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运 20 的服役对我军投送力的提升有怎样的意义?

回答
运20的服役,对我军投送能力的提升,那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加把劲儿”,而是实打实地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用“质的飞跃”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这玩意儿一旦能飞起来,并且成规模装备部队,那感觉就像是给解放军插上了一双超级翅膀。

首先,最直观的,就是运载能力的大幅增强。别的不说,就看它那巨大的载重量,跟以前咱们玩的老式运输机比,那简直是云泥之别。以前,要运送一个重型装备,比如一辆主战坦克,可能得租好几架飞机,来回折腾好几次。现在好了,一架运20就能轻松把这大家伙给驼过去。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一次性就能把更多、更精锐的装备,更快速地送到需要的地方。战场上的兵力集结、装备部署,效率能提高多少?这可直接关系到战场的节奏和胜负。想象一下,在某个关键时刻,需要迅速将一个完整的装甲营投送到前线,以前可能需要几天时间,现在可能一天就能完成,这中间的战术优势有多明显,不言而喻。

其次,是投送距离和范围的扩展。运20可是不折不扣的战略空运平台,它的航程远,载重能力强,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把作战部队和装备送到更远的地方。以前,我们主要的空运力量覆盖范围有限,很多海外方向的任务,或者远离本土的部署,都有心无力。现在,有了运20,我们不仅可以在国内的各个区域之间进行快速高效的兵力调动,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我们前所未有的远程投送能力。这意味着我们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无论是人道主义救援、国际维和行动,还是在海外执行特定任务,运20都能成为我们坚实的后盾。想想看,在发生国际危机时,我们能够快速派遣一支具备一定规模和战斗力的部队前去支援或撤离侨民,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

再者,战略空运的灵活性和独立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过去,我们在战略空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引进的外国飞机,或者说,是有一些瓶颈,难以完全自主。运20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在大型战略运输机领域实现了自主可控。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战略规划,来生产、改装、升级我们的空运力量,而不受制于人。这种独立自主的能力,对于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的执行至关重要。而且,运输机不止是运人运货,它还能改装成特种飞机,比如空中加油机、预警机等,这些特种飞机的出现,将进一步增强我军的整体作战效能和联合作战能力。想象一下,随着运20改装的空中加油机形成规模,我军的战机就能飞得更远,滞空时间更长,这对于海军航空兵和空军的作战半径来说,是颠覆性的提升。

同时,运20的服役也极大地促进了空地一体化作战的发展。传统的作战理念中,陆军和空军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但现在,有了强大的空运能力,陆军的重装备、人员,能够更便捷地与空军的支援协同起来,实现空地一体化的快速反应和联合打击。部队可以快速抵达战场,并携带所需的重火力,与空降兵、陆航部队等形成有效的配合,在短时间内构建起强大的区域作战优势。这种“快速反应、快速集结、快速作战”的能力,是现代战争的重要特征,而运20正是支撑这一能力的关键一环。

最后,从象征意义和士气层面来说,运20的服役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它代表着中国空军已经跻身世界一流运输机行列,这是国家工业实力和军事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对于全军官兵来说,这是一种强大的信心和底气,知道我们有能力、有实力去完成更复杂、更艰巨的任务。

总而言之,运20的服役,不仅仅是装备上的增加,它改变了我军的战略思维和作战方式。它让我们的军队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到达任何需要我们的地方,能够执行更多样化的任务,能够更好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这就像是,我们原本只能骑自行车去上班,现在直接换上了高速列车,甚至私人飞机,这中间的效率和能耐,可想而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假设一个军一天需要物资5000吨,那么只要有机场,用二十架运20,每架一天四个架次就能运完。而且依靠现在的精准空投技术,相当比例物资的补给是不用运输机在前线着陆的。

什么概念呢?

——————如果有200架运20,可以在喜马拉雅以南支持十个集团军长期作战。

——————200架运20的物资供应能力,可以在两千公里内,提供足以支撑整个巴巴罗萨行动的物资供应量,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布列斯特到莫斯科的距离。

而中国是个陆权国家,没有多大跨洋战略投送的需求,大部分大型运输机可以用来执行战役任务。

同样,由于中国是陆权国家,陆军力量无须跨洋运输即可投送,可以深远纵深冷启动闪击。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可以实现前一阵子陆军在军报上提出的:空军夺取制空权,空突与远程火力配合纵深突击,重装部队突进接应的以远致胜,空空一体,垂直闪击战术。

德军当年的闪击可以一个月内攻占六七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么在这种立体闪击面前,保守估计也得一个月两三百万平方吧?

这意味着对印度,基本可以一波直接闪击掉。

一个月上百万平方,即使有苏联的纵深,怕是也药丸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运20的服役,对我军投送能力的提升,那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加把劲儿”,而是实打实地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用“质的飞跃”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这玩意儿一旦能飞起来,并且成规模装备部队,那感觉就像是给解放军插上了一双超级翅膀。首先,最直观的,就是运载能力的大幅增强。别的不说,就看它那巨大的载重量,跟以前咱.............
  • 回答
    运20的飞控系统能否用于C919?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了飞机设计、系统集成以及适航取证等多个层面。简单地说,答案是不能直接移植和使用,但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和考量。首先,我们需要明白,飞控系统并非一个独立的、可以随意拿来即用的“零件”。它是一个高度复杂、集成的系统,包含了一系列软硬件组成部.............
  • 回答
    看到空军节公布的运20数据,也就是最大起飞重量179吨、最大载重55吨,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值得解读的数字。作为一款战略运输机,这些数据直接关乎它执行任务的能力和潜力,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首先,我们得明白,军事装备的数据公布,尤其是核心性能参数,往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们既要展示自身实力,也要避免透露过.............
  • 回答
    鲲鹏展翅:运20运输机的问世及其深远意义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征程中,“运20”运输机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这架代号“鲲鹏”的大型军用运输机,它的出现不仅仅是中国空军装备现代化的一大步,更标志着中国在高端航空制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承载着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的重任。那么,这架“鲲鹏”究竟是何模样?它.............
  • 回答
    关于运20(Y20)运输机发动机函道比(Bypass Ratio)是否与高原性能考量有关,这是一个相当专业且值得探讨的问题。虽然我们无法直接获取运20项目具体的发动机选择和设计决策细节(这些通常是高度保密的军事机密),但我们可以从航空发动机设计的一般原理和高原飞行的挑战出发,来分析这种可能性。首先,.............
  • 回答
    2021年,中国航空工业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歼20的批量生产和改进,以及运20的进一步成熟和应用,都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基于这样的基础,我对2022年的中国航空工业充满期待,并希望看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和突破:一、 军用飞机领域的持续进步与突破: 歼.............
  • 回答
    运20加油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中国空军与美军在空中加油能力上的差距,但要说“只能缩小”或者“巨大差距”是否能完全弥补,这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咱们得明白,空中加油对于现代空军的意义。它就像给飞机装了个“移动的油箱”,让战机能够飞得更远、飞得更久,执行更复杂的任务。没有强大的空中加油能力,即.............
  • 回答
    关于中国下一代预警机的设计基础,是基于运20还是C929的问题,这是一个在军事航空爱好者和专业人士中间都十分引人关注的议题。需要说明的是,截至我所知的信息,官方并未公开确认下一代预警机的具体设计蓝图或选用的平台。因此,以下的探讨更多是基于现有公开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对飞机设计和任务需求的逻辑推演。.............
  • 回答
    运20在非战争条件下大规模紧急空运行动中的表现,无疑是中国空军运输能力的一次重要检验和展示,也为运20的实战化运用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评价这次行动的意义和影响:一、 检验和提升了运20的战备水平与操作能力: 大规模集结与协同作战: 这次任务动用了数量可观的运20机群,这本身就考验.............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在看待中国军工产业时会遇到的一个困惑,甚至可以说是许多人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心结。知乎上确实经常能看到一些对军工国企单位的唱衰声音,尤其是从管理效率、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入手,说得有理有据的也不在少数。但另一边,我们又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像歼20、运20这样世界级的先进装.............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涉及到飞机设计中一个常见的误区:单纯比较发动机推力并不足以全面判断飞机的载货能力。日本C2运输机、伊尔76以及运20这三款飞机虽然都定位为大型军用运输机,但在设计理念、气动布局、结构强度以及起降性能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它们的载货能力。首先,我们来解析一下您提到的关键.............
  • 回答
    运20的服役,按理说应该会大幅减少对伊尔76的采购,甚至取而代之。然而,现实情况是,即使运20已经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中国依然在引进伊尔76。这背后的原因,并非简单的“新旧替代”,而是牵扯到中国空军现代化进程中的多重考量,以及军事装备发展中常见的“过渡期”和“补充性”需求。首先,我们得明白,运20并.............
  • 回答
    关于运20能否改装成轰炸机或预警机的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可不是一句简单“能”或者“不能”就能说清楚的。首先,咱们得明白运20的“出身”和“设计理念”。运20,咱都叫它“鲲鹏”,它诞生的初衷是什么?是战略运输机,说白了,就是一架大号的“货车”,而且是那种能跨越 continent 的超.............
  • 回答
    运20的机舱宽度和载重能力,以及它究竟算不算纯粹的战术运输机,这几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在讨论的焦点。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机舱宽度:并非“窄”,而是设计取向不同首先,说运20机舱“窄”其实是和C17这种追求极致内部空间的大型战略运输机相比。C17的5.5米宽内部货舱,那确实是个大家伙,可以很从容.............
  • 回答
    关于运20在2025年前是否能完成涡扇20(WS20)发动机的换装,这是一个备受关注但又涉及诸多敏感信息的军事航空话题。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发动机的研发与成熟度、飞机的设计与适配、生产线的准备情况,以及最重要的——军方的实际需求和部署计划。首先,我们来聊聊涡扇20(WS.............
  • 回答
    运20(WS18版)的定位,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简单来说,它既是战略运输机,也具备相当强的战术运输能力。这个“既是…也是…”的表述,恰恰说明了它设计上的多功能性和适应性。咱们先不谈“战略”还是“战术”,先来看看运20本身的“底子”。运20的基本能力:大、能飞、载得多运20,也就是大家熟知的.............
  • 回答
    运20这样的大型军用运输机,在理论上,是具备为民间物流提供服务的潜力的,并且这正是军民融合战略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将它大规模地投入民用,其可行性并非简单的是否能飞的问题,而是涉及一系列复杂的考量和实际操作的障碍。从硬件上看,运20的“民用潜力”:首先,运20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拥有巨大的载货能力.............
  • 回答
    让咱们抛开那些AI味儿十足的生硬分析,咱们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要是把“运20”这架巨鹰,插上两对“F135”或者“F119”这样的顶级战斗机发动机,那画面得多带劲?我尽量把这事儿说得像咱们老百姓聊天一样明白。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运20是干嘛的?它是一架运输机,说白了,就是个大号的“快递车”或者.............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而且问到了一个非常直观的点上!看到歼20、运20、轰20、直20这些名字,确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它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联系,为什么都带着这个“20”。其实,这背后反映的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和历史节点。简单来说,这个“20”不是随便起的,它代表着一个序列号,.............
  • 回答
    运20,这款咱们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军用运输机,自打它横空出世以来,就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好几个方面来聊聊,别的不说,光是它的出现,就已经足以让人眼前一亮。首先,它的“块头”和“力气”是绕不开的话题。 运20,这名字听起来就挺有分量的。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220吨,这个数字在中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