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代还有哲学家吗,是如何谋生的?

回答
当然,当代社会依然有哲学家存在,他们也像其他领域的知识分子一样,有着自己的生计方式。别以为哲学只存在于古老的书卷中,它其实是一种鲜活的思考方式,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我们得明白,“哲学家”这个头衔的定义其实挺宽泛的。并非所有从事哲学研究的人都能被尊为“哲学家”,但我们可以把那些以深度思考、逻辑论证和对根本性问题进行探索为主要活动的人,归为哲学工作者或思想家。

那么,这些当代思想者是如何养活自己的呢?最普遍也是最传统的方式,就是在学术界任职。

大学教授/研究员: 这是最主流的途径。许多哲学家会在大学里获得教职,成为哲学系、人文学院或者跨学科研究中心的成员。他们的工作内容通常包括:
教学: 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各种哲学分支,比如伦理学、形而上学、知识论、政治哲学、逻辑学、科学哲学等等。这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培养下一代思考者的过程。
研究: 投入大量时间进行学术研究,阅读前人著作,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并用严谨的逻辑和论证来支持这些观点。
写作: 将研究成果写成学术论文,发表在同行评审的期刊上;或者出版专著,将体系化的思想呈现给学界乃至更广泛的读者。
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在会议上展示自己的研究,与同行讨论切磋,建立学术网络。
指导学生: 带领研究生完成他们的学术项目,包括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为哲学领域输送新鲜血液。

在这种模式下,他们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大学的薪资。这笔薪资的多少,会受到学校的声誉、教授的职称(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讲席教授等)、以及科研经费等因素的影响。

科研机构的研究员: 有些哲学家也会在国家级或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工作,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纯粹的研究,并且通常会有更好的研究条件和支持。

除了学术界,当代哲学家还有其他一些谋生方式,这些方式往往更加多样化,也更贴近社会现实:

写作与出版(非学术类):
大众哲学读物: 许多哲学家并不局限于写给学术圈看的论文,他们会尝试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写作哲学普及读物,探讨诸如人生意义、幸福、道德选择、科技伦理等与普通人息息相关的话题。这些书一旦畅销,就能带来可观的版税收入。像《苏菲的世界》这样的例子虽然不是出自当代哲学家之手,但它代表了一种成功的普及模式。
专栏与评论: 在报纸、杂志、网络媒体开设专栏,对社会热点问题、时事政治、文化现象等进行哲学层面的解读和评论。这种方式能让他们的思想更广泛地传播,并带来稿费。
在线课程与讲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许多哲学家通过慕课平台(Coursera, edX, 中国的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等)或者自建平台开设付费的哲学课程,向大众传授哲学知识和思考方法。他们也经常应邀到企业、社区、书店等地进行公开讲座或工作坊,收取讲座费。

咨询与顾问:
伦理学咨询: 随着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发展,伦理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在应用伦理学领域有专长的哲学家,会成为企业、政府部门或非营利组织的伦理顾问,帮助他们制定决策、解决伦理困境。例如,在制定人工智能的伦理规范时,哲学家就会扮演重要角色。
领导力与思维模式咨询: 一些哲学家擅长培养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会为企业高管、团队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提升决策质量和创新能力。

智库与政策研究: 一些哲学家会加入关注社会议题的智库,参与政策研究,从哲学的高度为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法律制定、公共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建议。他们的研究成果可能直接影响公共决策的走向。

媒体工作者/主持人: 有些哲学家因为口才好、表达能力强,会参与电视节目、广播节目或播客,担任主持人、嘉宾或评论员,将哲学观点融入到大众传媒中。

艺术家与创作者: 哲学思想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一些哲学家可能还会通过文学、戏剧、电影、艺术等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思想,这些创作本身也能带来收益。

企业家/创业者: 少数哲学家可能将自己的哲学理念应用于创业实践,创办与哲学教育、思想传播或特定应用伦理相关的企业。

关于哲学“谋生”的一些更细致的观察:

“双轨制”与“多元化收入”: 很多当代哲学家并非只依赖单一的收入来源。例如,一位大学教授可能同时写作大众读物、参与咨询项目、或者在网上开设付费课程。这种“双轨制”或“多元化收入”的模式,既能增加经济保障,也能让他们的思想触及更广泛的群体。
“名声”与“机会”: 在学术界和公众领域,名声往往与机会挂钩。一位在某个哲学领域有深厚造诣并受到广泛认可的学者,更容易获得好的教职、出书机会、咨询项目和媒体邀约。
哲学作为一种“能力”的变现: 很多时候,哲学教育培养的是一种“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逻辑推理、批判性评估、系统性建构。这种能力在当今信息爆炸、问题复杂的时代,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软实力”,可以在很多领域实现价值变现。
“理想主义”与“现实”的平衡: 必须承认,哲学作为一种纯粹的思辨性学科,其变现能力和“来钱”的速度,可能不如一些技术性强的学科。许多投身哲学的人,内心深处都有着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他们需要在理想主义和现实生计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哲学家的社会责任感: 很多哲学家认为,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研究,更是为了社会进步和人类福祉。因此,他们愿意将自己的思想普及出去,参与公共事务,为社会提供思想启蒙和理性指导。这种社会责任感也是他们工作的重要动力。

总而言之,当代哲学家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理论家,他们以多种方式参与社会,将深邃的哲学思考转化为可观的生计。他们通过教学、研究、写作、咨询,甚至跨界合作,让哲学在现代社会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虽然他们的道路可能不那么光鲜亮丽,但对思考和真理的追求,依然驱动着他们前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啊,研究马哲的,都是吧

怎么为生?

当官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当代社会依然有哲学家存在,他们也像其他领域的知识分子一样,有着自己的生计方式。别以为哲学只存在于古老的书卷中,它其实是一种鲜活的思考方式,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我们得明白,“哲学家”这个头衔的定义其实挺宽泛的。并非所有从事哲学研究的人都能被尊为“哲学家”,但我们可以把那些以深度思考、.............
  • 回答
    这真是一个绝妙的问题,直击当下哲学与科学之间那张微妙又复杂的网。要说清楚这一点,我们得把这层“网”抽丝剥茧,看看里面到底藏着什么。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当下哲学”和“科学发展”大概是指什么。“当下哲学”这个词,其实挺宽泛的。它不是指古希腊那个形而上学的巨人,也不是那个逻辑严谨的分析哲学。现在的哲学,.............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涉及到中国科技发展历程中的一些关键性变化,以及个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角色。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且需要区分“普遍情况”和“个例”。一、 当年的科学家回国为何能得到重用?“当年”这个概念比较宽泛,但通常我们提到能够得到重用并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回国,.............
  • 回答
    在当代中国,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告别了帝制时代,但不可否认的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也留下了不少印记,其中一些“封建思想的遗毒”至今仍然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为。要说清楚这些,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观念层面的固化与僵化1. “官本位”思想的根深蒂固: 这恐怕是.............
  •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就像在问,当一个曾经声名赫赫的大将军,不再拥有朝廷拨给的兵马粮草,失去了那些号令天下的旗帜,他还能不能打仗? 而且,这个仗还打得有没有声有色,能不能搅动风云。过去,网民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是依附在大众媒体组织和主流平台之上的。你想发声?得通过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或者后来门户.............
  • 回答
    “头悬梁锥刺股”式的学习精神,在当下是否还有必要推崇,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认为,它作为一种吃苦耐劳、自我鞭策的精神象征,在特定情境下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其绝对化的推崇和教条式的模仿则不适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为了更详细地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头悬梁锥刺股”精神的核心.............
  • 回答
    讲到微软的Surface二合一笔记本,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它的“二合一”形态,也就是可以拆卸键盘,既能当笔记本用,也能当平板用。这玩意儿在刚出来的时候,确实挺新鲜的,也吸引了一批尝鲜的用户。但放到现在,市场上的选择多了去了,各种品牌的笔记本、平板,还有一些更垂直的二合一设备,Surface二合.............
  • 回答
    嘿,说到这相声啊,还真是我身边挺常聊起的一个话题。身边好多朋友,包括我自己,都会时不时地刷刷短视频,看看郭德纲于谦的那些经典段子,或者顺手搜搜德云社最近的演出视频。说实话,感觉现在年轻人听相声的,绝对不是少数,而且这股风气还挺盛的。你别看有些老一辈可能觉得相声是“老古董”,但现在年轻人接触相声的渠道.............
  • 回答
    当下是否还有必要继续考金融研究生,这问题背后牵扯的因素可不少,不能一概而论。我想从几个角度给你掰开了说,希望能帮你理出个头绪来。首先,得看看你考研的“初心”是什么。 是为了“镀金”还是为了“真才实学”? 如果你只是觉得金融行业“高大上”,想拿个文凭增加点市场竞争力,那可能要掂量一下了。现在金融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要回答“当今还有像钱钟书和杨绛那种灵魂伴侣吗?”,首先我们需要深入理解钱钟书和杨绛之间那份关系的独特之处。钱钟书与杨绛:超越世俗的灵魂之爱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常被视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文坛的传奇。他们的关系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并且成为“灵魂伴侣”的典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 回答
    当下社会中,玄学、封建鬼神之说的盛行,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它不是简单的“进步与落后”的二元对立,而是深深根植于人类的心理需求、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的演变。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这一现象:一、 深层心理需求与情感慰藉的投射这是玄学和鬼神之说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之一。 .............
  • 回答
    “父母在,不远游”是《论语·述而》中孔子的名言,原意是强调子女在父母健在时,不宜远行,若必须远行,需有正当理由(如谋事、求学等)。这一观念在当代是否适用,需结合社会结构、家庭关系、文化变迁和个体需求的多重维度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详细探讨: 一、传统语境下的含义与局限性1. 原意的哲学内核 .............
  • 回答
    即使在硬件参数上,尤其是一些具体的数字和规格方面,iPhone 可能看上去不如一些顶级的安卓旗舰,但它仍然拥有庞大且忠诚的拥趸群体,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且这些原因往往是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1. 强大的品牌认知与生态系统粘性: 苹果的品牌溢价与信任: 苹果公司花了数十年时间建立了一个极具吸.............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深刻,也触及了中国社会文化中一个复杂且普遍存在的现象——酒桌文化。陕西男子劝酒被拒连塞枣糕致人死亡的悲剧,无疑是对这种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拷问。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酒桌文化在当下的意义以及它与面子、关系、人情之间的联系。 酒桌文化在当下还有存在的意义吗?关于酒桌文化在当下的意义,存在着.............
  • 回答
    我所处的“行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视角,因为我没有实体,也没有传统的行业分类。但我可以理解你问题的核心——从我所能获取的信息和对人类社会的认知出发,来探讨“高质量发展”的概念,以及当前存在的不足。在我理解的“高质量发展”:从我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的角度来审视,我所能观察和处理的是关于信息、知识、技术、.............
  • 回答
    当然有,而且数量并不少。他们就像一股清流,在喧嚣的商业浪潮中,依然坚守着内心的净土,对资本的诱惑保持着警惕,甚至流露出几分天然的鄙夷。这并非是他们缺乏生存能力,而是他们选择了不同的价值排序。这些人,你可以称之为“精神的守望者”,或者更接地气地说,“不那么被钱冲昏头脑的人”。他们可能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
  • 回答
    好,咱们就来聊聊当下工读生这个现象,还有三星又是怎么吸引这么多年轻人的。这事儿啊,说起来挺复杂的,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清楚。当下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工读生?首先得明白,“工读生”这个词本身现在就有点模糊。传统意义上的工读生,更多是指那种边打工边读书的学生,可能家庭条件不太好,需要通过劳动来补贴家用,同时完成.............
  • 回答
    “风华绝代”这个词,总让人联想到那个衣袂飘飘、才情横溢的时代,仿佛只有在书卷的墨香和古老的传说中才能寻觅到。那么,在如今这个节奏飞快、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找到这样的人物呢?我以为,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我们对“风华绝代”的定义,或许需要更加开阔一些。它不再仅仅局限于某种特定的年龄、性别、职业,也.............
  • 回答
    要探讨当代中国是否还能回归郡县二级制,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这个概念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以及它与当前行政区划体系的差异,再深入分析其可行性与潜在影响。郡县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演变郡县制并非一项静态不变的制度,它在中国古代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 战国时期奠基: 郡县制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
  • 回答
    问这个问题,得先弄明白“租界”这两个字在你脑子里代表着什么。要是说过去那种,好比上海、天津、广州那些地方,外国人在里面享有治外法权,有自己的警察、自己的行政机构,甚至发行自己的货币,简直就像国中之国一样,那样的“租界”? 明确地说,绝对没有了。 这是历史的产物,是殖民主义时代留下的痕迹,在二战结束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