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理解曹雪芹自称只是《红楼梦》的“披阅增删者”?

回答
曹雪芹自谦其为《红楼梦》的“披阅增删者”,这一说法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情感、创作态度以及对作品的深刻理解。要透彻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

一、 作品流传的复杂性:曹雪芹的“真身”与“残本”

首先,我们要明白《红楼梦》在曹雪芹生前并未完全成书并流传于世。我们今天所读到的通行本《红楼梦》,也就是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是高鹗(及其他人)续写。曹雪芹本人很可能只完成了他心目中理想作品的一部分,甚至可能还留有更完整的草稿或不同版本。

在这样的背景下,曹雪芹自称“披阅增删者”,这不仅仅是一种客套,更可能是一种对事实的诚实描述。他可能是在整理、修改他人(甚至是自己早期的作品)的遗稿,也可能是别人已经有了故事的大致框架,而他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润色、修改、扩充和再创作。这种“披阅增删”的工作,恰恰说明了他并非“凭空捏造”一个全新的故事,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或者说是在已有基础上的精雕细琢。

二、 创作心态的谦逊与严谨

古代文人的创作,尤其是在面对自己心血倾注的作品时,往往会有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曹雪芹作为一个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的文人,他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在《红楼梦》上。然而,他并非一个自诩为“天纵奇才”而傲慢的作家。

“披阅”二字就说明了他对作品的反复审视和修改。创作不是一蹴而就的灵感迸发,而是需要反复打磨的工艺。曹雪芹可能是将自己的作品视为需要不断精炼的璞玉,每一字每一句都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披阅”。
“增删”二字更是体现了他对艺术的严谨追求。他可能并非一味地增加,而是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整体艺术效果的考虑,进行取舍和调整。有时候,“删”比“增”更见功力,它意味着作者敢于舍弃那些可能拖沓、无益的段落,以求得整体的精炼和集中。

这种谦逊的态度,也可能是他对社会大众对其作品的期待的一种回应。当他知道自己的作品在流传过程中会引起广泛关注和评论时,他用“披阅增删者”的身份来淡化“作者”的光环,将焦点更多地放在作品本身的价值上,而不是个人的名号。

三、 对“作者”身份的模糊与作品的独立生命

曹雪芹可能并不将《红楼梦》仅仅看作是他个人思想和情感的载体,而是希望它能够拥有独立的生命和价值。他可能意识到,一旦作品完成,它就将脱离作者,进入读者的世界,并在读者的解读中获得新的意义。

用“披阅增删者”的身份,曹雪芹在某种程度上也在模糊自己作为“唯一创造者”的身份。这是一种巧妙的策略,既承认了自己在这部作品中的核心贡献,又为读者留下了更广阔的解读空间,也为作品本身的传承和发展留下了可能性。他不是在说“我只是一个校对的”,而是在说“我是在这已经存在的故事基础上,经过无数次的推敲和雕琢,才有了你们看到的这部作品”。

这和很多伟大的艺术家一样,他们可能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固化在某个个人的名号之下,而是希望作品本身能超越作者而存在,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或精神寄托。

四、 引用“他人之语”的惯例

在古典文学中,作者引用“他人之语”来为自己的作品做引子或说明,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带有一定的谦逊色彩。例如,古人写书常会加上“某某曰”、“某某尝言”等,以表明自己并非凭空妄言,而是有据可循。曹雪芹使用“披阅增删者”的说法,也可能是在沿用这种传统的表达方式,以一种较为委婉的方式引出自己的创作。

总结来说,曹雪芹自称“披阅增删者”,并非是真的只做了一个简单的修改工作,而是多重含义的交织:

对作品流传过程的坦诚描述: 作品可能在他生前并非完全由他一人写成,他可能是在整理和加工。
极度严谨和谦逊的创作态度: 反复推敲,精益求精,不以个人名号自居。
对作品独立价值的看重: 希望作品能超越个人,拥有更广泛的生命力。
一种含蓄的表达方式: 沿用传统文学的委婉手法,引出自己的创作。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曹雪芹对于《红楼梦》的投入、他的艺术追求,以及他对作品那份深沉而复杂的爱。他并非仅仅是个写故事的人,更是一个用生命去打磨故事的匠人,一个将自己的灵魂融入字里行间的灵魂摆渡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曹雪芹在前言里是这么说的:

我路过一个大石头,上面写满了字。我一阅读,原来这个石头曾经变成人,在人世间走了一遭,经历了一段富贵,然后又经历了各种生离死别,死后又变回了石头。就把这些经历写在石头上,取名《石头记》。你可以理解为《石头的日记》。

我曹雪芹看了,觉得挺有趣啊,就给它抄了下来。回家后,坐在自家红楼里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然后印刷发表,改名《红楼梦》。

假如书里有些东西政治敏感,或者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求那些送快递的千万不要找我,网络喷子也不要把我骂成公知,这不是我写的,我是照抄石头的,你们应该去逮捕那块石头,跟我无关。

再说,这本书也没写啥大事,没有王侯将相,也没有梁山造反,无非就是写了几个小丫鬟,各位不要过度解读。

所以,题主觉得曹雪芹不是《红楼梦》的原作者,连曹雪芹自己都说不是,那肯定就不是!

user avatar

跟知乎的“匿名用户”答主差不多。

但他没能等到一夜暴赞取匿的时候。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