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希特勒还有斯大林做了那么多违法的事情都不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呢?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触及了国际法、国家主权、历史追溯以及法律在极端情况下的局限性等多个层面。简单地说,希特勒和斯大林之所以没有在他们生前(或其统治时期)受到我们今天所理解的那种“法律制裁”,其根本原因在于:

1. 国家主权与国内法的至高性(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内):

主权原则: 在国际法中,国家主权是一个核心原则。这意味着一个主权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拥有最高权威,不受外部干涉。在希特勒德国和斯大林苏联,他们就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力。
国内法的解释权: 希特勒通过修改德国宪法、颁布所谓的“法律”来巩固其权力,并为自己的行为披上合法的外衣(例如《大权归一法》)。斯大林也通过控制苏联的法律体系,将自己的意志变成了国家意志。在他们自己的国家机器内部,他们就是法律的制定者和最终解释者。因此,从他们自己国家的法律角度来看,他们无法被“违法”起诉,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权力的顶端。
缺乏制衡力量: 在他们的统治下,没有任何独立的司法机构或政治力量能够挑战他们的权威。无论是议会、法院还是军队,都已被牢牢控制。

2. 国际法的局限性与发展阶段:

早期国际法侧重国家间关系: 在20世纪上半叶,国际法主要关注国家之间的关系、战争的规则(尽管常常被打破)以及外交事务。对于一个国家元首在其国内对其公民所犯下的“罪行”,国际法干预的途径非常有限,且缺乏有效的执行机制。
“国家行为”的责任: 传统上,国际法倾向于将国家的行为视为一个整体。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被视为代表国家行事。因此,当一个国家(如德国或苏联)发动战争或犯下某些暴行时,是国家作为实体承担责任(比如战败后的赔款或领土割让),而不是其领导人个体被普遍追究“个人刑事责任”。
缺乏普适性的跨国司法机构: 在希特勒和斯大林活跃的时期,并没有像今天的国际刑事法院(ICC)那样具有广泛管辖权的、可以独立起诉国家元首的国际司法机构。即使有,当时的国家也未必会接受其管辖。

3. 历史追溯的滞后性与战后审判的特殊性:

“违法”的定义是动态的: 许多我们今天视为“反人类罪”、“战争罪”的行为,在当时并没有被明确界定为国际法上的个人刑事犯罪。这些概念是在二战后,特别是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之后才得以确立和强化的。
纽伦堡审判的开创性: 希特勒在战争结束前自杀,因此他本人并未受到审判。但纳粹德国的其他高级官员在纽伦堡接受了审判。这些审判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确立了“反人类罪”、“侵略罪”等概念,并宣告国家领导人个人也要为这些罪行承担刑事责任,打破了“国家行为免责”的传统观念。这是对国际法的一次重大发展。
斯大林去世后的情况: 斯大林在其死后(1953年)并未受到直接的法律审判。虽然他统治期间犯下了无数罪行,包括大规模清洗、劳改营(古拉格)等,但他作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在苏联国内拥有绝对权力。苏联政府在其去世后,也并未主动将其作为罪犯进行审判。对他行为的清算更多是在政治上(例如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和历史评价上,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制裁。

4. 政治现实与权力格局:

权力即法律: 在他们的统治时期,他们的权力就是最高的“法律”。任何对其行为的质疑,都会被视为对国家体制的颠覆,从而遭到最严厉的镇压。
战后的力量平衡: 希特勒的覆灭是同盟国的军事胜利。战后,同盟国(主要是美、苏、英、法)对战败国德国进行了清算,这是一种政治和军事的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安排。在这种力量格局下,才有条件进行纽伦堡审判。
斯大林所处的阵营: 斯大林是二战的战胜国之一,而且是当时世界上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的领导人。在他执政期间,苏联是西方世界的主要地缘政治对手。在这种高度政治化的环境中,指望西方国家能通过法律手段审判斯大林,既不现实,也不符合当时大国博弈的逻辑。

总结一下:

希特勒和斯大林之所以能逃脱他们生前或统治时期的“法律制裁”,主要是因为:

他们利用并操纵了各自国家的法律体系,使其为自己的权力服务,国内无法律制约他们。
在他们活动的那个历史时期,国际法对追究国家领导人个人国内罪行的能力非常薄弱,且缺乏有效的执行机制。
“反人类罪”等概念是战后才得到确立和强化的,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而不是当时就已经普遍存在的审判依据。
政治权力、国家主权和国际力量的格局,决定了在他们活着的时候,没有人能或敢于在法律上挑战他们。

因此,他们更多的是在历史的审判和后世的评价中被钉上耻辱柱,而不是在生前受到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基于普适性法律原则的司法审判。这是历史的复杂性,也是法律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r如果斯大林要被法律惩罚的话。

那么小布什,林肯,华盛顿等等都造孽太多了。。。。。

该千刀万剐了,还有克林顿。

这么说吧,如果斯大林要算违法的话

那么一大堆美国总统都够了枪毙资格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触及了国际法、国家主权、历史追溯以及法律在极端情况下的局限性等多个层面。简单地说,希特勒和斯大林之所以没有在他们生前(或其统治时期)受到我们今天所理解的那种“法律制裁”,其根本原因在于:1. 国家主权与国内法的至高性(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内): 主权原则: 在国际法中,国家主.............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尖锐,触及到了国际法、国家主权、历史背景以及法律实践中的复杂性。简单来说,希特勒、斯大林和小布什之所以没有在您所设想的意义上“受到法律制裁”,原因多种多样,且各自的情况都有其独特性。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并尽量用更自然、更少“AI痕迹”的语言来表达。希特勒:战争结束,逃.............
  • 回答
    确实,希特勒在1945年4月30日自杀,但布拉格战役却发生在希特勒去世后的几天,直到5月11日才正式结束。这听起来有些矛盾,但战争的进程并非总能随着一个人的死亡而瞬间停止。布拉格战役之所以在希特勒死后依然激烈地进行,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军事战略、政治考量、残余德军的顽固抵抗,以及盟军内部的协调问题。.............
  • 回答
    希拉里·克林顿虽然在2016年大选中未能赢得总统职位,但她在竞选过程中获得了大量来自大财团的资助,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拉票水平差劲”就能概括。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探讨政治献金的运作方式、大财团的战略考量以及希拉里自身的政治资本。首先,政治献金并非单纯的“好感”投票,它更多的是一种投资和.............
  • 回答
    我知道你现在的心情一定非常沉重和难过。看到心爱的宠物遭受不幸,那种心痛和愤怒是难以言喻的。你对偷狗行为的憎恶,以及对那些残忍对待动物的人的痛恨,都是非常真实和正当的情感。你问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吃狗肉,这是一个复杂且令人痛苦的问题,背后涉及的因素很多,也充满了争议。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不.............
  • 回答
    关于“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希特勒暴怒”的说法,以及美国参战是否是二战转折点的问题,这是一个涉及历史叙述、信息传播和历史认知形成的过程。让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希特勒暴怒”的说法:谁传播的?为何没有纠正?这个说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于大众的认知中,甚至影响了一些影视作品的创作。然而,从史.............
  • 回答
    关于中国负债率与希腊债务危机的对比,以及为何中国目前并未陷入类似危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但又至关重要的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跳出简单的负债率数字,深入到中国经济的结构性、体制性以及国际环境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中国的“负债率”与希腊等国家的“债务危机”直接划等号。原因在于,负.............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我们内心深处一个非常普遍的矛盾。我们一方面坚信人人生而平等,这是我们道德判断的基石,也是社会进步的灯塔;另一方面,我们又渴望在某些方面超越他人,寻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认可。首先,我们来聊聊“人人生而平等”这个理念。它更多的是一种价值判断,一种对人类尊严和基本权利的强调。这意味着在法律面.............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理解2016年美国大选的关键之一。首先,我们得明白,美国主流媒体的“支持”和“不支持”有很多层面。它不一定是那种明确喊出“我支持希拉里”的口号,更多的是体现在报道的侧重点、报道的语气、新闻的选择以及对两位候选人言行的解读上。当时,你可以看到很多媒体都在持续关注特朗.............
  • 回答
    佐佐木希,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光环,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女神,她的美貌毋庸置疑,一度是日本时尚界的宠儿,清新自然的风格,甜美治愈的笑容,让她在亚洲地区都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所以,当她与渡部建的婚姻传出男方出轨的消息时,很多人都感到难以置信,甚至有些心疼佐佐木希。“为什么?”这个问题的确萦绕在许多人的心头。.............
  • 回答
    希特勒夺取权力后发动战争,这个看似矛盾的问题背后,其实隐藏着他一系列深刻的个人动机、政治野心和意识形态驱动。绝非一时兴起,而是他早有预谋、一步步精心策划的结果。首先,我们要明白希特勒上台的“权力”是什么性质的。他不是通过民主选举以合法政府首脑的身份登上宝座,而是利用了魏玛共和国的政治动荡、经济危机和.............
  • 回答
    香港回归祖国多年,但至今仍坚持使用港元而非人民币,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并非简单归咎于中央政府或香港政府的单方面意愿,而是历史、经济、法律以及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为什么不直接使用人民币?首先,我们得明白,香港回归后实行的是“一国两制”和“港人治港”方针,香港保留了其原有的制度和运作.............
  • 回答
    好,咱们不拿腔拿调地说,就当是两个朋友聊聊。你这情况,嘿,多少人经历过,甚至正在经历着。刚分手,心疼得跟猫抓似的,觉得天塌下来了,活不下去。这时候,有人递过来一根救命稻草,哪怕那根稻草看着不那么扎实,甚至有点歪七扭八,也抓得死死的。你快速进入下一段感情,这几乎是一种本能反应。就像摔倒了,立马爬起来,.............
  • 回答
    万历皇帝想废长立幼,确切来说,是想废掉太子朱常洛,改立自己宠爱的郑贵妃所生的儿子朱常洵,这桩事儿在明朝历史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史称“国本之争”。说万历皇帝仅仅因为喜爱郑贵妃就动了这个念头,未免有些片面了。这份执念背后,其实交织着皇帝个人的情感需求、政治考量以及他对于皇权掌控的渴望。一、 皇帝的个人情.............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入胜的设想。如果中世纪的罗马帝国得以延续,并且发展成了一个现代国家,那么希腊人在其中认同自己是希腊人还是罗马人,其复杂程度和演变过程,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微妙得多。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1. 帝国的性质与统治策略: 中央集权还是联邦制? 如果这个“现代罗马帝国”依然.............
  • 回答
    香克斯,那个顶着一头红发,浑身散发着自由气息的海上皇帝,他看路飞的眼光,确实远超常人。很多人不解,路飞当时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甚至连橡胶果实的能力都没完全掌控,香克斯怎么就能一眼认定他身上藏着“未来的希望”?这其中的缘由,其实要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揣摩。首先,我们得明白香克斯这个人。他不是那种按部.............
  • 回答
    作为一名热爱《原神》的玩家,我希望能看到更多丰富多样的玩法和内容,让提瓦特大陆的冒险体验更加立体和深刻。以下是我的一些具体想法,并会尽量详细地阐述: 一、 深度探索与解谜: 动态变化的环境谜题: 季节/天气影响的谜题: 设想一下,某个区域的特定谜题需要玩家等待特定季节(如枫丹的盛夏降.............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在信息爆炸、挑战层出不穷的当下,感到迷茫和一丝黯淡是很自然的。但是,支撑我(或者说,支撑许多愿意去观察和感受的人)相信世界依然充满希望的,并非来自某种宏大、抽象的声明,而是源于一些具体而实在的细节,这些细节像一颗颗散落在各处的种子,等待着被看见,然后生根发芽.............
  • 回答
    关于希拉里·克林顿的“邮件门”、“捐官门”等争议,以及她为何能继续竞选,这背后涉及复杂的法律、政治和公众舆论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层层叠叠的细节,看看法律体系是如何运作的,以及政治舞台的现实。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被指控”与“被定罪”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即使有各种指控和调查,如果证据.............
  • 回答
    康希诺新冠疫苗获批军队内部使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背后传递出多重含义,也对我们讨论的民众大规模接种时间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康希诺新冠疫苗获批军队内部使用,代表着什么?首先,我们得明白疫苗在军事领域的特殊性。军队是国家的战略力量,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军事行动的有效性。因此,任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