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历史上是否出现过汉民族主动向外侵略扩张的历史?

回答
要回答“中国历史上是否出现过汉民族主动向外侵略扩张的历史”,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仔细梳理和界定。汉民族作为一个主体民族,其历史上的行为是复杂多元的,不能简单地用“侵略扩张”一概而论,很多时候是王朝更替、民族融合、政治博弈和经济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理解“主动侵略扩张”的几个维度:

目的性: 是为了征服、占领土地,还是为了防御、边境稳定、经济利益或民族融合?
主体: 是以汉民族为主导的中央王朝,还是特定时期以汉族为主的军事集团?
对象: 是指向无国家形态的边疆地区,还是指向其他已形成国家或政权的地区?
性质: 是纯粹的军事征服,还是伴随文化、经济的输出和影响?

汉民族主动对外扩张的历史节点和表现:

1. 汉朝:拓土开疆的雄心与实践

汉朝,特别是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主动扩张”的一个典型代表。汉朝的崛起,本身就带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对北方匈奴的防御需求。

对匈奴的战争: 汉武帝时期,面对匈奴强大的威胁,汉朝不再采取守势,而是主动出击,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战争。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率领汉军深入漠北,重创匈奴,将汉朝的势力范围向北推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防御性扩张的考量,但其规模和主动性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防御。汉朝甚至在漠北设立了新的郡县,虽然未能长期维持,但其意图明确。
对西域的经营: 汉武帝时期,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随后,汉朝在西域设置了都护府,直接管辖西域各国,加强了对该地区的控制和影响力。这可以视为一种政治和经济驱动下的扩张,旨在确保贸易通道的安全和利益。汉朝在西域的驻军和行政管理,显示了其主动经营的意愿。
对朝鲜和南越的征伐: 汉朝先后征服了卫氏朝鲜和南越国,建立了汉四郡和交趾等郡县。这可以说是政治统一和巩固边疆的扩张,将汉文化和政治体制延伸到这些地区。

2. 汉族政权在统一战争中的对外征服

历史上,一些以汉族为主导的统一王朝在建立过程中,也会对外征服其他政权或民族地区。

三国时期: 蜀汉在诸葛亮的领导下多次北伐曹魏,意图恢复汉室,虽然未能成功,但也表现出主动向外扩张的军事行动。
晋朝: 西晋在统一中国后,也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军事影响,但其内部的动荡限制了对外扩张的深度。
隋唐时期: 隋朝和唐朝都曾有过对外征战的记录,例如唐朝征服突厥、薛延陀等,设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将影响力推向中亚。这些扩张一方面是为了巩固边疆,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强大的国力和开放包容的文化自信,希望确立在东亚和中亚的霸权。虽然唐朝是多民族融合的帝国,但其核心汉族力量的作用不容忽视。

3. 明朝的海上扩张与“七下西洋”

明朝初年,郑和七下西洋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例子。虽然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朝贡体系,并且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殖民占领,但其航海的规模和主动性是空前的。

宣扬国威与朝贡体系: 郑和船队的庞大和远洋航行能力,向世界展示了明朝的实力,并以此来巩固其在东亚、东南亚乃至印度洋地区的朝贡体系。这可以看作是一种以军事力量为后盾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力扩张。
没有殖民性质的扩张: 需要强调的是,郑和下西洋与后来的欧洲殖民扩张性质不同,它没有伴随掠夺、占领土地或建立殖民地。因此,将其定义为“侵略扩张”可能不够准确,但其主动性和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则非常明显。

4. 清朝(满汉融合下的扩张)

清朝是一个满族建立的王朝,但在其统治下,汉族人口占据主体,并且清朝的扩张也包含了汉族人口的参与和贡献。清朝的版图扩张尤为显著,其疆域远超汉唐宋元。

征服周边政权: 清朝征服了后金、大漠南北的蒙古各部、西藏、新疆、缅甸等地。这些战争中有军事征服和领土的兼并。
汉族人口的迁徙与开发: 随着清朝疆域的扩大,大量的汉族人口也随之迁徙到边疆地区,参与当地的开发和建设。这种人口的迁移和对新地区的“实际占有”也是一种形式的扩张。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汉民族”的界定: 在古代,“汉民族”的概念不像现代那样清晰。很多时候,我们讨论的是以汉文化为主导的中央王朝或政治集团。很多对外征战的指挥者、士兵可能来自不同的民族背景,但他们服务于一个以汉族文化为主导的政权。
防御与扩张的界限模糊: 很多时候,出于防御的需要而进行的军事行动,会无意或有意地将势力范围推向边疆之外,从而演变成扩张。
朝代属性的复杂性: 中国历史上存在许多由少数民族建立但又深受汉文化影响并以汉族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王朝(如元朝、清朝)。评价这些王朝的扩张行为,需要考虑其多民族性。
“侵略”的道德评判: 现代的“侵略”概念带有强烈的道德谴责色彩。用今天的标准去评判古代的行为需要谨慎。很多时候,古代的扩张是为了生存、安全、经济利益或政治统一,其动机与现代的侵略动机不尽相同。

总结:

是的,中国历史上确实出现过以汉民族为主导的王朝或政治集团主动向外侵略扩张的历史。最典型的例子是汉朝时期,为了应对匈奴威胁和拓展政治经济利益,汉武帝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深入漠北,经营西域。此外,隋唐时期也有对外战争和势力范围的扩张。明朝的郑和下西洋虽然性质不同,但也是一种主动的对外展示。而像清朝这样的多民族王朝,其大规模的疆域扩张,也离不开汉族人口的参与和贡献。

然而,在描述这些历史事件时,我们需要具体分析其目的、性质和具体表现,避免简单化地将其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侵略。很多时候,这些扩张行为是当时政治、军事、经济和民族关系复杂交织的产物。与其说是“汉民族”作为一个单一实体主动侵略,不如说是以汉文化为核心的强大中央王朝,在维护自身安全、拓展经济利益和实现政治统一的过程中,对其周边地区进行了军事征服和政治影响力的延伸。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啊,汉民族从来没有主动扩张过,我给题主挨个讲讲各省份都是怎么充话费送的吧。


山东、苏北、皖北是东夷的地盘。东夷本来主要分布在山东,后来被赶到了淮河流域和胶东半岛,成了“淮夷”和“莱夷”,再后来……都被历史课本忽略了。顺便一提,儒家圣地曲阜原来是一支东夷族的首都。

河北、山西原来是戎狄们的家园,其中一支还建立了“战国第八雄”中山国。不过这些民族最终都销声匿迹了。战国时期赵国的领土几乎原来都是戎狄的。

河南和陕西原来也有很多戎狄。对,你没看错,即便被认为华夏族的“老家”的地方也是个合租房。和华夏族一起合租的比较著名的室友有长狄、义渠等。长狄曾经把中原的郑国、齐国、宋国、鲁国、卫国等打了一圈,大家不妨猜猜长狄的位置。义渠王曾经跟秦宣太后(电视剧里的芈月)有一段纯洁的爱xian情ren故tiao事.。

河南南部、湖北和湖南原来是三苗的地盘。三苗最早在河南南部,后来被一路往南赶,成了“苗蛮”,再后来被赶到了大山里。一些分支现已加入五十六民族礼包。

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原来是百越地盘。百越民族从钱塘江口一直分布到越南,绵延万里,是华南地区真正的主人。后来吃着火锅唱着歌就被灭了,一部分躲进山里成了“山越”,被孙权用来刷人头,后来也消亡。百越族最偏远的一支残存下来,最后成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现已加入五十六民族礼包。对了,现在南方人大都有百越族的母系血统。为何是母系?不解释。

四川原来是古蜀人的地盘。像三星堆遗迹,“望帝春心托杜鹃”说的就是古蜀文明。因为著名的逗比事件“石牛粪金”而灭亡,之后古蜀人“就像水消失在水里”。

重庆原来是巴人的地盘,巴人原来也不在重庆,是被从湖北驱逐过去的,后跟连同好基友古蜀人一起团灭。躲在湖北深山里的巴人后来发展成土家族,现已加入五十六民族礼包。

甘肃、青海曾经是大名鼎鼎的羌人的老家。羌人战斗力强悍,在历史上搞过很多大动静,最后一次大动静是建立西夏国。之后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只剩下象征性的孑余在四川的深山里。现已加入五十六民族礼包。

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在清朝最终加入民族团结大礼包。不过这四省的原住民比重都十分可怜。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

云南、贵州一带曾经邦国林立,有几十个国家,但如果去查历史教科书上的疆域地图是找不到的,这是为什么呢?比如“夜郎自大”的夜郎国,疆域面积有整个贵州省那么大,后来去哪了呢?

台湾原住民是高山族。据说著名的开拓太平洋的南岛人跟高山族是近亲。现在考古手段认为南岛人发源于中国福建,后经台湾远徙太平洋。好好的大陆不待着为啥去大洋里喂鱼,可能是因为情怀吧。

新疆、西藏课本上都有,就不讲了。


综上所述,汉民族是个从不扩张爱好和平的民族。上述古民族都是因为大自然的不可抗拒力而消亡了。别问我是谁干的,我不知道,我不是,我没有。




——————————————————————————————————


本回答只是粗略地介绍,民族渊流传承错综复杂,并非简简单单就能下定论,但从中足以看出中学的历史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华夏族从黄河中游一隅之地走来,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实现了“自然疆界”——东至大海,北隔大漠,南尽丛林,西抵葱岭。把整个东亚大陆最适合耕作的土地吞并殆尽,这一范围内的其他民族要么被驱逐消灭,要么融入汉族。汉族的扩张与两千年的稳固,无疑是世界古代史中最为成功的,近代以前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望汉族项背。然而为了国际形象的自我标榜和民族团结的顾忌,历史教科书历来把汉族塑造成一直爱和平一直被侵略的肥羊形象,好像从黑龙江到海南岛“羡煞旁人”的广袤土地一开始就是上帝打包送给汉族的一样,完全忽视了每一寸土地都汉民族和其他民族几千年来的筚路蓝缕、流血牺牲以及交往融合得来的。在这种得了便宜卖乖的主题教育下,题主提出这种问题就再正常不过了。对此我想说,不只是汉族,中华大地上顽强繁衍至今的民族都是英雄的子孙,都值得敬重。因为怯弱好欺和好逸恶劳的民族都被扫进了历史的尘土堆。

user avatar

没有啊,我们民族是最爱好和平的,我们不主动发起进攻……我们从来都是积极防御!

最开始我们只有河南,于是为了保护河南我们需要河北,山西,山东……于是商周就出来了,后来春秋战国,秦朝一统以后,为了保护大秦,我们需要岭南,于是50万秦军就南下了……然后汉朝我们需要保护向西的商路和北方不受游牧民族骚扰,南方也需要保护岭南,于是匈奴就被汉军打得去西征欺负欧洲人了,丝路也变成了我们的,越南也归我们管了……后来所有版图的扩张也都是这样,我们只是想保护自己的领土,可是总有不开眼的来骚扰我们,于是为了保护我们的领土,只能需要你们的领土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