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为什么不用朱姆沃尔特直接改进下一代驱逐舰?

回答
美国海军之所以没有直接沿用“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设计来发展下一代驱逐舰,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技术、成本、战略以及海军自身发展需求的考量。简单地说,虽然“朱姆沃尔特”在某些方面代表了前沿技术,但它并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复制和改进的终极模板。

一、昂贵的“实验品”与技术成熟度问题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设计初衷是为了验证一系列革命性的新概念,例如隐身舰体设计、全电推进系统(WEP)、集成式桅杆(IAMD)以及先进的传感器和武器系统集成。这些技术在当时都属于最前沿,甚至可以说是对未来水面舰艇设计的一次大胆探索。

高昂的研发与制造成本: 技术的领先往往伴随着高昂的成本。“朱姆沃尔特”级的设计和建造过程极大地超出了预算。最初计划建造32艘,但由于成本失控,最终只建造了3艘。这意味着每一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单价都达到了令人咋舌的水平。如果直接以“朱姆沃尔特”为基础改进,海军需要承担同样甚至更高的成本曲线,这对于维持庞大的舰队规模来说是不可持续的。海军需要的是经济高效、可批量生产的舰艇,而不是昂贵的“技术验证平台”。

技术成熟度与可靠性: 许多革命性的技术在“朱姆沃尔特”上首次大规模应用,这必然带来了成熟度和可靠性方面的挑战。例如,全电推进系统虽然提供了巨大的灵活性和动力潜力,但在早期阶段的调试和维护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对这些新技术的过度依赖,使得舰艇的维护保养和操作复杂性大大增加,这与海军追求的舰艇整体可用性和可维护性目标存在一定的冲突。下一代驱逐舰需要建立在经过验证且成熟的技术之上,以确保高出勤率和较低的生命周期成本。

二、设计上的妥协与战略需求的变化

“朱姆沃尔特”级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一些被后人认为是设计上的妥协,或者说与当时设想的战场环境存在偏差。

未来战场环境的演变: “朱姆沃尔特”级的设计在冷战末期开始构思,当时主要针对的是与苏联海军的对抗。然而,随着冷战结束,国际安全形势发生变化,海军的战略重点也随之调整。新的威胁,例如来自区域大国的海上力量增长、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战术的出现,对驱逐舰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更强的反导能力、更多的垂直发射单元(VLS)以携带更多样化和数量的导弹、更强大的网络战能力等。

“朱姆沃尔特”的限制: 尽管“朱姆沃尔特”拥有先进的隐身设计,但其垂直发射单元(VLS)的数量(80个)相较于后来的“伯克”III级(96个)并没有绝对优势,而且其火力投射能力,尤其是在应对大规模饱和攻击时,可能存在不足。此外,“朱姆沃尔特”级并没有装备用于反导的“宙斯盾”基线10等高级系统,而这对于应对弹道导弹威胁至关重要。海军需要的是一款能够适应未来多样化作战环境,并且具备强大火力输出和持续作战能力的舰艇。

三、海军的实际需求与“伯克”级的成功

美国海军对驱逐舰的需求是持续和不断演进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Arleigh Burkeclass)的成功,尤其是其持续升级和改进的能力,为海军提供了一个非常成功的平台。

“阿利·伯克”级的持续进化: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服役以来,经历了多次重大升级,包括增加“宙斯盾”系统能力、改进雷达、增强武器装备等。特别是“伯克”III级,通过安装新的SPY6雷达和升级武器系统,显著提升了其作战能力,能够有效应对现代化的空中和弹道导弹威胁。这意味着海军已经拥有了一个能够持续满足其作战需求并且经过市场检验的成熟平台。

基于“伯克”改进的经济性与可行性: 直接基于“伯克”级的设计进行改进,可以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和生产线,大幅降低研发和制造成本,缩短建造周期,并且保证较高的舰艇出勤率和可靠性。海军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快速、经济地替换老旧舰艇(如退役的“斯普鲁斯”级护卫舰和部分“查菲”级驱逐舰)的解决方案,而“伯克”III级正是这样一个代表。

四、对未来舰艇设计的探索并未停止

虽然没有直接沿用“朱姆沃尔特”的设计,但这并不意味着海军停止了对未来驱逐舰的探索。海军正在积极研究下一代护卫舰(FFG62)的设计,以及对未来驱逐舰(DDG(X))的设想。这些研究和开发旨在吸取“朱姆沃尔特”的经验教训,同时结合最新的技术进展和新的作战需求。

汲取“朱姆沃尔特”的经验: “朱姆沃尔特”级的设计,尤其是在隐身、全电推进和传感器集成方面,为海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些都将应用于未来的舰艇设计中。未来的驱逐舰可能会借鉴“朱姆沃尔特”的某些先进理念,但会在成本、技术成熟度和作战需求上做出更合理的权衡。

“DDG(X)”的愿景: 美国海军正在规划“DDG(X)”项目,旨在设计和建造一款全新的下一代驱逐舰,以应对未来更复杂的作战环境。这款新舰将比“伯克”级拥有更强大的传感器能力、更先进的武器系统、更优化的推进系统以及更高的续航能力,但其设计将是在充分考虑成本和可靠性的基础上进行的。

总结来说,美国海军不直接沿用“朱姆沃尔特”的设计来发展下一代驱逐舰,是出于以下几个关键原因:

1. 成本过高且不具备可扩展性: “朱姆沃尔特”的设计成本天文数字,难以大规模部署。
2. 技术成熟度与可靠性待提升: 其采用的许多革命性技术在早期阶段存在可靠性问题,影响了使用维护效率。
3. 设计初衷与当前战略需求不完全匹配: “朱姆沃尔特”的设计更侧重于应对过去的威胁,而现代海军需要应对的是多样化且不断演变的挑战。
4. “阿利·伯克”级的成功及其持续升级能力: “伯克”级提供了一个经济高效、成熟可靠且能持续改进的平台,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和近期的海军需求。

海军更倾向于在现有成熟技术基础上进行演进,或者通过全新的项目来吸收“朱姆沃尔特”的经验教训,并结合未来的作战需求,设计出更具成本效益、可靠性和作战能力的下一代舰艇。这是一种务实且可持续的发展策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主要还是造价太贵了,运营也贵,差不多是伯克的2倍。现阶段44亿美元的造价快赶上1艘航母了,3艘朱母炮艇快赶得上一个航母编队,但是起的效果远比不上一个航母编队。其次拜我们这边下饺子的刺激,还有asg弹药不成熟,美国重新将朱姆沃特定位成制海舰艇,3艘都部署到西太平洋。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

迈克·吉尔戴 (Mike Gilday) 曾表示:海军的下一代军舰需要的导弹比目前的阿利伯克导弹驱逐舰更多,但必须比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三艘更小、更便宜。

Gilday 暂时将这种新型大型水面战舰命名为“DDG Next”,将从当前舰艇上使用的现有系统开始,或者在为 Burke Flight III 开发的新船体形式上开始,以减少造价,以及拥有更大的兼容性。美军正计划引入远程高超音速武器作为其发展的一部分。

这货表示“我们需要更深的弹坑”,我认为是为了填更多的标准,毕竟这边H20快出来了。

在 2010 年取消下一代导弹巡洋舰计划 (CG(X)) 后,Flight III 的开发是美国海军的一个折衷解决方案。CG(X) 的早期估计要求一艘重达 20,000 至 25,000 吨的船,每艘船的预计成本超过 60 亿美元。但现在未来的“伯克后”的尺寸将比目前 9,000 吨现代的伯克大,但可能小于 16,000 吨的 朱姆沃特。但是可能采用现役朱姆沃特的综合动力系统,为未来的定向能武器和高功率传感器提供能量。



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深水炮舰。

朱姆沃尔特号 (DDG 1000) 在前往圣地亚哥海军基地的途中经过科罗纳多大桥。“朱姆沃尔特”号是新一代多任务驱逐舰的首舰,现在部署在圣地亚哥。

另外30年前苏解体后,美国就一直拔剑四顾心泯然,不知道该干什么,打打治安战已经有点飘了,现在中国远程反舰武器的兴起。美军已经权衡了新平台需要做什么了。

“我们知道我们需要更大的船队。我们知道它必须更有能力。它必须更具杀伤力,而且必须更加分散,以便对我们认为将要面对的对手发挥最佳作用,”吉尔戴说。

重视水下

ice x

海狼级快速攻击潜艇 USS Connecticut (SSN 22) 在参加 2018 年冰上演习 (ICEX) 时穿​​过冰面。美国海军照片。

与此同时,海军也在缩小其对下一代攻击潜艇 SSN(X) 的需求。 2045的计划将重点放在发展扩大的攻击潜艇舰队上。

“我们在海底的优势是我们不仅需要保持,而且需要扩大的优势。我想永远拥有海底,因为我知道我在海底真的可以致命。”吉尔戴将攻击艇的要求描述为更类似于冷战末期开发的三舰海狼级 (SSN-21) 潜艇。海狼被设计为一种高速、深潜、难以被发现的猎手,可以在公海中跟踪俄罗斯潜艇。这种攻击艇能够携带多达 50 枚鱼雷或其他武器的组合,比苏联解体后作为低成本选择而开发的弗吉尼亚级约 30 件武器容量更具杀伤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海军之所以没有直接沿用“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设计来发展下一代驱逐舰,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技术、成本、战略以及海军自身发展需求的考量。简单地说,虽然“朱姆沃尔特”在某些方面代表了前沿技术,但它并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复制和改进的终极模板。一、昂贵的“实验品”与技术成熟度问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设.............
  • 回答
    美国海军下一代驱逐舰(DDG(X))不再像朱姆沃尔特级那样追求极致的隐身造型,这背后是一系列权衡和演变的结果,并非简单的“放弃”。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分析朱姆沃尔特级的设计理念、实际表现以及美国海军在舰艇设计上的战略重点转移。朱姆沃尔特级的“隐身至上”:时代背景与设计初衷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朱姆.............
  • 回答
    美国之所以没有完全采用公制单位,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的历史遗留问题,其中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习惯等多种原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一、历史的根源:独立时期的选择与继承 建国之初的实用主义: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英格兰(Great Britain)作为宗主国使用的是英制单位(Impe.............
  •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交通管理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际上,美国并非完全不用交通电子眼,而是其使用情况、普及程度以及侧重点与中国等一些国家有所不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美国交警亲自执法,这背后有很多历史、法律、文化和技术层面的原因。为什么看起来美国交警亲自测速更多?1. 历史与法律传.............
  • 回答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美国之所以没有使用核武器,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复杂因素的战略决策,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关键原因:一、苏联的核报复威胁与核扩散的全球性风险 苏联的核能力: 虽然朝鲜战争爆发时,美国是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但苏联在1949年成功试爆了自己的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虽然苏联的核武库.............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深入的,而且很有道理。确实,F22“猛禽”和F35“闪电II”都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的先进战斗机,而且都是五代机,大家很容易联想到,为什么不能像给手机刷个系统一样,把F22的“身体”加上F35的“大脑”或者“功能模块”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工程,以及军事装备发展中.............
  • 回答
    美国在21世纪初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特别是在“9·11”事件之后,没有使用核武器,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军事、政治、道德、国际法以及对阿富汗当地情况的考量。要深入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1. 战略目标和军事效用: 目标并非摧毁国家实体: 美国在阿富汗的主要目标是打击基地组织及其领.............
  • 回答
    .......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心疼的画面,几十万加仑的牛奶就这样被白白倒掉。我理解你为什么会这么问,如果是我,也会忍不住想,这些牛奶还能做什么呢?泡牛奶浴,听起来确实是个奢侈又舒服的主意。不过,这背后其实有很多现实的考量,让奶农们即便面对如此巨大的浪费,也很难将这些牛奶用于泡澡。我们得一件一件来捋一捋。首先,我们得.............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文化和产业现象,而且视角也很独特。确实,在很多我们看到的“美国大片”里,你可能很难发现纯粹由美国本土人“包办”的情况,很多时候幕后团队是国际化的,这给人的感觉是“只要美国资本在,就能召集全世界最顶尖的资源”。那么,为什么中国的“大片”似乎没那么“玩”得开,或者说,即.............
  • 回答
    关于美国暴乱群众是否使用枪支的问题,这涉及到美国社会复杂且多层面的情况,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首先,要明确的是,在美国发生的许多抗议和示威活动中,确实存在枪支使用的现象,但将其简单概括为“所有暴乱群众都不用枪”是不准确的。 不同事件、不同群体、不同动机的人,其行为方式可能截然不同。要详细阐述这个问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学术界一个挺有趣的现象,为什么在某些领域,尤其是实验性强的科学领域,博士后经历似乎是“标配”,而在计算机、商学院、统计、生统等领域则不然。这不是说这些领域就没有博士后,而是其普遍性和必要性有所不同。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看看不同学科的特点、学术晋升的路径以及博士后制度本身的意义。1.............
  • 回答
    朝鲜战争时期,美军确实拥有毒气弹,并且曾有过使用毒气弹的讨论。然而,最终没有在朝鲜战场上大规模使用,原因比较复杂,涉及战略、政治、道德以及国际法等多个层面。1. 国际压力与道义顾虑:首先,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国际社会对于使用化学武器的强烈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留下了化学武器带来的巨大伤痛,各国普.............
  • 回答
    美国南方奴隶制种植园之所以主要依赖黑奴劳动而不是用雇佣工人来替代,背后有多重复杂且相互关联的原因,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法律、以及种族观念等多个层面。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 经济驱动力:低成本与高利润的奴隶劳动力这是最核心的原因。奴隶并非以工资的形式获得报酬,而是被视为种植园主(奴隶主)的“财.............
  • 回答
    古代皇帝身边围绕着太监,这背后其实是一套精心设计的权力、安全与规矩的体系,并非简单地出于喜好,更不是说美貌的宫女就没有机会进入皇帝的视野。这里面门道可多了,咱们细细道来:一、 权力的绝对掌控与“近臣”的特殊地位首先,咱们得明白皇帝的身份。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存在,身边最亲近的人,必然是能够完全掌控、绝对.............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其实是个误解,或者说,很多人对美国人盖房子的习惯和原因了解得不够全面。美国人并非“宁愿房子被龙卷风卷走,也不用钢筋混凝土”,而是因为存在多种因素,使得在许多地区,钢筋混凝土并非首选,或者说,并非唯一的好选择。我们一点点来剖析:首先,得先明确一点:美国人在很多地方是!用!钢筋混凝土的!尤其.............
  • 回答
    .......
  • 回答
    “美国为什么不发展高铁?” 这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问题,答案也相当复杂,涉及政治、经济、地理、文化以及历史等多个层面。虽然美国确实有一些高铁项目正在进行或规划中,但与中国、日本、欧洲等国家相比,其发展速度和规模确实非常缓慢。以下将从几个关键角度详细阐述:一、 政治与政策的阻碍: 联邦制下的多头管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