............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而且问到了一个非常直观的点上!看到歼20、运20、轰20、直20这些名字,确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它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联系,为什么都带着这个“20”。其实,这背后反映的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和历史节点。简单来说,这个“20”不是随便起的,它代表着一个序列号,.............
  • 回答
    运20的飞控系统能否用于C919?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了飞机设计、系统集成以及适航取证等多个层面。简单地说,答案是不能直接移植和使用,但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和考量。首先,我们需要明白,飞控系统并非一个独立的、可以随意拿来即用的“零件”。它是一个高度复杂、集成的系统,包含了一系列软硬件组成部.............
  • 回答
    运20加油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中国空军与美军在空中加油能力上的差距,但要说“只能缩小”或者“巨大差距”是否能完全弥补,这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咱们得明白,空中加油对于现代空军的意义。它就像给飞机装了个“移动的油箱”,让战机能够飞得更远、飞得更久,执行更复杂的任务。没有强大的空中加油能力,即.............
  • 回答
    运20的服役,对我军投送能力的提升,那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加把劲儿”,而是实打实地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用“质的飞跃”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这玩意儿一旦能飞起来,并且成规模装备部队,那感觉就像是给解放军插上了一双超级翅膀。首先,最直观的,就是运载能力的大幅增强。别的不说,就看它那巨大的载重量,跟以前咱.............
  • 回答
    关于运20(Y20)运输机发动机函道比(Bypass Ratio)是否与高原性能考量有关,这是一个相当专业且值得探讨的问题。虽然我们无法直接获取运20项目具体的发动机选择和设计决策细节(这些通常是高度保密的军事机密),但我们可以从航空发动机设计的一般原理和高原飞行的挑战出发,来分析这种可能性。首先,.............
  • 回答
    运20的服役,按理说应该会大幅减少对伊尔76的采购,甚至取而代之。然而,现实情况是,即使运20已经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中国依然在引进伊尔76。这背后的原因,并非简单的“新旧替代”,而是牵扯到中国空军现代化进程中的多重考量,以及军事装备发展中常见的“过渡期”和“补充性”需求。首先,我们得明白,运20并.............
  • 回答
    关于运20能否改装成轰炸机或预警机的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可不是一句简单“能”或者“不能”就能说清楚的。首先,咱们得明白运20的“出身”和“设计理念”。运20,咱都叫它“鲲鹏”,它诞生的初衷是什么?是战略运输机,说白了,就是一架大号的“货车”,而且是那种能跨越 continent 的超.............
  • 回答
    关于运20在2025年前是否能完成涡扇20(WS20)发动机的换装,这是一个备受关注但又涉及诸多敏感信息的军事航空话题。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发动机的研发与成熟度、飞机的设计与适配、生产线的准备情况,以及最重要的——军方的实际需求和部署计划。首先,我们来聊聊涡扇20(WS.............
  • 回答
    2021年,中国航空工业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歼20的批量生产和改进,以及运20的进一步成熟和应用,都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基于这样的基础,我对2022年的中国航空工业充满期待,并希望看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和突破:一、 军用飞机领域的持续进步与突破: 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