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两天时间破万赞了,驴前挂萝卜的戏码玩得太多了,是该换换了,基层的矛盾如此突出,上面真的不知道?
看来是知道的,这不就派人来杠了,以前还是匿名的,开小号的,现在都这么光明正大的发警告了?
统一回答一下常见的评论:
说举例不对的,我认为挺合适的,非得举一个普遍意义大家都能接受的例子那还有什么讨论下去的价值?倒不如来一个能概况整个现象的例子。
说写的逻辑混乱的,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没那么大的文学造诣,只能从心而写有感而发,写的东西前言不搭后语让你们看了笑话,真是对不起。
说提高快递费我是否同意的,如果按照劳动法依法执行,保障基础最基本利益,我能拿到我应得的加班费,裁员时能不用去劳动仲裁才能讨还赔偿,我举四肢赞成快递费、外卖费、快餐费适当提高。
说人人生而平等的,可以去福利院、残疾人学校看看。
说工作不分高低贵贱的,刑法、民法可以看看里面已经标明了大部分下九流的职业,有一部分还属于暴利行业,走投无路的可以读一读说不定会有收获。
说我不理解献精神的、不道德的、狭隘的、自私自利的,10号凌晨之前看我文章的,不好意思,我没描述清楚我想要表达的意思,后面补上了。至于后面的,我就不辩了,毕竟核心论点我已经加粗写了三遍,关键句子也加粗了,放在语文试卷里叫送分题,这都能偏那也就没什么继续讨论的意义了。
挂一个打脸公平党的热搜:
挂一个打脸zf很努力党的热搜:
最后,再送云端贵族们一句基层听得最多的话:“能不能干?不能干就滚蛋!”
以下是原答案:
怎么看待?知道我最讨厌看的一个节目是什么吗?
感动zg十大人物,小时候是看不懂,大了后是看了恶心,出社会之后看了觉得更加恶心。
每次看到那些辛苦的劳动者获得了最高等级歌颂和赞扬时,我不知道那位主持人在赞扬完这群人之后,他会不会回家和他的孩子说要向这几位叔叔阿姨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工人、清洁工、支教、志愿者?我想应该不会吧,至少鼓吹爱国的老任家的俩闺女一个是加拿大人妇,一个是美国上流社会精英。鼓吹创业的老马小马在创业者屁股后边收购了一家家已经成型盈利的创业公司。小嘴很灵活,屁屁却很诚实,小菊该往哪儿撅,那简直是本能反应。
所以,对于这件事我的定义还是千金买奴骨,恶心得不行。与其这么弄,老老实实的提高基层待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安全保障,坚持按照劳动法规章制度执行不好么?
我甚至都不要求你提高待遇,就依法执行就好,很难么?(杠精看好了,本文核心论点)
我甚至都不要求你提高待遇,就依法执行就好,很难么?(杠精看好了,本文核心论点)
我甚至都不要求你提高待遇,就依法执行就好,很难么?(杠精看好了,本文核心论点)
快递行业、外卖行业、服务行业工作量严重超标,法定的每周两天休息能被执行么?加班1.5倍工资,节假日2倍工资能执行么?配送单过量时配送业务超标能加派员工么?工作时遇到意外,能够按照劳保法按量赔偿么?
啥jb都不干,就一天天花点小钱立标杆,看着恶心。
我发现你们真的能杠,阅读理解个顶个的棒。
我提倡的是按劳所得,不是强取豪夺,不是坑蒙拐骗,就特么的是干一分的活儿给一分的钱,这样的条件对于你们这群精神资本家很难接受吗?
别把无私奉献当成理所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是家里有矿,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孤儿,不用考虑父母妻儿。
你做你的好事,我还要养家糊口,当把一个高尚的品德当做一个行业的行为典范的时候,有考虑过其他从业者的感受吗?
当一份工作加班高风险低待遇成为理所当然时,有考虑过这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吗?
为什么你们老是纠结于感动zg里的人?能仔细看么?阅读理解有问题?我是在骂里面的标杆人物吗?我是在骂这病态的宣传,把一个国宝工匠、科学家、环卫工人树为标杆典型没问题,但唱完赞歌后呢?
我想看到的是这样的故事,一个普通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了一辈子,最终做出了不起的成绩,最后被大伙发现。
官方媒体将视线聚焦到这个人身上,然后通过这个人了解这个行业,去了解为什么他能做到比其他人优秀,去挖掘这个行业存在的人才培养问题,为什么同在一个岗位他能做得这么好?他为什么能坚持下去而别人却分分转行?
是学习方式的问题?是待遇的问题?还是时间的问题?我们怎么去改正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像抽奖一样,点到谁算谁,所有荣耀,所有福利都给他,然后和他一样的其他从业者还是该怎样就怎样,这样的宣传有什么意义么?
比如2019的顾方舟教授,为什么他能做到为科学奉献一辈子?而我国的清华北大却成为了国外大学的人才输送地?是给予的研究自由度不足?是研究环境不够纯粹?是研究经费不足?还是没有支撑研究的设备条件?今后这个行业该怎样改善才会吸引人才流入而不是流出?
这是今天热榜上的问题,一天到晚一个劲的大喊国内设计为什么没有国外好,又一天到晚的变相压榨基层员工,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特别是看了半月谈的回答之后尤为不适。
这明明是杭州吸引底端人口去杭州发展的手段而已,被吹的和真的似的。
(有人对底端人口有异议,我不打算解释,并对这种掩耳盗铃的行为感到迷惑)
(有人说让我参赛拿冠军也可以拿100万,有一说一,海选我就进不去,不过这比赛我也想看看,我对行业天花板有多神仙已经好奇很久了)
我在网上搜了一下被评为高层次人才的原因:
竞赛项目包括了理论知识竞赛和实际操作竞赛两部分。李庆恒说,既要熟悉诸如全国各地邮编、城市号码、航空代码等,还要从数百件物品里,一眼就能把固体胶、U盘、打火机、人民币、乒乓球等这些航空禁寄的物品给挑出来。
“最难的部分是‘画地图’, 要在12分钟内在电脑上完成19票件的派送路线设计。”既要保证每一个快件的时效,又要考虑路线的优化合理,用最少的时间、最短的路线,确保准时准确送达。
要说厉害吧,也没觉得多厉害,我觉得训练过后我也可以。
要说不厉害吧,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事情还真做不到。
至于训练多久呢?
不超过一周。
这不是我说恶心的原因。
恶心的原因是看了这个回答之后
如果说快递小哥都是高层次人才,那那些真正学过专业知识,花费了数以千计小时时间的人们又算什么呢?
当然,百万房补毕竟只有一个人而已,前文也说了,这是杭州拉人的手段。
但半月谈这回答就很淦了。
甚至还有点悲伤。
体力劳动者在鄙视链底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做体力劳动者,因此他们的工资更高。
但大多体力劳动者是没有晋升渠道的,不仅如此他们所谓的专业素质在信息时代是无力的,这才是他们在鄙视链底端的最主要原因,因此这种吹捧我并不认可。 我在上课时老师也举过其他例子:几十年前的老师傅可以把厂里每台设备的技术参数,主流配件的数据都如数家珍的背出来,就像脑子里有个图书馆一样,但现在只需要一个手机一查就行了。
在一些【唯手熟尔】的回答和视频下往往会有争吵,有人认为【唯手熟尔】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只有真正手熟的人才明白其中的辛酸:我们的专业能力到底有多久没有提升过了呢?我们掌握的专业知识又有多久没有使用过了呢?
评论关了,因为预见到了评论区无意义的冲突。
“快递员要达到你这个水平需要学习多久呢?”
“我不能去当快递员吗?”
“但快递员可以胜任你的工作吗?”
以上是我和另外一位答主的对话。
赞涨了我没开评论不知道,我看了一圈回答。
我想给你们说一下家电维修的上下限。
我爸从街边的家电维修开始做,带了不少徒弟,有学很久,现在也带了一批又一批徒弟的。也有学了三个月就出去招摇撞骗的。
我们行业的上下限差距是非常离谱的,厉害的如我爸,常用电器到大型机械都能修(电子方面他比较菜还不承认)。也有菜的,连外壳都不会拆把外壳拆坏的(捣浆糊洗空调,洗了和没洗一样还把人家空调外壳弄坏了)。
我爸远远不是上限,怎么想格力里的工程师比他更有资格称为上限。
关闭评论也是不想和没有对快递员的上限的认知就开始阴阳怪气的人说话。
一切上限低的职业都不会被人尊重的,这世道已经很难出祖师爷了。
不过我还是很期待不一样的观点的,如果有,欢迎开回答@我,我会带着好兄弟们给你点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